發帶是佤族婦女最具特色的頭飾。呈半月形,中間寬,兩端窄,長約30厘米。中間寬度約為10 cm。它由銀或鋁制成。佤族婦女壹般留長發,但不紮辮子,頭發散在兩頰和兩肩兩側。發帶是用來把頭發從額頭到後腦勺固定住的,可以保證頭發不會在眼前散開,影響視線。還美觀大方,使用起來極其簡單方便。這種發帶在我國只有佤族使用,因此成為識別佤族最簡單、最明確的標誌之壹。
佤族婦女傳統服飾的另壹個顯著標誌是,她們在脖子、胳膊、腰和腿上佩戴幾個或幾十個竹條或藤條環。未成年女性每多壹年就會加壹個腳環,所以有“想知道年齡就數腳”的說法。這壹特點是佤族竹文化在服飾上的體現。自古以來,佤族就在雲南西南部的佤族山區繁衍生息,這裏氣候溫暖,竹林茂密。他們住在竹樓裏,吃竹筍,用竹碗、筷子和勺子,坐在竹凳上,睡在竹床上。竹子在佤族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服裝習俗中顯示,它是用竹棍做成大大小小的圓圈,掛在身體的各個部位。
大多數佤族婚姻是通過自由戀愛締結的。結婚年齡壹般在20歲左右,男孩女孩多。但是,青年男女從十五六歲就可以開始參加戀愛事務的社交和娛樂活動。這種戀愛活動俗稱“串妹”。“串妹”是以團體的方式進行的。在正式確定關系之前,單獨活動比較少。在這種活動中,男人總是占據主動。
弦樂女主要在晚上演出。沒有具體的地方,大多是在女生家裏。每當夜幕降臨,青年男女就會三五成群地聚在壹起,男生吹三弦,吹笛子到等待他們的女生家。大家壹起載歌載舞,互贈香煙檳榔,男女梳頭,嬉笑打鬧,互送秋波,訴說心事。經過幾串姑娘,小夥子看上壹個姑娘後,會送她壹些手鐲、項鏈、梳子、頭巾之類的禮物。如果妳在幾天內或者壹段時間內沒有看到女生回禮,妳可以假設她對自己是情有獨鐘,願意做她的情人。而女生呢,禮物都拿走了,不管是誰送的。因為他們認為年輕人送禮越多,外表、性格等條件越好,就越覺得光榮。女孩的父母也會為串門女兒的人數感到高興和自豪。但是對於不想繼續這段關系的年輕人來說,禮物很快就會還給他。在串女生的過程中,如果壹個男青年看上了壹個女生,就會趁機偷走她的首飾、頭巾等東西,向她求婚。此時,不管女生喜不喜歡,都會大喊大叫,假裝反抗。如果兩三天內沒有提出要求,說明妳接受了男生的求愛。確定了戀人關系的青年男女會脫離群體,開始單獨交往。然後正式向媒體求婚,訂婚,結婚,喜結良緣。
佤族喜歡喝酒和嚼檳榔。嚼檳榔讓很多人染黑赤的紅唇,很美。飲用器具大多由竹筒制成。逢年過節、婚喪嫁娶、待客議事,都要按傳統禮儀敬酒,所以有“無酒不成禮”的說法。佤族招待客人和敬酒的習俗多種多樣。壹種是敬酒的主人先從自己身上抿壹口,以驅散客人的各種警告,然後依次遞給客人。客人必須喝下提供給他們的酒,並盡力將其幹以示誠實,否則會被認為是對主人的不尊重;另壹種形式是主人和客人都蹲在地上,主人用右手把酒遞給客人。客人用右手接過後,稍微落地或用右手將酒彈在地上,表示對祖先的尊重。然後主人和客人壹起喝酒。佤族有不知心不敬酒的習慣。
每當兒子出門,客人離開,主人也會送上壹份“送別禮物”。也就是給親戚或者客人敬酒。那時,主人會用葫蘆(盛酒的容器)盛酒,先喝壹口,然後送到遠方的客人或親戚口中。客人需要把葫蘆喝光,以表示他們的感情和友誼永遠不會忘記。佤族男女壹般都有紋身。男人經常在脖子上、胸前、背上、四肢上畫花鳥、牛、虎,女人則在脖子上、胳膊上、腿上畫各種形狀的花草。
佤族有以下禁忌:不能騎馬進村,必須在村口下馬;避免別人摸自己的頭和耳朵;避免給人吃辣椒和雞蛋;避免隨意進入木鼓房;忌諱給女生送裝飾品;忌諱客人坐在婦女坐的鼓墩上或在家數錢;如果在門前放壹根木桿,說明家裏有病人,外人禁止入內。
過去,佤族信仰原始宗教,每年照常舉行許多大型“祭鬼”儀式。於是木鼓就成了壹種獨特的祭祀工具。木鼓,佤族語稱為“克羅克”,是佤族傳統的祭祀工具、樂器和報警裝置。壹般由紅毛樹、桃樹或栗子樹段按壹定形狀挖空肚子制成。大小不壹,壹般長2米左右,直徑0.5到1米。鼓有兩種:公鼓和母鼓。男鼓音節低,音色重。母鼓音節高,音色清脆。很多都是成雙成對的存放在村裏的木鼓房裏。
木鼓屋是佤族重要的標誌性建築。每個村莊都有壹個或幾個。是六柱三梁竹或茅草搭建的棚子,四周沒有圍墻。木鼓室雖然面積不大,結構簡單,但卻相當神聖,因為它是存放木鼓的地方,具有其他民族寺廟的功能和地位。
木鼓是佤族的象征,是佤族人崇拜的聖物。他們認為,木鼓是“連接神靈的裝置”,是“達到天上的鼓”。生靠水,旺靠木鼓。所以平時不能亂動,只有在搞祭祀警察、節日等重大集體活動時才能敲門。由於木鼓的神聖地位和作用,“拉木鼓”成為佤族非常隆重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動。
所謂“拉木鼓”,就是從寨子外的森林中砍伐樹木,拉進寨子,制作新鼓,替換舊鼓的活動。多過農歷十壹月(壹月)。那時,首先,村領導會議將確定拉木鼓和牧師(將承擔活動費用的人)的時間,並準備若幹待宰的水牛,壹頭從肝臟中取出的牛,以及水、酒和食物。拉木鼓的日子,白天用牛祭祀神靈,晚上由小夥子上山砍伐事先選好的樹木,準備制作鼓的材料。第二天壹早,村裏的男女老少(有的婦女不能參加)都穿著節日的盛裝來打鼓,大家載歌載舞,用繩子把木鼓拖到村裏。但木鼓當天不能進村,要停在村外。殺雞祭祀後,要在另壹個吉日進村。新鼓進村的那壹天,全村壹片歡騰。鄰村的人們也敲鑼打鼓向他們表示祝賀。大家載歌載舞,宰牛殺豬,飲酒自娛。
制作新的木鼓大約需要20天。挖完的那壹天,要馬上敲鐘,向全村人報喜,還要舉行新的木鼓鋪設儀式。晚上,全村的人聚集在木鼓房周圍,再次載歌載舞,慶祝新木鼓制作成功。至此,整個“拉木鼓”祭祀活動結束。
據說佤族打木鼓是為了崇拜“魏帥”神。佤族認為“魏帥”是人類祖先的化身。平時住天宮,不問人間事。只有當他聽到木鼓的聲音時,他才會下凡拯救人類脫離危險或享受快樂。
古往今來,佤族都將木鼓作為神靈崇拜,認為敲木鼓可以開導神靈,驅邪避邪,帶來好運。那時,萬壹發生戰爭和其他緊急情況。用木鼓警告人們;獵人捕捉老虎、豹子等野生動物,也擊鼓以示敬意。在節日或宗教祭祀時,木鼓是壹種鼓舞人心的樂器。當人們用壹根大木棍敲打鼓身時,可以發出四種不同的聲音,這些聲音鏗鏘有力,節奏交錯,形成特定的“鼓語”。20世紀70年代以後,木鼓經過改革成為佤族最具代表性的樂器,進入了新時期的文學舞臺。
佤族是壹個農業民族,過去生產力低,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弱。因此,圍繞著農業生產,形成了許多祭祀活動,其中壹些活動逐漸定制化,發展成為節日。“新米節”就是其中之壹。
“新米節”是稻米成熟、慶祝豐收和品嘗新米的日子。由於氣候的差異,各地糧食成熟的時間也不壹樣,所以不同地區、村莊甚至每家每戶的節日時間都不壹樣,但過去壹般都是在農歷七八月(農歷九月)舉行。確定日期,壹是根據各自糧食的成熟程度選擇吉日。第二,父母或祖父母去世的日期最好。意在邀請祖先的靈魂回來,與家人壹起品嘗新米,盡情歡樂。並請他們在天之靈保佑後代家庭幸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為了讓各地的佤族同胞* * *在1991慶祝“新米節”,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西盟佤族自治縣共同決定,將農歷八月十四日定為佤族的“新米節”。
傳統的新米節是許多家庭獨自舉行的。節日那天,主人早早起床,為節日準備食物、酒和肉。然後去地裏砍新的谷。門上掛壹串割好的谷子,表示請五谷之魂進屋。把剩下的五谷搓碎,放在鐵鍋裏用小火烤,倒出新米做米飯。然後,舉行家庭祭祀儀式:在祭壇上放壹碗新米,上面擺著各種菜肴,並請巫師念壹段咒語,向谷神和祖先獻祭。儀式結束後,在巫師和老人的帶領下,全家人盡情品嘗新米。之後,主人打開門,把自己放假的消息告訴了鄰居。於是人們帶著各種禮物前來祝賀。主人殺雞,殺豬,甚至殺牛來招待客人。大家歡歌笑語,享受豐收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