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南哭嫁流行新聞
“哭嫁”是陜南姑娘出嫁時的壹種儀式和傳統習俗。“哭著嫁”不是真的傷心,其實是“喜結良緣”和“唱著嫁”含著淚的歡喜。所謂“哭”,並不是真的哭,而是用壹種獨特的悲韻來表達和表達結婚者的感情,所以叫“哭婚歌”。
“哭”的內容可以分為三種。壹種是“哭親戚”,在婚禮前壹天晚上或迎接親戚的人到來之前進行。“哭”到阻止父母,再“哭”到兄弟姐妹。通過“哭”,難以訴說父母對自己的養育之恩,難以割舍兄弟姐妹之情;拜托,兄嫂要孝敬年邁的父母,照顧好弟弟妹妹。
比如《哭泣的兄弟姐妹》:
如果我哭,我哥哥也會哭。很難切割我的同胞。哥哥嫂嫂對妹妹盡可能好,他們為她費心、努力;這個小姐姐還沒報,還得拜托兩歲。父母的妹妹比較孝順。
二是“哭”了幾百個客人。姑娘結婚前兩天,親戚朋友送來物品(如被子、床單、衣服、鞋子)等。,而那些結婚的,被群眾說得壹個個“加框”“哭”。
三是“哭迎親”(又稱“哭友”)。這是婚禮儀式後進行的,也是“哭婚”的結束。用“哭”、“笑”、“挖苦罵”等相反的意思來唱,如“哭紅葉,頂禮膜拜”:
“喜宴真早,那樹上的鴉鵲還沒回窩。”“阿裏先生像壹頭牛。他走得很慢,故意餵妳壹把草,免得妳貪得無厭,誤了時間。”
“紅葉牽線吃兩頭,不是朋友不聚。”
據說這種“哭罵”是對婚禮賓客的歡迎和感謝。這種習俗流行於秦巴山區的農村。
陜南的“父親節”
外國人有聖誕節和情人節,而中國人有端午節和中秋節。近年來,他們設立了母親節、老年日和教師節。那麽有沒有專門為丈夫設立的節日呢?陜南有壹個。這個由來已久的“父親節”是在農歷六月初六。那時候,丹江流域的所有女婿都趕到婆家,為公公婆婆慶祝節日。
農歷六月初六前後,緊張的“三夏”已告壹段落。麥子已經磨進了櫃子,秋糧已經鋤了兩遍,稻苗已經分蘗拔節,莊稼人想到的第壹件事就是給公公婆婆報夏收。出嫁的女兒長期忙於工作,渴望回娘家探望父母;孩子也想盡快見到善良的爺爺奶奶。於是這個“嶽父節”就應運而生了。
這壹天,四個鄉的八方夫婦領著孩子,端著用新收割的小麥面粉蒸的桃形饅頭和從果園裏采摘的新鮮桃子、杏子、梅花,歡天喜地地奔向婆家。竹林關周圍的人又煮了壹鍋糙米,作為祭奠丈夫的禮物。丈夫們也盡快為女婿、女兒、孫子收拾酒具,希望女婿壹家早點來。酒席上,給老人們敬酒後,可以打拳喝酒,翁婿喊“二好”也不違法。尤其是女兒多的家庭更熱鬧,通常是“老女婿倒新女婿”“大女婿倒小女婿”,不醉不歸。酒好喝,小孫子背著爺爺奶奶特意烤的饅頭,陪著爸媽回了家。
哀悼之歌
陜南老人去世後,壹般要經過幾道程序:洗身、太平間、入棺、合棺、出殯。以前是三天,現在大多是壹天壹夜。從守靈開始,喪歌就是葬禮儀式中不可或缺的演唱形式。
守靈期間,為了悼念逝者,安慰人們,哀悼者會邀請歌手來唱孝經,也有歌手不請自來。大多數歌手都是業余愛好者。他們會唱各種各樣的孝歌,有的會根據死者的年齡、性別、家庭情況即興演唱。有人唱,有人二重唱,有人領唱,還有人繼續唱或合唱。伴隨喪歌的樂器是鼓和鑼,或邊敲邊唱,或唱壹段,然後打壹定的拍子,如《三飲水》、《亂世麻雀》。
停屍房當天,室內靈堂布置完畢,室外庭院點上香、蠟燭、火紙,燃放鞭炮。歌手開場的鑼鼓聲描述了靈堂的裝飾和孝敬男女的“孝心”,守靈的孩子們忍不住哭了起來。
守靈期間,孝順的兒女要出門接待前來吊唁的親戚朋友和鄰居。送葬者壹進靈堂,歌者就唱孝經。公婆有公婆的孝歌,朋友有朋友的孝歌。如有公婆的‘孝歌’:
“姻親就像蠶,
壹生勤儉持家,
我為我的兒子和女兒受了很多苦,
為了積累這筆微薄的財富,
就說妳過著幸福長壽的生活,
誰知道他早就離開了這個世界,
……
妳有壹對好孩子,
妳也可以在酒泉微笑。"
天色已晚,靈堂內外燈火通明,前來吊唁的歌手和親友們都在哀悼。飯後不久,歌手繼續唱悲傷的歌,比如《十二月想念我的父母》、《送死人西天》。親戚朋友也唱孝經,比如《二十四孝》、《十二聖賢》。半夜領導順時針繞棺壹周,孝子在後面捧香,稱為“轉香”。歌手幕間休息時,殯儀館用茶點招待歌手,用糖水滋潤他的喉嚨。天亮了,歌手慢慢走出靈堂,走到戶外,唱起了《重返太陽》這首歌。送完靈,歌手又唱了魂歌,孝子接著燒香磕頭。
“屍不能見天,棺不能蓋。”在封棺之前,孝順的家人和至親要看壹眼死者的面容,也就是“辭世”,然後再封棺。
葬禮在第二天早上舉行。棺材用木桿擡著,木桿上刻著龍尾。歌手唱著《凱龍歌》,孝子孝女拿著綁在前面棺材上的白纖維,後面都是親朋好友為他送行。在出殯的路上,歌者敲鑼打鼓開道,遇到山就唱山,遇到樹就唱水,用祈禱歌給那些進行鬥爭的人加油。
鑼鼓聲鞭炮聲中,孝歌壹路唱到墳地。下葬時先撒“五谷”,孝子接五福,種土謝恩。
喪歌是長期流行於陜南的壹種儀式歌曲。其歌詞直爽婉約,內容有進諫、封建迷信等。隨著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提倡火葬,喪歌有了新的內容。
陜南叫小姑姐的趣談
陜南農民明明是媳婦,弟妹卻叫她“姐姐”。不叫嫂子,為什麽叫嫂子姐姐?
過去陜南人在談婚論嫁時,只稱弟媳為大姐,表示對姑娘的尊重和好感,過門時改稱弟媳。隨著生活的變化,人們的家庭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婆媳不是敵人。很多婆婆覺得女兒可憐,把女兒當女兒看待:而媳婦對母親的尊重超過了對親生母親的尊重。所以,弟弟妹妹們都叫嫂子姐姐,以為這樣更親切。久而久之,大家都覺得這個稱呼有利於家庭和睦。互相學習,逐漸形成風格。
陜南的肉食習俗
陜南殺豬很講究。首先要選擇壹個光棍節作為吉日。其次,殺豬時,刀刃要朝外。殺豬後要用壹張白紙把豬血糊在豬圈上,叫“血錢”,表示槽頭旺。後來,我才敢招呼女婿的親朋好友和殺豬人去“喝湯”。做菜的時候廚師要從豬頭到豬尾切壹塊,意思是餵豬壹年,有頭有尾,然後把豬肉腌制。
陜南人走親訪友,豬肉是最好的禮物。在巴山區,吃豬肉更重要。任何時候都不允許孩子吃豬蹄子。據說他們應該和大人分享權力,不能吃豬尾巴。據說吃完飯要壹直跟著大人出去。肘子壹般是留給女婿的,尤其是第壹次上門的女婿,總是用肘子對待他,以示對女婿的喜愛和對女兒婚姻的贊美,而且表示女婿有腿,經常上門。
女兒結婚那天,女婿也會給公公婆婆贈送兩四個用紅紙包著的手肘。出門前,公公婆婆還會給我兩個手肘,表示我有腿來來去去。以後每年殺豬的時候,也要給女婿準備幾塊上好的豬肉。在深山老林的留壩縣,新娘出嫁時,新郎手肘在前引路,新娘的弟弟背著新娘,男方出嫁,以示新娘的高貴。
陜南的地方美食——臘肉
臘肉又稱臘肉,是陜南秦巴山區的地方特產,是陜南人民的傳統禮品。據傳說,它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據記載,早在兩千多年前,張魯稱漢王,戰敗南下陜南時,曾被漢中人用上等臘肉招待。還傳說清朝光緒二十六年,慈禧太後隨光緒皇帝避難xi安,陜南地方官員進貢臘肉禦用。慈禧吃了之後贊不絕口。
加工制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由來已久,而且具有普遍性。每年12月,也就是“小雪”和“立春”之前,家家戶戶都要殺豬宰羊。除了足夠過年吃的鮮肉,其余都是用鮮鹽腌制,配以壹定比例的花椒、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7 ~ 15天後,用棕櫚葉繩掛起來,滴幹水,做成。選擇柏樹枝、甘蔗皮、香椿皮或柴火慢熏慢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熏。或掛在燒柴火的竈頂上,或掛在燒柴火的烘爐上,用煙火慢慢熏。秦巴山區林草豐茂,幾乎家家燒柴做飯或取暖,這是熏肉的有利條件。即使城裏人也不殺豬宰羊,但每到十二月,都要挑市場上最好的白豬肉,或肥或瘦,買壹些,像往常壹樣在家裏腌制,抽幾片臘肉,嘗嘗臘肉。家裏不燒柴,就找農村的親戚朋友抽幾根。
煙熏臘肉,外觀壹致,熟而切片,透明有光澤,色澤鮮艷,紅中帶黃,口感醇厚,肥而不膩,瘦而不塞,不僅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而且具有開胃、祛寒、消食的作用。陜南臘肉壹直保持著色、香、味、形俱佳的特點,素有“壹煮肉香百花齊放”的美譽。
臘肉從鮮肉的加工、制作、儲藏,具有肉質不變、久香、久藏的特點。這種肉是柏枝熏制的,夏天蚊蠅不爬,但三天不壞,成了當地特有的風味食品。據說,Xi著名的“樊姬臘肉”是陜南人流傳下來的壹種技藝。
陜南豬年宰殺的羊都是自供,年年興隆,壹年四季都有人享用。臘肉是吃飯、喝酒、宴請、朋友、過節必不可少的。因此,壹般的農民,都把這作為壹種必要的農村食品,它成為當地的美味。特別是在深山裏,家裏臘肉的多少是用來衡量貧富的象征。《漢陰縣誌》有:
“雖然帳篷房是柴門,但食物必須是肉。”這裏說的肉是指熏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