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十五的元宵節是中國壹個重要的傳統節日。這壹天在古代叫上元,它的夜晚叫元夜、元夕或元宵。在古代中國,歷法和月相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每個月的15號有壹次滿月,叫做“望月”。滿月象征著幸福的團聚。正月十五,人們迎來了壹年中的第壹個月圓之夜,自然被視為吉日。據《樂書史記》記載,早在西漢初年,正月十五宮廷就有祭祀太乙神、祈求其保佑的儀式活動。根據中國的民間傳統,在這明亮的夜晚,人們點亮成千上萬的燈籠來慶祝。
起源和起源
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壹個漫長的過程。根據史料和民間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時期就已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初壹晚上在甘泉宮祭祀“太乙”(太乙:主宰世間萬物的神)的活動,被後人視為正月十五祭祀神靈的先聲。
正月十五真的是漢魏以後的民間節日。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元宵節習俗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175年),明帝倡導佛教時,正逢蔡_從印度回國求佛,說是印度莫哈陀正月十五,僧人們聚集朝貢舍利,是參加佛教的吉日。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教,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宮廟裏“燃燈示佛”。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燒燈籠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流傳開來。
還有壹種說法是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在漢代,人們在農村田間持火把驅趕昆蟲和野獸,希望減少害蟲,祈求豐收。隋唐兩宋以來,如火如荼。直到今天,中國西南壹些地區的人們仍然在正月十五用蘆葦或樹枝做火把,成群結隊地高高舉在田野或曬谷場上跳舞。
另壹種說法是,元宵節燃燈的習俗源於道教的“三元論”: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十月十五是夏媛節。掌管上、中、下三要素的官分別是天、地、人,天官高興,元宵節要點燈。
就節日的長度而言,漢代為壹天,唐代為三天,宋代為五天。在明朝,燈會從初八壹直亮到正月十七的晚上,持續十天。與春節相連,白天是城市,熱鬧非凡,晚上燈火通明,蔚為壯觀。到了清代,更有舞龍、舞獅、旱船、踩高蹺、跳秧歌等“百戲”,但節期縮短為四至五天。
元宵節有哪些習俗?
吃粽子;吃湯圓
吃“湯圓”是元宵節的壹個重要習俗。湯圓,又稱“湯團”、“元宵”。吃湯圓的習俗始於宋代,當時湯圓被稱為“浮餃”,又稱“湯圓”、“乳糖餃”、“湯丸”、“湯圓”,商人則稱為“元寶”。宋元之初,湯圓已經成為元宵節的節日食品,所以人們也稱之為“元宵”。
今天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根據餡的理論,元宵分為有餡和無餡兩種,有餡和鹹、甜、肉、素。按制作方法分,有手搓、元宵機制、竹匾卷等多種。根據磨粉的不同,有糯米粉和高粱米粉。
解燈謎;猜燈謎
玩燈籠是元宵節的壹個重要項目。燈謎是源於元宵節的文字遊戲,也叫燈籠虎。將謎語貼在燈籠上,供人們猜射,答案以字義為主,有卷簾、秋千、尋鳳等24種謎語,形成了獨特的民俗文化。中國最大的燈謎節是1979年在南京舉行的“九城燈謎”。燈謎有上萬個,三天內有兩萬多人參與。
享受節日燈籠
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明太祖倡導佛教時,正逢蔡_從印度歸依佛教,說是印度正月十五,僧人聚集朝貢舍利,是參加佛教的吉日。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教,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宮殿、寺院“燃燈示佛”。從此,元宵節放燈的習俗從只在宮廷舉行流傳到民間。即正月十五,無論士紳還是百姓,都掛燈,城鄉徹夜燈火通明。
元宵節放燈的習俗在唐代發展成為壹個前所未有的燈籠市場。當時的首都長安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百萬人口城市,社會富裕。在皇帝的親自倡議下,元宵節越辦越豪華。中唐以後,它已經發展成為壹種全國性的狂歡節。唐玄宗開元盛世(公元685-762年),長安的燈籠市場非常大,有五萬盞燈籠,各種各樣的燈籠。皇帝命人做了20個巨型燈籠建築,高度150尺,金碧輝煌,蔚為壯觀。
宋代的元宵節無論是規模還是燈光的精美都比唐代好,活動也更加民俗,民族特色更強。此後,元宵節不斷發展,元宵節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元宵節是“上元前後壹日”。宋代在十六之後增加兩天,明代從初八到十八延長到十天。
清朝滿人入主中原,朝廷不再舉辦燈會,但民間燈會依然壯觀。日期被縮短為五天,並持續至今。
在臺灣省,燈籠有明亮和優雅的意思,點亮燈有照亮未來的意思,臺灣燈和丁的諧音代表生男孩。所以,以前女人會故意在燈籠下徘徊,希望“鉆燈籠腳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