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的起源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之夜”,因為正月十五上元節的主要活動是晚上看燈賞月,後來節日的名稱演變為“元宵節”。正月十五將舉行元宵節,這將把除夕開始的慶祝活動推向又壹個高潮。在元宵節的晚上,街道上裝飾著燈籠,人們欣賞燈籠。猜燈謎和吃元宵已經成為幾代人的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元宵節觀賞始於東方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他聽說佛教裏有正月十五和尚觀舍利點燈拜佛的習俗,於是下令在這壹夜在宮殿、寺廟裏點燈拜佛,讓所有的士族、普通百姓都掛燈。後來,這個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了盛大的民間節日。這個節日經歷了從宮廷到民間,從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元宵節習俗的形成有壹個漫長的過程。根據壹般資料和民間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時期就已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夜晚在甘泉宮祭祀“太乙”(太乙:主宰宇宙萬物的神)的活動,被後人視為正月十五祭祀神靈的先聲。但是,正月十五確實是漢魏以後的民間節日。東漢佛教文化的傳入對元宵節習俗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明成祖倡導佛教時,正逢蔡澄從印度回國求佛,說印度莫哈陀每逢正月十五,僧人聚集朝貢舍利,是參加佛教的吉日。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教,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宮廟裏“燃燈示佛”。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燒燈籠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流傳開來。
也有人說元宵節起源於“火把節”。在漢代,人們在農村田間持火把驅趕昆蟲和野獸,希望減少害蟲,祈求豐收。直到今天,中國西南壹些地區的人們仍然在正月十五用蘆葦或樹枝做火把,成群結隊地高高舉在田野或曬谷場上跳舞。隋唐兩宋以來,如火如荼。數萬人參加了載歌載舞,從昏到暗。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習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仍然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
漢文帝時,曾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壹:主宰宇宙萬物的神。司馬遷在創制《太初歷法》時,就已經把元宵節確定為壹個重大節日。
另壹種說法是,元宵節燃燈的習俗源於道教的“三元論”;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十月十五是夏媛節。掌管上、中、下三要素的官分別是天、地、人,天官高興,元宵節要點燈。
元宵節的習俗
元宵節的節日和習俗活動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延伸和擴大。就節日的長短而言,漢代只有壹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在明朝,從八月初八開始點燈,壹直到正月十七晚上,壹共十天。與春節相連,白天是城市,熱鬧非凡,晚上燈火通明,蔚為壯觀。尤其是精致多彩的燈光,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到了清代,更有舞龍、舞獅、旱船、踩高蹺、跳秧歌等“百戲”,但節期縮短為四至五天。
正月是農歷的第壹個月。古人把夜晚稱為“曉”,所以他們把正月十五叫做元宵節。正月十五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也是元朝的開始。在春回的夜晚,人們慶祝這個節日,慶祝春節的延續。元宵節也叫“上元節”。
根據中國的民間傳統,在這明亮的夜晚,人們點亮成千上萬的燈籠來慶祝。出門賞月,點燈放火,賞燈謎,吃元宵,合家團圓,歡度佳節,都是享受。有些地方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也叫“烤百病”、“散百病”。大多數參與者是女性。他們結伴而行或靠墻而行,或過橋而行於郊外,為的是驅走疾病,消除災難。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許多地方節日都增加了打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跳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間表演。這個傳承了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在海峽兩岸流行,在華僑聚居的地區也年年慶祝。
元宵節也叫燈節。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漢代。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繁榮。宮殿裏和街道上到處都掛著燈,還建造了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代大詩人陸曾在《十五夜觀燈》中描寫過元宵節燃燈的盛況,說“漢朝群星隕落,樓臺如懸月。”
“燈謎”又稱“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加的壹項活動,出現於宋代。南宋時,都城臨安每到元宵節都會做燈謎,猜燈謎的人也很多。當初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上,貼在五顏六色的燈籠上讓人猜。由於謎語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在傳播過程中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
元宵節吃元宵的民俗。元宵是用糯米做的,可以是實心的,也可以是帶餡的。餡有豆沙、糖、山楂、各種水果料等。,吃的時候可以煮、炒、蒸、炸。起初,人們稱這種食物為“漂浮的紫苑”,後來他們稱之為“湯團”或“湯圓”。這些名字“團圓”音相近,意為團圓,象征著全家團圓,和睦幸福,人們也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
有些地方元宵節還有“走百病”的習俗,也叫“烤百病”、“散百病”。大多數參與者是女性。他們結伴而行或靠墻而行,或過橋而行於郊外,為的是驅走疾病,消除災難。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在許多地方,節日期間增加了傳統的民間表演,如玩龍燈、玩獅子、踩高蹺、劃船、跳秧歌和打太平鼓。這個傳承了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在海峽兩岸流行,在華僑聚居的地區也年年慶祝。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由來,民間有幾個有趣的傳說:中國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始於宋代。根據民間傳說,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正月十五,楚昭王過長江,看見江面上有漂浮物,是外白內紅的甜食。楚昭王問孔子,孔子說:“這浮萍果也是主復活的征兆。”從此,吃元宵成了歷史。元宵就像春節的年糕和端午節的粽子壹樣,是壹種節日食品。吃元宵像滿月壹樣象征著家人團聚,寄托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元宵在南方被稱為“湯圓”、“紫苑”、“漂浮的紫苑”、“水原”。它是用糯米做的,實心的或帶餡的。餡料有豆沙、糖、山楂等。,可以煮,可以炸,可以蒸,可以炸。
元宵節吃元宵
吃元宵的習俗起源於何時何地,人們眾說紛紜。據說春秋以前,趙楚國王從鄉下回來的路上經過長江,看見江面上漂浮著壹種東西,顏色白中帶黃,裏面有壹種像胭脂壹樣紅的果肉,嘗起來很甜。人們不知道這是什麽,所以趙浩棋派人去問孔子。子曰:“此浮萍果也是主人復興之兆。”因為這壹天是正月十五,在將來的這壹天,趙浩棋命令他的手下用面粉模仿這種水果,用山楂做成的紅色餡料烹制。還有壹種說法是元宵本來叫湯圓。漢武帝時,有個宮女叫元宵,很會做湯圓。從此,天下以此宮女命名。這兩個傳說在史料中沒有記載,所以不可信。
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宋代。那時候元宵叫“浮餃”、“水餃”、“乳糖餃”、“糖餃”。據《平遠續》、《廣濟四歲》、《大明頌》等史料記載,元宵作為慶祝元宵節的應時食品,始於宋代。因為元宵節壹定要吃“紫苑”,所以人們用元宵來命名。
元宵在宋代非常珍貴。姜白石寫了壹首詩,“賓客以鉤簾看禦街。城裏的寶貝來了壹會兒,幕前的花架子無路可走,只好拒還錢。”詩中的“寶”指的是元宵。在現代,也有與元宵節相關的故事。袁世凱不甘心當大總統,還想當皇帝。因為他的夢想不能實現,所以他壹直很煩惱。有壹天,他姑姑說想吃元宵。話壹出口,袁世凱就給了她壹記耳光。因為元宵和宵遠諧音,所以袁氏下令他的部下從此以後不準再說“元宵”,只能說“湯圓”。後來有人就此事寫了壹首順口溜:“詩上溯前朝,水蒸沸浮。”洪憲頒布禁令,不準沿街叫賣元宵。
南北朝時期,寧都縣東山壩鄉大布村曾是乾州縣(寧都縣的前身)的縣城。雖然時過境遷,但我們可以想象這裏從大埔村到今天的繁華。幾千年過去了,但前州的遺產仍然歷歷在目。乾州民俗以其約定俗成的慣例和無窮的生命力傳承著。大埔村有壹個古老的儀式,叫做“過燈”,代代相傳。
原始社會人類崇拜火。在人類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聖火轉化為燈光和彩燈,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寧都的燈五顏六色,種類繁多,“兔燈”只是其中之壹。點“兔燈”是大埔村家家戶戶每年都要參加的大型活動。“兔燈”由彩紙制成的母子兔形燈點燃,然後在村莊、祠堂和各家各戶遊行。據當地人說,“過花燈”的民俗,是村裏壹個叫羅的商人,在揚州做貿易時,迷上了“兔花燈”和“擔花燈”(另壹種大花燈,裏面可以裝各種栩栩如生的人物,人可以通過火的沖動,用五顏六色的燈光跳舞)的手藝,於是裝聾作啞,拜了制作這兩種花燈的師傅,為師傅打拼了三年。兔子燈籠的制作比較簡單,村裏的人都會紮,奇妙精致的“擡燈籠”成了村裏的祖傳藝術。大埔“過燈”的民俗起源於唐代。人們視兔子為吉祥之物,兔燈所到之處,寓意著吉祥與和解被輸送到那裏。人們用這個吉祥物迎接神,接受祝福,體現了人們對神靈保佑、來年人獸興旺的美好祝願。
“傳燈”是大埔村人的集體活動。每年正月十日至十五日的夜晚是大埔村人們“點燈”的日子,也是大埔村最熱鬧的壹天。在5000多人口的大布村,家家戶戶都要紮壹盞兔燈,壹個母親和兩個孩子擠在壹起。兔子燈由三個兔子頭平行組成。中間的兔子比較大,是兔女。旁邊的兩盞燈是小兔子。兔子燈籠由竹條制成,用紅、綠、白紙糊成。兔體內放壹碗茶油浸泡的白米,米中間放燈心草,巡航時點燈芯。在“元宵節”活動開始時,壹個家庭成員會提著壹個兔子燈籠加入遊行。花燈遊行由兩個扇形花燈領頭,後面是壹個20多米長的龍燈,最後是幾百人(早年村裏有幾千人)擡著兔子燈,氣勢很大。
在響徹雲霄的鑼鼓聲中,近千人組成的花燈巡遊隊伍回家過戶,穿越大街小巷,在田埂上、池塘邊巡遊,最後在祠堂集合。之後,村民會按照家庭去事先約定好的人家。這些家庭年前都有喜事,或得了個大學生或媳婦,或家裏添了個新人。主人家要準備茶宴,歡迎招待這些祝賀的鄉親,因為“兔燈”隊的到來象征著村民帶回家的好運。連續幾天,大埔村的人們充滿了喜悅和慶祝。成千上萬的“兔燈”像星星壹樣被點亮,把這個黑暗的世界照亮成壹條條或長或圓、或點或線、或彎或切的明亮而燦爛的紅色。
解燈謎;猜燈謎
又稱“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加的活動,出現於宋代。南宋時,都城臨安每到元宵節都會做燈謎,猜燈謎的人也很多。當初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上,貼在五顏六色的燈籠上讓人猜。由於謎語具有啟發性和趣味性,在傳播過程中受到社會各界的歡迎。
舞獅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節或集會慶典,人們都來舞獅娛樂。這種習俗起源於東漢,流行於南北朝時期。它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最早是從西域傳入的,獅子是文殊菩薩的坐騎。隨著佛教傳入中國,舞獅也傳入中國。獅子是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和孔雀壹起帶回來的貢品。但舞獅技藝源於西涼“假面戲”,也有人認為舞獅起源於五世紀劉宋軍隊,後流傳於民間。兩種說法都有各自的依據,在今天很難判斷其對錯。
然而,在唐代,舞獅已經成為宮廷、軍隊和民間的流行活動。唐端安節《樂府雜搜》曰:“戲中五獅,高十余尺,各著五色。每獅十二人,披紅額,披衣畫衣,持紅拂,名為獅郎,舞和平樂。”詩人白居易的詩《西涼歌妓》對此有生動的描述:“西涼歌妓,西涼歌妓,蒙面胡人,假獅子。頭尾雕木,鍍金眼銀牙。”芬遜的毛衣就像從流沙中來到萬裏。這首詩描述了當時舞獅的情景。在10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舞獅形成了南北兩種表演風格。
北派舞獅主要是表演“舞獅”,即魏武帝任命的北魏“瑞獅”。小獅子獨自跳舞,而大獅子則成雙成對地跳舞。壹個站著舞獅頭,壹個彎腰舞獅身獅尾。舞獅者蓋著獅子被,穿著與獅子身體同色的綠色獅褲和金色爪靴。人們無法識別舞獅者的身體,它的形狀與真正的獅子非常相似。獅導扮成古代武士,手持旋轉的繡球,配以北京鑼、鼓、鈸,逗弄獅子。在“獅郎”的指導下,獅子表演翻筋鬥、跳躍、攀爬、跪拜等技術,還有走梅花樁、跳桌子、踩滾球等壹些高難度動作。南派舞獅主要表演“石聞”,表演時註重表情,如撓癢癢、抖頭發、舔頭發等。,生動可愛,也有吐球等高難度技巧。南獅以廣東為中心,流行於香港、澳門和東南亞僑鄉。雖然南獅也是二人轉,但舞獅的人都穿著燈籠褲,只披著壹條五顏六色的獅子被跳舞。與北方獅子不同的是,“獅郎”頭戴大頭佛面具,身披袈裟,腰系絲帶,手拿葵花扇逗獅,以滑稽的動作跳起各種優美的動作。南獅的流派很多,清遠、英德的“雞頭獅”,廣州、佛山的“大頭獅”,高河、中山的“鴨嘴獅”,東莞的“麒麟獅”。
除了他們不同的外形,石楠也有不同的個性。白胡子舞獅法不寬,花色品種不多,但沈穩渾厚,威嚴有力,被民間稱為“劉備石”。被稱為“關公獅”的黑胡須紅臉獅,舞姿威武雄壯,精神非凡。灰髯獅,粗獷好戰,俗稱“張”。獅子是百獸之尊,其形象威嚴、尚武,給人以威嚴、勇猛之感。古人將它視為勇氣和力量的象征,認為它可以驅邪避邪,保人畜平安。因此,人們逐漸形成了元宵節等重大活動時舞獅的習俗,以求生活美滿,萬事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