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38年至0937年日本侵華打斷了中國黃金十年的建設,改變了中國的歷史走向。面對中日實力的懸殊,中國沒有被征服,反而取得了最後的勝利,說明中華民族現代化後所能凝聚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其實日本內心深處壹直有壹個“大陸夢”。這個夢想幾百年來代代相傳,幾乎沈澱成壹種文化心理。從4世紀到20世紀的壹千年間,日本用暴力手段向亞洲大陸擴張了6次,格局基本是套路,就是以朝鮮半島為跳板,然後躍入中國。
第壹次是中國南北朝時期,日本入侵新羅,建立“日本之家”對抗高句麗。朝鮮半島的百濟國家被迫向日本進貢。第二次是隋煬帝二十年。為了恢復那仁的權力,日本向新羅派遣了65,438+0,000人的軍隊。第三次,打架就散開了。663年8月,日本借朝鮮戰爭留軍,日本海軍在白村河與唐朝、新羅海軍決戰。日軍戰敗後,派遣使節學習大唐制度。這壹仗讓日本老實了整整壹千年。
第四次更出名。壹千年後的明朝萬歷年間,日本的豐臣秀吉企圖以朝鮮為跳板侵吞中國,遭到了中朝聯軍的抵抗。公元1597年,11年,日本海軍在暴露光束海戰中戰敗。
第五次是清末,已經實現初步工業化的日本再次染指朝鮮局勢,隨後爆發了甲午戰爭。第六次當然是1937之前的侵華戰爭。
縱觀日本歷史發展,對外侵略,尤其是企圖征服中國和控制東亞,壹直是基本戰略。正面是官方的軍隊,側面是民間的武士和浪人,就像元明時期在中國沿海燒殺搶掠的海賊。亞洲大陸只有壹次主動進攻日本,那就是忽必烈汗的元征服日本期間。其實忽必烈很有見地。從日本與唐朝爭奪朝鮮主導權,不願回到附庸關系來看,日本也不是省油的燈,遲早會給亞洲大陸帶來傷害。
與其鬧大,不如主動出擊,盡快解決。忽必烈兩次征服日本,都遭遇海上大風浪。但這種攻擊還是有震懾作用的,日本200多年來都不敢主動打。
近代以來,日本的歷史觀念、價值觀和社會運行體系保持穩定。從1592到1945,日本在東亞的歷次戰爭,如“日寇叛亂”、“甲午戰爭”、“侵華戰爭”背後的思想和觀念,都是以豐臣秀吉為背景,承襲明治天皇,並在昭和時代展開,形成了隱藏在事實背後的壹貫思維模式和行為慣性。二戰後切斷戰爭之間聯系的想法,不符合日本人自己在歷史上的說法和做法。
在豐臣秀吉的宏偉計劃中,除了朝鮮、明朝和那曼,甚至遙遠的印度也被納入他的征服範圍。具體計劃的第壹步是“率軍直入朝鮮,橫掃明朝四百多個州的疆域”。中國打下後,他打算把中國分給下屬。為什麽這些國家又主要集中在東亞?這和他當時的“世界觀”有關。
原來,中世紀的日本人認為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即日本、中國和印度。日本雖然在別國政治文化的影響下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政權,但很快就推出了逆向思維,即“神國觀”,試圖讓人承認日本也是壹個可以自律的世界,是其他世界無法比擬的。
盡管豐臣秀吉被明朝打敗,但在許多日本政治家和學者的思想深處,豐臣秀吉式擴張的幻想從未停止過代代相傳。1823年,齋藤信元內閣制定了府內混亂的秘密政策,提出“天下當知皇國之縣”。各民族的君主都是皇帝的臣民,這壹切都是從吞並中國開始的。".
甲午戰爭後,日本進壹步發展壯大,為征服中國積蓄力量。幾十年來,琉球和朝鮮人民被日本奴役。生存危機的沈重陰影隨即直撲我國。但實際上,日本作為壹個島國,擁有天然海洋國家的所有優勢。日本不是向英國學習,而是決心建立壹個古老的內陸帝國,而不是成為壹個富強的、受全世界尊敬的貿易大國。真的很蠢,註定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