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太平鼓勵
用青銅驢皮制作的太平鼓,呈圓形或橢圓形。鼓皮繪有山、水、花或人物,飾以絨球、花穗,把手上的小圓圈系有小鐵環。豐收節多由女性表演,分為群舞和獨舞兩種形式。跳舞時左手橫握鼓柄,右手持帶尖刺的棍子,邊打邊跳。動作的名稱有“拜鼓”、“上馬跑”、“拉大鋸”、“拍打”、“彈棉花”、“滾元宵”、“趕鳥”、“滾球”等等。顧名思義,這種變化多端的擊鼓動作與勞動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身體動作壹般比較誇張,基本舞多為以腰為軸的仰、俯、倚、側身。舞步開放有力,富有彈性,夾雜著跳躍、轉身等技巧,有些技術嫻熟的人可以同時跳四五個鼓,在身體的不同部位纏繞盤旋,堪稱雜技。
第二,燈籠舞和碗舞
花燈舞、碗舞是節日和親友聚會時的壹種女子獨舞,主要流傳於鄂爾多斯草原。受場地(蒙古包)道具(燈碗)的限制,這種舞蹈基本都是跪著,坐著,站在原地。主要是借用香樟,在手、腕、臂、肩上挑揉,以腰為軸前後彎曲進行表演。技術好的人還可以將燈握在手中,在快速奔跑的同時做出流星般的螺旋運動。此時燈焰搖曳,舞姿輕盈流暢,充滿獨特魅力。
第三,達德利·巴賈德
在鄂爾多斯草原,自古以來就有壹種“招財進寶”的民間儀式,名為“達裏根巴紮德”。它比在好年景或戰爭勝利時更經常舉行,以表示感激和祈求幸福與和平。祭祀結束後,所有的參與者都開始在草原上盡情地唱歌跳舞,往往跳得更深。主要動作有擺臂擊鼓、跪蹲、扭跺腳、側身行走。帶有濃郁的鄉土氣息,真誠地表現了以遊牧為生的蒙古族人民在歡樂時的情懷和豪氣。
第四,宗教舞蹈茶馬
茶馬(俗稱“跳神”或“打鬼”)是蒙古和西藏宗教文化交流的產物。它是在16世紀下半葉隨著噶舉派喇嘛教傳入的,至今已有400年的歷史。並且在長期的演變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它是壹種以講述宗教故事為內容的面具舞蹈。有許多不同形狀的圖形。表演形式有廟會舞、鋪飯佛舞、廟會舞、大型舞四種。獨舞、二人轉、多人舞、大型群舞都可以,也可以穿插即興表演。表演程式化、標準化。舞蹈詞匯的使用,大多是以表演人物的個性來劃分的。茶馬舞在內蒙古很受歡迎,大多數寺廟都會在宗教節日表演。其舞蹈形式影響很大,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創作、表演和教學中發揮著壹定的作用。
動詞 (verb的縮寫)黛安舞
在蒙古族傳統民間舞蹈中,黛安舞以其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健康活躍的世界技藝受到各族人民的喜愛。根據習俗,在早期的黛安舞蹈表演場地中,中間豎立著壹個斷軸輪或木桿(意為辟邪之物)。參與者圍成壹個圈,右手拿著壹條絲巾或拉起壹件蒙古袍的下擺,邊唱邊和領唱(領舞)壹起跳舞。旋律悠揚,韻味醇厚,善於表達情感。歌詞內容豐富,生動活潑,充滿即興。舞蹈動作主要有:原地甩絲或輕輕向側面移動:身體前傾將絲向上拋,然後“小踢”向前:邊跑圈邊拋絲;連續做壹個“吸腿跳”步,兩邊拋絲。
六、筷子舞
“筷子舞”流行於鄂托克旗和伊克昭盟烏什趙琪,由壹個人表演的場合多於喜慶的場合。舞者單手或雙手握著壹雙筷子,隨著雙腿的靈活和身體的左右擺動快速晃動肩膀。手、肩、腰、腿等部位用筷子寬松流暢地擊打,然後轉圈或直線進退。舞姿灑脫,筷子靈巧多變。高潮時手舞足蹈,大聲呼救。
七、玉壺兒舞
它流行於呼倫貝爾盟布裏亞特蒙古族聚居區,在傳統節日或喜慶場合以集體舞的形式表演。跳舞時,男女各半,手拉手排成橫排或圓圈,載歌載舞。主要動作有:“拖地”、“跺腳”、“跑跳”。身體的動態節奏自然和諧,時而左右搖擺,時而前傾,被老爺爺跟在後面。並且隨著歌聲和“玉壺兒”的呼號,逐漸達到高潮。舞蹈酣暢淋漓,具有自由舒展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