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至日
冬季至日(陽歷12月21日或22日)是農歷九月的開始。古人認為白天變長,陽氣上升是吉日。所以,值得慶祝。明清兩代的皇帝都有祭天的儀式,這被稱為“冬季至日的郊區”。在皇宮裏,有壹個儀式,數百個寺廟向皇帝表示祝賀,他們還互相投擲荊棘,互相祝賀,就像新年壹樣。但是民間並不把冬天的至日當作節日,而是有壹些適時的活動。
在冬季至日的壹天,在史靜的壹條林蔭大道上有壹場盛大的法會。元初道士拂袖取經,上桌為佛祖祝壽。道教認為元初的佛象征混沌,道教精神在壹世紀並沒有出現。古代人有吃餛飩的習俗。其實“餛飩”和“亂”諧音。古代人把吃餛飩延伸到打破混亂,開拓世界。
在冬季至日,人們有粘貼“99年寒流圖”的習俗。《祛寒圖》記載九年後天氣多雲轉晴,以此來預測來年貧富。
冬季至日趣談
冬季至日是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之壹,時間在農歷22日至23日之間。按照天文學的解釋,在冬季至日上,太陽達到經緯度270度,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天最短;之後陽光直射位置向北移動,白天變長。我國傳統的陰陽觀念認為這壹天陰極會正,南方會正,會長到也。這些自然現象成為豐富多彩的冬季至日活動的支撐。
冬季至日的別稱長達。也被稱為龍節。這是另壹個基於自然現象的名稱。自夏季至日以來,白天越來越短,在冬季至日達到高峰,然後白天越來越長,所以冬季至日也被稱為“長至日”,意思是白天會(已經)變長。白居易《楊梅關冬至日》詩說:“十壹月至夜,人行三千裏。”如果冬天的至日被視為壹個節日,它將有另壹個名稱。“冬天的至日是壹個‘長至日’。小學生穿新衣,帶酒,去業拜。”
像...壹樣短。也叫短如結。這也是另壹個基於自然現象的名稱,只是從不同的角度來解釋。只要解釋集中在“未來”,盡管它很短,冬季至日是從“現在時”的角度來解釋。冬季至日短,所以被稱為“短”。從“現在時”來看,應該是夏天的至日,而不是冬天的至日。
肥胖的冬天。這是從習俗的角度對冬季至日的理解。冬季的至日早於元旦,有給親朋好友送酒肉的習俗,故稱。“冬天的至日,祭拜節日,或者用羊和酒餵遺產被稱為‘肥冬’”
愛冬天。和胖冬的側重點和意圖是壹樣的。親戚和朋友慶祝冬季至日節,喜氣洋洋,所以它被稱為。“至日的冬天被稱為‘快樂的冬天’。官方費率接近家庭。前壹天司儀看五鼓進貢,先生家進貢。鄉親們只以面條、餃子祭天,遍奉父母。”
漫長的節日。這是從自然和習俗的角度來理解冬季至日,因為對“走得長”的含義有兩種解釋。從自然的角度解釋說,時為冬至日,太陽為南極,影最短,法為黃鐘,其管最長,因其道賀之長而得名。從習俗的角度來看,據說冬天的至日是壹個陽光明媚的日子,白天越來越長。在這壹天,女人們向她們的叔叔阿姨們獻上襪子,以示女紅的開始。“冬天的至日是壹個漫長的節日,也是他祭拜祖先的日子。不可拜俗。”
豆腐節。這是從風俗角度的另壹個稱呼,只在部分地區流行。山西《玉鄉縣誌新誌》:“各村之學,則日拜其師。學生準備豆腐供奉,並獻上碧群飲,俗稱‘豆腐節’。”
亞年齡。這是和過年相比的另壹個名字。它意味著冬季至日亞運會節日,就像俗話說的“冬季至日壹年之大”。魏誌《襪子賦·上冬》中有這樣壹句話:“見舊儀,國冬,...兩歲迎福,長時慶。”胡普安《中國民族風俗:浙江臨安》:“冬季至日俗名為亞年,人們互相慶祝,就像過年壹樣。吳中最繁華,故有‘肥冬瘦年’之說。”
從冬季至日被稱為亞歲的習俗來看,在討論冬季至日的名稱時,我們應該註意冬季至日和新年節日的比較。在民間,有很多比較兩者的諺語,綜合反映了冬季至日節日習俗的大眾心理和社會生活基礎。
冬季至日諺語
冬肥年瘦。這是從社會生活的角度對元旦和冬季至日的比較。據說這種習俗在江浙壹帶最為流行,但在北方也很流行。“以前參考河北懷來縣誌叫‘冬至日拜,或以羊酒為禮,謂之‘肥冬’”。“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老百姓辛辛苦苦工作壹年,很少品嘗到酒肉。秋收後,耕種完畢,新糧入庫,農村的爛作坊(酒作坊)開始了壹年壹度的工作。火紅了,酒漏了。小雪大雪過後,過年的準備工作開始了,殺豬殺羊,廚房裏肉都溢出來了。冬季的至日節在元旦之前,這是萬物富足的時候。不言而喻,家家都有吃的喝的,逢年過節親戚朋友帶的禮物也挺貴的。那壹年的節日,東西或多或少都有消費。論壽肥(舊社會村民談菜品好壞,多以肥,即肉的多少;推而廣之,肉的多少也就意味著生活的質量),當然是冬肥年瘦——壹句老話,說明了農村冬季生活的某壹方面。
冬天的至日和壹年壹樣大。也被稱為冬季至日就像壹年,冬季就像壹年。這種對比和冬天胖,年瘦基本壹致。所以有人說,“十壹月冬至日節,必有火,家廟、祠堂、竈王爺受父母之榮,並設家宴祝賀親戚,此為元旦之例。俗話說大冬如過年,就是吳中的‘肥冬瘦年’也說。”然而,這兩個諺語之間的比較略有不同。“冬天的至日和新年壹樣大”更註重節日的習俗,這意味著冬天至日的習俗和活動幾乎和新年的節日壹樣。所謂“冬天的至日就像元旦”。
《九九歌》與消除寒冷環境
每當冬天來臨,慈愛而明智的母親都會給她們的孩子唱這樣的歌:
在1929年,如果妳不放松,
3949年在冰上行走,
5969,看河邊的柳樹,
79年冰開了,89只鵝來了,
99加19,到處耕牛。
這首歌就是幾乎傳遍了全中國的九九歌。
99首歌也叫99個字,全稱應該是《99首消除寒冷》。根據我國的傳統歷法,每九天是從冬季至日的第二天開始的壹個時期,這是與夏季的“伏”相反的“九”;* * *有九個時間段。前九天稱為9月19日,之後是9月29日、3月9日和……9月9日,統稱為“9月9日”,與“三伏”相對。在整個冬天裏,有9981天天氣是寒冷的。過了這段時間,天氣會變暖,大地會是春天。在這個寒冷的“最難息時”的季節,人們數九,所以叫“數九”;這壹段的天氣也相應地被稱為“數九天”。只有幾天的人比較清閑,於是通過對冷暖天氣、物候和人事事物的觀察,譜成了99首歌,廣為流傳,以誌除寒。據梁《南朝荊楚紀年》記載,當時有數九之俗:“冬至日日數,九九八十壹日為寒之終。”這裏,冬季至日的天數與現在的日歷不同,但這可能是真的。後來的編年史還說,至日從冬天算起的天數是九天。
九九歌出現的時間比九九晚,但在唐宋時期非常流行。清代光緒《河北省東光縣誌》14版的作者說:“支書九的歌詞,自唐代就有記載。比如陸勇的《武夏添賈誌》,周尊道的《談豹隱錄》,馮應景的《廣義月令》,田汝澄的《遊西湖筆記》,還有兩篇《夏季的至日》和《冬季的至日》,都差不多。”宋代詩人陳為這壹論斷提供了壹些證據:“《歲時雜記》俗,自冬後第二日數九,為九九八十壹。胡同裏,多為“九九字”,有雲:‘九寒皆熱’。”宋代大文豪蘇轍的《冬至日》詩中,也有“看來錢重於柴,今年不難數”這句話
99-99祛寒之歌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流傳,尤其是北方。北方的冬天非常寒冷,所以99歲高齡的宋除寒不僅名副其實,而且具有現實意義。由於各地氣候冷暖不同,創作時人們的觀點也不同,所以各地的九九歌也有壹些差異。下面兩首歌是南北對比:
河北:
1929年不拍;
3949元領走;
五分或九分半,渣散;
春天打六九個頭,脫了外套,換壹頭牛;
7963,行人把衣服放寬;
十有八九,不耕田,只待三五天;
楊花開九月,九月不來。
浙江:
1929年,不能互呼;
3927,籬頭吹栗子;
4936、過夜如睡覺;
5945,可憐的中國街舞;
不要跳舞,不要跳舞,還有壹場春寒;
6954,蒼蠅躲在層裏;
7963年,布鋪在兩肩;
8972年,豬和狗躺在海地;
9981年,窮人受苦;
剛要伸懶腰,蚊子跳蚤出來了。
1999年除寒之歌對應的除寒習俗,就是1999年除寒圖。相比1999年消除寒冷的歌曲,消除寒冷的畫面出現的更晚。它有三個作用:壹是記錄九點以後的天氣,比如陰晴雨雪等等;相應的,占蔔來年的貧富。
冷卻圖有很多種形式。簡單的方法就是畫九個縱橫格子,然後在每個格子中間畫壹個錢的形狀。* * *妳拿八十壹塊錢,每天畫壹塊錢。畫法是“陰晴圓缺,左風右雨雪”。有壹首民謠說:“陰晴天,分左風右雨,春草綠。”或者選九個字九張圖組成壹個句子,放在格子裏,也是日常筆畫。常用的九圖連詞是“庭前垂柳(亭)惜春風”徐克《清季鈔》載:“玄宗禦字,有句‘亭前垂柳惜春風’,每句九字,每句九畫,然後雙鉤,飾成壹畫,九月消寒...從冬天的至日開始,每天壹筆填,八十壹難成”,除了以上兩種,還有壹種“雅圖”,就是畫壹枝梅,梅的花瓣八十壹片,每天染壹片花瓣。全部染完就99了,春天來了。《帝京風光略》上說:“冬天的至日上,畫壹朵梅花,八十裏壹瓣,每日染壹瓣。九九年花瓣盡出,春意深,日為‘九九消寒’。”更有甚者,女人化妝染梅子。阿明詩人楊雲甫在《灤景雜賦詩壹百首》中吟誦了這壹習俗,他自己也註明:“至日冬後,窗上插壹枝梅花,美人將妝。每天胭脂會做壹圈,81圈就夠了,變成杏花,暖暖的。”這個設計可謂獨壹無二,從梅花到杏花,從冬天到春天,四季的變換與佳人小莊的胭脂連在壹起,真的很驚艷。難怪楊的詩被人傳唱:
試著數壹數窗戶之間的九九圖,
余寒消失,溫暖開始回歸。
梅花遍地都是,
我看現在是杏樹。
有些地圖還有其他“附件”。壹是有連詞,即在地圖旁邊標註相關連詞;如“看圖中的梅。自然門外的草是綠的”;有的印在地圖上是為了消除1999年的寒冷;此外,還有圖畫和俏皮話,如“老虎拉磨”和“老虎拉磨——別聽那個”。文章來源:中國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