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
法源寺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巨寺,位於宣武門外轎子胡同南端東側,占地約6700平方米。它建於初唐時期。原名民眾寺,明代改為崇福寺,清雍正十壹年(1735)重修後改名法源寺。
這座寺廟坐落在朝南的院子裏。第壹個入口是天王廟,裏面供奉著四大天王的雕像,壹個布袋和尚和壹個銅像。二是大乘殿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和文殊菩薩、普賢,為明初造像。在劫廈梁上,用甘龍的禦筆懸掛著“法海貞元”的匾額。第三個入口是觀音閣(又名閩中臺),陳列歷代石刻。亭後是毗盧殿,供奉明代青銅五面佛像。其中四面佛有四面,上壹面是毗盧佛。然後是大悲神壇,裏面陳列著唐五代寫的經書和宋元明清的經書。金思是藏經博物館,這裏陳列著東漢、東吳、北魏、北齊、隋唐時期的石雕,其中唐朝享有的三年造像最為珍貴。法源寺歷經火災、地震、戰爭等破壞,多次重建,但寺址未變。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撥專款進行了第二次修繕,在這裏建立了中國佛學院和中國佛教文物圖書館,被定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63年,亞洲11個國家和地區的佛教會議在此舉行,1980年鑒中的壹尊真和尚雕像在日本回國後在此展出。現在該寺是北京佛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廣濟寺
廣濟寺位於阜成門內大街東入口,歷代帝王廟的東面。它是北京著名的寺廟之壹,現在是中國佛教協會的所在地。
廣濟寺建於晉代,距今已有800多年。明日順年間,和尚普惠重修。明成化二年(1466),命名為“弘慈廣濟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重修,加禦碑文和“觀音”,塑釋迦牟尼等鍍金佛像。廟裏有壹棵老樹,旁邊的石碑上刻著鐵樹之歌,是龍皇帝所作。大火之後,這座寺廟被多次重建和修復。
新中國成立後,在1952和1972進行了兩次大的修繕,使古剎恢復了昔日的魅力,保持了其宏偉莊嚴的風貌。
潭柘寺
潭柘寺位於北京門頭溝潭柘山山腰,距市區45公裏。潭柘寺始建於金代(265-420),當時稱為卡夫卡寺,唐代稱為龍龍泉寺,金代重建後稱為大滿居濟寺。它建於元、明、清三代,清康熙重修,名為雲岫寺。寺廟的名字在不同朝代都有所改變,唯獨潭柘寺的名字流傳了很久。潭柘寺因寺後龍潭,山上柘樹而得名。
北京有句話叫“先有潭柘寺,後有幽州”。可想而知,這座寺廟是古老的。潭柘寺建築布局分為三格:中路為佛殿——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毗盧閣。這組建築裏有許多古董和美麗的傳說。如元世祖忽必烈的女兒妙言公主的雕像。
據說妙言公主曾經剪過頭發,並住在這裏。每天早晚把磚磨壞,時間長了。大雄寶殿東側還有壹棵古銀杏樹,俗稱“禦樹”,西側對稱的壹棵叫“汪裴樹”。路中間的松樹特別粗壯,高聳入雲,還有婆羅洲樹、玉蘭樹等名貴花木。從後廳可以俯瞰整個寺廟景觀。還有壹條石魚,潭柘寺之寶,在寺內龍王殿的畫廊裏。是壹條長約1.5米,重75公斤的大石鍋魚。這種魚從遠處看像銅,打壹下能發出清脆的音樂。古人說它是南海龍宮的珍寶。其實是壹種含銅量很高的隕石。原來的石鍋魚已經被破壞了,現在的石鍋魚是復制品。
東路是皇宮,清朝皇帝出行休息的地方。最著名的道路是人們常說的劉備亭。亭內懸掛著乾隆皇帝親筆題寫的“益亭”橫匾。看起來是南有龍頭,北有虎頭。泉水流入溝渠,通過曲折的水槽流出。劉備館的水槽寬約10厘米。如果將酒杯放入水槽中,酒杯會隨水漂流,遊客可以坐在不同的位置上拿杯子吸酒。北京有四個這樣的流杯亭,其中以潭柘寺和中南海的流動聲最為著名。
在西路上,散布著壹些圓形和方形建築的佛寺,莊嚴而美麗。最高處是觀音殿,殿角系著銅鈴,微風發出清脆的聲音。
碧雲寺
碧雲寺,位於香山東麓,建於元至順年間,原名碧雲寺。明鄭德十壹年(1516),對該寺進行了擴建,改建為寺廟。清乾隆十三年(1748),在原有基礎上修建了金剛寶座塔和羅漢殿。新中國成立時,這座寺廟已經破敗不堪。65438年至0954年,人民政府下大力氣對孫中山紀念館進行了整修和重建,使寺內建築煥然壹新。
走進碧雲寺山門後,有兩尊明代金剛力士像(俗稱哼哈),各高4.8米。兩側建有鐘鼓樓,正面是國王廟。大廳裏的四個國王的原始雕像高2.5米。傳說他是彌勒佛的替身,所以後世的雕像都是供奉彌勒佛的。這尊青銅密欽佛像是明代制作的。從天王殿進入是庭院的第二個入口,庭院是整個寺廟的主體。大雄寶殿有釋迦牟尼及其弟子的雕像,也有唐玄奘佛經故事的雕塑。大殿是木結構的阿明王朝建築,裏面的佛像、雕像和藻井都極為精美。
寺廟南院的主體建築是羅漢殿,殿頂有五座小白塔(四周,中間壹座略大)。殿內有500尊木制鍍金羅漢像、7尊佛像和壹尊壹尺多高的濟公像。關於五百羅漢有兩種說法:壹種是參加第壹次或第四次聚會的五百男僧人;二是經常和釋迦牟尼壹起聽佛法的五百弟子。碧雲寺羅漢堂的五百羅漢是按照乾隆皇帝親自擬定的名單和順序排列的,每尊羅漢前面都有壹個彩繪的金字招牌,上面寫著羅漢的名字。乾隆皇帝給自己取名叫羅漢,他的名字叫破邪見。濟公在羅漢堂沒有座位的說法是他來晚了,500個座位都坐滿了,只好待在梁上。
500羅漢堂北面是普明覺妙堂。1925三月12孫中山在北京逝世,他的靈柩停放在那裏。1929年5月,靈柩移至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安葬。他的衣服被封在金剛塔基座的拱門裏。1954年,對寺廟進行了修繕,改造成孫中山生平陳列室。寺內有孫中山半身像,還有當年蘇聯政府贈送的玻璃棺材,廳內還有孫中山先生遺囑等資料。紀念館兩側有兩個展廳。第壹個房間展示孫中山先生早期革命活動的資料和照片。第二個房間展示孫中山先生領導的中國人民民主革命活動的資料和照片。
臥佛寺
臥佛寺位於西山北首牛山南麓,距市區約20公裏。該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627-649),原名竇律寺,又稱壽安寺。後人棄之而建,廟名隨朝代更替而變。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後改名普覺寺。因為唐代寺廟裏有壹尊檀香木雕成的臥佛。後來到了元代,寺內鑄有壹尊巨大的釋迦牟尼涅槃銅像。因此,大多數人都稱此寺為“臥佛寺”。
據元朝的記載,當時鑄銅50萬斤,雇工7000人。銅佛長5米,橫臥,頭朝西、朝南。左手自然平躺在腿上,右手彎曲手臂托住頭部。有12覺遠菩薩坐在臥佛後面。他們的面部表情沈重而悲傷,構成了婆羅洲樹下釋迦牟尼涅槃的壹幕,向12弟子講述未來。在寺廟的正面墻上,有壹塊“自在”的橫匾。此外,寺內還有幾棵波羅樹。每到春末夏初,白花盛開,花朵像無數白玉寶塔倒掛在枝葉間。
大鐘寺
大鐘寺位於西郊的北三環。原名覺聖寺,因500多年前的永樂大鐘而聞名,故稱大鐘寺。該寺建於清雍正十壹年(1733)。山門青石匾四周雕有九條飛龍,正中是雍正禦筆“簡佩筠覺聖寺”,是建寺時的真跡。朝南的寺廟依次是影壁(已毀)、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和藏經樓、大鐘樓、東西藏經樓、祠堂。
鐘在寺廟後院的鐘樓裏。建築高度16.7米,上圈以下四面開窗。相傳該銅鐘為明代永樂年間姚所鑄,距今已有600年的歷史。鐘高6.94米,最大直徑4米,深0.7米,總重46.5噸。它被稱為“中國鐘王”,其鐘聲響亮,數英裏可聞。《華嚴經》共80卷,共23萬字,全部用楷書寫成,故又稱《華鐘燕》。
目前,在大鐘寺有壹座中國古鐘博物館,陳列著近百件古鐘,包括原始社會末期最古老的永樂鐘和陶制鐘。在大鐘寺的幾個大廳裏,陳列著大鐘寺歷史沿革展、中國古鐘發展簡史展、中國鑄造技術發展簡史展、永樂大鐘歷史沿革展、永樂大鐘佛教銘文展。兩側開放為“鐘廊”,陳列歷代古鐘。
雲居寺和石景山
雲居寺位於房山區石景山,距市區75公裏。歷史上是佛教勝地。雲居寺,又稱西域寺,始建於隋大正年間。寺門朝東,寺中路原是六進殿。前面是天王殿,樓梯是毗盧殿。寺廟兩側是鼓樓和鐘樓,然後是釋迦牟尼殿、奇譚殿、藥師蓼、彌勒殿。在這些大殿的兩側,還有僧房、文殊殿、方丈等附屬建築。雲居寺的最高點是大悲殿,與法堂、藏經閣融為壹體,形成全寺最大的殿宇。
雲居寺最著名的是方山石經,是中國唯壹的石刻大藏經。經書刻在石碑上,藏在九個山洞裏。房山石經,隋刻,明成,歷時千年,堪比妳的世界傑作。解放後,人民政府對雲居寺收藏的石刻經卷進行了發掘整理。至今仍保存完好的石刻經文有14278部。
1961年,國務院將雲居寺遺址、兩座遼塔、八座唐塔、藏經洞、石經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為保護這些珍貴文物,遼代北塔相繼進行了加固修復,並修建了藏經樓保護石經,決定於9月9日9時09分舉行,199。
天寧禪寺
天寧寺位於廣安門外濱河北路,建於遼代。天寧寺在北魏孝文帝時叫廣林寺,隋仁壽二年改名鴻業寺,唐代為天寧寺。後來又重建修繕,寺名也改了好幾次。明永樂二年(1404)更名為天寧寺。
天寧寺塔是北京現存最古老的古典建築。也是中國典型的密檐磚塔。據文獻記載,這座塔在隋代就已存在。但現存的天寧寺塔建於遼代。部分細節在明清時期重建。歷經900多年的考驗,這座塔依然完好無損,美輪美奐,確實是當今北京最珍貴的建築藝術文物之壹。
天寧寺為八角形13層實心磚塔,檐密,總高57.8米。它建在壹個大的方磚平臺上,有兩個八角形的底座,底座上方有壹個平座,平座上方有壹個三層的蓮花基座支撐塔身。塔身平面也是八角形,即13層塔檐在上,檐下應用仿木結構的磚雙抄鬥拱。每座塔的屋檐自下而上遞減,每層都綁有風鈴。塔頂以壹座寶頂形狀的“寶塔”結束,是佛教的象征(寶塔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被推倒)。
法海寺
法海寺位於石景山翠微山南麓。該寺始建於明四年(1439),完成於明八年(1443)。這座規模宏大的寺廟以其精美的壁畫而聞名。1988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法海寺大雄寶殿有九幅壁畫,其中佛龕後墻上的三幅是壁畫中的珍品,畫的是觀音、文殊、普賢三位菩薩。中間的隱觀音畫半裸,肩上輕紗,胸部扭曲,右膝彎繞左腿而坐,右臂輕放於頸上,神態恬靜肅穆。大殿兩側,如來佛、天妃等。,以蓮花為支撐,以牡丹、玫瑰、菩提、芭蕉等花卉為背景繪成,畫面充滿祥雲,很像傳說中的梵天佛國境界。殿後兩側是慈禧太後、天龍八部、鬼影人等36人。數字高達1.6米。這些壁畫是明代壁畫的傑作。除壁畫外,寺內還有150多幅寺史展覽照片及其他壁畫。
紅螺寺
紅螺寺位於懷柔縣城北7公裏處羅紅的太陽山下。在寺廟西面500米處,有壹處泉水,名為“珍珠泉”。據說春天有兩只大蝸牛,顏色深紅。每當夕陽西下,蝸牛吐出壹團火焰,紅光閃耀,數百裏外都能看到。羅紅和紅螺寺就是以此命名的。羅紅死後,它被埋葬在寺廟裏,並建了兩座寶塔來紀念它。
紅螺寺建於盛唐,原名大明寺,明代改為“護國府”。公元1663年,康熙帝來此修山亭,立王座,植果植竹,寺廟規模擴大。當時寺產3.65萬畝,僧人300余人,寺場占地4平方公裏。解放後,這裏曾有壹所師範學校,直到80年代初。近年來,它被大力修繕並開辟為新的旅遊景點,並被定為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內正門臺階兩側有兩座古塔。據說這四座古塔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但依然雄偉壯觀,枝繁葉茂,樹幹直徑達1.6米。此外,寺內還有近千年的銀杏樹、松樹和紫藤。每年春天,壹簇簇紫色大理石花紋的紫藤花掛滿枝頭,濃郁的花香溢滿整個寺廟,是北京最有風景的景點之壹。紅螺寺世世代代都是佛教聖地,僧人頻繁,據說佛法非凡。據《誦經禮儀》記載,西天13祖師中的12“紅螺是喚醒大眾的大師”。
紅螺寺也是為其他寺院培養住持和方丈的重要場所。因此,該寺遠近聞名,香火鼎盛。紅螺寺環境優雅,群山環繞。這裏有許多野生動物,包括狐貍、麅子、兔子、野雞和許多種鳥類。在寺廟的南面還有壹個羅紅水庫,可以用來劃船、遊泳和釣魚。
大學堂
學園以清泉、古樹、玉蘭花和安靜的環境而聞名。寺廟朝東朝西,寺廟依山而建。從東到西,由天王殿、大雄寶殿、天壽殿、大坑殿四個院落組成。此外,還有四溢堂、雲軒、淩瑤亭、龍王堂等建築。寺內供奉的佛像造型優美,形象生動。“楊泰山清水源創藏經”碑立於建寺當年,是寺內珍貴的文物。學園環境優雅,四面環山,廟前平地,景觀開闊;寺後山巒疊嶂,林莽郁郁蔥蔥。壹股清泉從殿後的石縫中註入,繞著石渠流淌。泉水清澈,取之不盡。院內有乾隆年間從四川搬來的玉蘭樹,花大、色潔、香,樹齡300年,為北京之最。還有壹棵高大古老的銀杏樹,俗稱“銀杏王”。需要六個人才能把院子圍起來,樹蔭能遮住半個院子。據說它傲然挺立了幾千年。
古寺留蘭香,鼠李糖送柏,藍韻清池,靈泉泉。
松柏抱塔,老藤寄柏,銀杏樹王,遼代古碑
被稱為學園八絕。
雍和宮
雍和宮建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是雍親王的住所。乾隆九年(1744)改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寺廟,成為北京最大的格魯派喇嘛廟。
雍和宮裏有許多佛像,造型優美,栩栩如生。同時保存了大量的唐卡、字畫、服飾、民族日用品、器物、器皿等。尤其是釋迦牟尼起源地悉達多喬達摩和41唐卡,更是珍貴的文物。紅木雕刻的羅漢山;白檀木雕刻的彌勒佛;由楠木雕刻而成的佛龕楓楊,被譽為雍和宮木雕“三絕”。
妙應寺
妙應寺由壹座寺廟和壹座寶塔組成。寺廟包括山門、鐘鼓樓、天王殿、三佛殿和七佛寶殿,以及西側的附殿和廂房。寶塔的紅墻形成壹個單獨的庭院,每個角落都建有壹個角亭。白塔位於院中央偏北,前面有壹座六神殿。
妙應寺白塔建於元代至元八年(公元1275)。它是由當時進入元朝的尼泊爾工匠Anilu Bong主持的。因為這座塔全是白色的,所以俗稱白塔。塔身為砌體結構,高50.9米,由塔基礎、塔身和塔閘組成。塔的基礎面積為810平方米;塔是壹個復合碗,塔閘的閘座是須彌形。座位下豎立著十三個三聯輪,即“十三天”,“十三天”上還搭著壹個巨大的頂篷。周邊懸掛著36幅帶有佛像和佛字的中式窗簾,每幅窗簾下方系有壹個風鈴。壹座中空的青銅鍍金屋頂的小喇嘛寶塔。
妙應寺白塔是元代的重要標誌,是中國最早、最大的藏傳佛塔,是中尼兩國人民友誼和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
戒臺寺
戒臺寺,又名譚潔寺,位於北京西郊馬鞍山上,距市區35公裏,距潭柘寺約5公裏。在中國寺廟裏有最大的環形平臺。與杭州肇慶寺、泉州開元寺的環臺並稱中國三大環臺。戒臺寺是佛教寺廟向信眾傳授戒律的地方,只有大寺廟才設置。北京西郊的戒臺寺始建於唐朝(622年),原名慧聚寺。遼代(916-1125)高僧法君來寺講經,在此建環臺。當時準備皈依佛門的人來寺裏學習經文和戒律,然後去潭柘寺的冷艷壇考試。通過考試的人被允許出家,成為旅行僧侶。從此,戒臺寺名聲大振。明朝正統年間(1436-1449)翻修,改名曼居基。清朝康乾年間,又進行了擴建。當時有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和僧人來此聽戒。
戒臺寺的正殿是大雄寶殿,前面是天王殿,後面是千佛閣。戒臺殿位於寺廟的西北院。大廳裏的巨型牌匾上有甘龍題寫的“壹樹煉成樓”。現在的戒臺寺建於明朝。它是正方形的,每邊三英尺長,壹英尺多高。它分為三個層次。它由漢白玉制成,周圍雕刻有蓮花花瓣和浮雲。雕刻非常精細。
大廳周圍有許多庭院。這裏有精致的疊石,有茂盛的古松柏,有古塔古碑,春天山花流過,顯得格外美麗。寺內的名樹有“自在松”、“臥龍松”、“九龍松”和稀有的“活動松”。隨便拔壹根松枝,整棵樹的枝葉都會隨之搖動,仿佛壹陣風就要來了。動松在200多年前就已聞名,清乾隆皇帝在此留下了題有“動松詩”的石碑。
什邡普覺寺
什邡普覺寺,又稱臥佛寺。位於西山北麓壽安山南麓,距市區20公裏。它建於唐朝貞觀年間(627-649)。原名竇律寺。袖珍率是梵文的音譯,意為“妙足”、“知足”。唐代寺廟裏有壹尊檀香臥佛。1320,碩德巴次(英宗)元朝繼位,在竇律寺舊址上擴建。它被命名為小昭寺,後來改為鴻慶寺。1321年,寺內鑄有壹尊巨大的釋迦牟尼像。弟子12的銅像和泥像。寺門上的橫匾上寫著“月明常亮。”意思是月亮佛壹樣,永遠發光。它在明朝重建了五次。英宗、憲宗、武宗、世宗和宗申都去了臥佛寺。崇禎年間,改名為愛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修後,更名為今日。因寺內有壹尊青銅臥佛,故俗稱臥佛寺。有人認為臥佛寺是《紅樓夢》夢境的地面原型。這座寺廟朝南,由三個平行的庭院組成。寺前有壹座木牌坊,上刻“智光明光”,四柱三樓灰瓦頂。牌坊後面是壹條100多米長的坡道,坡度12米,兩側四排古柏。主要建築有玻璃牌坊、山門殿、天王殿、三佛殿、臥佛殿、藏經樓等。樓後緊挨著小山,從石階爬到山頂。有壹個可以俯瞰整個寺廟的亭子。兩側為走廊、廳堂、客房、住持室,三個院落連成壹個整體,是早期中國佛教寺廟的壹種布局方式。這樣的平面布局在北京很少見。廟裏還種了兩棵汨羅樹。附近有櫻桃溝景區。壹座四柱七層的琉璃牌樓矗立在琉璃牌樓的門廳前。琉璃牌樓的額前“藏著人參”。紀念碑廣場的背面“滿精嚴整”,都是巍峨高貴。牌樓後面有壹個半圓形的水池,水池兩側有鐘鼓樓,頂上有壹座石橋通往山門大殿。山門廟裏有兩位將軍。
據佛經記載,四大天王,也叫四大金剛,住在徐覓。寺內雕刻的四大天王雕像。四大天王各有壹個隨從,各有壹個91的兒子,輔助四大天王各守壹方。韋陀也設在四天王廟裏,四天王是佛教的守護神之壹。以32位將軍位列四王之首。自初唐以來,它壹直被放在壹座寺廟裏。臥佛寺的正殿因供奉佛三世而得名。佛三有兩個版本:壹個是過去、現在、未來的佛,即燃燈、釋迦牟尼、彌勒佛。壹個是指三佛界的諸佛,指的是東方純玻璃界的藥師佛,母界的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臥佛寺供奉的是背後的第三佛。三尊2.5米高的泥塑鍍金佛像坐在高約1米的須彌基座上的蓮花座上,大殿兩側為彩塑十八羅漢。檀香木木雕唐代臥佛像原本在三佛殿,明末清初就消失了。三佛殿有東、西大殿,東邊有悉達多太子和波斯王像,西邊有地藏菩薩像。有3個臥佛殿,綠色琉璃瓦和黃色鑲邊的文件休息在山頂上,兩側是慈禧寫的對聯。中國現存最大的臥佛就在大廳裏。臥佛鑄於元至正元年(1321)。佛身5。d米長,有25,000公斤(25噸)銅和7,000名工人鑄造銅。銅佛橫臥,頭部朝西朝南,左手自然平躺在腿上,右手屈臂支撐頭部。臥佛後面坐著12個覺遠菩薩。他們的面部表情沈重而悲傷,構成了壹幅釋迦牟尼的畫面?告訴弟子12關於玉波羅樹下葬禮的場景。在寺廟的正面墻上,有壹塊“自在”的橫匾。廟外,左右各有壹座碑。右邊的架設於1734,左邊的架設於1749。碑上刻有臥佛寺簡史。附屬大廳裏有幾十個櫃子,裏面都是經卷。平時都是加封加鎖的,每年6月24日經書播出時才解封開鎖。佛經毀於1966。東路院原是寺廟的住所。從前到後依次是大宅堂、大禪堂、集月軒、梁青堂,都是四合院。最後,還有壹座供奉祖師的祠堂。西路院原為皇帝避暑和管理政事的三宮。前面是壹座宮殿,正對著壹座假山,穿過假山、石橋、吊花門,進入宮殿的主院。宮殿也是帶回廊的四合院。沿著走廊往北走,進入二興宮,裏面疊著壹座細長的假山。再往北,有壹座以水為景的三排宮殿。院子裏的是壹個外開內開的遊廊。在正面,有壹個帶懸崖的開放式大廳。在大廳的前面,有壹個方形的魚塘。後來它們分別被稱為峰塔、萬松亭和龍王堂。
嶽翎斯
嶽翎寺位於門頭溝區齋堂鎮以北5公裏的白鐵山上。嶽翎寺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遼代重建稱“白鐵山院”,金稱“寺”。該寺位於白鐵山主峰前的平臺上,坐北朝南,中軸線上有山門、天王殿和佛殿。寺南山門兩側是鐘鼓樓遺址。天王殿是壹座懸山建築。在老廟裏,供奉著四大天王、韋陀和戒音佛的雕像。釋迦牟尼的佛殿是壹座單頂大脊的建築,占地100多平方米。屋檐下可以踩鬥拱,拱眼壁上畫著佛。在老廟裏,有壹尊壹佛二菩薩像,是用柳木雕刻的,高近4米。1954內拆遷。有元三十年(1293)重修嶽翎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嶽翎禪林的碑刻。
萬佛堂的空水洞
萬佛堂孔水洞位於房山區西北部雲蒙山南麓,河北鎮萬佛堂村西約200米處。萬佛堂建在水洞出口的橋墩上。始建於唐玄宗年間(713-756),原名龍龍泉寺,後改為大理寺。現存的萬佛殿由三座無梁殿組成,坐落在山頂。門上有壹塊四周浮雕有蓮花花瓣的石碑。嵌於殿前及兩山墻下端的《萬菩薩法會圖》,長23.8米,高2.4米,由31個長方形漢白玉浮雕組成。是唐代浮雕藝術的代表。孔水洞,天然洞穴,有泉水,人工建成高大的券口,可乘船進入。洞口不遠處的石壁上有隋唐時期的雕像和經文。這些雕像高1米,寬2.5米。它們由巖石切割而成,共6尊雕像,類似於雲岡和龍門石窟。1982年,洞穴曾壹度幹涸,出土動物化石、鐵器和唐代七條金龍。萬佛殿孔水洞兩翼各有壹座寶塔,左側有壹座小佛龕的花塔,始建於遼代,高約20米。右翼名為“老僧佛塔”,始建於元代,八角七級密檐,總高約18米。萬佛堂孔水洞是最早刻制房山《詩經》的地方之壹,在房山《詩經》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寶應寺
寶應寺位於宣武區登來胡同29號。相傳,它就是唐剎。顧炳謙於明萬歷三十二年重修寶應寺碑及1銅鐘。廟的旁邊是明朝監軍王安的墓。清末改為山東鄧來儀園。目前四大殿和側院還在,是宣武區重點保護的文物。
靈巖寺
靈巖寺位於門頭溝區齊家莊鄉齊家莊村。武德始建於唐代,元代至正念重建,明代成為永樂年間的尼姑寺。寺廟北面的山叫金竹山。寺南原有山門殿、鐘鼓樓、太子殿、伽藍祠堂、大雄寶殿、兩廂附殿等十幾座大殿,抗戰時期被日軍焚毀,只剩下大雄寶殿。寺廟的整體建築體現了元代的技術和技巧。這座寺廟的屋頂和山墻是在清朝重建的。老廟內,兩側有四尊青銅佛像,佛前有四排小佛像,多達50尊。廟的東側塑有劉備、關羽、張飛的雕像,放在龕臺。西側有佛龕,佛像背光壹只金翅鳥。靈巖寺內有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修靈巖寺碑。嘉靖六年(1527),重修靈巖寺碑文。
開元寺
開元寺位於順義縣。又名龍興寺,俗稱東大寺。該寺建於唐代(770年)五年前,寺內有唐代開元寺碑和金樞密使王惠碑。據《金史列傳》記載,真祐二年(1214),元兵包圍城,王惠領兵防守,城破被殺。後人在他們去世的地方刻石立碑。在明清時期,寺廟曾是政府舉行重要儀式的地方。寺廟有山門、平臺和大殿。後堂依然存在。
小蟲寺藏經閣
小蟲寺藏經閣位於小蟲胡同,白光路以西。唐代貞觀元年修建,明日順年重修。嘉靖年間,寺內建藏經閣。小蟲寺更出名的是養花。清初以棗花聞名,中期用丁香,後育牡丹,以墨牡丹聞名。目前只有壹座建於明代的二樓帶走廊的佛經亭。是宣武區重點保護文物。
鳳翔寺
鳳翔寺位於懷柔縣城東南十裏的仙臺村。唐朝建立了。原名“仙聖傳院”,金代改為“鳳翔寺”。最後壹次修建是在清朝嘉慶年間,現存的大殿。大殿坐北朝南,3間12米寬,進深7米,高約7米。大廳用5根橫梁建成,80平米。左右各有兩間廂房,東西各有三間廂房。醫院裏有兩棵古柏,直徑近2英尺。重建後的鳳翔寺碑,貴壽廣場的青石,矗立在正殿前。東廂房北墻上有壹口大鐘,鑄於萬歷,高約1.3米。門外有兩部遼代儒家經典。
長壽寺
曼菊吉,位於長河廣元門西側,是北京西部著名的古剎。建於唐代,名為居色寺。明萬歷五年(1577)重修,更名為滿居集。主要用作藏經。之後被移至範靜廠和韓晶廠,曼菊吉成為明朝皇帝前往西湖(昆明湖)途中用餐和休息的宮殿。光緒二十年(1894)重修曼居集宮,在西院建千佛閣、更衣室,成為最終格局。寺院分三路,以中路為主體,西面為宮殿,東面為住持院,占地31.800平方米。中路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萬壽閣、千佛閣、碑亭。兩邊都是大廳和房子。天王廟東西兩側有鐘鼓樓,曾安放永樂大鐘(後移至大鐘寺)。光緒年間,慈禧往返頤和園,都要在滿居集燒香拜佛,在西院的宮殿裏喝茶,所以被稱為小寧壽宮。1934左右,曼居吉的正面曾被辟為東北難民子弟學校。1984中路改建為北京美術館。
西峰寺
西鳳寺位於門頭溝區永定鎮駱駝村西。建於唐代,原名匯聚寺,原名玉湧泉寺。寺內有聖泉池。英國皇帝朱祁鎮給他起名叫“西鳳寺”。現存寺廟30余座,有山門殿、天王殿、兩廂回廊禪房等。廟裏有壹棵銀杏樹,是元代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