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術是中國發明的,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這項發明閃耀著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
印刷術出現的條件
印刷術發明之前,文化的傳播主要依靠手寫書籍。
但是,壹個字壹個字的抄,真的很麻煩。
壹本書要做成壹百本,就要抄壹百遍。
如果妳碰到壹部大部頭的書,妳得抄寫好幾年甚至更長時間。
復制時可能會有錯漏,給文化的傳播帶來不應有的損失。
另壹方面,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需要學習的人越來越多,抄書速度慢,數量也不多,不能滿足人們的文化要求。
這就對印刷術的發明提出了客觀要求。
印章和石雕的長期使用,給印刷術提供了直接的經驗啟示。
印章是壹種利用反刻文字獲得正楷的方法,但印章壹般字數較少。
石雕是印章的擴展。
秦國的十面石鼓是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石雕。
後來甚至有人把整本書刻在石頭上,作為古代學者的“讀本”。
大約在公元4世紀的晉代,發明了用紙在石碑上塗墨的方法。
將事先浸濕的堅韌薄紙鋪在石碑上,輕輕拍打,使紙滲透到石碑的縫隙中。
等紙幹了,把墨水刷在紙上,再把紙拿下來,就成了黑底白字的拓片。
這是壹種從正字法字符中獲取正字法字符的復制方法。
雕版印刷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明的。
雕版印刷的發明
根據《隋書》和《北方史》的記載,雕版印刷很可能是在隋朝發明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雕版印刷用的版材壹般是適合雕刻的棗和梨。
方法是先把字寫在薄而透明的紙上,面朝下貼在木板上,用刀把字刻上去;然後在雕版上加墨,把紙蓋在版上,用刷子輕輕均勻地擦拭,去掉,文字就會轉移到紙上成為正字。
雕版印刷長期以來壹直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密切相關。
最早印刷的書籍多為農書、日歷、醫書、字帖等。
唐代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後,商人印制的字帖、醫書在長安的商業中心東市出售。
20多年後,民間市場上也出現了壹種“印刷紙”,作為商人交易和納稅的憑證。
在元稹(779-831)於唐穆宗長慶四年(公元824年)為白居易詩作所寫的序中,說有人用白居易詩作的印本換取酒和茶,可見當時雕版印刷的應用已擴展到人們喜歡的詩歌。
歷法是農民從事農耕的必需品。因為有廣泛的需求,大和九年前後,唐文宗(公元835年)在四川和蘇北當地的民間,曾經印制歷法(日歷),在市場上出售。
我們駐東川的時代使者蘇峰,因為還沒有司天臺頒布,就認為民間印制的歷法“天下皆有”,於是上書皇帝下令禁止。
這些保存在文獻中的記錄表明,雕版印刷至少在這個時候已經在民間相當流行。
唐朝統治者雖然下令禁止民間刻字,但卻無法禁止。
黃超(?-884年)領導農民起義,使唐朝政權土崩瓦解,更多書籍由民間印制。
四川是當時主要的刻書中心。
雕版印刷發明後不久,佛教就用它來雕刻大量的佛教經典、佛像和宗教畫。
據記載,唐代高僧玄奘每年都要用大量紙張印制佛像。
目前發現最早的印刷品是1966年韓國古都慶州佛寺釋迦牟尼佛塔遺址出土的木刻《無垢凈明大拉尼經》。由唐代看貨僧托米山於武則天賜二年至長安四年(公元691至704年)在長安翻譯印刷,後傳入新羅。
唐玄宗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在新羅佛寺建薩迦塔,藏於金銅信塔中。
還有日韓發現的達拉尼經典,刻於唐代宗大理五年(公元770年)。可能是在中國留學印刷後在日本刻制的。
1900年,在甘肅敦煌千沸洞發現壹部印刷精美的《金剛經》,末尾寫著“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
唐憲通九年,公元868年。
這是中國發現的最早、最完整的木刻版畫。
《金剛經》是紙的形式,大約10英尺長,由七張印刷的紙組成。
第壹個扉頁是釋迦牟尼在樹上對孤園的說法圖,其余是金剛經全文。
本卷印刷品雕琢精美,刀工嫻熟,圖文簡潔凝重,印刷的墨色也是厚重、對稱、清晰。顯然,當時的印刷和雕刻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熟練程度。
五代時期,封建文化機構大規模刻古籍,民間刻書也很盛行。
除開封外,甘肅西部、山東東部、南京、福建等地也開始刻書,以四川、浙江刻書最多。
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更加發達,技術更加完善。
著名雕刻師江蕙是千千萬萬技藝精湛的雕刻師中的傑出代表。
當時杭州、福建、四川刻的書質量比較高。
宋代不僅刻書多,而且雕刻精美。
宋版是非常珍貴的版本。
宋太祖開寶四年(公元971年),張圖信在成都刻制並印刷了全部《大藏經》,這是印刷史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壹部書。歷時12年,共1076卷、5048卷,雕版多達13萬件。
由此可見,當時的雕版印刷技術已經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宋代以後,銅版畫出現了。
銅版壹般用來印鈔票,因為銅版可以印出線條細、圖案復雜的畫面,印出來後很難仿制。
雕版印刷在後來的發展中最突出的成就是獨特的彩色疊印。
彩色套準印刷是壹項復雜且高度精確的技術。
比如要印紅黑,先拿個盤子,在適當的地方準確地刻上需要印黑的字;另外,拿壹個大小完全壹樣的盤子,在適當的地方準確地刻上需要用紅色打印的字。
每壹版都不是全文。
印刷時,先在印版上印壹種顏色;然後把這張紙蓋在另壹個印版上,使版框完全準確地相互匹配,再印另壹種顏色,壹張雙色套準印就完成了。
如果印刷的時候不小心,兩個版材不匹配,或者雕刻的時候兩個版材上的字位置不準確,那麽印刷出來之後,雙色字就會不均勻,不可讀。
如果要設置多種顏色,可以這樣做,但是設置的顏色越多,打印起來就越麻煩,需要極其熟練的技術。
這種各種顏色套印的書,如果印在白紙上,真的是鮮艷漂亮!這種套印方法最遲在14世紀的元朝發明。
元代中興路(今湖北江陵)刻本《金剛經註》在朱墨套印,是現存最早的套印本。
然而,直到16世紀末的明朝,這種方法才廣泛流行起來。
明朝萬歷年間,閔其基、單兆明、淩汝祥、淩夢初、淩瀛初等都是擅長這種印刷的著名藝術家。
到了清代,這項技術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
這種配色技術與版畫技術相結合,產生出絢麗的配色印刷品。
明末原十竹畫和筆記就是很好的例子。
壹個印花呈現出各種顏色,明暗,陰陽到背面,都細致入微。
有些古代版畫真是藝術珍品。
活字印刷的誕生和發展
雕版印刷比手工復印方便多了,壹次可以印幾百上千份。
不過雕刻還是很耗費體力的。刻壹頁,刻壹本大書,需要好幾年。雕刻完成後,盤子必須存放在房子裏;同時,如果要發表其他作品,還得從頭雕琢。
人力物力時間都不經濟。
到了宋代,畢升(?-1051)生活在雕版印刷的全盛時期,他通過長期的親身實踐,在世界上首創了活字印刷。
這種方法節約了刻書成本,縮短了出書時間,既經濟又方便,是印刷史上壹次影響深遠的偉大革命。
現在流行的活字印刷術的基本原理和畢升最初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方法壹模壹樣。
畢升的這壹發明,在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孟茜碧潭》卷十八中留下了最可靠的記載。
在宋仁宗清朝時期(公元1041至1048),畢升用泥土刻字,壹個字,壹個印章,然後使勁燒。
首先,用松香、蠟、紙灰等準備壹個鐵板。這就去。鐵板周圍有鐵架子,鐵架子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字。全鐵架就是壹個盤子。在火上加熱,藥就會融化,用平板把字壓平。
為了提高效率,用了兩塊鐵板,壹塊印刷,壹塊排版。印完這壹版,第二版就好了,所以交替使用,印得快。
每個字都有幾個印子,最常用的字比較多,以防壹板有重復。
至於沒準備的偏遠生字,就臨時刻了,馬上燒了。
根據畢升的實驗,印個三五份不容易。如果印幾百、幾千份,那就很快了。
據《孟茜筆談》泥塑文字記載,清道光年間,安徽涇縣教師翟金生花費多年時間,制作了10多萬個硬質泥塑文字。
他用自己的泥活字印出了《泥印試印初版》等書籍。
近年來,在北京圖書館發現了幾種泥版印刷的書籍。
這些都證明了《孟茜筆談》所載畢升泥書的真實性。
畢升也曾嘗試制作過木質活字,但他發現木頭的紋理密度不壹,蘸水後有彈性,出版時凹凸不平。再加上容易粘藥,脫下來也不方便,他只好用粘土做活字。
元朝時,農學家王鎮發明了木制活字,還發明了輪式排字架,用簡單的機械提高了排字效率。
他的木制活字制作方法和印刷經驗在他的著作《農書》中有詳細的闡述。
王鎮創造木活字的方法,是先從官韻書上選取可用的字,用韻腳書寫。
此外,常用詞如“之”、“乎”、“者”、“也”和數字也歸為壹類。
把單詞貼在黑板上,然後刻上去。
單詞之間稍微分開。刻好後,用細齒小鋸把字壹個個鋸掉,形成壹個正方形。
然後拿把小刀四周修壹下,讓每個活字都符合標準,大小壹致。
印刷時,將活字放入木盔板中,將竹片剪下,夾起。
字寫滿後,用小木塊塞住,右邊放柵欄,用木橛子綁好,防止再晃動。
如果有不平,用小竹片墊在字體上,使字體平滑。
然後刷墨印刷。
用棕色的刷子沿著邊界垂直刷墨,不要水平刷,印刷時也是壹樣。
倉儲式由輕質木材制成類似圓桌桌面的大輪盤,直徑約七尺,軸高約三尺。
輪盤上蓋著壹個圓竹框,活字按韻放在裏面。
每壹個韻字都依次編號。
同時準備兩個輪盤,壹個用來選擇可用單詞,壹個用來選擇常用單詞。
還有兩本小冊子,裏面的活字是按照輪盤上的數字順序登記的。
排版時,壹個人從書上叫號碼,另壹個人坐在兩個輪盤之間。根據被叫號碼,他從輪盤上取下活字,放進頭盔圓盤裏。
因為輪盤賭的輪盤可以自由旋轉,拾字人只要坐在中間,就可以“左右推字”。
王鎮自己說:“通過人找到人物是困難的,但是通過文字找到人是容易的。
這個輪子的方法是坐而不費力,字數可以取,也可以在韻中鋪開,也方便兩者。
元成宗大德二年(公元1298年),他試圖用這種方法印制壹部六萬字的《景德縣誌》。不到壹個月就印成了100本,印刷速度快,質量好。
他的排版和印刷方法也是印刷史上的壹大創新。
繼王鎮之後,木活字印刷術在中國已經普及。
明清時期更受歡迎。
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清朝* * *曾用棗木刻制活字25.35萬余種,先後印出《五營殿聚珍版叢書》138種,計2300余冊。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木活字書籍印刷。
活字印刷的另壹個發展是使用金屬材料制作活字。
王鎮還提到,近代有人用錫做活字,這應該算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了。
但由於錫不易受油墨影響,印刷經常失敗,所以壹直沒有普及。
到明朝孝宗弘治年間(公元1488年至1505年),銅活字在江蘇無錫、蘇州、南京等地正式流行。
在中國用銅活字印刷書籍,最大的工程是印刷清朝的百科全書,融合古今圖書。
印刷術的傳播
中國是印刷術的發源地,世界上許多國家的印刷術都是在中國印刷術的直接或間接影響下發展起來的。
唐朝的印刷書傳到日本,8世紀後期,日本木板《達拉尼經典》完成。
大約在12世紀或更早些時候,雕版印刷傳到了埃及。
13世紀,歐洲人通過波斯來到中國,也就是今天的伊朗。
波斯當時已經熟悉了中國的印刷技術,用它來印刷紙幣。
波斯實際上成為了當時中國印刷術向西傳播的中轉站。
公元14世紀末,歐洲出現了卡片、圖標和學生用的拉丁文課本。
中國最早的木制活字印刷術在14世紀傳到了朝鮮和日本。
聰明的朝鮮人民在吸收中國木制活字經驗的基礎上,最早發揚光大,創造了青銅活字,為世界印刷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15世紀後,朝鮮銅活字印刷對中國印刷術產生了影響。
元代的木活字印刷也在中國少數民族中流傳。
* * *爾人,根據* * *爾字的語音特點,造字,不造字母。
這可能是世界音標中最早的活字。
後來,我國的活字印刷術經過新疆傳到波斯和埃及,傳入歐洲。
公元1450年左右,德國人古騰堡(約1394-1468)受中國活字印刷術的影響,用鉛、錫、銻的合金制作印刷書籍用的歐洲音標活字。
印刷術傳到歐洲後,改變了只有僧侶才能學習和接受高等教育的局面,為歐洲在經歷了中世紀漫長的黑夜和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後,科學的迅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
在1863年1月28日給恩格斯的信中,馬克思認為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的發明是“資產階級發展的必要前提”。
由此可見印刷術的發明有多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