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也想征服雲南,但是雲南的疆域太難了。西南彜區自秦漢以來壹直是中原王朝的兩難境地——秦時所謂的羈縻、官府實際上是壹紙空文,政權仍由土著控制;在大樓裏學造船無異於“紙上談兵”,結局是壹無所有;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城府極深,最後用洋人來對待雲南。唐朝看似繁華,但唐朝數十萬大軍進兵雲南,在Xi洱海畔幾度灑血,敗給南詔。他不僅留下了幾座“唐朝士兵的萬人坑”,還讓白居易心酸,寫下了壹首淒婉的《滿清之歌》;於是,宋太祖著眼於過去,不得不“忍痛揮於夫,劃滇為外人”;元朝初年,忽必烈不僅滅中原,進軍歐亞,還親自到雲南坐鎮指揮。在付出犧牲十萬將士,損失四十萬兵馬的巨大代價後,破大理,並入蒙元版圖,改大理為雲南壹省!.....對於明朝來說,要想征服雲南,除了要面對雲南駐軍數十萬、交通落後、山川阻隔、軍隊生疏、行動困難等不利因素外,還要對付遍布雲南各地的當地土司部落。這些部落都有自己的武裝,早就是山中之王,深諳人情世故。兩者互相吞並,共同抵禦外力。就像山上的野火,會這裏熄滅,那裏著火,防不勝防!所以朱元璋經過幾年的考慮,壹直猶豫不決,認為“雲南偏僻,不宜擾兵。”為此,明太祖曾七次出使雲南,召見王曦梁,力求以和平方式解決雲南問題。然而,王曦梁依靠自己作為壹個隱士,明朝是無奈的。他不僅不肯臣服,還數次羞辱、殺害明朝的使節。朱元璋政治投降、和平統壹雲南的策略失敗。壹怒之下,只好采取最後手段,武力征服:“雲南曾是西南夷,漢朝為官。我屬於中國。此袁遺風已使紮慈瓦爾米等人恃己危,變得桀驁不馴,遣使召詔,而不作害人之事,而隱其罪,必議!”這件事發生在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九月。自從明太祖在南京稱帝以來,已經十三年了。此時明朝比馬莊強大,地位鞏固,平定雲南的時機已經成熟。
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初壹,朱元璋下詔,調集各路軍隊在北京集結聽候號令。明太祖選擇了壹個吉祥的日子,在紫禁城外,他親自在壹個名叫柳樹灣高石坎的大軍營裏檢閱了部隊,並為士兵們設立了壹個祭壇供他們飲酒。隨後,潁川英雄傅友德為正南將軍,永昌侯為左副將軍,西平侯為右副將軍。30萬大軍總司令連夜從南京(柳樹灣高石坎)出發,挺進雲南。臨行前,朱元璋忐忑不安。他根據西南軍事地理情況,親自制定行軍策略:“自永寧先進先兵引軍至烏沙,大軍隨陳、袁至普定,進至曲靖為要。曲靖,雲南的咽喉,壹定要在這裏齊心協力抵抗我們的老師。它在這裏審時度勢,出奇制勝。到曲靖後,三將軍壹人發兵至烏沙,應為永寧之師,大軍直奔雲南。互相牽制,讓妳精疲力盡,破之。雲南既然勢弱,宜分兵向大理進發,先聲已震,必然覆滅。其余各部落可發聖旨,不擾兵而走。”明軍出南京時,先乘大船沿江而下,渡洞庭湖八百裏,從武陵下岸踏上陸地,再沿東行大道(統景大道)過湘西、貴州,經過雲貴交界的盛京關,行程近萬裏。壹百天後,十二月,壹個北風呼嘯的日子,明軍主力順利抵達雲南曲靖。明朝時,雲南爆發了歷史上最著名的姜白石戰役!
曲靖是中原進入雲南的必經之地。南盤江支流姜白石河,水面寬闊,水勢湍急,全長30裏。它保護著曲靖壩子東西南北兩翼,成為曲靖北部的壹道天然屏障。姜白石地區地勢南、北、西三面丘陵起伏,東部是大盆地第四個平壩——曲靖壩子。
得知明軍逼近曲靖,元梁王迅速派遣大臣司徒平章、大理馬總司令等十萬將士駐守在曲靖北郊的南岸地區迎敵。當明軍主力到達距姜白石十余裏處時,寬闊的江面上突然起了濃霧。濃霧像滾雪球壹樣在河面上翻滾擴散,然後飄到河堤上,穿過樹叢,很快在廣闊的田野裏散開。頓時,世界壹片迷霧,幾米外的東西都看不清了。明軍大喜,在大霧的掩護下,悄悄潛入白石河北岸。突然,壹聲號令,江北壹帶,金鼓齊鳴,喊聲震天,仿佛有千軍萬馬殺來!元軍主帥達日瑪措手不及,手忙腳亂,慌忙下令倉皇出戰。身經百戰的藍玉壹面令全軍鳴金擊鼓渡河,壹面又派壹些善於遊泳的勇士“鼓旗,自上遊先過,隨山出其陣,吹銅角炫耀,將旗植於深山谷中為疑。”不出所料,元軍中計,令後軍調前軍禦敵。總教練傅友德順勢而為,“召兵上陣,聲如洪鐘。經過幾個回合的戰鬥,(穆)英軍縱殲強敵,敵人所向披靡,因此大敗,活捉了達裏瑪,俘虜了他的士兵!”《明太祖實錄》中的這段精彩描述是姜白石戰役的真實寫照。姜白石之戰是明朝在雲南的第壹場戰役。河岸上有壹座明軍戰功紀念碑,白石河邊到處都是戰鬥留下的遺址。
在之戰中,屍山遍野,血流成河,王的主力部隊損失慘重。曲靖是滇東門戶,水陸交通要道。明軍占領曲靖,等於扼住了雲南的咽喉,打開了雲南的大門。收拾完姜白石戰場,明軍勵精圖治,分成兩個主力軍團:壹個由藍玉、木英率領,直奔省會昆明,直奔王曦梁刺死瓦爾米的老巢;壹個由傅友德率領,他向北進軍到烏紮,以配合另壹支明軍。22日,得知大理馬兵敗曲靖,匆匆逃往滇池附近的晉寧府。明軍步步進逼,王曦梁深知昆明危在旦夕,元政權日薄西山。含淚告別眾大臣後,他帶領自己家族的數百名親信來到滇池島,投水自盡!23日,藍玉、木英領兵到昆明郊區,袁有成、關被釋放,明軍壹兵壹卒占領昆明。之後,藍玉派遣曹真、王弼、金朝興三人兩萬大軍,繼續攻克南方的臨安府(通海、河西、建水)。
通河壩子和新興州(玉溪)交界處,有個地方叫曲陀關。史書上說:“曲陀關,又名萬松營,名秀拉部,在河西縣城以北二十裏,東臨大海,南達桃源,西至xi鄂(峨眉山),北至江川。山高坡陡,從陸地到山頂20裏。其頂平坦,其中甘泉有38洞,四周有400座小山,林木蔥郁,南邊的山明水秀,無與倫比...其陽相當平,其陰非常險,都是重要的關隘和通道。元、明都有建築...".曲陀關,海拔2200米,雄偉險要,地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位於新興(玉溪)、峨山、河西(通海)、江川四縣交界處,形似壹把大椅子,矗立在通河壩子西北角,三面環山。向陽面,開闊平坦,可容納千軍萬馬。在背陰的壹面,陡如刀削,更不用說行走或攀爬了。當時,元世祖的忽必烈率軍夷平雲南,摧毀大理,期間忽必烈就駐紮在這裏。隨後,元蒙政權在昆明設雲南省,在通海(河西)設臨安路。不久,出於對緬甸、交趾(越南)的平叛和對外軍事防禦的需要,在曲陀關設立“臨安、廣西、元江宣威部元帥府”,隸屬省以下、省以上,監管滇中、滇東、滇南的軍民動向,掌管滇中、滇東、滇南的大量領土。接著,晉陜“十壹五”部隊10萬人奉命從陜西xi安進軍雲南,鎮守這裏的曲陀關。這些來自江蘇、浙江、山西、陜西四省的農民兵,合編為禁衛軍、禁衛軍、警衛隊,駐紮在曲陀關、大村、小村、劉力山、齊魯山、韃靼營等地,出國參加占領城國(西貢)的戰爭。曲陀關不僅是蒙古政權元帥府的駐地和滇中的重要關隘,也是通往臨安府的門戶。
昆明解決了。在南下途中,藍玉軍主力在此被攔截,與駐守在曲陀關元帥府壹帶的元軍另壹支主力會合。壹場八萬兵的大戰役,持續了半個多月。在此駐紮多年的元軍“十壹·五翼”五萬余人,在大元帥譚的親自指揮下,以雄偉險要的曲陀關為天險抗擊明軍。元明兩軍在此浴血奮戰,到處都是雙方陣亡將士的屍體。最終元軍少將寥寥,失去後援,彈盡糧絕,全軍覆沒。遊在海牙被活捉,譚元帥自殺。元朝的雲南軍事中心,最後壹個強大的軍事要塞——曲陀關元帥府,在無情的戰爭下瞬間被夷為焦土,只剩下漫山遍野的將士遺骸,壹片“火燒田”墓地冒出的硝煙,以及少數逃竄後幸存的蒙古士兵!
洪武十五年(1382),段家後院大理被明軍攻陷,段家第十二任大將軍段明輕易投降。僅半年後,雲南易手,重歸明朝。為了開發西南,鞏固邊防,明太祖下令在雲南省會昆明設立雲南指揮調度處、雲南軍政處,管理雲南軍政,處理雲南的接待事務——下令將蒙古王良集團成員、王曦梁家族、元蒙上層官員、大理國貴族首領全部押解北上,交由朝廷處置;清理大理的元朝殘余和地方勢力,就地復員安置蒙古被俘士兵數十萬人;建立明朝新政權;在軍事區域設立衛生站,並駐軍守護。後來洪武十七年(1384)三月,傅有德、藍玉率領部分軍隊從南方返回朝鮮,留下穆英繼續鎮守雲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