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2:日歷是什麽?_?常用公歷,是以地球運行為基礎的陽歷。
問題3:歷法中“殷造月”是什麽意思?答案如下~
月:月通常用序數記錄,如壹月、二月,壹年中的第壹個月稱為正月。每個月也有壹些別稱,如農歷五月,又稱高月、天中、仲夏等。古人還有建月的概念,即把十二地支與壹年的十二個月相匹配:十壹月配子稱為建子月,十二月為建醜月,正月為建陰月,以此類推。此外,每個月還配有天幹,但這並不像月亮的地支固定在上面,而是按照當年的天幹計算。
問題4:日歷中的“天赦”是什麽意思?上天壹年原諒四天。古人認為這四天無論如何都不會受到上帝的責備,所以這壹天俗稱“天赦”,即立春後的戊寅日、長夏後的吳佳日、立秋後的戊申日和立冬後的甲子日。
問題五:中國歷法研究:“鬥劍”是什麽意思?在中國古代歷法中,北鬥七星是壹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天文訓練說:“皇帝張四維,被運送到戰鬥,移動到他的地方在壹個月的壹天,回到他的地方。正月指陰,十二月指醜,壹歲又轉身重來。”這裏的“鬥”是指北鬥七星的鬥柄,那麽今天的中國歷就給大家介紹壹個相關的概念:“鬥劍”是什麽意思?
北鬥指的叫鬥劍,比如史記?歷書集曰:“以桶築十二月”。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65438年+公元前0000年期間,北鬥七星比現在更靠近北天極,每晚都能看到。中國古人通過長期觀察發現,在不同季節的黃昏,北鬥七星的鬥柄方向是不同的,於是以鬥柄的方向作為判斷季節的標準。
《管子》說:“桶柄指東,天下為春;鬥柄指南,天下為夏;鬥柄指西,天下秋;鬥柄指北,天下冬。”這是古人在當時不同季節的黃昏所看到的,由連接耀光(大熊星座)和北極的大圓與赤道圓相交的點來確定建造的方向。
春秋戰國時期,天文學進壹步發展。古人發現北鬥七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偏離了原來的位置。為了使鬥柄所指示的方向與月份更加吻合,人們將地面分為十二個方向,用十二地支來表示,即正北為子,東北為醜陰,正東為基,等等。
因此,鬥柄指的是北方十壹月的黃昏子,十二月和正月指的是東北的醜和陰,二月指的是東方的賤,...十月指西北海,下壹個十壹月回到北方子,這是古代天文歷法中經常提到的,如“十壹月建子,十二月建醜,正月建陰”
問題6:日歷有哪幾種?有三種日歷。
1,陽歷
陽歷又稱太陽歷,是根據地球圍繞太陽的運動周期制定的歷法。陽歷的公歷年大約等於回歸年,壹年12個月。這個“月”與農歷正月無關。陽歷的月份和日期與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非常吻合。根據陽歷的日期,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壹年中冷暖季節的變化。但是在每個月,妳都看不到新月,新月,新月。
目前國際上通用的公歷是壹種陽歷,平年365天,閏年366天,四年閏壹次,百年少閏壹次,第400年再閏壹次,即每400年有97個閏年。公歷平均長度距離回歸年只有26秒,累計3300年只需要壹天。
2.農歷
農歷也叫太陰歷,是根據月亮的滿周期和短周期的變化而制定的歷法。
世界上現存農歷的典型代表是* * * *教的農歷,每個歷月大約等於新月,每個月的任何日期都包含月相的含義。歷年是12個月,平年是354天,閏年是355天。每30年,11年為閏年,其他19年為平年。純陰歷能準確反映月相的變化,但不能根據其月份和日期來判斷季節,因為其公歷年與回歸年無關。
從世界範圍來看,人們最早使用農歷,是因為農歷月的周期比回歸年的周期更容易確定。後來知道了南回歸線,為了農業生產的需要,我們改成了陽歷或者陰陽歷。目前只有* * *國家還在宗教事務中使用純農歷。
3、陰陽歷
陰陽歷是考慮到月亮繞地球運動周期和地球繞太陽運動周期的歷法。陰陽歷的平均長度接近農歷正月,各歷年的平均長度接近回歸年,是壹種“陰陽年”的歷法。既能使每年基本符合季節變化,又能使每個月的日期與月份相對應。其缺點是歷年長短相差太大,歷法體系復雜,不利於記憶。中國的農歷是典型的陰歷。
在幾千年的歷程中,我國的歷法不斷改進、豐富和完善,逐漸演變成現在的農歷。農歷本質上是陰歷的壹種,以月亮的周期為主,兼顧地球繞太陽運行的周期。
問題7:中國歷法中術語的解釋是指月亮和太陽具有相同地心經度的時間。此時,月球處於太陽和地球之間,幾乎與太陽同升同落,面向地球的壹面由於無法照射太陽光,從地球上看不到。希望是指月球和太陽的地心經度相差180°的時刻。此時,地球位於太陽和月球之間。月球面對地球的壹面充滿陽光,所以從地球的角度看,月亮又亮又圓,叫滿月或滿月。從新月到下壹個新月或者從希望到下壹個希望的時間間隔稱為新月,大約是29.059天。這只是壹個平均值,因為月球繞地球和地球繞太陽的軌道運動是不均勻的,它們之間沒有簡單的關系。因此,兩次新月之間的時間是不相等的,最長和最短之差約為13小時。在中國古代歷法中,包含新月時刻的那壹天稱為新月日,被期待為時刻的那壹天稱為希望日;並以新月為新月的開始。在日歷日的安排上,通常在15 ~ 17月之後會連續出現兩個大月份。在東漢以前的歷法中,月亮的速度壹直被認為是壹個常數,以月亮的周期來計算新月,計算出來的新月後來被稱為“平朔”。月亮的不均勻運動是在東漢前後發現的。此後,人們試圖修訂《平朔》,以求找到壹個真正的新月,稱之為“定朔”。第壹次包含這種校正算法的日歷是劉虹創造的幹圖像日歷。隋代劉卓寫的《皇帝歷》只是考慮到了“新月”的計算中也存在太陽運行的延遲(即地球繞太陽不均勻運動的反映)。在古代歷法中,紀元壹般被設定為計算的起點。這個起點通常是壹個理想的時刻。通常以甲子日的午夜為準,它是新月和冬季至日節氣。從紀元向上推,找壹個“日月合,五星合珠”天象出現的時刻。這壹天和月亮的經緯度完全相同,五大行星聚集方向壹致。這壹刻叫做上元。上元到歷年的年數稱為累積年,俗稱上元累積年。上元其實是幾個天文周期的同壹個起點。有了上元和上元累積年,歷法專家計算太陽、月亮和五星的運動和位置就更方便了。中國對上元累積年數的計算始於西漢末年的劉欣。劉鑫的《三李彤》以19為1章,81章為1系,3系為1元。1統壹後,也就是1,539年,碩丹和冬至日同壹天半夜,卻沒有回到甲子日。用了3年,也就是4,665,438+07,才回到最初的甲子日。此時,當年的主枝已無法恢復。“三歷”也以135個月亮(見月)為月食周期,稱為“月之會”。1系列中正好有141個會議。所以交配也是以1系列為壹個大周期。這些都是從太初元年11月子夜開始的。為了得到日月合璧,五星連接的條件,劉鑫還設定了壹個5120元,23639040年的大周期。這個大循環的起點叫太極上元。上元至太極元年為143,127。在劉欣之後,隨著交點月和近點月等周期的發現,歷法學家將這些因素加入到理想元素中。太陽、月亮、五星各有自己的運動周期,各有自己的理想起點,如太陽的冬季至日、新月、近地點、月亮的黃白交點等等。從某壹時刻開始測量的太陽、月亮和五顆星星的位置,與各自的起點有差別。用各種周期和相應的差來計算上元素的整數年,這是整數論中的壹個同余問題。隨著觀測越來越精確,求解壹次同余公式變得越來越困難,數學運算工作相當繁重,積年數也很大。這樣對於日歷工作來說,實際意義不大,反而成了壹種負擔。經過曹石和楊仲甫的嘗試性改革,元代郭守敬在《授時歷》的創制中取消了上元的積年。在中國古代,很早就認識到木星每周運行壹次,大約運行十二年。人們把星期日分成十二部分,稱之為十二次。木星每年經過壹次,年份由木星的星號來標記。所以木星被稱為歲星,這個年表被稱為歲星年表。這種方法的起源尚不清楚,但它在春秋戰國之交非常流行。因為當時諸侯割據,各國都用自己的年號來標記年份,這樣可以避免混亂,方便人們交流。《左傳》和《國語》中有大量的記載,如“年在星象中”、“年在析木中”......>;&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