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中,廬江小妾與妻子劉相愛甚深,但因平時住在府衙,少聚多離,以致妻子哭曰:“妾空留,相見甚少。”這是漢代公務員工作期間不得不留在政府,難以照顧家庭的真實寫照。
他們連續工作五天,然後有壹個固定的休息日,這個休息日叫做“休息”,也就是休息和洗澡。古時候男人頭發梳成發髻,頭戴高冠。洗完澡,公役解開,她們的長發還是濕的,不能加冕,就休息了,洗完澡的那壹天就成了休息日。
漢朝以前,秦朝的官員放假回家,稱之為“報”。顧名思義,沒有明確的休假制度,回家前要報到。但漢初的“五休五浴”是定制的,不考慮官員的職位。
在漢代,“休穆”除了官員休假的現實需要外,還有特定的政治意義。漢初黃老之學是國策,但主張清凈無為。黃老之學非常重視洗和洗澡。道家著作《雲起七兆》卷四十壹有《沐浴身心經》:“內浴者,心胸開闊;外潔者必除其穢。”
所以漢朝上層統治者也很推崇洗洗澡的生活方式。壹方面,官員有規律的休息也是清凈無為之道的體現。另壹方面,洗澡不僅可以清潔身體,還可以附加上清除內心汙垢、理清思緒的意義。
休息日不休息,是不會被表揚的。據《薛漢宣傳》記載,西漢左鳳儀郡的官員,休息日都在休假,除了大盜壹草(掌管大盜,類似於今天的公安局長)張輔不肯休假,照常接曹植的班。
對此,縣長薛瑄認為,“蓋裏是高尚和諧的,人性還是好的。到了那壹天,官員們會休息壹段時間,呆上很長時間。”所以特意囑咐:“曹雖有公事,家亦望私恩。宜從眾,歸正妻,擺酒擺菜,邀鄰,談笑風生。”這意味著,妳雖然生意忙,但也要照顧好家庭,趕緊回家陪老婆孩子,和家人鄰居喝壹杯。
至於為什麽是“五休”,還是和漢代“天人合壹”的觀念有關。在古代歷法中,壹年有360天,分為24個節氣,又分為5天。這就是“氣候”壹詞的由來。很明顯,漢族人的“五天休息和洗澡”是遵循他們的天人感應思想。
然而,根據《子同治鑒》記載,漢代在皇宮工作的官員不能享受“五天休息”,但他們可以休息十天。另外,學生和軍人也有假期,但是家離學校或營地太遠,不可能當天往返。因此,這個假期轉換為五天假期。家不在本地的官員也是如此。
另壹方面,漢朝似乎沒有多少節日,只有冬天的至日和夏天的至日。《太平毓蘭》卷二十八引《續漢禮史》曰:“冬至日前後,君子安命,百官從不聽政,擇吉日而後省事。”意思是,由於冬季至日,白寺放假,需要另選吉日開設我的辦公室,類似於今天的春節。
唐宋假期最多,父母在五百裏之外的都有探親假。
據王國維考證,漢代的“修墓”制度壹直維持到宋代。只是到了唐朝就變成了十天休息。與南北朝時期的輪替制不同,到了唐代,從朝廷到百司,所有的官職都關閉了。十天的休息時間通常設置在十天的最後,也就是第十天、第二十天和第三十天。
日本漢學家池田文曾經統計過《唐代詔書集》中註明日期的詔書,發現這三天頒布的詔書明顯少了,正是因為有十天的假期。
不過公司雖然不對外開放,但是為了處理突發事件,還是有值班的人留下來。《南新書》追溯唐代禦史臺的值班制度,稱臺省新官照例都是“五日假”,稱為“富寶值”;(其他)百思州縣先授官,隨行者皆有此名。".可見,各級政府辦公室節假日都要安排專人值班,而且大多是新同事。
另壹方面,唐宋時期的假期是歷代最多的,動輒七天長假,全年假期總計50多天。
根據唐朝的法律,有三個節日可以放七天假:元月、冬季至日和清明節,重大的官方祭祀活動應該安排在這些節日裏。尤其是清明時節,除了登高、放風箏、折柳、蕩秋千,文武百官還經常出城祭掃,郊外踏春、掃墓,甚至遠至東都洛陽祭祖。
4月8日,佛陀的生日,也因為武則天信佛而被列入國定假日。後來唐玄宗崇拜道教,說老聃是唐朝的始祖,所以把2月15日定為道教的生日,放壹天假。自唐玄宗十七年以來,皇帝的生日被命名為錢球節(另壹天的長節日,壹種自然的平節日),開始時放假三天,在唐肅宗改為壹天。
除了七天的“黃金周”,唐代還有三天的長假:中秋節、夏季至日和臘日。至於給壹天假的假期,多達21。這是詩人的福音,如元稹寒食節:“今寒食節甚風流,今壹家人共出”,杜甫清明:“是花日,長沙千人出”。
除了節假日,唐代的事假也相當人性化:父母在三千裏之外的,每三年有30天探親假;500裏外,每五年15天。子和冠禮放三天假;親戚放假壹天;子女婚假九天,不包括旅途所需時間;其他近親結婚有五天,三天或壹天的假期。
至於父母喪事,朝廷官員必須辭官三年,即“丁酉”。如果真的關系到中央大局,皇帝必須親自下令“取愛”,否則會被視為道德汙點,受到批評。
宋代隨意請假,夜班被記為“傷胃歷”
宋代的節日放假制度更為完善,不僅保留了元日、寒食、冬季至日七天假期,還設有年終“封”假。各級衙門每年12月20日“封”公務,公務員回家過年,次年1月20日回衙門“開封”。據統計,宋代公務員的帶薪休假可達110天之多。
正是借助壹年壹度的黃金周假期,蘇軾四處遊歷,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他被調任杭州知府。他上任之時,恰逢冬季至日,便造訪了寂寥的吉祥寺,留下“誰更是蘇麗珂夫子,花時不願獨來?”那句名言。幾年後,他被調到黃州。有壹年中秋節,他獨自南下湖北,在赤壁泛舟探古,“背明月詩,唱婉約章”。
元宵節必然是史無前例的盛事,舉國歡慶:“老氏族人皆居族中,宴樂往來,車馬晝夜五晝夜以上。”辛棄疾的《玉案》生動地描繪了壹幅色彩斑斕的節日畫卷:“東風夜千樹開。它吹下來,星星像雨。寶馬雕花車滿路香。鳳笛動,玉壺轉,魚龍舞通宵。飛蛾,雪,柳,金縷。笑聲漸漸消失了。在人群中尋找他。驀然回首,那人就在那裏,燈火闌珊。”
與唐代相比,宋代相對寬松的節日氛圍使得官員的請假制度要隨意得多。沈括的《孟茜筆談》記載,掌管文史的翰林閣,每晚由壹人輪流守夜,輪值的官員常常借故不去,總是在夜間值班的人名下寫著:“不要留宿。”過了壹段時間,作為夜錄的“夜歷”被稱為“害腹歷”。
宋代的休假制度除了針對官員之外,也考慮到了官制所控制的下層階級。如服務工匠和其他人,也有假期。這些人可以在壹月壹日、冷食、冬季至日和臘日休息壹天。過著流亡生活的囚犯可以每十天休息壹天,在壹月節休息三天,吃冷食和冬季至日,當他們的祖父母和父母在途中去世時,他們也可以獲得“逗留假”。
清代的假期被縮減為長假。
與宋代相比,明代的休假制度發生了變化:鄭源五天,元宵節十天,冬季至日三天,月休三天,全年總休假只有50多天。明朝的年章只有四天假,從除夕到正月初三重印。
明朝最長的節日是元宵節,它始於明朝的創始人朱迪。他覺得“自登基以來,壹切按法辦事,如今風調雨順,軍民皆大歡喜”,於是下令“今年末次元節正月十壹至二十,各官放假,即休息,不玩什麽;有急事,明白寫了信。”民間燈,“自他飲酒作樂,軍馬不可忍,勿擾夜巡省事”,並以此為“永遠”。
但由於萬歷皇帝拒絕上朝,明朝的公休制度大多成了壹紙空文。《老北京遺風》雲:“京師滿曹,占領無趣。但官不以曹事為事,安居樂業,悠然自得。神統治時期,士大夫們淡定地喝著酒,唱著歌。到了明末崇禎年間,“曹思之事廢”越來越明顯。
清朝大體延續了明朝的公休制度,有三個假期:冬季至日、元旦和元宵節。因為三個長假在時間上是接近的,如果延長的話,幾乎是連在壹起的,所以在清代,三個長假會通過壹個封假的方式連接起來。蓋章日期為年底12月19日至22日,印刷日期為新年1月19日至22日。至於具體日期,秦將從擇吉日而定。這其實是年終假期。因此,每到封日,官員們都會邀請同事們聚壹聚,喝壹杯,“以此來支付壹年的工作。”
而且乾隆四年(1740)以後,官署只有留作處理緊急事務的空白印本。由於官員在長假期間生意不多,權力的暫時真空也帶來了問題,壹些地痞流氓會趁機在市場之間做壹些偷盜搶劫的活動。“毫無顧忌,還說當官不做事。”
周日假期的引入
至於星期日成為公共假日制度,那是鴉片戰爭以後的事了。
鴉片戰爭後,大量西方人進入中國並長期在中國生活和工作。他們按照自己的習俗在星期天休息和娛樂。起初,中國人很好奇,後來他們逐漸同意了。6月1872,13日,上海《申報》發表社論稱,西方國家的周日休息制度有益於生活,中國應該效仿。
然而,當時中國的人們還僅僅停留在了解西方人的周日假期的階段。直到1880年代,壹些新學校才開始實行周日休息制度。1882福州船政學校規定外教教的壹個班的學生周日休息,照顧外教的生活習慣,而中國老師教的另外三個班沒有。同壹個學校有不同的制度,學校顯然擔心被指責西方習俗。
然後在1895年開始的光緒新政中,大量新建學校,明確規定了周日休息制度。但當時很少使用“周日”這壹名稱,通常用“房”、“虛”、“常”、“星”等按我國28夜值日法計算的詞語代替。
周日放假真正成為壹種潮流,也就在19年末,20世紀初。這時候報刊刊登演出廣告,都是把農歷改成壹周。6月8日,1902,該報刊登了英國德比郡劇團的演出廣告,開場時間為“中國五月初三下午三點開演”。當時,外國劇團在中國的許多短期演出往往安排在星期六和星期天,因為上海等地的人們把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視為休閑時間。
從1906開始,清政府中央各部也在周日放假,率先實行壹些新成立的中央機構,如教育部、農工商部、外交部等。1907的秋天,戰部也開始周日休息。1911的夏天,最保守的吏部和禮部也跟風,實行周日公休制度。至此,清政府的中央機關全部實行了星期日公休制度。
至於正式語言中用“周”代替“拜”,則始於1907年清廷批準的壹份奏折。當時,有壹場關於國家學校應該有壹個周日假期還是傳統的十天假期的辯論。參加讀書會的周偉要求整頓學術,以堵塞“新學流弊”。他的重要理由是,周日放假是為了“化西方之法為中國之俗”,應該取消。
但當時清廷最高權力機構之壹的會議事務處,在討論恢復這壹表演時,堅持將星期日放假作為世界通行規則,中國不能獨善其身;同時在名稱中規定只能叫“周”,不能叫“拜”。
這壹規定是基於避免基督教對中國的影響,防止西方人“變洋為夏”的傳統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