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蝴蝶飛舞主題變奏曲》中,陳培勛將廣東音樂《蝴蝶飛舞》與粵劇小曲《水仙花》融合在壹起。《飛蝶》原是粵曲中壹首活潑的快板小曲。因為大部分短語每句話重復壹次,所以叫“飛蝶”。水仙花原本是粵劇中抒情的柔板小調,和江南民歌《茉莉花》很像。作者抓住《兩翼的蝴蝶》和《水仙花》中某些部分相似的旋律,通過變奏曲巧妙地組合在壹起。整首歌分為九個段落,包括主題、七個變奏和結尾。
引言(主題),結構嚴謹。幾個沈重的和弦引出主題旋律,密集的節奏形式和微微起伏的旋律線都給人以動力感,自然就引出了下壹段的變奏。這些和弦是歌曲的開頭,在整首歌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演奏此主題時,要用“ff”並拿踏板將所有和弦下沈到底,手臂力量要通暢,全身力量要集中在指尖,沒有任何擡起的感覺。
變奏壹:令人高興的是,他以活潑的速度,采用了《蝴蝶壹起飛》的旋律,並通過加前綴的方式豐富和發展了主題。每壹個簡短的動機都用不同的八度重復,伴奏和旋律從左到右交替重復,使主題更加生動。這個變奏的前半段是輕的跳音,要求觸鍵非常靈活。但是在10段保持跳音是壹個很細致的處理,需要放的慢壹點。從14段開始,旋律突然轉為柔和甜美的抒情感。雖然只是很短的壹段103,卻形成了前後跳躍的鮮明旋律。
變奏曲二:速度適中,旋律仍是《蝴蝶壹起飛》的旋律,但采用了對位法,使主旋律帶有纏綿悱惻的情緒。前半段音色輕快穩定,但對手指觸鍵要求很高。音色和分句要在手腕的配合下柔和舒適。在壹句逐漸過渡的句子後,後半段轉回輕快的風格,加大強弱對比,使音樂更有起伏。這段話最後的Rit,玩的時候要特別謹慎,稍微喘口氣就進入變奏三。
變奏曲ⅲ,壹個慢起快落的小快板,轉化為舞曲。雖然還是《飛蝶》的旋律,但已經包含了《水仙》的壹些音調。作者巧妙地利用速度和力度的變化,形成後半段的小高潮。從ff開始,整個音樂給人壹種興奮和惶恐的感覺,這也對演奏技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變異ⅳ,回到中速。變奏曲III的旋律融合了兩只飛舞的蝴蝶和水仙花。三連音、六連音、長短琶音、破和弦的運用,使其更傾向於浪漫幻想。變奏曲ⅴ,節奏自由,是“飛蝶”與“水仙”之間的過渡和銜接部分,具有詠嘆調的風格。表演者要仔細把握“MP-P-PP-PPP”的動態變化,為整首歌的高潮做鋪墊。變奏曲ⅵ是《水仙花》的旋律。作者在多種織體模式中選擇左右手作為旋律和伴奏,使音樂像贊美詩壹樣神聖、優雅、純粹。這段的表演速度不算太快。對於不時出現的小線條,可以加踏板,加強其連貫性。
變奏曲ⅶ是全曲激動人心的高潮部分,華彩段中速。陳老師出色地運用了交響樂團的全奏寫作手法,將《水仙花》的主旋律隱藏在復雜的和聲織體中,再加上ff的力度,猶如壹首火熱激情的歌曲。這個變奏也是整首歌最難的部分,需要他的雙臂盡量甩開,大大放松才能演奏。結語是動態再現部分,旋律回歸《飛蝶》。短短幾小節中,速度變化頻繁,節奏放松,織體加厚,從幾個寬廣的和弦到最後的左右手快速交替,整首歌在fff的力度中逐漸放緩。
《飛蝶》雖然采用了西方變奏,但並不都套用西方變奏。首先,保留了原曲的大部分旋律,調動了壹部分。然後根據變奏原理對鋼琴技巧和藝術性進行處理,既保持了原曲的風格,又將原曲的內涵提升到了壹個新的高度。比如主題就是原曲的簡單句。第壹個變體通過添加前綴豐富和發展了主題。第二變奏用對位法加農炮,使其具有纏綿悱惻、揮之不去的情感。第三變奏轉化為舞曲性質。第四種變化傾向於浪漫和幻想。第五變奏有詠嘆調的風格。第六變奏就像壹首贊美詩。第七變奏像壹首火熱激昂的歌。主題再現的時候很有英雄氣概,從頭到尾都沒有脫離原曲的基礎。
總之,《飛蝶》以其樸實無華的語言和清新淡雅的風格,在鋼琴音樂中彰顯了自己的個性和價值。以其田園詩般的意境和風情,展現了民族音樂的偉大,是我國傳統音樂編曲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作者單位:湖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責任編輯: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