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時尚,高端時尚,戴著帽子,吃著西胡餅,顏真卿的孫子讓南昌從草堂分開。
2012-07-22 01:55來源:江南都市報
如果妳是古代人,生活在唐朝會很幸運。
當時的長安是世界級的繁華大都市。“人在低齡唱歌喝酒,花在盛唐跳舞”,文化精英的作品有意識地揭示了盛唐的富庶景象。無數詩篇寫大唐沈浮的人生境遇,妙趣橫生。
當時江西雖然偏離了政治核心區,但也是壹個相對穩定富裕的地區。江西人重視教育,愛讀書,求入壹科,信佛道。人們的生活像萬花筒壹樣豐富多彩。唐朝樂隊在歌中唱到,“菊古劍酒被咖啡泡在喧鬧的亭子裏,外鄉人在祭壇上祭拜古月。開元的繁華令人神往……”
夢回唐朝的江西,拂去塵封千年的塵埃,從那壹堆舊紙中翻出那些難懂的文字,仔細重新整理,努力組合成生動的畫面。
追求高端時尚的江西人
這壹年,大詩人白居易四十四歲,已經離開北京。因率先上書,要求急捕殺害吳的兇手,被貶為江州(今九江)司馬。在這裏的第二年,他寫下了流傳千古的《琵琶行》。江州畢竟和北京不壹樣。這裏的貴族、官僚、地主也穿絲綢,但數量有限。這是因為這個地區布料生產的局限性。好在江州人會跟風,從外地買更好的布。
這時,另壹位著名詩人元稹站在門邊,北望長安。想不到和嶽龍門是知心朋友。臨別後,除了書信,他還給江西的朋友寄去了珍貴的資料。為此,白居易專門寫了壹首詩來感謝他的老朋友。這首名為《元九用青絲做白布輕》的詩是這樣描述衣服的:“青絲輕素,珍重京華自封。我可憐的朋友給我發了壹個附件,我生病的妻子給我做了壹個裁縫。灰瘦如秋,衫青如春草。要了,不知道,也描述不出來。”字裏行間都是感激,朋友相隔千裏。相見不如懷念。
那時候江西人穿什麽衣服?壹般是連衣裙,裙子,床。裙子也是裙子,古代男女服裝差別不大。Kudos是褲子,但和今天的褲子大不相同。Kudos沒有前後襠,只有兩個褲筒,和現代褲子差不多。當時的男裝比較單壹,戴帽子、紗帽、圓領衫、踝靴或鞋,對款式沒有明確的限制。女性穿著比較開放自由,頭上戴簪飾,下穿緊身長裙,顏色多樣,以紅色為主。白居易江州《江樓燕別》有雲:“別在樓裏唱催妳走,燈下紅裙綠。”
江西人和全國其他地方壹樣,都戴帽子。《太平廣記》曾記載旬陽縣官“脫衣棄帽”。戴頭巾也極為普遍。太平廣記講了壹個故事。今年五子大旱,光禿禿的土地千裏之外。廬陵的隆昌人囤積了數千粒大米,高價出售。後來米價跌了壹點,龍昌就寫了禱文祈求再下壹個月不下雨,親自去神崗寺祈福。回家的路上,隆昌人坐在涼亭裏休息。突然,壹片烏雲從神崗寺後面襲來,接著龍場人被殺到了亭外。政府檢查了隆昌人的屍體,除去了頭巾,在發髻裏找到了祈禱文。
不滿足於吃米飯
作為大米的主產區,唐代江西人自然以大米為主食。但是,就像今天的人吃西餐壹樣,唐朝的人也會嘗試其他口味,“胡風飲食”在江西流行。
《太平廣記》講了壹個奇怪的故事。寶應年間,饒州(今上饒)龍興寺壹個叫阿劉的奴才死而復生,“壹切都好。”他的胡子是活的,以賣餅為生,在地下賣餅。"此外,《指月錄》中說:“(淮海)神馬師傅當侍者,每次端來素菜,師傅揭開盤蓋,馬師傅拿起壹塊胡餅給大眾看:是什麽?偶爾,三年後。“可以看出,滬菜主要流行於江西。胡兵是什麽?這是漢唐時期從西域傳來的壹種糕點,像今天的燒餅,有素餅、油餅、肉餅、燒餅。此外,受胡人的影響,江西人也吃芝麻飯。
武則天聖歷三年(700年),朝廷明令禁止宰殺魚、蟹、蝦。鳳閣舍人崔融諫曰:“江南諸州,以魚為命.....壹旦禁止,就會弊大於利。富者未改,貧者尷尬。”說明魚、蟹、蝦的水產品對江西人的飲食非常重要。華南盛產魚類,武昌魚、鱸魚、鯽魚是當時著名的經濟魚類。
白居易曾留下壹個證明,元和十年(815),大詩人發現船夫在被貶江州的船上煮魚食。“船頭有個煮飯的爐子,煮米飯,煮紅鯉魚。”後來在江州,他寫道:“早上閑蝦蟹...丁已經厭倦了為煮甲魚發愁,雖然菜裏全是腥,卻厭倦了舔海鱸魚”。同時,當時的江西人對有害水產品有著豐富的辨別能力,如“C紋魚如虎”、“煮得不好,吃者死”。
說起吃野味,除了魚蝦等水產品,豬、狗、牛羊、雞鴨鵝甚至壹些野生動物也是江西人吃的。比如記載“洪州有牛尾浣熊,肉很美”。牛尾浣熊,又名果子貍,是野味中的珍品。《太平廣記》記載:仲川,人,“不念農事,惟擅射獵。熊、鹿、獸,凡遇之,壹無所獲。”
顏真卿的孫子提倡磚房。
高宗慶元年(656),“九月初五,周恩、冀州發生火災,燒毀糧倉、詹佳、房屋二百余處。十壹月,饒州火”;武則天萬歲。登封元年(696年)三月,福州又發生火災。玄宗開元五年(717),”譚紅二州,大火蔓延至郡府。郡民初見火精飛起,頓時大怒。”更糟糕的是,德宗貞元二年(786年)七月,“洪州大火,燒了7000戶人家”
古人對火是非常敬畏的,很奇怪為什麽唐代江西火災頻發。
這其實和他們的房子有潛在的關系。隋唐五代時期,江西的房屋主要是稻草木結構的房屋。砍竹子蓋房子是江西農村的特色。元稹被貶荊州時寫了壹首《茅舍》詩,雖俗,卻是對江西(荊楚)壹帶民居的描寫。茅屋的建築材料多為竹子或茅草,非常簡單,沿水岸而建,低矮狹窄。在幹旱季節,很容易引發火災並迅速蔓延。為了防止火災,人們日夜在附近巡邏。
民居的結構壹般有壹個廳堂,壹個房間,壹個院子,壹個養家禽的地方。隱士建草堂是唐朝的習俗,廬山在江西最為盛行,從壹些詩詞中可以看出。馬岱《論廬山寺》曰:“白草為宅織經,數階疊。”白居易的廬山香爐峰下草堂很有名。他為此寫了幾首“曹操”詩:“新草堂五間,石階竹墻”。
直到壹個叫單薇的人來了,南昌人茅草屋的火災才得以改變。其實很有名,但他的祖父更有名,那就是唐傳奇人物顏真卿。據說單薇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壹直跟著他的祖父顏真卿學習。這個單薇當初被任命為安源縣令,卻讓他的弟弟做官,去子格山讀書。
後來,單薇被任命為江南西路的觀察員。他看到南昌人大多用茅草竹椽蓋房子,時間久了幹燥腐爛,經常燒成灰燼。他非常擔心。他招募工匠,教百姓燒磚瓦蓋房,壹批磚瓦房由官方出資修建,並以平價或削價賣給百姓。房價多少錢?單薇根據生產成本來定價,並不追求利潤。有能力蓋瓦房的人,可以從政府領取木材和磚,可以免壹半的稅,以後逐步還欠款。逃跑的人沒有回來,政府給他們蓋房子;把錢給那些窮的不能蓋房子的人。
壹時間,南昌新增房屋1400間,城樓4200余座,成為江南大都市。
再加上唐朝富可敵國,豪宅貴,建別墅之風盛行。其布局以小空間的建築結構為主,布局精巧,寧靜典雅。江西部分地區也存在別墅建設。《太平廣記》記載有雲:“宜春郡民張乙居別墅,有亭有竹。”
當妳離開家的時候,壹定會有壹個告別宴會。
由於地理環境的影響,古代中國南方很少有人養馬驢。奇怪的是江西人騎馬控驢還挺普遍的。《太平廣記》裏有很多故事。如《胡的兒子》卷374說,胡家得了壹筆意外之財後,立即“買仆買馬”;168卷還說有個叫熊誌毅的秀才騎馬到長安區趕考。這些旅行用的馬和驢不壹定是他們自己家庭的。當時出租馬和驢的行業極其繁榮。
由於河流湖泊縱橫交錯,船和船是出行的重要工具。船艇都是江西有條件的人提供的,但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借是很常見的。唐朝天寶年間,縣尉崔到冀州赴任。"他去乘船,仆人說:"現在冀州有壹個姓孫的人,想坐船回去,傭金價格極低。"
雖然唐代的道路交通和出行條件較前朝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出門遠行仍然非常困難,“不遠行”仍然是人們生活的基本選擇。如果妳必須遠行,舉行家庭聚會和告別宴會是民間習俗。長輩會告誡妳旅途中要註意的事情,妳也要選擇壹個好日子祭祀祖先,祝他們壹路平安。民間習俗認為五月是個壞月份,所以人們不去旅行。另外,如果要跨關津旅行,必須隨身攜帶公務名片,以證明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旅行的理由,否則有可能被政府以逃犯或流放者的身份逮捕。當然,這些旅遊習俗在江西也同樣流行。
(註:本文涉及的史料來自陳金鳳《江西隋唐五代通史卷》)。
□文/本報記者劉國偉實習生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