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古人說的中原之地是什麽意思?

古人說的中原之地是什麽意思?

中原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中原”是指黃河中下遊地區,包括河南省的大部分地區和河南省周邊的河北省南部、山西省南部、陜西省東部、山東省西部的部分地區。它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中華民族的搖籃。狹義的“中原”是指河南。所謂“中原”,通常是指狹義的“中原”,即指河南。因為河南不僅是中國大多數人的祖籍,也是中國歷史上大部分時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五帝時期是中原文明因素起源到中原文明社會形成的時期,可分為仰韶文化中晚期和龍山文化時期兩個階段。

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因素的起源和積累,中原文化與周邊文化的發展水平相同,處於平行發展時期。此時的中原占據著地理中心的位置,但還沒有取得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龍山文化時期,初級文明逐漸形成,綜合實力明顯增強,中原文明的中心地位開始明確。

從仰韶文化到二裏頭文化再到龍山文化,這壹時期中原地區的文明因素呈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與同時期周邊地區的文化形成了明顯的對比。曾經輝煌壹時的馬家浜-良渚文化,被馬橋文化逼到了窮途末路。山東大汶口文化經歷了從龍山文化到嶽石文化的衰落。仰韶文化時期,山東的大汶口文化和江漢地區的屈家嶺文化都延伸到中原的河南東部和南部。進入龍山文化時期後,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河南商丘、周口、許昌、鄭州的大汶口文化,或回歸山東,或與當地融合,完全被河南龍山文化取代。豫西南的屈家嶺、石家河文化也遭遇了同樣的命運。這壹現象反映了中原文化強勢擴張的歷史真相。中原文化在不斷吸收周邊文明因素的基礎上,進壹步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壹直領先於其他文化。以夏朝的建立為標誌,它確立了王中王在中華文明中的地位。

以文明的元素為例,可以作為新時代標誌的青銅冶煉,在龍山時期逐漸流行。中原地區發現了許多青銅冶鑄遺跡,包括王成剛、登封出土的青銅量器殘片和陶寺遺址(山西襄汾縣東北)的青銅編鐘,代表了當時青銅鑄造技術的最高水平。隨後,二裏頭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兵器和禮器,展現了中原文明的風采。

中原仰韶文化時期只發現了鄭州西山壹座古城。龍山時代古城僅在河南,已發現的有安陽後崗、淮陽平涼臺、登封王成剛、鹽城郝家臺、輝縣孟莊、新密古城村等6處。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當代城市遺址的發現。龍山時代大量城堡出現的背後,是整個社會的劇變,是戰爭、掠奪、權力和財富的集中。中原地區出現了多國並存的初級文明社會。

從新鄭縣裴李崗(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龜甲雕刻、仰韶(澠池縣)的雕刻符號,到陜西陶寺、河南王成剛、陜西長安花樓子的陶文和骨雕文字,都與後世的甲骨文有著持續的聯系。陶文在二裏頭遺址的書寫功能是毋庸置疑的。

1975年,山西夏縣東下馮村發現相當於夏朝的城堡遺址。城堡規模宏大,布局合理,包括住宅遺址、人工溝渠、陶窯、水井、洞穴、墓葬等。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頭和陶器,以及壹些青銅器。山西南部類似東峽峰城堡的建築遺跡多達35處,北起臨汾,南至黃河,東至翼城,西至河津。這些發現與冀州、太原、周人描述的“大夏”和“夏遺址”不謀而合。

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夏人的主要活動地區包括晉南的汾河、越河、涑水流域,豫西的沂河、洛河、流域,乃至關中平原。近年來,襄汾陶寺遺址的發現和發掘,為夏早期文化的確認和突破做出了貢獻。陶寺有100多處文物,包括城址、民居遺址、墓葬、成套禮器、青銅器等。陶寺文化具有非常鮮明的時代特征:壹是出土了壹批壺、瓶、罐、盤、豆等彩陶,其中彩繪的盤龍潘濤被認為是中國中部地區的標誌,是原始部落圖騰的集合;二是出土了壹批批彩繪木制品,有案、桌、箱、盤、鬥、豆、鼓等,反映了那個特定時代的壹些社會狀況。三是出土了壹批農具和幾口井,說明當時人們已經掌握了打井的技術,生活場所從此可以不受水源的限制,活動範圍進壹步擴大;第四是在遺存中發現青銅器和文字。墓中出土了壹口含銅量近98%的銅鐘,證明當時人們已經掌握了冶金技術。住宅地址出土的壹件陶制扁壺,陶壁上有毛筆,與甲骨文中的同形字十分相似。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早的毛筆。第五,陶寺墓葬壹千多座,體現出明顯的等級或階級差異。在等級最高的五座墓葬中,出土了鼓、專用琴等禮器,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同類樂器珍品。陶寺文化向世人展示了中原地區的禮樂制度、階級差異和民族形態在此時已經萌芽或正在形成,預示著晉南地區放射著中華文明時代到來的燦爛光芒。

現在我們說中原,壹般是指河南省。其實中原指河南,原因很簡單: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河南也是三皇五帝到北宋中國長期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這個中原就是以河南為代表的廣大中部地區。

編輯本板塊的地理位置和風水。

在中國,中原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狹義的中原大概是指現在的河南省,古代也叫中州,有九州之意;廣義的中原是指華北大平原,即黃河、淮河、海河沖積而成的大平原,河南在這裏也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中原背靠中國的中央山脈——天山——昆侖——秦嶺。只有這個最長最雄偉的山系,才能造就中國最大的兩條河流:黃河和長江,流淌在中原兩岸,在中原前方的大海裏交匯。中原有如此雄偉的“山環水繞”,堪稱中國最大的風水寶庫。

風水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理想的風水寶地是背靠連綿起伏的群山,這就是龍脈,也就是“玄武”;面對開闊的平原,它被稱為“唐明”。唐明前有屏風般的“暗山”和“臨山”,稱為“朱雀”。河流在前方蜿蜒繞過,兩邊有許多山遮住拱門。兩邊的山是“青龍”和“白虎”。

中原之地完全符合好風水的描述:洛陽和鄭州位於衛龍的吉祥之地,“左青龍”是太行山,“右白虎”是大別山,泰山就像吉祥之地前面的壹座暗山,遠處的朝鮮半島與中原隔海相望,正好對應“潮汕”的位置;在“吉祥之地”的背後,龍脈是中國最大、最壯麗的山脈:秦嶺和昆侖山。

編輯這壹段中原概念的形成。

中原概念的形成經歷了壹個漫長的時期。在這個發展過程中,“中原”壹詞從過去沒有特殊意義的原野之意,變成了黃河中下遊的壹段。這種變化是什麽時候開始出現的?根據現有史料分析,大概在春秋戰國時期,經過漢朝的發展,中原壹詞在六朝已成為專有的地域術語。因為從相關史書中可以發現,“中原”壹詞始於此時,有時指元野,有時指中原地區,後期壹直特指中原地區。

我們先來看先秦古籍中非地域概念的“中原”二字。《詩經·瀟雅·吉日》雲:“望中原,有齊,有孔。”這裏的“中原”指的是“原中國”,這裏作者描述的是原野的野生動物數量。《詩經·瀟雅小灣》雲:“中原有鈸,庶人采之。”講的是袁野摘豆的人。春秋時期,中原壹詞還有原野的意思。會稽之圍解除後,越王勾踐向百姓道歉,說:“我不知道我的力量不足,但我與壹個大國作戰,暴露了中原百姓的屍骨,是有罪的。請多加小心。”(論普通話和越南語)據說因為戰亂,人死後屍骨都暴露在元野。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越國逐漸強大起來。攻打吳國時,面對吳軍壹天五次的挑戰,越王準備答應的時候,範蠡進諫:“夫子計劃的廊廟都丟到中原去了,怎麽會呢?”不允許,王阿姨。“中原在這裏還是有蠻荒的意思的。戰國末期儒家代表人物荀況在《荀子·知望》中寫道“改其器者,日日揭毀原,我今改之,順之,蓋於庫中”雖然這裏是教導統治者如何治國,但作者的“中原”觀念在這裏顯然是袁野的觀念。

也就是春秋時期,中原壹詞開始有了中原的意思。據《左傳公二十三年》記載,晉國公子流放到楚國,受到楚成王的厚待。當被問及如何報答楚國時,重耳回答說:“如果妳使用君主的精神,妳將贏得與晉國的戰鬥,當妳遇到中原時,妳將有三所房子給妳的君主。不要命,左手抽妳,右手打妳,以此對付妳。”這裏的中原有地域的意思。《國語三》記載,在是否接受金君的問題上,有人主張殺了他,公說:“不是,壹個辱大國的人在中原,殺了他的君主是為了更重視它。我的兒子想到為父報仇,我的大臣想到為妳的君主報仇。雖是略秦,天下何患?”這裏的中原是指中原的諸侯國。公元482年,吳王夫差與金、魯、周在黃赤盟後,吳王取得了諸侯國的霸權,國王下令“王孫狗要向周告狀”,其中有“前楚人有錯,不承王事”之說。遠離我的兄弟之國。我先王不忍閉關,所以帶著劍,而且相當囂張,為的是和趙楚王壹起在中原驅毒。天意已絕,戰敗,齊王回國,至於郢。“先人事跡中提到的追溯中原,是地理意義上的概念。

關於漢代,“中原”壹詞多指中原地區。在漢景帝統治時期發生的七國之亂中,朱評論說:“然而,妳不能因為‘前朝之德未衰,安樂之民無外援’而在中原作鳥人。(《史記·侯父列傳·平金》)這裏的中原是指黃河中下遊地區。許樂上書漢武帝時,曾在解釋“瓦解”時提到中原。”什麽是解體?吳、楚、齊、趙皆是也。七國謀大逆,皆稱萬成王,甲數十萬。威望足以嚴格控制其領土,財富足以說服其士紳。但是,不可能壹哄而上,作為中原之鳥,這是什麽原因呢?非力量比普通人輕,士兵比陳涉弱。當時先帝之德未衰,安居樂業,諸侯無援於外。這叫解體。因此,世界的苦難並沒有瓦解。”(《漢書·徐樂傳》)這裏說的是吳楚諸王在中原被俘的事。

當然,漢朝以後,袁野的史書中仍然有“中原”二字。比如司馬相如被發配西南時就說:為了把土地流傳給後代,為了讓後代名揚天下,“是智者用肝腦塗中原,不惜用油膏滋潤雜草。”(《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漢武帝攻南越前,淮南王劉安上書諫曰:“此方無犬吠警,致陛下之死,暴露中原,玷汙山谷,邊關百姓早收,但為晚矣。陛下重要的是偷竊。”(《閆涵史》)辛莽末年,王莽命廉丹攻打山東赤眉軍。連丹征求嚴豐的意見時,嚴豐讓他靜觀其變,勸道:“妳為什麽要率軍蓋中原,把自己糊在草地上,身敗名裂,以祖宗為恥?”(《後漢書·馮延川傳》)後漢書《馬融傳》和《後漢書·皇甫規傳》中提到的中原,至今仍保留其本義。

諸葛亮在《師表》中說:“今南方已定,甲胄充足。三軍授之,北方定中原,濁氣盡,漢室復興,仍在故都。”這裏的中原指的是中原地區。到了晉代,尤其是東晉,中原作為壹個地理概念開始被人們廣泛接受。據不完全統計,《晉書》55卷中“中原”壹詞出現了92次,出現頻率最高的是東晉時期,且多與晉朝恢復中原的野心有關,如“中原失守”、“中原失守”、“中原失守”、“中原失守”,之後的宋、齊、梁、陳等朝代, 生活在江南的人,都沿襲了東晉以來的中原地理觀念,其中自然包含了濃厚的中原情結。

即使是當時從北方沙漠地區崛起的北魏,也依然繼承了中原的觀念,將黃河中遊稱為中原,這在《魏書》中也有頻繁記載。《魏太祖文姬》壹書記載,文帝聽說劉曜殺了晉帝,對部下說:“今中原無主,其才如何?”道武帝廣泛吸收漢人進入統治集團。史書上說“皇帝初擴中原,講究安逸舒適,凡有誌於軍門之士學者,皆引禮,守問而學周,人不得不自刎。如果他們有微能力,他們就能使用它們。”(舒威,太祖道武帝紀)孝文帝於第七年十二月頒布法令,禁止同姓通婚。他總結了歷代皇帝不禁止這種現象的原因,說:“始皇帝,中原不混,經濟混亂,日子不自由。古風簡約,不改。之後也是如法炮制,至今未變。”太和八年六月班中實行俸祿制時,他總結當時北魏的社會情況是“自中原之亂,此制絕滅,先朝效法,不改”。(《舒威高祖傳》)孝明帝於孝昌二年閏月十壹月上書:“老北京失陷,中原大亂,宗室子弟歸七殿,遭雜戶拘辱。”(《舒威肅宗記》)這些材料表明,北魏統治者對中原作為壹個地區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在《舒威傳》中,有很多的發生,比如中原的覆滅,中原的混亂,中原的混亂,中原的戰場,無主的中原和夷平的中原,中原的確定,中原的征,中原的夷平,中原的略定,中原的輕定。在周樹和貝舒淇,中原也被視為壹個地區。

上述論證表明,自東晉南北朝以來,中原地區作為壹個相對完整的地理概念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其後的各個朝代都沿襲了中原地區的地理範疇。比如宋代陸遊的名句“王師北將慶中原,別忘了給我講家祭”,其中蘊含著南宋人刻骨銘心的情結,可與六朝人相提並論。中華書局影印1936版《辭海》解釋“中原”壹詞:“河南及其附近地區,古稱中原,東晉南宋時也有人統稱黃河下遊為中原。”(P84)可能是基於以上史實。《辭源》解《中原》雲:“狹義中原,指今河南壹帶。廣義的中原是指黃河中下遊或整個黃河流域。”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中原作為壹個地理概念,它的提出和最終被人們所接受,經歷了壹個漫長的歷史階段,它作為壹個地理概念開始出現在春秋時期,但並沒有被人們所接受。經過漢代的發展,“中原”壹詞仍然是原野和地理概念並存。六朝時期,由於西晉的崩潰,黃河流域被少數民族占據,大量居民南遷。這些背井離鄉的人雖然漂泊在異鄉,但依然念念不忘故土,於是過去不被人們提及或重視的“中原”開始作為壹個區域頻繁出現。

  • 上一篇:十月進宅火,是吉日。
  • 下一篇:吉日占領時間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