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頭換衣服,其實說起剃頭編辮子,只是17世紀中期滿族入主中原後形成的壹種習俗。在此之前,中國人不剃頭發,不梳辮子。韓非子說:“古人有文身。”這是我們的祖先在古代不文明的時候發生的事情。進入文明時代後,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祖先有了美的觀念,頭飾也發展起來,逐漸演繹出壹套更加復雜的禮儀。自從孔子發出“身有皮囊,父母不敢損之”的訓誡後,捍衛頭上的頭發不僅是壹種審美需求,更具有倫理意義。於是,萬的頭發上紮著流蘇,戴著皇冠,嚴肅而邋遢。不僅中原人需要這樣做,地處四方的少數民族也需要這樣做。如《漢書》說:“終軍寫時,請冠以長纓,以押南越王。是使越王,越王請命名家養屬。”這股風越吹越烈,理發就會成為壹種懲罰方式,只有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理發才會作為壹種懲罰來實施。三國時期的曹操,因為自己的馬踩到了麥田,違反了自己的軍紀,於是用自己的劍割斷了藍絲,以示對軍隊的感謝。從秦漢到明清,頭發不能損傷的祖訓深入骨髓,不可更改。
清朝始於塞北,滿族是馬背上的民族。也許是因為騎馬的緣故,我長期有編辮子的習慣。滿族人的祖先金人,是剃發編辮子的人。他們的發型是“半剃半留”。他們在額頭處引壹條直線,線前的頭發全部剃光,線後的頭發垂在腦後。這種習慣到底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持續了多長時間,現在很難確認,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它出現在宋代。李信傳《炎立年誌》記載:“炎立三年,金元元帥府禁民穿漢服,令不及款式者,殺之。”《宋史》記載了劉啟抗金的事跡,說:“天已黃昏,天天下雨,閃電到處照,見辮子者,需斬盡殺絕。金兵退十五裏。”
大約祖先有過這種強迫理發的先例。幾百年後,當滿洲八旗越過山海關,進入山海關,推翻了腐朽的明朝,建立了清朝的統治,清朝的統治者開始大力推行剃發編發制度。1645年,清朝順治皇帝發布命令,宣布“本公告發布後,直隸各省,北京內外,十天之內壹律剃發。如果妳不愛惜頭發,巧辯,絕不輕貸,妳的臣子就不得剃發,否則妳就殺無赦了[2]。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理發令”。從此,頭發的命運不再是個人喜好,也不是倫理問題,而是嚴肅的政治問題。清朝統治者為了在精神上徹底征服漢人,把剃度作為臣服的標誌。為此,他們不惜以死相威脅。口號是:“離開妳的頭,離開妳的頭發,離開妳的頭。“當然,這是漢人所不能接受的。壹縷頭發不僅受父母影響,還成為效忠明朝的象征,絕不能剃掉。為此,漢人奮起反抗,口號是:“寧為鬼,不為光頭!"
滿清的辮子反抗異常激烈,滿清統治者的鎮壓也異常殘酷。多少可怕的歷史悲劇在血雨腥風下上演?江陰第10天,嘉定三個屠夫,多少人倒地。最悲劇的是“江陰初十”,農歷六月初二。江陰人以閻應元、陳明宇為首,誓死效忠明朝,守城81天,殺了7.5萬將士,殺了6.7萬城墻上的勇士。破城時,清軍屠城十天,直到殺城才封刀。17萬多軍民死在清軍的刀下,只有53個老少幸存。有詩為證:
八十日,戴法效忠於他,代表十七朝人民。
六萬人同心死,大明三百裏。
反抗,鎮壓,再反抗,再鎮壓隨著南明小朝廷的壹個個崩潰,人們光復的希望壹個個破滅。人們停止了反抗,最終接受了滿清統治的現實。還有辮子,也壹個個留了起來。久而久之,人們變得麻木,習以為常,不再覺得這不順眼,也不再覺得這是蠻族的習俗。甚至紮辮子也成了中國人的壹種自然習俗。人們不僅對編辮子感到舒服,而且習慣於編辮子,註重如何編辮子,尤其是官宦家庭和富豪家庭的公子哥兒,他們用各種裝飾品裝飾辮子的末端,為了時尚而招搖地穿過城市。文人也以此為吟誦的對象,有壹副對聯描寫剃發辮:
洗臉、刷牙和刮胡子。
停下來休息,就挖敲敲。
200多年後,也就是當歷史進入19世紀40年代,當中國人有機會漂洋過海走出被封鎖的大陸時,他們非常重視這個在腦後晃來晃去的辮子。虎門燒鴉片的壹代哲人林則徐,曾在澳門看到洋裝時輕蔑地說:“真俗!”這種評價恐怕類似於外國人看到中國人的辮子時發出的感嘆。然而,外國人的驚訝和嘲笑並不能動搖中國人的自滿。因為這是文明的象征,是“上天入地”的人的象征。
但是,滿滿的辮子,有些人並沒有忘記。1851年1月,洪秀全和他的“拜神會”兄弟們在廣西金田起義建立了“太平天國”這壹名稱。太平天國號召反清,翻出了200多年前的舊賬。在以東王楊、西王蕭朝貴名義出版的《田豐秋胡》壹書中宣稱:“夫中國有中國之象,今滿洲學剪其發,身後拖壹條長尾巴,將中國人變為禽獸。中國有中國的衣服,現在滿洲又多了壹頂冠,猴冠,爛冠,使中國人忘了根。”所以要恢復“中原古制”,也就是恢復漢族的衣服服飾。太平軍官兵留發不剃,恢復了中原漢人把頭發紮在頭頂的舊制度。在太平軍,看頭發就知道。誰早參加起義誰就長頭發,誰晚參加起義誰就短頭發。頭發的長度是連續參加起義的最好標誌。蓄發不剃是太平軍最突出的形象特征,與當時的人不同。正因為如此,蓄發在當時常被民間稱為“長毛”,清廷官員則誣稱其為“寄匪”、“寄賊”、“寄亂”等等。
自金田起義以來,太平軍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裏,已在廣西、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五省,勢如潮湧。同時也推行了各地蓄發制度。在太平軍看來,蓄發換衣不僅僅是壹個服裝的問題,更是壹種是否支持太平天國的政治表達。因此,他們在執行時同樣嚴格。為了保住腦袋,他們必須留長發,否則可能會被砍頭。太平軍的洶湧如壹道閃電,在19世紀中葉劃過中國大地。然而,它來得快,去得也快。十幾年後,隨著太平天國的失敗,蓄發更衣的行為消失了,壹切都暫時恢復了原貌。
在農業文明時代,人們很難發現辮子的弊端。但自鴉片戰爭以來,隨著中國古代的大門在強大的武力下被打開,由於中西交流的起源和中西習俗的比較,壹些最早接觸外國人或接觸現代工業文明的中國人開始意識到編辮子是壹種庸俗的習俗。但是,沒有人敢先剪掉辮子。大約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第壹批定居海外的華人出現了剪辮子換西裝的現象,但都是個案,沒有形成氛圍。1898,1這壹個月,也就是農歷大年三十,新加坡華人組織了華人剪辮子大會,發表了集體剪辮子的倡議。此舉在海外華人社會引起巨大轟動和爭議。那些贊成的人認為編辮子不好看;有人說辮子長時間不洗很臭;都說編辮子的危害很大,比如那些在機房裏稍有不慎,就被機器抓住,必然危及生命;據說是辮發或車輪卷入,導致人被折騰;這東西像動物的尾巴是什麽?有些人就像鎖鏈。”因此,他們主張剪掉辮子,“把整個頭發都留短”。但反對者也很厲害,尤其是壹些老人,他們很擔心,認為壹旦剪掉辮子,就會被清朝視為異類。那麽,回國的想法終究會成為泡影;而且壹旦與當地社會發生糾紛,很難得到清駐外機構的保護。於是,傳統勢力再次占了上風,剪辮子的倡議被擱置。直到兩年後,新加坡華人終於把編辮子的想法付諸行動。據《中外日報》6月1900報道,“在新加坡壹個地方,已經有80個華人剪了辮子換了西裝,還有很多剪辮子的,大概就是現在。“在時代潮流和工業文明的影響下,編發終於突破了傳統的‘分洋分夏’的老圈子,被提到了當時的世界。
壹時間,國內輿論嘩然,如在滬的陸、沈豹,郭在津的,湖南的等。,報道新加坡華人在1898主張剪辮子。然而,除了郭以“剪辮子制造新聞”為題,透露這是第壹件事外,其余報紙鮮有評論以示驚訝。
但是,中國雖然沒有剪辮子,但不代表沒有聲音。1898年夏,主張改革的康有為大膽地向光緒皇帝提出了破發、更衣、改元的主張。他提倡編辮的原因與新加坡華人大致相同,但他把編辮上升到了更廣闊的視野和改革、改革、強國的高度。他想:“頭發雖然是在印度這個炙手可熱的地方剪的,但是是在羅馬這個尚武的地方創作的,泰伯是最棒的,為什麽不先把頭發剪了呢?”而且俄國的彼得壹世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維新“都是從換衣服開始的”。因此,他要求光緒皇帝在政治、經濟、文化變革全面實施時,下令更衣,以“振興民族精神”。
康有為是中國第壹個正式請皇帝剪發編辮的人。
1903,學生世界發表《編發易服》壹文,稱編發有利於“強兵強種”。1904《大公報》又發表文章,建議中國留學生“修改辮子”,以“與西方人交往”。雖然作者小心翼翼地把編發的範圍限定在留學生身上,但在當時,這種討論還是有“換衣換元,革命滿座”的嫌疑,也就沒有更多的人敢冒這個險了。
但是,以“填革命”為己任的資產階級革命派,敢於冒這個險。辮子和滿語沿襲了近300年,但這300年的記憶並沒有消失,尤其是被嘲諷為“海豚尾巴”的辮子,至今仍被很多人視為漢人的恥辱。所以去掉這個辮子是和清廷決裂的標誌。在鼓勵反清,宣傳革命的時候,這是動員人民支持革命的最有力的號召。早在1895年,孫中山、陳少白等人就在清廷鞭長莫及的日本剃光頭、換衣服,以示革命抱負。在1903年爆發的“反俄運動”中,留日青年學生紛紛剪掉辮子,以示與清廷決裂。風氣越來越差,以至於留日學生都以剪辮子為榮。晉商聯盟成員景鼎成(梅九)在1905討論了壹個剪辮子事件,比較有代表性。
山西第二次派出的學生中,有不少老先生,紮著保守的辮子,如同壹條生命,寧死也不剪掉。有壹天,我和我的老鄉們親切會面,並進行討論。然後我說:“這頭發本來就是個麻煩的東西,把它紮在腦後的辮子裏也不是個正經的東西;現在人們把他捧在頭上,做幌子,給他好頭,讓他占了頂(影射清廷),打壓他全身(影射人民不自由)。現在,請妳下定決心,壹刀兩斷,把他砍掉(暗指革命),不僅要有圓頭,還要有快樂的身體。妳有什麽顧忌,不肯放棄?這句話自然得到革命同事的理解,受到了掌聲歡迎。只有老先生很不高興,在背後對人說:“有人什麽都好,就是勸人家剪辮子,真煩人!”" 〔3〕
回國後,留學生帶回了編發的新潮流。1903,江南剪辮子的青年學生很多。《大公報》1903+00+06的文章是這樣描述的:“江南新生和外國留學生多剪辮子,以為不然形式上會有缺點。”特別是隨著20世紀清初新政的實施和各項改革措施的出臺,編發與壹些新規則的矛盾越來越大。1905年6月,新軍改服制。很多官兵為了方便戴軍帽,換上了新軍裝,剪掉了壹堆辮子。與此同時,率先實行該制度的天津也“剪掉了三分之壹的辮子”。鑒於學界、軍界有編辮子的做法,5月6日,1907,禁止學生、士兵編辮子,學生“發現後分別處罰”;士兵“如果不符合習俗,換上別的衣服,剪掉辮子,無論是官、僧、兵,都會排斥皮衣”[4]。這是清朝中央的第壹道命令,禁止剪辮子。現在這個命令下達了,編發之風也就稍微被扼殺了。但是,壹種新的風氣壹旦傳播開來,靠壹個行政命令就能制止嗎?而且,那個時候,每壹個有智慧的人都已經意識到“中國的辮子對所有人都是有害而無益的”。即使在清廷,壹些開明的官員也不再堅持編辮,這是時代的結果。
1910 10 10月3日,作為清朝新政產物的高級顧問委員會第壹次常務會議開幕。會後不久,壹個叫羅傑的成員提出了“剪辮子,輕松服務世界”的動議;接著,來自湖南、實際上是革命X的議員周振林提出了“剪掉辮子,改善著裝”的議案。高級評議會議決時,認為“兩案主旨為中國編發妨礙運動,朝廷整頓軍隊,不足以剪去編發,改革冠服,故不足以使新世界耳目,改驕習氣”[5]。最後,它得到了大多數成員的批準。關於編辮子和換衣服的決議壹通過,消息就來了。不管清廷是否批準立案,民間編結都是“風雲驟起,勢不可擋”。但是這個時候編辮子還是壹種自由的選擇,沒有強制性的社會壓力。
1911 10六月10,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革命浪潮洶湧。相對於清初強迫漢人剃發,辛亥革命也將頭發視為政治分裂的象征。獨立的省份自然把標誌著漢人臣服於滿清朝廷的辮子作為自己的革命目標,剪掉辮子也就成了革除新舊的新標誌。徐錦程《民國野史》記載:“無數漢人興高采烈地剪掉了這個奴隸象征的辮子。也有迷信的人,提前選擇吉日祭祖,然後莊重地剪掉,燒辮子。還有很多人在當天剪辮子,放鞭炮,辦公宴慶祝。”當時壹個叫《嶽風》的雜誌發表文章說:“不剪頭發就不算革命,不時尚。妳不能走進大政府去說話,也不能去學校學習。”壹時間,編發浪潮猶如狂風暴雨,迅速席卷全國。
但民國建立後編辮之風逐漸擴大,上海獨立後幾個月,抵制編辮的情況繼續發生。當時有人指出:“上海光復已有兩個多月,但仍有各界人士猶豫要不要伐。是賊醜猶存,民國威信有損。”[6]上海是當時最文明的城市。至於壹些偏遠的城鎮和農村地區,有許多人抵制編織。不願意剪辮子的,不僅僅是滿族貴族,還有癡迷於帝制的人。相當壹部分普通人出於長期以來的慣性習慣,不願意剪掉油膩膩的辮子。據申報1912 02 19湖南湘潭縣報道,“剪辮子的占了十之八九,據說還有壹兩個沒剪辮子的只是頑固的農村傻子”,還有“壹個挑水的還掛著辮子,兵逼著他剪”。結果發生爭吵,送水人受傷身亡。鑒於這種情況,為了進壹步根除辮子的陋習,南京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在南北統壹後,下令全國剪辮子,作雲:
滿魯竊國,改我冠裳,強編配制,學腥風俗。當初高適仁義不屈,死的從容;或者逃到小溪裏度過余生。.....今天滿清朝廷回復了,民國成功了。我所有的同胞都被允許清洗舊的汙點,成為新國家的人民。我們發現大同剪辮子的人很多,偏遠地方留辮子的人還很多。楊的內務府向各省都督發出通令,並通知各地方。凡未能編辮子者,將在命令下達之日起20天內全部剪掉,不遵守者將被視為非法。當地官員不允許隱居,這導致了國家的紀律。還發現全國各地的人都剃了辮子,這是極其不符合的。建議部裏壹起取締,以消除習俗,使之蔚為壯觀。〔7〕
臨時總令的措辭非常嚴厲,對全國範圍內的剪辮子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是,還是有人留著辮子。其中壹個是非常有名的人物,叫張勛,他的名字叫少宣。他是江西新人,30歲加入清軍。武昌宣誓就職時,他正擔任江南提督,駐南京,被江浙革命聯軍擊敗後退守徐州。這個人很固執。清帝退位後仍表示效忠大清,其部禁止編辮,故稱“辮帥”。1965438+2007年6月14日,張勛率領數千“辮子軍”進京;1年7月,張勛舉行溥儀復辟。於是,北京很多剪辮子的人都慌了。有句歌謠說:“不剪辮子混不下去。剪辮子就怕張勛。”有壹段時間,北京流行假辮子。
誰知道,真假辮子只流行十二天。12年7月,北洋首相段組織的“起義軍”攻入北京,張勛倉惶逃入東交民巷外國使館,宣彤溥儀皇帝再次宣布退位,很快結束了壹場鬧劇。有壹首歌謠雲:
宣彤回朝,禿子要開瓢。
宣彤逃脫了,光頭也痊愈了。
關於辮子的歷史,中國人折騰了近300年,終於走到了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