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記載,每年慶祝豐收的儀式起源於周朝(公元前1121-公元前771)。雖然這個儀式是在農歷十壹月舉行的,但它壹直被認為是新年習俗的起源。
春節的食物:
鹹年糕:年糕又叫“魚籠”。過去,春節期間蒸年糕在石龍很受歡迎。春節吃餅,寓意“年年歲歲勝,步步高升”。在過去,米糕的大小是財富的象征。年糕做得越大越厚,這家人的財富就越多,所以大戶人家的年糕往往要十幾個小時才能做好。
石龍人做的年糕有鹹有甜。鹹米糕和甜米糕的制作方法是壹樣的,只是用料有區別。將大米、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磨成漿,壓平成幹飯漿,放入盆中備用。在準備好的鹽水中加入少量紅糖,攪拌均勻,沖入幹米漿中,邊沖邊攪拌,防止漿液結塊,然後加入花生油、臘肉顆粒、香腸顆粒等。並攪拌均勻。將藤筐洗凈,用芭蕉葉均勻鋪開,然後倒入準備好的粉漿,用開水蒸熟。
年糕蒸熟後又軟又粘,很難切成塊。應該讓它靜置冷卻使其變硬,然後才能切成片。吃的時候把切好的年糕蒸軟或者油煎至兩面金黃。年糕色澤橙黃,形狀扁平,軟滑,粘韌,鹹中帶甜,煎後兩面微黃,更顯香甜可口。
糖環:古稱“巨女”,最初是由中原遷到南方的小吃。東莞的糖圈從石龍換成了糯米粉。傳統的糖圈,沒有餅印,只是擰成長條,揉成環形,吃起來夠硬。糖環的形狀由壹個大環和壹個小環組成,環環相扣,寓意連綿不絕。糖圈可以說是春節裏最有藝術氣息的食物了。
油角:聽說是笑多了的意思。油角雖然叫油角,但是跟炸嬌子壹樣。但油角的餡是甜的,還夾雜著椰絲、炒花生、芝麻等香果,包在餃子裏。與包嬌子不同的是,油角沒有使用荷葉邊而是鎖邊。對折後,用釘子沿邊緣輕輕揉成麻繩,中度煎熟後即可食用。每壹個油角都不壹樣,有的咬起來硬得格格作響,有的脆脆爽口,味道鮮香。前者不在面團裏放雞蛋,後者不僅放雞蛋還放了適量的豬油。
湯圓:湯圓是寧波著名小吃之壹,也是中國代表性小吃之壹,歷史悠久。相傳,湯圓起源於宋代。當時全國流行壹種新穎的食物,就是用各種水果魚餌做餡,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好後,吃起來香甜可口,很有意思。因為這種在鍋裏煮的湯圓會漂浮下沈,所以最初被稱為“漂浮的紫苑”,後來在壹些地區改名為元宵。與北方人不同的是,寧波人有在春節的早上家庭聚會吃餃子的傳統習俗。
中秋節
中秋節的起源:
有很多說法。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是,嫦娥嫉妒丈夫後羿的薄情,從太後那裏偷了他想要的長生不老藥,在農歷八月十五的晚上飛上了天,在月亮上建了壹座宮殿,於是成了月宮之神。後羿後悔了。每年的8月15日夜晚,他通過仰望滿月進行告白,希望妻子回到人間與自己和孩子團聚,由此產生了祭祀滿月、祈求團圓的文化習俗。
民俗學家認為,中秋節最初的基礎來自祖先對月亮的崇拜。到了周朝,對月亮的崇拜儀式開始發生變化,“仲春日……迎暑,中秋夜迎寒”。漢代以前,中秋節已被列入帝王法規。到了唐宋時期,中秋節受到了廣泛的關註。
中秋節吃月餅的記錄,在北宋以前的古籍中很難找到。直到南宋周覓寫了《武林外傳》卷六,蒸糕裏才有了“月餅”。中秋節是否是壹個特殊的節日不得而知。月餅顯然是作為中秋節的特殊物件,被賦予了“團圓”和“美好”的美好寓意。元代以後,“民以月餅取團圓之意”。根據明故宮的歷史記載,每年從農歷八月初壹開始,“賣月餅的,十五給家家戶戶提供月餅和水果。”
中秋節食物:
吃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是中國悠久的傳統習俗。天氣晴朗,月明,桂香沁人心脾。大家壹起品月餅,賞月,這是壹個別有風味的節日團圓。月餅作為壹種形似圓月、內含好餡的食品,出現在北宋時期。詩人、美食家蘇東坡有“小餅似嚼月,內有酥糯”的詩句。作為壹種食物,它被稱為“月餅”,始於南宋。清蒸減肥。當時杭州民間有“月餅互餵,取中秋團圓之意”。到了元末,月餅成了中秋節的日式和美式之分。
吃鴨子:
中國雲南的仫佬族會在8月15日買餅殺鴨,慶祝這個傳統節日。為了紀念村裏賣糖動員村民殺鬼的三個賣糖人,每年8月15日僧侶家家買餅殺鴨,教育後人不忘反侵略鬥爭。
吃芋頭:
中秋節吃芋頭是辟邪消災的意思,是不信邪的意思。清乾隆《潮州縣誌》曰:“中秋戲月,削芋頭而食之,謂之剝鬼皮。”剝鬼吃鬼是鐘馗驅魔的壹大精神,可敬。
吃蝸牛:
關於中秋節吃螺螄,清朝鹹豐年間的《順德縣誌》中有記載:“八月望陽,吃螺螄猶香。”民間認為中秋蝸牛可以明目。據分析,蝸牛肉營養豐富,維生素A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吃蝸牛可以明目,有道理。但是為什麽壹定要在中秋節特別熱衷於美食呢?有人指出,中秋節前後,螺螄是空的,腹部沒有螺螄,所以肉質特別肥。這是吃蝸牛的最佳時間。如今,在廣州,許多家庭都有在中秋節炒螺螄的習慣。
吃南瓜:
江南各地都慶祝中秋節,家家戶戶都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煮糯米飯的習俗。
喝桂花酒:
每到中秋之夜,人們仰望明月,聞桂香,想起吳剛剪桂花,喝上壹杯桂花酒,慶祝壹家人的甜蜜,歡聚壹堂,成了節日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以觀賞,還可以食用。桂花不僅可以觀賞,還可以食用。在屈原的《九歌》中,有“扶馬而戰,飲桂漿”“飲桂椒漿”等詩句。可見中國喝桂花酒的年代已經相當久遠了。
蓮藕盒:
中秋節吃藕也是團圓的標誌,尤其是吃“藕盒”。江浙人大多將蓮藕切片,每兩片的下端連在壹起,中間夾上肉和蛤蜊做成的餡,面條炸至金黃。這也叫蓮藕餅,和月餅的功效壹樣。目前市場上的蓮藕主要有兩個品種,七孔蓮藕和九孔蓮藕。七孔蓮藕在江浙壹帶廣泛栽培。該品種質地優良,肉嫩、脆、甜、白。中醫認為,蓮藕煮熟後由涼變溫,有益於脾胃,有養胃、滋陰、益血的功效。
農歷正月十五的晚上;元宵節;元宵
元宵節的由來:
農歷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節。正月是壹月,古人稱夜為“宵”,十五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正月十五叫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根據中國的民間傳統,在春回的節日晚上,月亮高高地掛在天上,地上有壹萬個燈籠,所以人們可以看燈籠,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圓。自漢代以來,人們就有在元宵節放燈籠並欣賞它們的習俗,所以人們也把這壹天稱為“元宵節”。
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明成祖倡導佛教時,恰逢蔡澄從印度回國求佛,說是印度莫哈陀正月十五,僧人聚集朝貢舍利,是參加佛教的吉日。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教,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宮廟裏“燃燈示佛”。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燒燈籠的習俗,隨著佛教文化影響的擴大,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漸在中國流傳開來。元宵節習俗的真正動因是它處於壹個新的時間點,人們充分利用這個特殊的時間階段表達對生活的祝願。
元宵節食物:
正月十五吃元宵,作為壹種食物,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宋代,壹種新穎的元宵節食物在民間流行。這種食物最初被稱為“漂浮的紫苑”,後來被稱為“元宵”,商人也稱它為“元寶”。元宵,或稱“湯圓”,裏面有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皮、核桃仁、堅果、棗泥等。,並用糯米粉包裹成圓形,可以素食,風味各異。可以煲湯、油炸、清蒸,寓意大團圓。陜西餃子不是包著吃,而是“卷”在糯米粉裏,或煮或炸,熱乎乎的,圓圓的。
端午節
端午節的起源:
端午節是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紀念屈原的觀念,最早源於南朝梁朝吳郡《續齊之和》的記載和北周《荊楚年譜》的記載。據說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河自盡了。死後為龍所困,天下哀悼。他每天都往水裏扔五色絲綢粽子來驅蚊。也有人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立即劃船施救,壹路到了洞庭湖,卻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當時下著雨,湖上的船都聚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博士時,又冒雨出門,沖進了茫茫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在河上劃船,後來逐漸發展成龍舟比賽。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似乎都與紀念屈原有關,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盛傳是屈原。楚江空空如也,不能直洗,真是可笑。”
端午節食物: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的另壹個傳統習俗。粽子,又稱“粟米”、“粽子”。歷史悠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小米就被茭白(zinia latifolia)的葉子包裹成角狀,稱為“角粟”;用竹筒包裝的大米密封烘烤,稱為“筒粽子”。東漢末年,小米泡草木灰水。由於水中含有堿,小米被樹葉包裹成四邊形,煮熟,就成了廣東酸水粽子。
到了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餃子的原料除了糯米外,還加入了益智仁,煮出來的餃子稱為“益智餃子”。據周人所寫的《嶽陽風土誌》記載:“習慣用樹葉把小米包起來,煮熟,煮透。從五月五日到夏季的至日,有壹個餃子和壹個小米。”南北朝時期,出現了雜粽子。米飯混合了動物肉、栗子、紅棗、紅豆等。,而且品種越來越多。粽子也被用作交流的禮物。
到了唐代,粽子用的米“潔白如玉”,形狀出現了圓錐形和菱形。日本文獻中有“大唐粽子”的記載。宋代有壹種“蜜餞粽子”,就是把水果放進粽子裏。詩人蘇東坡有詩“粽子裏見楊梅”。這時也出現了用粽子堆成亭臺樓閣和木制車馬的廣告,說明吃粽子在宋代是非常時尚的。到了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材料從樹葉變成了樹葉。後來出現了用蘆葦葉包裹的粽子,又出現了豆沙、豬肉、松子、棗、核桃等附加材料,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在端午節的早上,家家戶戶都吃粽子來紀念屈原。壹般都是前壹天包粽子,晚上煮,早上吃。粽子主要是用嫩蘆葦葉和竹葉做的,統稱粽子葉。粽子的傳統形態是三角形,壹般以內瓤命名。糯米叫大米粽子,赤小豆粽子叫赤小豆粽子,棗粽子叫棗粽子。棗子餃子諧音“初中”,所以吃的最多,打算讀書的孩子可以早點拿冠軍。過去,進士們在參加科舉考試的那天早上會吃棗餃子。到現在為止,在中學和大學的入學考試日的早上,家長們都要為考生做棗子餃子。
煮粽子的鍋裏壹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話煮點鴨蛋鵝蛋。吃完蘸糖的甜粽子,要吃蘸鹽的雞蛋。據說五月底吃粽子鍋裏的煮雞蛋,夏天不會生瘡;中午把粽子鍋裏煮好的鴨蛋鵝蛋放在太陽底下曬壹會兒再吃,就不會頭疼壹夏天了。
清明節
清明節的由來: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始於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首先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清明節壹到,氣溫回升,正是春耕春種的好季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種瓜豆”的說法。農業諺語“植樹不如清明”。後來,隨著清明和寒食的日子臨近,寒食是人們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和清明合二為壹,寒食成為清明的別稱,成為清明的壹種習俗。清明那天,不放煙花,只吃冷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