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初壹過去是元旦,俗稱“正月初壹”。公歷實行後,改名為“春節”。據《古作物雜識》記載:“大年初壹拂曉,聽鞭炮聲,謂之開鞭炮聲。先拜佛像和祠堂,再拜長輩。吃著團圓餌和長壽面,男女常常齋戒。俗話說,湯飯不能吃,吃了它,每年都要出去淋雨。何俗信鬼神,每次燒香填大街小巷,城隍廟最熱鬧。”這是清朝的習俗。
民國初壹淩晨,嘉興居民在南門外的小草王廟爭相燒香,第壹個中了福。海寧的石霞是“十廟燒香”(淩晨從家裏出發,燃放鞭炮迎接新年,然後依次在十廟燒香)。直到天亮,“開鞭炮”聲此起彼伏。壹大早,祭拜天地祖宗,給長輩拜年,給晚輩拜年。吃米線餃子,大人小孩穿新衣。早餐流行“燒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頭上燒香”等迷信習俗逐漸被廢除。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頭上燒香”呈上升趨勢,城鄉佛教信眾紛紛前往覺海寺等地燒香。
在海寧地區,我們今天早上吃年糕,意思是“年年高”。敲鑼打鼓叫“年鑼打鼓”。蠶農在這壹天掃地,稱之為“掃蠶花”。兩人相見,互望“四分蠶花香”,祈求蠶繭豐收。嘉善農村也有在門上貼柏枝的習俗。在嘉善、海寧,有的地方開學第壹天不做飯,除夕吃米飯,象征著年年有余。那壹天,城鄉居民開始走親訪友,慶祝新年。民國時期有“奪地”、“奪竈神”之舉。“接竈神”就是在竈臺上點燃蠟燭和熏香進行“接竈神年糕”,並掛上新的竈神蓋和“竈簽”,以“迎接竈神從天而降”。解放後就沒有這樣的習俗了。
小年潮
正月初三,舊俗嘉興人在這壹天祭奠祖先。在民國時期,每個女婿都選擇這壹天去妻子家過年。
“財神”生日
正月初五被稱為“財神的生日”。據《古作物雜識》“初四,下午接竈,晚上接路邊。每個人的小房子前都掛著兩盞燈籠,堂屋裏陳列著水果、飯團、魚等東西,還有路邊的米飯和湯,俗不可耐。”路頭”就是老百姓所說的“五路財神”。民國時,店鋪從初四午夜到初五淩晨開門營業,燈火通明,點起蠟燭,擺好祭壇接待“財神”,蜂擁至財神廟“兌換金元寶”。在第五個月的第五天,所有的商店像往常壹樣開始營業,並且陳列著酒。任何壹個被請喝酒的店員,都是持續性員工。近年來,壹些商店在初四晚上的淩晨燃放鞭炮和煙花,這意味著“收到財神”,還有壹些商店在門上張貼偶像。
人日
按照舊習俗,正月初七是人節,也叫“人生日”。那壹天,人們掛上巨大的天平,給人稱重。還有給小女孩戴耳朵和耳環的習俗。據《何故雜識》記載:“人們喜歡每天稱體重,稱體重可以使人壹年不生病。這個案例是從孩子開始的,被稱為經歷逐年增加。然後女性效應,逐漸到不問男女老少皆效應”。
阿瑪諾梅
按照舊習俗,正月初九是“阿瑪諾梅”,也就是玉帝的生日。民國時期,善男信女都去城裏的神秘寺廟拜祭玉帝像。在視圖中,羅天設置了三天,最後壹天是“天表”,而給予者被列為“天表”。
元宵節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俗稱“正月上半月”,又稱“元宵”、“上元節”。親戚朋友之間拜年的拜訪逐漸停止了。村裏有句諺語,“拜年正月上半月,拔門閂追壹會兒。”元宵節是元宵節。在舊習俗中,正月十三點燈籠,十七關燈籠。據《古作物雜識》“上元燈會十三日點燈,十七日閉燈。雜彩縛龜山,繡圖,梯田,五色燈,明角,官紗,去墨,絲料。”那壹天,壹家人吃餃子(餃子),晚上迎燈。在古代嘉興,迎賓燈非常熱鬧。民國時期,國計民生困難,所以從辛亥革命到建國的40年間,“迎龍燈”只舉辦過幾次。城內燈會以龜山華麗,燈傘(又名“紙傘”,刻有《三國誌》《紅樓夢》等戲曲)彌足珍貴。在農村,燈籠是為了娛樂而調整的。市區有七八家做燈的,比如王聚興紙紮店,生產比海寧的粗糙。元宵節將以火球術開始,從蓮花堤出發到北街和弓玄橋,沿途遊人如織。迎燈隊伍配有絲竹表演、高蹺、湖船、地方戲曲和其他民間歌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元宵節相當流行,有火球、自由燈、魚燈、籃子燈、花燈、龍燈、獅子燈和展示西遊記人物的燈籠,並成群結隊地組織遊行。
海鹽曾經有壹座歷史悠久的“滾燈”。見本刊《文藝》壹文。建國後,海鹽縣長川壩壹帶仍有人會玩滾花燈,如劉海拋錢、鷓鴣倚灘、鶴生蛋、幹炒鷓鴣、星月拱月等。其實就是舉、跳、側手翻、倒立、蹦、跳等壹套結合滾燈籠的雜技、舞蹈動作。
海寧石霞燈會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始於唐代,盛於宋代。現在比較發達,在國內外都比較有名。20世紀80年代,石霞多次舉辦燈會,彩樹銀花,場面壯觀(詳見本刊《名優特產》壹文)。歷史上,桐鄉濮院歡迎燈籠,可以與石霞元宵節相提並論。其“去墨紗燈”造型優美,集繪畫、雕刻於壹爐。它有幾百年的歷史,卻遺憾近代的衰落。
桐鄉烏鎮元宵節的習俗是“走橋”,意思是晚上男女老少沿街從南到北走過每壹座橋,壹步壹步看燈,預示著健康幸福的壹年。
在嘉善,在窯子周圍,流行著“騎燈籠”的習俗。用竹紙粘貼馬頭和馬尾,將馬頭綁在表演者的腹部,馬尾綁在腰後,使人如騎馬壹般。每隊有12名表演者,2人騎馬,10人手持松鶴、龍、蝴蝶、鳥獸造型的花籃。有的還玩白蛇傳、三國演義等角色。表演者載歌載舞,在古代被稱為“地方戲”。燈籠隊每到壹戶人家,都很受歡迎,被視為吉祥。
壹些地方在元宵節的時候也會舞龍。1988元宵節,平湖九彩龍在浙江省舞龍比賽中獲獎。
按照老習俗,這壹天嘉興地區是禁止下雨的。諺語:“前半個月下雨,壹年都不好看”。民國前後,這壹天店家在收銀臺上點燃蠟燭,稱為“年燭”。
2月2日
在古代,農歷二月初二被稱為土地的生日。人們吃炒年糕,稱之為“撐糕”,以示即將開始耕作,需要強壯。海寧地區稱這壹天為“蘿蔔生日”。據《古作物雜識》記載:“二月二日土地生日,常見吃油年糕,謂之“撐”。是日本農村的瓜茄子品種。在廟裏玩壹天音樂或者花錢,晚上就讓花開爆了。”
花的傳奇誕生
農歷2月12日被稱為花朝,俗稱百花生日,其次是水稻等作物的生日。
放風箏
正月和二月是放風箏的季節。有句諺語:“正月鷂子二月飛,三月只有破鷂子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放風箏成為壹項群眾性的娛樂活動。3月20日,1990,第壹屆城郊風箏賽在嘉興體育館舉行。最大的“指揮棒”為110節,長55米。
三月三節
據《嘉興府誌》(卷三十四:《風俗》)記載,“朝覲小武當,是日本人的競賽”。桐鄉、平湖的農村婦女戴薺菜花,表示夏天不會頭暈。晚上吃螺螄叫“摘青”。嘉興人把野菜花掛在門上,用紅紙包好,稱為“野菜開花結牡丹”,以求吉祥。女人和孩子在陽光下放薺菜花。民國時期,嘉興有迎水會的習俗,在參加水會的船上演奏各種戲曲,起於南燕,止於北門。
舊時桐鄉濮院在三月初三舉行“珠寶交易會”,始於明末。起初,它被稱為上帝會議,人民稱之為珠寶博覽會。明代李日華《渭水軒日記》中寫道:“萬歷三十八年,濮院鎮得羅綺之福,亭臺數十座。在亭子上,人們被用來扮演故事人物的角色,他們非常聰明,在城市中受到歡迎。遠近男女雲集,壹國瘋狂。”清初神改名壽生會,每隔幾年舉行壹次。到了民國就停了。
清明節
在古代,清明是壹個類似於春節的大節日。俗話說“清明大過年的。”由於春光明媚,又是農忙、養蠶的前夕,廟會、水博會、賽跑、遠足等活動都在當時舉行,尤其是清明掃墓歷史悠久。民國時期,城市居民雇船,帶著紙錠、蔬菜、青團子等供品,到郊區祭奠祖墳,趁機去遠足。建國後,清明掃墓習俗不變,出現了祭掃革命烈士墓和紀念碑、緬懷先烈的新習俗。近年來,人們經常每天埋葬祖先的骨灰盒。
夏初
按照舊習俗,長夏是“酒仙的生日”,許多人喝酒。還有稱人的習俗,叫長夏稱人,保證人不會在夏天。民國時期,“麥芽餅”天天吃。長夏前後,市場上也有麥芽餅出售,稱為長夏餅。在過去,長夏也喜歡吃櫻桃和海螺。這壹天,孩子們自己拾柴,從地裏采摘新鮮的蠶豆,在野外煮蠶豆飯(有的加壹點臘肉和竹筍),稱為“燒菇飯”。工人們放假壹天,當地農業諺語說:“走出絲車,踏入稻田。”意味著插秧即將開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農村仍普遍有煮菇、稱秤的習俗。
端午節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叫“端陽節”、“中元節”、“重午”。打草、吃粽子、喝雄黃酒吃鹹鴨蛋、吃“黃武”(黃瓜、黃魚、鱔魚、黃泥蛋,即鹹鴨蛋、雄黃酒)的習俗。掛菖蒲、大蒜、艾葉;燒白術、白芷有消毒驅蟲之意。孩子們在額頭上用雄黃寫下“王”字,戴上香囊,婦女們把黃繭割下的小老虎戴在頭上,在門上貼上道士送的黃紙符,在花瓶裏插上石榴花,中殿掛著鐘旭的畫像,這些都是驅邪祛病的標誌。新豐、井巷鄉老郊區,農民有用磚量午時的習俗(院子中間豎壹塊磚,沒有磚影就是午時)。這壹天熏黃煙(用硫磺、雄黃等物驅蟲),大門上貼“端午送百蟲,送影無痕”的字樣。將大蒜埋在灰燼中烹飪,稱為燒蒜,這壹習俗至今仍存在。端午節吃瓜子和醬鴨廣為流傳,至今未變。
分龍日
在舊習俗中,5月20日是“龍離日”,全國各地的人們聚集“水龍”進行消防演習,也被稱為“水龍會”。嘉興水龍會在南湖舉行。這種習俗壹直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
燒“洗腳香”和“花船”
舊時嘉興新豐、平湖縣壹帶農村,農民插秧後,都要到寺廟燒香,稱之為“消足香”,有的地方還舉行“花船賽”。據記載,“花船”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主船上掛著雨傘和彩旗。參賽船只小巧玲瓏,漆色新穎,故又稱“賽船”。這種習俗最近已經消失了。
烹飪日
在舊習俗中,六月的第四天是“廚房日”,用來祭祀竈神和菩薩。
蓮花生日
嘉興6月24日為“蓮花生日”的古老習俗,也稱為雷祖日,盛行於清乾隆和民國時期。那是日本市民不用付擺渡費就能遊覽南湖的壹天。農民去煙雨樓邊的雷祖堂(雷祖堂)進香。這壹天,南湖有上百艘遊船。大船內有“屏風船”,俗稱“雙夾巷”、“單夾巷”,可做餐桌。該船覆蓋天篷,運送乘客。
夜晚,南湖上放荷花燈,用紙紮好,綁上木屑,點上紅蠟燭,浮在水面上,多達壹千盞。煙雨樓通宵供應茶、酒、面食,昆曲社在湖上舉辦音樂會招待。
長工的生日
嘉興喬峰鎮壹帶過去在7月1日被稱為“長工的生日”,這使得鎮上的市場很熱鬧。
七夕節;七夕節
農歷七月的第七個晚上被稱為“七夕”,也被稱為“乞巧節”。舊習俗是晚上,女人穿針求月下巧。據《嘉興府誌》(卷三十四:《風俗》)記載:“七夕月下,女子紮彩線,陳瓜國取牛女演員,曰:乞巧,搗鳳仙花染指甲。女人在月下穿針,穿三次,是聰明的。”七夕的習俗起源於“牛郎織女”的傳說,這是壹種日本表演,壹般在牛郎織女處表演。嘉善農村家庭用西瓜祭祀牛郎織女,用臉盆接露水,意思是露水是牛郎織女的眼淚。擦擦眼睛和手,能使人的目光清澈,心靈手巧。桐鄉濮院有七夕請機神的習俗。
民國時期,嘉興有壹首童謠:“七星七星,扁擔星,巧念七遍,方為聰明。”晚上的祭品主要是西瓜、蓮藕、菱角。當天,南湖節再現,不亞於6月24日的夜晚。
七月半
俗稱“中秋節”,也稱“鬼節”。有“探死”、“燒陰香”等活動。民國時期,城隍廟香火鼎盛。城隍廟焚燒紙錠,稱為“送庫”。前壹天晚上,農村婦女聚集在城隍廟,席地而坐,焚香念佛,被稱為“城龍相伴”。民間祭祖就跟清明壹樣,只用餛飩代替餃子。桐鄉縣東南部,海寧市西北部,七月半吃餛飩。建國後,“陪鎮神”等活動被廢除,但祭祖、吃餛飩等民俗仍在延續。
“地藏王”的生日
在舊習俗中,7月30日是“地藏王的生日”。這天晚上點上香,在地上鋪上燈狀的瓦片,並內置上藥膏、香屑之類的東西。大街小巷到處都是,被點亮後看起來就像白晝。當人們說“大地藏香”時,他們崇拜的是大地之王。另壹個說“九四焚香”是給元末的張士誠燒香。張原是農民起義的首領,在蘇州被稱為吳王,後被朱元璋所滅。他的昵稱是九思,他的生日是7月20日。他在那天燒香,並稱之為“九思香”,後來被誤認為“救世香”,甚至被稱為“狗屎香”。在舊社會,這壹天,人們帶著嬰兒到寺廟去送他們的名字,請求佛陀的祝福,讓他們成為“佛的兒子”。孩子們每天都穿新鞋。這種習俗已經廢棄很久了。
燒巴寺香火
民國時期,嘉興大量農民(多為中年以上婦女)在八月初八進城燒“八廟香”。八寺:冷巖寺、凈巖寺、祥符寺、天寧寺、寶鐘寺、金銘寺、東塔寺、茶禪寺。另外“四塔”是燒的,四塔指的是東塔、溝塔、真塔、三塔。建國後廢棄。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俗稱“八月半”。吃月餅,賞月,全國都壹樣。嘉興獨壹無二,中秋之夜有南湖酒遊。據《嘉興府誌》(卷三十四《風俗》)記載,“少女夜植罌粟”。清初朱彜尊也寫過壹首詩:“秋光止無焰剪,寒露濃桂花樹。我怕我脫衣長罌粟花,月如淹心房。”種植罌粟是為了觀賞。這種習俗已經廢棄很久了。
觀潮節
8月18日,舊俗,是潮神的生日。常有人去鹽官觀潮,近代更盛。辛亥革命前,地方官員每天準備三支香燭,在鎮海樓旁的大觀閣祭祀潮神,朝廷有時也會派達官貴人到海神廟祭祀。
重陽節
九月初九是重陽節,是用米粉和栗子做蛋糕,插三角彩旗的日子,稱為“重陽糕”。民國時,當地人延續清朝舊俗,到郊外的徐山和城裏的瓶山,真的像壹座塔。郊區新豐鄉鄧青村有鄧青碼頭,是徐山的殘脈,“尋數十尺”,附近的人都在此登高。市內的壹清曲社當天在園內舉行“同步”拍歌賞菊。桐鄉濮院重陽對吃紅豆糯米感興趣,稱之為“益智米”。建國後,關於重陽的習俗逐漸淡化。80年代後,定為“老人節”,開展敬老活動。
十月王朝
按照舊習俗,農歷十月初壹稱為“十月朝”。民國時期,農民去紙鋪買喪服和明器祭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這壹習俗被廢除。
冬季至日
冬天的至日是古代的壹個大節日,嘉興強調冬天的至日。俗話說,“冬天的至日大如壹年”,古老的風格得以保留。據《嘉興府誌》(卷三十四:風俗)“冬至日先慶,冠以賀,似元旦儀”。民國時期,在冬季至日祭祀祖先,埋葬浮棺,焚燒廢棺。民間祭祀仍然是冬季至日的滋補品,包括紅豆糯米和人參湯;銀耳、燉核桃、桂圓煮雞蛋等。吃羊肉是海鹽地區的壹種補充。人們在冬天的至日腌制魚,為中國新年做準備,這被稱為“鯰魚”和“年肉”。他們還為冬季蔬菜腌制蔬菜和野菜。滋補和腌制魚和泡菜的習俗壹直延續至今。在這壹天,有許多人去墳墓祭祀他們的祖先。近年來,許多人選擇這壹天或去墓地埋葬死者的骨灰盒。
實驗室用動物飼養者協會
舊俗中,臘月初八叫臘八粥,粥是用水果和棗熬制的,所以叫臘八粥。最近仍有少數家庭保持這壹習俗,凈巖寺等寺廟也為信眾熬粥。
烹飪日
按照舊俗,農歷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稱為“做飯日”,有打掃房間灰塵的習俗。民國時期,人們在23日或24日晚上“送竈”,用糖糕、加糖或麥芽餡的米粉團子祭祀“竈王爺”。他們迷信“竈王爺”會指責別人的過錯,用餡糖糊住自己的嘴,俗稱“醉思明”,用麻桿和蘆葦席做“轎子”,拿出來塞進汽車裏焚燒。建國後,這壹習俗在城市逐漸廢除,在農村仍有,只是儀式有所簡化。
嘉興以前吃紅豆糯米飯,小籠包,焦糖做的金元寶,炒毛豆等等。
烤箱送來後,是壹個“謝年”,是對上帝的獎賞。25日至28日,將在四天中的壹天晚上舉行,有豐富的供品、桌子、紅蠟燭和熏香。供品上用紅紙剪子、如意的花鳥稱為“年華”。用糯米粉做成成套的錠。還用紅線掛著活鯉魚。
農歷除夕
這是年夜飯,家人團聚,慶祝新年。在舊嘉善農村,除夕有吃“塌菜”的習俗。“樹塌”和“脫苦”諧音。嘉興吃年夜飯,花生叫“神仙”,黃豆芽叫“如意菜”,皮蛋叫“元寶”,都取其吉祥之意。妳不能把所有的飯都吃完,以顯示妳還有壹年多的時間。吃完不能說“吃完”,要說“吃好”。剩飯放在新的米筐裏,用紅紙封好,叫做“來年飯”,放在新年的第壹天。桌子上的魚不能吃,也意味著不止壹年。當晚,店員們提著燈籠,爭相討債。債務人逃避債務,午夜後可以延期還債。理發店和浴室營業到午夜。守歲;長輩給年輕人“壓歲錢”,放在枕頭下面。有些人還會在枕頭下放壹些水果,如荸薺、橘子和花生。
太平軍生日
清末民初,海寧石霞鎮橫頭家家戶戶都在8月23日燒紅糖芋頭粥,據說是太平軍的“生日”。相傳清鹹豐十年(1860),太平軍部隊進攻石霞,於8月23日進入石霞。因為救了婦孺,當地百姓後來把8月23日定為“太平軍生日”,煮了紅糖芋頭粥,壹直延續到抗日戰爭前夕。根據口口相傳的調查,這個習俗的起源是否另有含義,無法深入研究。
臘月敲門。
又稱“火燭”。嘉興每年冬天,黃昏時分,總有人在街上敲門,大聲吆喝:“天冷小心蠟燭,謹防賊,前門要關,後門要撐,柴房要看,爐灰要堆,蠟燭要小心爐後。”提醒居民防火防盜,除夕捐點錢給他作為獎勵。這個習俗壹直流傳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