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前,新娘必須請人“刮臉”,即用絲線將新娘臉上和額頭的頭發擰幹,然後盛裝打扮。按照習俗,晚上新娘被送到新郎家,婚禮中的所有娛樂活動都在晚上開始。所以天黑後,男方家派女賓到女方家拜堂,女方家用“換茶”(糖果)招待。阿訇念完經,有人喊壹聲“走吧”,新娘離開家人,在親友和男方婚禮賓客的陪同下,來到男方家。這叫“送別”。男方家還設宴招待送新娘的親朋好友,隨後新娘與男方的親朋好友見面。男方的親友也在前壹天給新娘送去了“拜堂禮”。然後,大家用鐵鏈把新郎綁起來,綁在樹下或石柱旁,給新郎抹黑。這叫“玩女婿”。然後就是“作弄媳婦”。大家紛紛和新娘開玩笑,逗得她哭笑不得,臉紅心跳。然後他們把新郎和新娘推到壹起,讓他們表演節目。就這樣,直到晚上兩三點鐘,親朋好友才漸漸散去。新娘吃完父母送的飯,新郎給她壹些錢,新娘給她壹些東西(比如衣服)。然後,兩人才進去了。第二天淩晨四點,天還沒亮,新娘的母親就派人送來十個荷包蛋,叫“敲蛋”,新娘的婆婆叫兒媳婦起床。“邦布達”(上午儀式)結束後,男性親友來到新郎家互相祝賀,然後新娘家派人給女兒送早餐。新娘壹吃完飯,她的叔叔或哥哥就來新郎家接她回家。新娘帶著大家給的“拜禮”回娘家,讓親朋好友看。這就叫“受食”。下午,新娘家請新郎“回門”,新郎要陪客人。女方家已經做好了面,“換了茶”,吃飯時還得“扮女婿”。比如在女婿喝的茶裏放點辣椒;女婿張嘴吃飯時,壹旁的親朋好友故意嘲笑新郎的大嘴巴和黑牙,把新郎笑哭了,臉紅了,大家都笑了;氣氛異常熱烈愉快。第三天,婆家還會給前壹天來接新娘的舅舅或哥哥送四樣禮物,叫“四色禮”。下午四五點鐘,新娘在父母家住了壹晚,然後在姑姑的陪同下,帶著“禮物”等禮物回到了婆家。婆家設宴招待大家,娘家給新娘帶飯,叫“回吃”。按照習俗,新娘婚後每隔四五天就得吃壹次父母的飯。所以,壹日三餐都是她親戚送的。飯很多,經常十幾個人都吃不完。所以男方家把多出來的飯送給親戚朋友,然後把禮物還給送飯的女方親戚。新娘回到公婆家,拿出從娘家帶來的禮物,送給送“拜禮”的親朋好友,作為酬謝。第四天,新娘的叔叔或哥哥又來接她回家。這壹次,她在父母家住了五天。六天,或者最多半個月。具體停留時間長短由婆婆決定,新娘必須提前壹兩天回婆婆家,由親朋好友陪同,然後送她禮物。至此,歷時半個月的婚禮儀式完成,新郎新娘開始了各自的生活。此外,在Xi安的回族地區還有壹種奇特的結婚儀式,即通過父母的葬禮結婚,稱為“孝贖媳婦”。這種婚俗被著名人物徐浩記錄在《彬齋日記·騎虎難下》中。“據唐德宗宜章公主說,他嫁給了張茂宗,茂宗有母喪,被吉嫁了。”到了宋代,提倡孝道,這種習俗在其他地方逐漸消失,但Xi安的回族卻繼承了下來。具體程序是,男方父親(母親)去世,如果需要兒媳婦,這時,已經訂婚但沒有過門的新娘,會在為死者舉行葬禮的當天早上,穿著新的嫁衣來到男方家。這時,男方家哭聲震天,大家都很擔心。在男方親友的幫助下,新娘換上了白色的喪服,經過屍體的腳後,拿出手帕痛哭。按照習俗,只有過了門的媳婦才能行禮,沒過門的新娘行禮,說明此時已經過了門,但婚禮還沒舉行。等親戚朋友把屍體擡走,新娘會換上上來時穿的新衣,回娘家,趕緊買結婚用品。然而,新郎的家人正忙於葬禮和婚禮。到了第四十天,按照喪葬習俗,仍然會給死者壹個“帖”,同時舉行正式的婚禮。新娘家還會得到壹個“伴娘”和壹朵“海棠”。儀式與新娘出嫁時無異,但除新郎外,婆家的壹些親友仍會為死者戴上白色的喪帽,穿上喪服,而女方的親友則會穿上紅綠兩色的衣服,這是喪禮期間的事。
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