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8世紀,亞當·斯密就在《國富論》中深刻地指出:“在所有的改良中,交通的改良是最有效的”。
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證明,交通對於壹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非常重要。
高速公路在現代文明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高速公路是20世紀30年代在西方國家開始出現的為汽車運輸提供特殊服務的交通基礎設施。是20世紀交通基礎設施領域新技術成果的重大突破和具體應用。
在國家工程院評選的20世紀20項重大科技成果和突破中,汽車位列第二,高速公路系統位列第11。
可見汽車和為其服務的高速公路在現代文明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國內外經驗表明,高速公路具有行駛速度快、通行能力大、運輸成本低、行駛安全舒適等經濟技術特點,有利於集約利用土地資源、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汙染、提高交通安全性,對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經過70多年的探索和發展,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裏程超過20萬公裏的高速公路。
其中,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都建成了適合自身經濟社會發展的高速公路網。
縱觀世界高速公路的發展史,不難發現,以“快速、安全、舒適、大容量”為特征的高速公路,和汽車壹樣,從誕生的那壹刻起,就深刻地影響著它所服務的每壹個人,它所觸及的每壹寸土地。
高速公路是重要的國家資源,對促進國民經濟增長、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維護國家安全具有重要價值。
高速公路的發展不僅是經濟的需要,也是人類文明和現代生活的組成部分。
發達的高速公路網不僅是交通現代化的主要標誌,也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
近十年來,隨著綜合國力的整體提升,我國陸、空、水路交通建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尤其是高速公路建設成就舉世矚目。
從1988年中國大陸第壹條高速公路胡加高速公路開通,經過17年的發展,全國高速公路裏程突破3萬公裏,位居世界第二。
除* *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高速公路,16省區高速公路裏程超過1000公裏。
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公路網的整體技術水平,優化了運輸結構,為緩解交通瓶頸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但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經濟總量和民用汽車數量都處於快速增長期,交通運輸需求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目前,與社會經濟發展和交通運輸的低水平相比,交通緊張狀況的緩解仍然是較低的、不完全的和不穩定的。
壹個接壹個的回答
高速公路網是建設小康社會的必要條件。
本世紀頭20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加快現代化建設,就需要壹個安全、高效、可持續的交通運輸體系。
在這個體系中,高速公路網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並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國現有高速公路無論是數量還是服務水平都遠遠不能滿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的需要,總體上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
堅定不移地繼續加快高速公路發展,是今後公路建設壹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規劃建設國家高速公路網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現代化的迫切需要,也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提高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條件。
高速公路的發展可以直接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於“五個統籌”發展戰略的實施,服務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
根據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的要求,國家高速公路網的規劃將有助於加快建設全國統壹市場,促進貨物和各種要素在全國範圍內的自由流動和充分競爭。
同時,國家高速公路網的建設對縮小地區差異、增加就業、促進相關產業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從長遠來看,國家高速公路網的建設對中國保持發展潛力、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高速公路的發展必須以科學的規劃為指導,這是由高速公路本身的路網決定的。
起初,中國的高速公路建設是與各大城市相連的。近年來轉向大規模的跨省連接。在經濟發達地區和城市帶,高速公路發展現已進入網絡化的關鍵階段。
目前已建和在建的高速公路主要依據1990左右制定的“五縱七橫”國家幹線規劃。這壹規劃是在當時社會經濟和交通發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僅有12條線路,覆蓋能力有限,顯然不能適應新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為保證我國高速公路快速、持續、協調發展,處理好整體和局部利益、近期和遠期發展、行業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迫切需要制定全國統壹的高速公路網規劃,以明確我國高速公路網的遠期發展目標和布局框架,指導我國高速公路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