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準備好木材。土家人稱之為“割青山”,壹般選擇香椿或烏桕(烏桕),因為香椿和楸樹的諧音是“春”和“子”,寓意吉祥,意味著春天總會到來,子孫後代興旺發達;
第二步是加工梁柱,土家族稱之為“搭大院”,還會在房梁上畫八卦、太極、蓮子等圖案;
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將加工好的梁柱用榫頭連接起來,排列成木扇;
第四步“豎壹根立柱”,這是非常重要的壹步。主人要選擇黃道吉日,請眾鄰居幫忙,先給房梁獻祭,再放在房梁上。然後眾人齊心協力豎起壹排排木扇。這時鞭炮齊鳴,鄰居們紛紛送禮物祝賀。豎屋加固後釘椽子,蓋瓷磚,裝板壁。富裕的家庭必須用飛檐裝飾屋頂,在走廊下雕刻龍和畫鳳凰。
擴展數據:
最基本的特點是,主屋建在地面上,廂房除壹側靠在地上外,其余三面都用柱子懸掛支撐,與主屋相連。吊腳樓有很多優點。懸掛地面通風幹燥,能防毒蛇和野生動物,雜物可放在地板下。
山上的吊腳樓,平地上用木柱分上下兩層,省地又便宜。上層通風、幹燥、防潮,是客廳;下層是豬圈或用來堆放雜物。
有的吊腳樓是三層樓,除了屋頂的瓦片都是杉木做的。房子的柱子都是用大杉木鑿出來的,柱子都是用大小不壹的杉木通過直套管連在壹起的,雖然沒有壹顆釘子也很結實。
房子周圍還有壹座吊樓,樓檐上翹如翼。房子的墻壁用雪松木板開槽,精致的裏裏外外都塗了桐油,幹凈明亮。
底層不適合人。它用於飼養家禽,放置農具和重物。
二樓是吃住的地方,裏面有臥室,外人壹般不得入內。臥室外面是大廳,裏面有壁爐,壹家人圍著壁爐吃飯,寬敞方便。因為有窗戶,所以明亮,采光好,通風好。家人經常在這裏做手工和休息,這裏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
在大廳的另壹邊,有壹條寬闊的走廊與之相連。走廊外面有半個人高的欄桿,裏面有壹排長椅。家人經常在這裏休息,節日裏母親們也會在這裏給女兒打扮壹番。
三樓通風幹燥,很寬敞。除了用作客廳,還隔出壹個小房間,用來存放糧食和東西。
百度百科-土家吊腳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