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盛宴大師,“妳為什麽要做佛教”

盛宴大師,“妳為什麽要做佛教”

什麽是佛教?

廣義來說,凡是為了信佛、求佛、成佛而做的事,都叫佛法。佛陀說,每個人都有成佛的可能,只要妳能相信佛陀的成佛方法,並依法實行,妳就壹定會成佛。所以佛教的範圍有窄有寬。所謂“無量佛”,就是廣義上的成佛有很多種方式,比如拜佛、念佛、行善止惡、說佛的話、做佛的事。要‘持諸清凈戒,諸清凈戒不持;修行壹切良法,沒有不修的良法;量壹切眾生,沒有不被量的眾生。“換句話說,就是‘不作惡,壹切善都行’。也就是積極救自己,但還是積極救別人。因為佛教主張成佛要從建立完善的人格開始,首先勸人不殺生、不偷盜、不奸淫、不欺軟怕硬、不酗酒,這和儒家的仁義禮信智五常很像。更進壹步,要讓人成為超越常人的聖人。佛教中所說的聖人,是指從生老病死等各種人間苦難中解脫出來的人。這些苦難解脫後的境界,就是佛教的目的。如何達到從生死苦惱中解脫的目的,就要相信佛陀所說的方法,並照著去修行。讀書、誦經、聽經,是解脫生死乃至成佛的途徑。所以真正的佛法是讓每個人自己去做。但是,對於不懂佛法,不會修行的人來說,父母親友去世,除了請家人代為做佛事,別無選擇,真的有用。本文中提到的大部分‘佛教’都集中在這種狹義的解釋上。

請家人做佛事有什麽用?

和尚就是修行佛法,弘揚佛法的人。他是專業的修行者,也是專業的傳法者。因為他們做的佛事,不僅對別人好,對自己也好,妳給他們提供生活的需要,讓他們安心做佛事,妳也間接有功德。所以佛陀說,出家為僧的比丘,是每個人的功德。本來和尚的職責不是超度死人。甚至可以說,和尚超度的主要對象是活人而不是死人,雖然佛教修行者確實重視臨終時的補救方法。

在生命的盡頭我該做些什麽?

人,壹出生就已經決定了死亡的命運,所以生的場景不壹定是喜人的,死的場景不壹定是悲傷的。就佛教而言,不離生死,都是可憐!所以,信佛學佛的人,在彌留之際,也能在平日做最有效的佛事。平日好好修行,死後就能脫離生死凡間,去佛門凈土。決定壹個人死後興衰的力量有三:(1)有了分量,有了自己所創造的善惡事業中最重要的,就先得到回報。(2)隨著學習,帶著壹些平日裏最難改掉的習慣,先去同樣的環境裏投胎。(3)隨念而行,終其壹生,隨念而歸,去住六道,或住佛門凈土。

正因如此,佛教主張人要做各種惡事,改掉壞習慣,註意自己的日常思想,甚至要記住佛教三寶和佛法,把自己的壹切功德想成佛國凈土的資本和食糧。學佛的功夫主要靠平時修行,皈依三寶,恪守五戒,供養慈善,儀軌念誦,濟貧濟病,造福社會。如果他平時不入佛門,那麽在他生命的盡頭還有壹個補救的辦法,那就是按照‘以心生’的原則,勸他壹心壹意去讀佛法。勸他放下壹切雜念,永遠不要怕死,永遠不要貪圖家人親人財產,永遠不要心慌。而是要專心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如果他不能大聲朗讀,他應該在心裏默念。如果他的親人真的愛他,就不應該在他死的時候放聲大哭。那只會增加他的痛苦和墮落。而且我們應該建議每個人都陪伴念佛,讓臨終者的心靈與真誠念佛的聲音和諧壹致。如果是這樣的話,他死後可以去佛教的凈土,如果他的生命還沒有結束,也可以念佛的功德,讓他早日康復,活得更久。壹個人在彌留之際,宜以仰坐或仰躺的方式感到舒適。如果處於昏迷狀態,還沒斷氣,就不要因為他尿過就給他洗澡、擦屁股,以免增加他的痛苦和憤怒,影響他死後的道路。他的生命結束後,雖然呼吸斷了,但只要還有壹絲暖氣,他的神識仍然沒有脫離身體,所以要八個小時才能洗澡換衣服。如果采用火葬,最好在24小時後。人死後,如果不變成超自然的,壹般來說就是不死的。

什麽是不死生物?

說到翻亡靈,首先要說明亡靈的本質。死後生命的主體叫做不死生物。民間普遍的觀念是,人死後是鬼,永遠是鬼;在我們佛教裏,絕對不會接受這樣的觀念,否則,就談不上超度了。佛教把凡間壹切眾生分為天、人、神、鬼、旁生(牛、馬甚至蚊、蟻等動物)和地獄六類。這六類中,生而死,死而生,稱為業障之輪中的六大司。所以只有六分之壹的人死後可能會變成鬼。佛教使人超越,擺脫了業障生死之輪中的六大司,稱為超度。但是,普通人死後,除了犯了十惡不赦的罪的人,立即下地獄,做了很多好事的人,立即成仙,普通人卻不能立即轉世。沒有投胎的亡靈不是鬼。在佛教中,它們被稱為‘中體’或‘中體’,即從死亡到轉生的身體。這個中間的身體經常被普通人誤認為是鬼。其實是附在壹點氣上而存在的靈,不是鬼。陰身的時間通常是四十九,在這個階段,我們等待輪回成熟的機會。所以在死後的七期,親友為他做佛事服務,大有效用。如果把逝者最心愛的財產給佛教,用來救助貧病,據說這是為了逝者超生的功德,逝者可以投胎到更好的地方。所以佛教提倡給死人翻身,最好在七七時期。如果妳七期以後再去做佛法,當然還是有用的,但是只能增加他的福報,改變不了他的人生的範疇。如果壹個人壹生做了很多惡,下輩子註定是牛或豬,如果他死後七七期間親友為他做了大佛事,他在陰身階段聽到了佛經,所以他知道了壹些佛理,現在懺悔並立誌向善,他就可能不做牛或豬而投胎為人;如果他生在豬圈裏,然後為他做佛事服務,只會改善這頭牛或者這頭豬的生活環境,讓它食物豐富,不工作,甚至可以避免刀割之痛,被放生;如果妳生在地球上,可以讓他身體健康,受到親朋好友的喜愛,事業順利;如果妳已經生在西方極樂世界,也可以提升他的蓮花位等級,早日成佛。

佛教應該由誰來做?

壹般人都認為佛教是僧尼的事。其實這話只說對了壹半,因為和尚要做佛事,要想從佛事中受益,就要自己做。與其在死後等著親戚朋友來替妳做,為什麽不在活著的時候自己做呢?佛教的對象主要是活人。如果平時不修行,為佛死而臨時抱佛腳,效果是可觀的,但還不如平時有準備的實施靠譜。如果妳自己不做佛事,妳死後親朋好友請和尚尼姑為妳做,效果自然差兩層。所以地藏菩薩的功德經上說,如果生者越過了死者,死者只能得到七分之壹的功德,剩下的六分仍由做佛事的生者獲得。所以我奉勸妳,既然來佛寺請家人做佛事,就要對佛教有所尊重。如果妳還沒有皈依佛教,歡迎妳盡快皈依。逐漸了解佛法並修行不是更好嗎?妳來請僧尼做佛事,是為了超度妳的親友,或者是為了安慰妳對已故親友的懷念,所以這個佛事的主動權就是妳。佛教強調真誠,真誠才有效果。當然,念經拜佛的和尚壹定要真心實意的去做。妳來請他們念經拜佛也要很虔誠。妳應該深深相信他們在佛教中所做的事,這壹定會使死者受益。

佛教強調感應,感應的動機是真誠,而真誠的深度可以決定感應的大小。比如,壹個人重重地撞壹個鈴,鈴就會響得很響,輕輕壹撞,鈴就會響得很低。所以做同樣的佛事儀式,因為誠意的不同,效果也不壹樣。這也是佛教提倡每個人都要親自做佛事的原因。所謂‘人人吃飽飯,人人生老病死’。如果別人代他做佛事,那就遠遠沒有用了。萬壹他在信佛學佛之前就死了,最好和有血緣關系的親戚壹起做。所謂母子連心,生前容易相互誘導,死後的親情也能引發真摯真摯的心。所以在過去的長途劫中,地藏菩薩好幾次都是孝順女兒,每次甚至都是真心實意的為死去的母親做佛事,拜佛、供品、誦經、求佛,感受到佛或羅漢的指引,讓她超度了。如果沒有骨肉至親,或者說不是骨肉至親,那麽與死者生前有聯系的人比與他們沒有關系的人更容易喚起虔誠,產生誘導效應。所以我想勸妳,既然妳來佛寺請僧尼做佛事,那麽佛事的中心就是妳和妳的家人朋友,而不是僧尼。僧尼以佛事為日常功課,妳以佛事超越親友的靈魂。原則上,妳和妳的家人,朋友和親戚應該參加念佛和懺悔。如果沒有,妳至少要在這壹天齋戒沐浴,去除肉欲,專註於‘南無阿彌陀佛’。

念經是為了什麽?

佛經就是佛說的信佛學佛,最後成佛的方法。法門無窮,所以佛經在數量和名稱上都很多。在我們那裏,最適用,最普及的是華嚴經,火焰杯,地藏王菩薩的般若波羅蜜多經,阿彌陀佛經,心經等。誦經的起源來自印度釋迦牟尼佛時代。那時候佛經既不印也不抄,都是口口相傳。所以,要聽佛門弟子代佛的說法,往往就是聽他們背誦自己聽過、背過的佛經。如果他們想記住壹部佛經,他們必須努力背誦。後來念經就成了佛學、佛學的學問。但是,為什麽佛教徒把某壹部經學得滾瓜爛熟之後,還要在佛像前反復念誦?這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把佛經當作壹面鏡子來審視我們的心靈和行為的標準:普通人無法保護自己不犯錯,有時也會犯錯,但無法認識和改正。但當他們面對佛像念誦佛經時,就像聽到佛陀自己的話來教導我們壹樣,讓我們壹次又壹次地鼓勵修行;改正已經犯的錯誤,改正沒有犯的錯誤,決定不犯,做已經修好的好事,努力增加沒有修好的好事,決心修好。就像壹個愛美的女士。她閨房裏有面鏡子,出門要隨身帶著。她早上照鏡子,偶爾還得再照壹次鏡子。今天,明天,後天,後天,甚至後年,她還是要照鏡子。那只是為了保持或者增加她臉上的整潔和美麗。二是把誦經作為代表佛的神聖使命:佛教的主要對象是人。六道眾生中,除了人之外,還有天、神、鬼和少數動物(動物)也可以信佛。所以,雖然沒有人,或者說在沒有人理解念經的意義的地方,但是只要有人念經,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天、神、鬼、獸來聽我們念經。壹切眾生,如天、神、鬼,還有壹些眾生,都有或大或小的神通。當我們念經時,只要我們是真誠的,我們就能感應到它們去聆聽它們。如果妳為死去的親友做佛事念佛,妳的誠心就開始動了,親友的亡靈就已經得到消息,壹定會如期前去聽經;亡靈的靈性特別高。即使他們活著的時候沒有聽過佛教的壹個字,死後聽了經書也能根據自己的善根理解信仰。

表白是為了什麽?

懺悔,也叫儀式懺悔,就是拜佛菩薩,懺悔自己所有的罪。普通人的言行,如果仔細審視,往往可以說是在犯罪。普通人的生死輪回都是自己的‘因緣’拉的。如果他們過去沒有造過罪,他們現在就不是普通人了。如果今生所有的罪都消除了,現在就是聖人的境界。普通人很心疼。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做自己前世做過的事,也別無選擇,只能做自己今生做過的事。從現在開始停止犯罪還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的大佛,大慈大悲,說了壹個眾生懺悔法。前面說的念佛是讓我們照照佛教的鏡子,現在說的懺悔是教我們把心放進佛教的水裏洗壹洗。懺悔的作用是洗去我們罪惡的心。所以,向佛懺悔並不是要求佛赦免罪過,而是要求佛證明自己已經向佛懺悔了自己的罪過,下定決心不再故意作惡。對他來說不是表白,而是認錯的後悔;佛菩薩那麽偉大,慈悲,清凈圓滿,希望我們成為偉大,慈悲,清凈圓滿的聖人,但是我們還在自己的罪中打滾,應該懺悔。我們懺悔的作用是洗去我們罪惡的心,就像我們在從沙子裏淘金,逐漸沖刷沙子得到金子;我們向佛懺悔,逐漸擺脫了罪惡和汙垢,我們得到了壹顆解脫的清凈心。在中國,各種告白和儀軌都是很多先人的根櫟佛經編的。最受歡迎的有梁皇保告白,三味水風景名勝區告白,大悲天憫人告白,藥師告白,凈土告白,藏民告白,千佛告白。踐行這些懺悔的人,從古至今流傳了無數次,真可謂“有貢獻無貢獻”。表白當然最好是自己做。如果妳自己沒學過,或者覺得自己還沒拜夠,自然要請僧尼來做,或者代已故的親友來做。道理和念經壹樣。

火焰嘴是做什麽的?

火焰口指的是鬼道中的餓鬼,鬼道中的眾生分為三類:(1)他們出生的時候做了很多善事,如果把自己鑄為鬼,就會變成很有力量的有錢鬼,城隍、土地之類的神,壹般人都信,也就是屬於這類鬼神。(2)壹生做的好事不多。如果妳把自己鑄造成壹個鬼,妳就會變成壹個沒錢沒勢的鬼。妳相信的鬼大多是這樣的。(3)壹出生就貪得無厭,小氣,占別人便宜。如果把他們投成鬼,他們就會變成沒有快樂和軟弱的餓鬼。人們說的鬼中,有餓鬼。這些鬼吃的很多,但是喉嚨特別細,很難吃飽跟食物壹起吃。而且因為業力,他們很難看到食物,即使得到了美味。佛陀慈悲為懷,說了很多種神咒,比如清業障咒、換食咒、開喉咒等等。每當依法念誦這些咒文時,被召喚而來的餓鬼就可以借助佛祖的神通飽餐壹頓。飯後會為他們宣講佛法,勸他們歸依佛門三寶,教他們三昧的密戒,永遠擺脫鬼怪的困擾。這就是火焰嘴的作用和目的。所以對於鬼道來說,火焰出口無異於無限解脫,所以也叫‘送飯’。如果妳的逝者親友沒有陷入餓鬼道,讓火焰通過,就等於為他們做了解脫的功德,所以也有用。

人鬼之間的佛教

大部分人誤以為做佛事是專門為死鬼設計的儀式。所以我想再次告訴大家,佛教的主要對象是為生者而不是為死者超度,而且還是壹種補救,不是佛教的中心工作。所以死者生前壹定要做佛事,結婚、生育、災難、疾病、生日、求職、開業、買賣、建築、定居、經商等等都要做佛事。修行積德是為了死,行善是為了樂嗎?佛教能給現在和來世帶來祝福;世間能使人富足的福報,尤其是能使人快樂的佛果。按照民間習俗,念經拜佛可以作為冥界鬼的錢,焚燒紙張、錫紙、鬼票來增加冥界鬼的財氣。其實佛教裏沒有這個概念。念經拜佛是對逝者的祝福。死人死了,不壹定就成鬼了,鬼也不需要人間的錢。金錢只是人類交易的媒介。焚燒紙錢只是漢唐以來中國流行的壹種民俗。既然人死後,可能只有六分之壹的人生下來是鬼,所以請不要確定妳的親人朋友死後會變成鬼。妳要用虔誠祈求佛教的保護,保護妳死去的親人和老朋友,超度西方極樂世界。至少,妳要希望他們是生在人,還是生在天。在中國大陸,還有壹個習俗,就是男人死了要請和尚做壹個“搭橋”或者“破地獄”的佛事,女人死了要做壹個“血湖”的佛事。這在佛教中也是沒有根據的。佛教不認為人死後會墜入地獄。為什麽要把剛死的人引到地獄的奈河和血湖?所以我想奉勸這篇文章的讀者,自己要做佛法,要明白為什麽要做。作為什麽佛教服務?

  • 上一篇:今天的周易是吉祥的,吉祥的。
  • 下一篇:天津住宿便宜,日租還是床位,比較幹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