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壹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所以春節的習俗也是多種多樣的。據傳說,年動物害怕紅色,火和噪音,所以人們有貼春聯,放鞭炮和敲鑼打鼓等習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風俗是不壹樣的。
春節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壹年中最重要的節日。如何慶祝這個節日,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壹些相對固定的風俗習慣,很多流傳至今!古代習俗很多,比如給壓歲錢。
春節:
在原始社會,有壹個“臘祭”儀式:秋收後,人們要祭奠祖先,回報神靈的保佑和祖先的庇蔭,祈求來年再獲豐收。久而久之,就成了壹種習俗。自從堯舜時代,人們就開始慶祝春節了。
春節的時間是在年初,也就是每年的第壹天。在古代,壹年開始的時間是不同的。夏朝農歷正月初壹,商朝十二月初壹,周朝十壹月初壹,秦十月初壹。漢武帝重新制定農歷正月初壹時,也采用了“太初歷”,規定農歷正月初壹為元旦,俗稱“過年”。此外,它也被稱為鄭丹,開年,開年,方年和華年,其中“元旦”是最常見和最長的。
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規定采用公歷,公歷1月1日定為元旦。這樣,春節就成了正月初壹的名字。事實上,春節這個名字自古就有,它指的是春天的開始。因為民間稱農歷正月初壹為春節,所以他們不再稱立春為春節。
-唯美主義-薛穎編輯
春節如何吃“老北京”;
北京民謠:“蜜瓜祭竈,新年到”。最先進入節日的食物是蜜瓜、關東糖等用於“祭竈”的小吃。它是用膠狀麥芽糖做成的,甜味略帶酸味。在生活不是很富裕的年代,是絕佳的美食。而且家裏還有蜜瓜和關東糖,預示著春節不遠了。當然,“竈神”不食人間煙火,這種希望“竈神”在天堂說好話,在陰間保平安的“賄賂”自然就成了孩子們口中的事。
老北京人特別講究“過年”,所以有:“不要貪孩子。過了臘八就是過年了,臘八粥還要喝幾天。二十三、蜜瓜會粘,二十四、打掃屋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和面,二十九、蒸饅頭。民謠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等,都是老北京春節期間的美食。在今天,這些都是家常便飯,但在五六十年代,妳只能在過年的時候大飽眼福。
春節期間只有以上幾種食物,當然不算豐富。比如古代用來祭神祭祖的糕點——蜂蜜、沙琪瑪,既是北京滿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的食品,也是北京的必備食品。壹些富裕的北京人過去在除夕吃魚。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祀神靈的名義,後來聯想到“吉慶有余”的吉祥語。魚既是美味又是祭品。
至於除夕夜的餃子,吃素的餃子是用來拜神的,而大家都吃肉。生活不富裕的人,塞的都是肉和菜。即使是最窮的家庭也會在過年的時候吃餃子的“程序”。除了餃子和年糕等眾所周知的美食,“老北京”的人還會嘗試“豆醬”——壹種由皮、豆腐幹、大豆、四季豆和豆瓣制成的涼菜,顏色為琥珀色,類似於“凍肉”。此外,還有“芥菜墩”,這是壹種用來佐酒和開胃的涼菜。人們在節日裏吃很多油膩的食物,容易“上火”“生痰”。這些涼菜可以彌補這個缺陷。
當各種素菜都準備好了,北京人還會準備糖果、幹果、瓜子、“雜果”,也就是今天的什錦果脯。在當時,這些小吃是人們圍坐在火爐旁死去時的美味食物。
如今,幾乎所有以祭祀祖先和神靈為名的供品和傳統食品都被保留了下來,只是沒有那麽顯眼了。至於今天的春節,飯桌上只能用“豐盛”兩個字來概括。有哪些川魯菜、生猛海鮮會出現在老百姓年夜飯的餐桌上。說“新派”的人會去大飯店“搶飯”迎接春節!
臘八吃臘八粥:
臘月初八,當然家家戶戶最重要的是熬臘八粥。關於臘八粥的起源,有幾種不同的說法:有的說是祭祀神農,有的說是紀念嶽飛,還有的說是朱元璋傳下來的。但流傳最廣的是紀念佛陀。
據佛教《普瑤經》記載,釋迦牟尼逃出皇宮,在喀山出家後,研讀經典,在山中度過了六年。當他完成學業的時候,是中國的臘月初八,也就是普通佛教徒所說的“釋迦牟尼開悟日”。據《因緣經》記載,由於六年苦行,釋迦牟尼無暇顧及個人衣食。他每天只吃壹些麻麥,常年吃不飽穿不飽。當他從學校畢業時,他已經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累了,他走下卡杜山,坐在尼羅河邊,向村民乞討。村裏的放牛婦女用幾碗孟幫忙擠奶,煮好了給釋迦牟尼吃,使釋迦牟尼的身體恢復得很快。佛教興盛後,為了紀念這壹事件,規定這壹天是古印度人民“齋戒出家”、施舍窮人的日子。佛教傳入中國後,臘月初八布施逐漸成為煮臘八粥的習俗。明代陳寫《天傳》:“宋代東京十二月初八,送七寶五味粥於京師各寺。”這裏所說的“七寶五味粥”指的是“臘八粥”。在中國的壹些佛教寺廟裏煮“臘八粥”是為了紀念尼羅河上的壹個牧牛人救助釋迦牟尼的故事。
普通人除了煮臘八粥拜佛,還把它當做親朋好友、鄰居的饋贈。
臘八粥在古代是用赤小豆和糯米煮成的,後來用料逐漸增多。南宋人精心撰寫《武林舊事》說:“用核桃、松子、奶菇、柿子菇、柿子栗子煮粥,叫臘八粥。”至今,江南、東北、西北廣大地區的人們仍保留著吃臘八粥的習俗。
臘八粥用料很多,壹般是用蕓豆、豌豆、紅小豆、豇豆、綠豆、小米、大米、高粱米等豆類和大米混合,用大棗、栗子等幹果熬制而成。飲用時加入紅糖、白糖、玫瑰花、草木樨等調料。精致的,把糯米、薏米米、菱角米、雞頭米、蓮子肉混合在壹起做成粥,再蓋上果脯、荔枝肉、龍眼肉、松子、桃仁、青苔、紅綾,擺出圖案,真是好看又好吃。冬天吃壹碗熱氣騰騰的臘八粥,好吃又營養,真的能增加幸福感,延年益壽。
除了煮臘八粥,還有泡臘八蒜的民俗。同樣是臘月初八,我把剝好的蒜瓣放進壇子裏,裝上醋,封好,放在暖和的地方,直到除夕吃餃子。浸泡過的蒜瓣顏色碧綠,如玉。它們吃起來又酸又微辣,真的有壹種特別的味道。
傳說臘八不喝粥明年會更窮。清代皇宮裏喝的臘八粥,是喇嘛廟裏的喇嘛煮的,進貢的。
《使者臘八粥》是壹首膾炙人口的民歌:過了臘八,債主要在家裏還債。壹般臘月三十,沒人收債。
人民之王:
中國商朝有竈神之說。《莊子·盛達》中有“火爐有害”的記載。司馬彪評價說:“饃饃,竈神,壹身紅衣,看起來是個美女。”《淮南姬子論訓》說:“炎帝發了火。死亡是壹個火爐。”高曰:“炎帝神農,以火為德,祭祖於竈神。”當時是祭祖竈神的紀念。據說廚神知道家家戶戶的善惡。所以連說:“天道說好話,回宮就有福氣了。”廚君什麽時候回宮?大概春節前吧。正是在新的壹年裏,我們應該祝福這個家庭好運和平安。這是壹個美好的願望。
竈神也是火神。火神的名字叫祝融,或者惠祿。朱融傳說中的朱融,以火為名,名曰赤帝,所以後來的消防官員認為就叫它。壹個是帝獸時被視為火官,後人尊為火神。火神,原本是造福人類的,也成了火的代名詞。老北京人祭祀竈王爺和火神,因為自古以來,幹燥的天氣就是春節前後火災頻發的時候。小心火災是非常必要的。
在古代,臘月二十三,朝廷用羚羊祭竈,這種祭竈的儀式壹直延續到清朝末年。民間祭竈用蜜瓜、關東糖、糖餅等供品祭竈;用清水草料祭祀竈王爺的馬。相傳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騎著馬去玉帝那裏報人善惡。二十三日末,家家戶戶都要在院內立竿掛燈,男主人跪拜,願掩惡揚善。禁止女性擔任祭司長,女性只能在裏屋掃竈。祭祀結束後,取下竈神像,與紙錠壹起焚燒。這壹天,鞭炮很多,俗稱小年假。
北京諺語中有這樣壹句話:“臘八粥,是信使,是致命的關東糖,是救命的煮餅”,意思是臘八粥傳遞著春節即將到來的信息。壹年下來,債主們就要逼債了,23號是最關鍵的逼債時間,所以是致命的關東糖。除夕半夜吃餃子,壹般債主按規矩是不會來的。
有的貧困家庭吃不飽飯,買不起關東糖祭竈。所以老北京有句民謠是這麽說的,“竈王爺,本名張,壹碗涼水三炷香。今年男孩窮,明年吃關東糖。”"
從前北京有很多竈王爺廟,家家戶戶都供奉竈王爺。除了少數民族,幾乎所有的漢族都有民王的習俗。
竈神是民間竈神,又稱竈王、竈王、竈神。為了表達對火的發明者的感激之情,原始人每年夏天都會祭拜祖先,象征火,爐子也代表火。在中國北方,有在臘月二十三用糖果祭竈的習俗。
俗話說:“二十三,香瓜貼,二十五,掃塵”。掃塵不僅有利於環境衛生,也有利於防火,因為如果徹底清除掉壹些可燃垃圾,就去除了壹個火災因素。
二十四家大掃除:
掃屋,說“不能讓老竈神把土扛上天。”
唐代盛行“掃年風”。據宋和吳《之夢》記載,“十二月終...無論大小,人人掃地出門,打掃灰塵汙穢,打掃家庭...為新的壹年祈求平安。”代代相傳,形成了春節前掃房的習俗。即使是人少的貧困家庭也要打掃房子。這既是迎接神靈下界的準備,也是消除汙穢、厄運、貧困的重要舉措。
老北京民謠說:“二十三,香瓜粘;二十四、房屋清明節……”其實,人們不是在臘月二十四掃房,而是在臘月十五之後,二十三祭竈之前,從皇歷中選壹個吉日“掃房”。
打掃房子確實是壹件比較麻煩的事情,但是壹定要做。大房子的主人指示他的仆人去做;壹般全家老少都會把室內的家具和陳設搬到院子裏擦拭幹凈,尤其是上面的銅器壹定要打亮。對於室內,主要是掃掉墻角天花板上的塔灰和蜘蛛網,撕下墻上的舊年畫,畫好或者貼好之後再貼上年畫;除夕夜撕下玻璃窗上的舊窗花,擦幹凈貼上新窗花;尤其是佛寺、祠堂要仔細打掃。香爐、蠟棒、花筒、海燈碗、祭祀碗等祭祀器皿必須擦亮,佛像前後的舊對聯、掛錢等物件必須取下焚燒。
壹般家庭只做半天或壹天,房子多的家庭分屋做三到五天。
打掃完房子後,人們還要“挑個吉利的日子”在澡堂或家裏洗澡、剃頭、理發,這意味著辭舊迎新。
打掃完屋子,全家人開始準備過年,請蠟紙碼、供品、寫對聯、剪窗花、買掛錢、年畫、放鞭炮,準備過年。
三十歲:
臘月三十是除夕。
以前老北京大部分家庭常年提供神龕或神像,明年必須提供。有各種各樣的供品,包括油炸面食,月餅和小吃,蘋果和橘子,什錦果脯,黃白年糕,餃子饅頭。除了供品,祭壇上還有香爐、蠟棒等供品,祭壇前的地上放著蒲團,供跪拜時使用。
據說從30號晚上到第壹天淩晨,眾神會下來視察人間的善惡。在這些神當中,有財神和地主。臘月二十三,從天上說好話的竈神也在此時回到人間,繼續做他的“壹家之主”。這時候人要恭敬謹慎,燒香磕頭。請在新的壹年裏照顧好妳的神。
年夜飯是老北京人最美味的時候。首先,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團圓飯,享受壹年中最豐富的食物。菜品多為燉魚、燉肉、燉雞、丸子、紅燒肉等肉類,也有清新爽口的涼菜,如大頭菜、紅袍做的麻辣菜,還有甜辣白菜、芥菜墩。主食以餃子為主,壹般以羊肉、白菜或豬肉、韭菜為餡。吃餃子的時候,千萬別忘了用臘八醋調味。如果是小年,除夕是臘月二十九。老百姓稱這壹天為“三十年”。在所有的節日中,“30號”是老北京最繁忙、最快樂的壹天。
首先,我們要貼春聯。家家戶戶的街門、家門兩邊都要貼紅紙寫的春聯,門楣上要貼橫評。春聯的內容大多是增加幸福、長壽、富貴。反正都是吉祥話。其次是門神。老北京的守門人用的是唐朝的秦和,壹個白臉壹個黑臉,壹個左壹個右威風凜凜。據說驅魔是他們的專長。壹些家庭不得不張貼數以千計的海報。吊錢也叫吊錢。用紅紙或彩紙剪開,貼在門窗上。據說可以避免貧窮。
除夕前夕,大家要在壹起,席間要多說壹些吉祥的話,預示著以後的日子會和諧、美好、圓滿。
按照老北京的習俗,除夕夜不能睡覺,大家都要和他好好過壹夜。這叫“守歲”。“守歲”有兩層意思。對於年長的人來說,這意味著珍惜除夕的時光。年輕人守老,是為了延長父母的壽命。
為了安度晚年,除夕夜應該有壹些娛樂活動。老年人經常聚在壹起打麻將,女人則喜歡盤腿坐在炕上打牌。小孩子是最開心的,提著燈籠滿世界跑,在院子裏或者大街上放鞭炮。
壹到午夜,就會有壹個接收儀式。接神儀式嚴肅而莊重。至於人們在想什麽,是不是所有的人都真心相信神靈,就不得而知了。儀式結束後,全家人將進行集體崇拜。長輩接受晚輩的鞠躬,給壹些壓歲錢。然後,全家人會聚在壹起,吃壹頓素食來迎接餃子。至此,除夕夜結束。
補充:
各地的春節習俗
在街頭巷尾,壹隊隊瑞士獅子在跳舞時非常活躍。許多孩子跟著獅子去看獅子新年的熱鬧。當獅子來到壹家商店門前時,店主點燃鞭炮迎接它們。獅子們在門前向主人鞠躬,領隊也上前向主人鞠躬拜年。獅子人性化的拜年,領導的吉祥話,會讓店主開心,店鋪也會紅火。這時,獅子在鞭炮聲中翩翩起舞,舞出了偉大的精神和榮耀。它喜氣洋洋的大腦袋,寬寬的額頭,大大的眼睛,凸出的鼻子,方方正正的嘴巴,金紅色的長發,讓人愛不釋手。只見獅子矯健而勇敢,出洞,過橋,擡頭在橋上狂飛,低頭向深淵。這時,獅子被鼓聲震住了,驚心動魄的精彩獅子表演令人驚心動魄。然後上山下山,喝水吃青,星宿樁上走,爬天梯,帶月亮九天等等。,和獅子的頭尾配合默契。舞蹈進行到高潮時,疊羅漢采青,獅子采青後點頭向觀眾鞠躬。然後我把頭發剪了,頭發也剪了,挺有意思的。鼓聲嘎然而止,獅子從九天寒氣中直落,震撼全場。定睛壹看,獅子穩穩落在眾羅漢手裏,正回頭望著月亮。這壹絕技在無聲中令人嘆為觀止,贏得滿堂喝彩。
補充:
春節習俗-舞獅
每當“鞭炮殺舊歲”的時候,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傳統的舞獅活動伴隨著熱烈的春風和歡快的鑼鼓出現在城鎮和農村。對於壹年壹度的春節來說,更是增添了濃郁的歡樂氣氛。
舞獅是中國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起源於南北朝時期。
相傳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66年)五月,宋朝膠州刺史奉命進攻林逸,林逸的王範陽也用象兵參戰。由於這支象軍的士兵騎在壹只長著長矛的高大大象背上,只有短武器的敵人很難靠近它,宋軍的士兵開始吃大虧。後來,先鋒軍官真武將軍宗彜想出了壹個辦法。他說所有的動物都害怕獅子,大象可能也不例外。於是,很多假獅子都是壹夜之間用面條和麻做的,塗上五顏六色,嘴巴張得特別大。每只“獅子”都被兩名士兵披上,藏在草叢中。他還在預定戰場周圍挖了許多又深又大的陷阱。敵人驅趕象軍進攻,宗彜用弓放出假獅子。這種“獅子”壹個個轉過大血口,直奔大象而去。
大象驚恐地轉過身來,宗彜趁機命令士兵們把所有的弩放在壹起。受到驚嚇的大象立刻拼命地四處奔跑,很多都掉進了陷阱,人和大象都被活捉了。.....從此,舞獅首先在軍隊中流行,然後流傳到民間。唐代詩人白居易寫過《出使西域記》,其中有“蒙面蠻子與蒙面獅子,雕木為頭尾;鍍金的眼睛鑲著銀牙,上升的毛衣鑲著耳朵……”。可見唐代就有了現代舞獅。
為什麽人們喜歡在春節期間舞獅?據說明朝初年,廣東佛山出現了壹個妖怪。每年都在佛山郊區出現,到處毀壞莊稼,危害人畜。農村的人苦不堪言,把竹箅子紮成幾個獅子模型,塗上各種斑駁的顏色。怪物出現時,鑼鼓齊鳴,獅子齊舞,向怪物撲去。怪物嚇壞了,掉頭就跑。因此,每年春節都會敲鑼打鼓,人們挨家挨戶,舞獅拜年,以示除穴除蟲、預測吉祥之意。
除了春節,舞獅還經常在喜慶的日子裏用來娛樂。在民間舞獅中,兩個人扮演壹只大獅子(有的地區叫太獅),壹個扮演小獅子(有的地區叫邵獅),壹個扮演武士,手持繡球作為引導,先踢腿誘導獅子跳舞。隨著鼓點的快慢輕重,獅子突然擡頭,轉頭向下看,轉頭俯臥,搖頭擺尾,各種方式,趣味十足。在模仿動作中,有舔毛、擦腳、撓頭、洗耳朵、拜、滾等動作。技巧方面,有樓梯、天橋、三山、洞、下坡、滾球、吐球、摘青。
春節習俗-玩龍燈
春節期間,我國廣大城鎮有“耍龍燈”的習慣。
“耍龍燈”又叫“舞龍”、“舞龍”,是中國流行的民間舞蹈。
古代中國人創造了龍的形象來表達他們的美好願望。相傳古人稱龍、鳳、麒麟、龜為四靈。造型優美,色彩鮮艷,線條剛柔並濟。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獨特的藝術光彩。早在商殷時期,青銅器和骨上都刻有龍形花紋。周代青銅器的龍紋已經逐漸完備。“玩龍燈”在漢代的民間已經相當普遍。在唐宋時期的“社火”、“舞隊”表演中,“耍龍燈”已成為壹種常見的表演形式。宋代吳的《夢記》記載,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元宵之夜,草紮成龍,蓋青簾,燈燭萬盞,狀如雙龍。”
在古代,人們把“龍”視為吉祥的化身,代表風調雨順的願望。因此,舞龍被用來祈求龍的保護,以實現四季風調雨順和豐收。人們用竹、鐵紮和用緞子或布制成的彩色龍跳舞取樂,表現出歡快的心情。經過民間藝人的不斷加工制造,“耍龍燈”已經發展成為壹種形式完美、表演技巧相當、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民間舞蹈藝術,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戲龍燈”的表演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
兩種。龍的身體由許多節組成,每節相距約五英尺,第壹節稱為齒輪。組成龍身的“結”壹般都是單數。(如九、十壹、十三節)。水龍頭部分也分不同重量,壹般30公斤左右。龍珠裏點蠟燭的叫“龍燈”,不點的叫“布龍”。
在玩法上,各地風格不同,各有特色。打九結主要以招數為主,比較常見的招式有:龍遊、龍鉆襠(穿花)、頭尾鉆、龍擺尾、蛇蛻。在舞龍戲中,無論表演什麽樣的戲法,表演者都得從碎步開始。玩十壹、十三節龍,主要表現的是龍的動作,即龍追著紅色的寶珠騰起,忽高忽低,仿佛飛上了雲端;忽低忽高,如破浪入海,蜿蜒而動,煞是好看。
農村還有壹種打龍燈的習慣,即不僅在本村打,還在其他村表演,在城鎮或城市的寬闊街道、廣場上“比賽”。春節至元宵節期間,隨著鑼鼓聲、鞭炮聲此起彼伏,各種民間“舞龍”隊伍各顯神通,引起人群圍觀。
補充:
有趣的江蘇春節習俗
春節期間,江蘇民間除了貼春聯、掛年畫、守歲、舞獅、拜年之外,還有壹些獨特的習俗,和全國壹樣。現在收藏數量是給讀者看的。
蘇州人在除夕夜的飯菜裏放熟菱角,吃的時候挖出來,叫做“挖金元寶”。走親訪友時,要在茶裏放兩顆青橄欖,稱為“金元寶茶”。恭喜發財。
在新年的第壹天早上,武進的人們在中堂懸掛祖先的畫像,向他們提供茶果和年糕,全家人依次拜年,這被稱為“崇拜上帝的影子”不讓他們從家裏掃地,怕掃出“財富”和“如意算盤”,只能從外往裏掃。江寧人有春節“敲神鼓”的習俗。旗幟開路,鑼鼓手滿地打鼓助興。第三天“打夜鼓”,第七天“打七鼓”,第十三到第十五天,氣氛熱烈。
南通人有在家中或堂前種植芝麻桿、冬青、柏枝的習俗,寓意生命日日盛開,四季常青。
淮陰人也有初六給孩子“烤頭風”的習俗。晚上,我帶著孩子去地裏點燃火把,為他們驅走邪氣。我壹邊烤,壹邊唱:“烤我的頭,醒過來,烤我的腳,保持我的腳步筆直,烤我的肚子不拉肚子,烤遍我的全身,病就再也看不見了。”
農歷八月初八,無錫漁民乘船到西山拜祭王宇廟,祈求水神保佑,祭祀敖靜大佛,稱為“上?”王宇廟拆除後,這種習俗逐漸變得淡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