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亭不走子午谷有幾個原因:
1,路線更長!材料供應很難跟上。蜀國國力已經落後,很多失敗都是因為補給問題。
2,很容易被打破。子午谷,太深入敵占區,壹旦失敗,全軍覆沒,壹個不剩。想想路徑。壹旦失敗,怎麽撤退?被追殺時如何逃脫?在主幹道上,如果出了什麽問題,妳可以迅速逃跑。
3,兵源有限,走小路傷亡太大。魏不是傻子。妳派出了軍隊。人們怎麽會不知道每個時代都有間諜存在呢?妳不在路上,自然就在小路上。來埋伏,這樣妳就可以走了,再也不回來了。註意,路徑壹旦被發現,就會被殲滅。鳳雛在小路上被劉璋發現並殺死。
要走小路,就要在大路上遮起來,讓人知道妳在大路上派兵,不在乎小路。但是以蜀國的國力,哪裏來的這麽多軍隊?而且孫子兵法裏,走小路,壹般情況下是路和小路壹起,走小路送死的很少。只有壹個虛壹個實,才能走奇襲之路。
如果諸葛亮讓魏延取道到達長安,估計魏閆希會攻不下長安城的退路,有全軍覆沒的危險。魏延打不了持久戰,長安攻不下,就會導致持久戰。但那時候魏延攻不下,也跑不了。魏延該怎麽辦?
長安城,幾代人的都城,防禦設施肯定很好,幾萬人,短時間內攻不下。
魏延全軍覆沒,估計諸葛亮跑不了,他也跑不了。妳敢把魏延的幾萬大軍留在後面,怎麽回去跟皇帝說?諸葛亮每次失敗都能跑,因為大家都能全身而退,沒有什麽大的損失。街亭失守,數萬人損失,諸葛亮淪落三極,懂嗎?
要走小路,魏延必須帶夠65438+萬的軍隊,指揮不能出錯。他會在三天後強攻,不計後果的進攻。這還不夠。在大路上,諸葛亮至少要帶30萬軍隊,向長安靠攏,收復附近郡縣,保衛長安。記住,攻取長安,不堪壹擊,有鳥用。是別人的腹地,守城是個大問題。如果諸葛亮不去迎接他,被魏占領的長安也會成為壹座死城。
這樣,蜀將派出至少40萬大軍和攻城器械。而蜀國當時只有65438+萬機動兵力,怎麽走小路就是個笑話。兩萬人走小路,八萬人走大路,對於魏國各地守軍來說都不夠用。
魏延說子午谷,出奇兵,那是自取滅亡,蜀國國力實在不行,這是常識,大家都知道。全盛時期有30到40萬人,但被吳國征服時,蜀國在諸葛亮時期沒有被攻滅,這是壹個奇跡。區區十萬大軍在古代戰爭中不值壹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