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孔氏族譜

孔氏族譜

《孔氏宗譜》是中國歷史上最長、最豐富、最完整的宗譜。孔子的宗族把修家譜當作家庭大事。通過族譜的修訂,將居住分散、血緣關系相對較遠的孔氏宗族的人整合在壹起,達到“詳敘世系、交往親疏、相濡以沫、嚴而不亂、保持良好秩序、備而忘之”的目的。族譜的修訂也能有效防止和遏制“外孔”的滲透。

孔家最初的家乘是在壹份手稿中代代相傳的,手稿中記載了世襲的兒子們的名字。北宋元豐八年(1085),孔子第四十六代孫孔,在朝廷當大夫,覺得個人手稿容易丟失,每代只記載壹個人,使得家族中很多賢明之人未能載入史冊,時間長了也會被人遺忘。他決定廣泛收集資料,建立壹個孔家族的家譜。這是我國第壹部正式刻印的孔氏宗譜,記載了孔氏的世系和支系。

孔韓綜之後的四百年間,宋金元朝易,屢有值得爭鬥和戰爭。這壹時期,孔的家譜雖有重修,但並未正式出版。明弘治二年(1489),重修,重刊。這壹次,重修的家譜接受了過去瀕臨失傳的教訓,對修譜之事作了書面規定:從此以後,家譜每60年大修壹次,30年略修壹次,大修持續甲子。按照這個規定,家譜應該是嘉慶四十年(1561)修訂的。但由於種種原因,族譜的修訂壹拖就是60多年,直到天啟二年(1622)才編修出族譜,距離上壹次修訂已有133年。後來康乾兩代甲子每年都按時修訂樂譜,但在乾隆甲子(1744)負責修訂樂譜的是孔繼汾。後來因為被告觸犯清朝回典,被流放到新疆伊犁,陷入文字獄。此後的100年間,族譜沒有再次大修,直到民國九年(1920),經過七年的努力,於民國二十六年完成。這部中華民國家譜是最大的孔子國家家譜。

北宋元豐、明代弘治編纂的《孔氏族譜》早已失傳。今天能看到的只有天啟、康熙、乾隆、民國四本。從這四部家譜的編修者的設置可以發現,隨著世代的推移,家譜編修機構的設置規模逐漸擴大。

為了保證音樂修訂的順利進行,盛宴公爵政府建立了壹套嚴密的組織結構和人事安排。比如乾隆九年(1744),任命了壹個鑒定師,任命了盛宴公爵;監制有兩個,分別是道術執事和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調走2人,分別是正壹品音生候選人袁外郎和曲阜縣史鷙;以下的編輯、采集、校對、記譽、督刊、收發等崗位,也由四品執事、候選州同知等官員和有姓氏的人擔任。在民國時期的最後壹次大修中,盛宴·孔德成公爵主持成立了曲阜全國孔子家樂辦公室(簡稱“樂堂”,古稱“編譯局”),孔德成任總裁,孔傳鴨等三位族長主持日常工作。音樂廳有66名員工和壹些雜工。

修訂光譜時,盛宴公爵政府應首先制定規章制度,頒布清單,並制定統壹的目錄和修訂光譜的誓詞。然後在吉日舉行儀式,在寺廟被告知要供奉祭品後,執事們就去編樂專門機構的編局工作了。家譜編纂完成後,將在夫子廟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各家按規定領到新譜後,把舊譜交給宗主,馬上燒掉。如有舊譜遺失,聲明開戶人出具證明,刻譜。

歷代對孔子家譜的修訂非常嚴格。規定義子次年不能列入族譜,違者重新追究。清朝康熙年間,規定更為詳細:壹、凡不孝、忘恩負義、有罪義、僧道、惡巫、上位卒、卑微仆等。,被認為是“侮辱先人和祖先,喪失名譽和榮譽,不得入譜”;二是因為修譜是為了籌款,規定人每丁交八分,違者不得入譜;第三,孔子的後代不僅對文字的使用有壹定的規定,而且對文字的使用有所依賴,不允許亂用。修譜時,凡違反規定擅自使用的,必須改正,否則不得入譜。《甘龍甲子》除了繼承康熙在位時的規定外,還提出凡是“養異姓為子,隨夫姓,帶子隨母而居”的,都不應列入譜內。對於以上幾個方面,不僅要認真保證賬目,還要動員族群內部人員履行舉報責任。

在孔子的宗族中,除了族長盛宴公爵編纂的全譜之外,每個家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小譜或支譜。這些家譜各具特色,保存了大量珍貴的史料。如《林前胡誌譜》記載了漢至清關於孔免稅的詔令,並收錄了嘉慶年間立於夫子廟門下的免稅碑文。《大縱誌譜》載有更詳細的資料。在人名下,不僅包含姓名、功名、官職,還包含妻妾是從哪個家族出嫁的,兒子是從哪個家族出嫁的,女人是從哪個家族出嫁的等內容。由於印分支數量少,僅存8個分支,分別是:董家小譜、譜系、續分支、散分支、千戶分支、千戶重建孔子家譜。

任何由居住在其他地方的孔子家族編制的家譜都必須得到盛宴公爵的批準,並加蓋盛宴公爵府的印章才能建立。各級官員主要根據公府印章的有無來判斷內孔和外孔,決定是否給予與齊人不同的優待和特權。

內孔和外孔

壹般來說,作為聖人的孔子的宗族往往自稱“內孔”或“真孔”,而不同姓氏的孔子的宗族則稱為“外孔”或“假孔”。這裏的裏外,真實性,是以聖脈的傳播為對照的。

關於聖人強調的“外孔”有兩種情況:

壹個是孔氏同姓異宗。如本書第壹章所述,在古代,也有幾個孔姓不是由子姓衍生而來的。在子孫從孔氏家族向孔氏家族繁衍擴張的同時,這些“聖裔”之外的孔氏也逐漸不為人知,沒有留下任何世系資料。但這些為數不多的非聖裔孔氏,為了享受朝廷對孔氏後裔的優待,有時也極力與聖裔混為壹談。正是這種“禮待朝廷”和“異於常人”的待遇,造成了孔門歷史上大量的假孔和叛教。在除曲阜縣以外的其他州縣,外地的人為了避免地方差異,有時會冒充“聖人”,這種情況每個朝代、每個世代都會發生。而在曲阜,因為管理嚴格,所以很容易認定病例,極為罕見。

壹個是盛宴公爵的奴隸孔子的後代。據介紹,孔的後裔在北宋時期分為“孔氏五家”,而掃戶孔謨的後裔也已建立為“五院”,分布在曲阜的小雪社、張洋社、西嶽社、董重社、奚仲社。到了清朝,這些所謂的“仆隨主姓”已經發展到曲阜以外的鄒縣等地。既然他們同姓,他們就不是壹脈相承的。為了明確主仆、庶民與聖人血統的區別,以府公為代表的孔氏宗族,“不準以秦後裔命名,以免混淆”。若外孔繼續承宗譜,則以“取宗譜,邀寵”定罪。

  • 上一篇:女主角是壹個玄學大亨的小說。
  • 下一篇:兔2021農歷六月開館。黃道吉日是什麽時候開的?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