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古城東、西、北、南門都有城樓,城外挖壕溝,北城臨江。城墻全部用玄武巖和大青條石堆砌而成,周長593尺,高1.4尺,樁數1192。城市裏的大街小巷交錯成“廣”字形。主要街道有東門街、西門街、北門街、南門街,全長約1,000m,寬約2.5m,用青石磚鋪成,平坦寬闊,古樸典雅。解放後,縣城擴建,三分之二的古城被拆除。目前城門只剩下西門和北門,城墻在西北和西南兩段,長約1000米。明清時期的定安古城曾經繁華壹時,被譽為“小蘇州”。
定安古城從明、清、民國到今天的中國,壹直是定安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不僅保留了許多文化遺產,如解元廣場、雅苑坊、清潭亭、龍塔、縣衙、文廟、亭、王故居、百年老街騎樓等,而且還有現代建築,如新建的塔嶺新區和公園。如今,鼎城的面積已經翻了壹番。老城的風亭月亭,古墻斑駁,南渡江如銀蛇舞動,蜿蜒前行;新城陽光明媚,高樓林立,輕軌快線等東部快速路向前運行。2008年,定城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漫步古城,在古今的氛圍中自由徜徉,在老街吃壹碗正宗的定安雞飯,喝壹口酸菜清湯或者品嘗壹碗熱騰騰的海南粉,登上塔嶺新區,這是壹座俯瞰高樓大廈的百年騎樓。新舊城相融,古韻時尚,光遠影遠。走著走著,不知道是哪壹年。古城定安,以其美麗的鐘靈,呈現出無窮的魅力。文筆峰,位於海南省定安縣中部,是定安八大名勝之壹。文筆峰從山腰到山頂主要由玄武巖和片巖組成。山上植被茂盛,山頂經常雲霧繚繞。
溫碧峰,又名溫皓嶺。“文筆”“文風”的意思是:有文采的人。在古代,這裏有許多才華橫溢的學者。明代被明神宗譽為“三朝宗師,壹代偉人”的禮部尚書王宏慧,出生在文筆峰腳下的雷明鎮龍梅村。王宏慧壹生著述頗豐,在文學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包括《南體怪句錄》和商鞅的《唐抄本》。至今,龍梅村還有壹座具有海南建築特色的明代牌坊,建築設計古樸雄偉,被稱為“太師坊”。
關於文筆峰的來歷,有壹個神奇的傳說:據說很久很久以前,壹位仙女背著壹車仙土,要送到太後的蟠桃園。路過定安時,她看到這裏人傑地靈,風景如畫,便停下來休息,借酒消愁。壹筐土放在她腳邊,另壹筐放在舊州。不知不覺,仙女喝醉了,睡著了,睡了很久。
山不高,但有仙。文筆峰上留下的仙人痕跡有:仙人洞、仙人腳印、仙人掌、仙人酒杯、仙人石、少女房等。(夫人府的由來:太後在天宮等候。撿地球的仙女怎麽還沒到?於是,七個仙女中的壹個被派到人間去尋找它。仙人在定安找到了拾土仙,但他喝醉了,睡著了。不管他怎麽叫,他都醒不過來。仙女見時間還早,還不到回宮的時候。她坐在旁邊,等待仙女醒來。她累了,就躺下睡著了。當她醒來的時候,已經是回天的時候了,但是拾土仙女還在睡覺。沒辦法,仙女也沒辦法。李楠湖水面1200公頃,是瓊北地區最大的人工淡水湖。這裏湖水清澈,碧波蕩漾,橡膠林環繞,綠樹翠竹傍岸,風景秀麗,環境幽雅,氣候溫和,壹年四季都適合遊泳。
適合洗澡釣魚。俯瞰李楠湖,煙波浩渺,水與天相連,天與水相連,碧波萬頃,湖面上天空晴朗,白雲悠悠,網輕輕吹著。漂浮在水面上的雲。李楠湖的水域曾經是山谷、山脈和巖脊。1958年,定安人在這裏修建了扶南水庫,於是低谷流水變成了湖泊,原來的高山變成了湖中的小島,方的,圓的,長的,有13。
最大的島39600平方米,最小的島3300平方米。這些島上的樹木和竹子郁郁蔥蔥。五顏六色的野花在爭艷,鳥兒在森林裏歌唱,兔子在草地上跳躍...所有的島嶼都像寶石和玉石壹樣美麗,人們被它們迷住了。
李楠湖於1988被列為海南省重點旅遊開發區。近年來,李楠湖開發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和旅遊設施建設取得了快速進展。在完成道路交通、供電供水建設的同時,豪華酒店、餐廳、別墅、水上娛樂、高爾夫球場相繼建成。是遊客旅遊、遊玩、居住、飲食的理想景點。九文堂火山冷泉位於定安縣龍門鎮九文堂村。本次冷泉是繼臺灣省島蘇澳冷泉、黑龍江五大連池冷泉之後的中國第三大冷泉,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大的熱帶富硒冷泉。日噴湧量4萬立方米,無色無味,清澈透明。水溫常年23 ~ 25℃,夏涼冬暖,香甜可口,符合飲用天然礦泉水的最佳標準。含有硒、鍺等多種抗腫瘤、抗癌元素,不僅能提高免疫力、治療心血管疾病,而且通過飲用、沐浴等方式促進血液循環,使人心情放松,延年益壽。冷泉區的植被保護得很好,綠意盎然,到處都是古老的榕樹斑塊、崎嶇的巖石和鵝卵石。近百溪清泉源,從石縫中汩汩流出,泉水丁咚,匯聚成壹池,流向萬泉河,壹條四季吞噬壹切的情緣,魚兒編織,彩蝶繞泉起舞,人如畫,是夏日消暑、休閑養生的好去處。
最近在火山冷泉附近發現了壹個萬年火山口,元寶山,它是幾十萬年前火山噴發形成的。元寶山由三座山峰組成,遠遠望去像壹個大元寶。周圍的房子都是用火山爆發後剩下的火山巖建造的,村裏的路都是用這種石頭鋪的。元寶山至今仍有明代王宏慧修建的僧廟、僧井、石碗、筷子、石盤等遺址。元寶山尚未開發,上山的路被灌木叢覆蓋。整座山峰保持著原始的生態狀態,充滿野趣,吸引了眾多地質專家和遊客前來參觀探險,在萬年火山口探峰,再在火山冷泉中沐浴,讓人流連忘返。海南熱帶鳥世界和龍塔
海南熱帶鳥類世界,位於海南省定安縣塔嶺開發區,是中國最大的鳥類文化主題公園。在這個由近千種不同植物美化的466畝生態空間裏,展示了300多種、3萬多種熱帶鳥類,涵蓋了絕大多數的海南鳥類。這裏有世界上最大的鳥——鴕鳥;有世界上第二小的鳥——珍珠鳥;有飛得最高的鳥——天鵝;鳥類中有潛水冠軍——冠潛鴨...特別值得壹提的是,這裏有50多種鳥類,都屬於海南特有的鳥類或亞種,對於普通遊客來說是不可多得的。
在這個鳥類王國裏,除了欣賞各種鳥類,多才多藝的鳥類明星還會給大家帶來各種鳥類的精彩表演。其中有精彩激烈的鳥之王國奧運會,有空中鳥王在中國的首次表演,有兇猛的鬥雞,有幽默風趣的鬥畫眉,有沙漠中的鴕鳥騎士,有劍龍古塔上向東南飛的孔雀...這裏不僅是鳥的世界,更是花的海洋,公園裏點綴著近千種奇花異草,綠樹成蔭,花叢起舞,綠意盎然。許多零散的鳥兒,或在森林裏遊蕩,或棲息在枝頭,或翺翔在藍天白雲間,自由自在地享受著生活的美好!
目前,公園內已向遊客開放的主要景點有:世界名鴿廣場、九峰墻(中國第壹座九峰墻、海南第壹座巨型浮雕)、吳哥語廊、鸚鵡廣場、鳥類雨林(中國第壹座以聲、光、電、色模擬熱帶雨林和熱帶雷雨地形特征)、相思林(天鵝湖)、沙漠鳥類公園(中國第壹座)海南熱帶鳥類世界追求人與鳥的和諧。這裏的大部分鳥類都可以和遊客零距離接觸。壹把鳥食,壹聲鳥鳴,可能就是妳演繹現代版天鵝湖的開始...
聽聽鳥鳴,感受壹下這個和平的世界。請來到鳥的世界,那裏有妳童年的夢想。請來到鳥的世界,在這裏尋找生命的真諦!
見龍塔,又名仙溝塔,位於海南熱帶鳥世界公園,磚石結構,7層,高25米。看龍Ta * * *有28個真門,每層有8個真門和假門,其中1層其實開了東、西、北三個門,其他五個門都是假門。二樓正好在1樓的對面,實際開了5扇門,假開了3扇門。這樣虛實交錯,防止塔身縱向開裂。塔的內部是中空的,內壁設有通往各樓層的磚梯。整座塔沒有任何現代建築材料,而是由糯米、草木灰等原始建築材料粘合而成的塊狀塔磚堆積而成。塔磚有“千字文”的單字印記,底層正面額頭刻有“見龍塔”字樣。1956,人民政府撥款對龍塔進行改造。1986年,定安縣人民政府將其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開始搶救保護。1996期間,定安文化館集資修繕龍塔,使其保持昔日魅力。
看龍塔是典型的風水塔,因為它是根據易經八卦設計的。塔呈八面體,壁上刺有“日、月、星、辰、天、地、玄、黃”字樣,壹樓正門刻有“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字樣,至今仍清晰可辨。據史料記載,龍塔始建於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由知縣吳和君子林其和捐建的建築,因資金不足而中途停工。乾隆三十二年(1767),知縣吳仙居請壹位先生捐款繼續修建。塔名“見龍”,取材於《易經》中“見龍在田,見大人”的句子。其原意是祈求人才。顯然,它是壹座風水塔。令人驚訝的是,在劍龍鐵塔的頂部還設計了壹個半米長的鐵制物體用於防雷。海南古塔上安裝避雷器,在中國古塔上甚至是非常罕見的,而美國科學家富蘭克林發明的現代避雷器是1752,在佛塔建造時還沒有引進中國。木瑞山位於定安縣南部山區,是瓊崖革命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搖籃”。在兩次國內革命戰爭中,瓊崖戰士發揚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保存了革命的火種和力量,為國民革命的勝利和海南的解放做出了不朽的貢獻。為緬懷先烈,啟迪後人,省委、省政府於2月1993決定在國營中瑞農場原紅軍操場舊址上修建木瑞山革命根據地紀念園。為加快革命老區發展,更好地發揮木瑞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省政府投資51萬元,改建了定安塔嶺至木瑞山公路。木瑞山紀念公園於1996年8月1日竣工。
1928年3月,國民黨蔡廷鍇率軍至邛崍,大肆圍剿蘇區。瓊崖軍民奮起反擊,但因敵強我弱,反圍剿受挫。正是那年冬天,瓊崖蘇維埃政府主席王文明率部來到木瑞山,開辟革命根據地,第壹次保存了革命火種。
1932年7月,國民黨衛隊旅長陳漢光率部圍剿瓊崖蘇區。瓊崖軍民英勇抵抗,由於敵我力量懸殊,反圍剿失敗。馮白駒帶領100多名黨政軍在母親瑞山的惡劣環境下對付敵人,最後只剩下25名英雄。懷著崇高的革命理想,他們過著野蠻的生活。經過8個多月的艱苦奮鬥,他們突圍,於1933年4月回到瓊山縣革命老區,革命火種再次保存。木瑞山在瓊崖革命23年的紅旗中舉足輕重,不愧為瓊崖革命的搖籃。王冠的老家在定安縣靈口鎮九西山村、黃坡村。王官,今陵口九西山村人,“善騎射矛,馳騁於廖立洞,不敢違之”。到了元朝,他被提升為南礦洞的主人。知止元年(1321),被貶的元太子慕爾克到定安拜見,王官“以禮相待”,促成了太子與定安夫人童年的姻緣。元歷元年(1328),太子回京,成為帝文宗。元文宗因對定安南雷洞主人王官“客氣”,將定安縣升為南建州。王官在18年(掌管南方建立國家8年)執政期間政績不錯,“民隨之,若其父母也”。
南建州,海北海南道宣威部直屬,地域廣闊,以定城為中心,東50公裏,南275公裏(今瓊海石壁、屯昌、五指山、瓊中、白沙)。豐南董磊主人王官為世襲知府,州府位於定城鎮南門外楊墩坡村南的瓊崖鄉。明初,南澗州世襲知府王遷回故鄉陵口九西山村。州府遺址九西山村,至今還保留著古城墻基址的遺跡,村莊周圍還有長長的弧形池塘。從連接它們的角度來看,應該是當年的護城河。在村莊東南的水井旁,至今還保留著兩塊較大的圓形旗鼓石,完整明亮,雕刻簡單,是南建州宮前用的威風牌裝飾的。村邊至今還留有許多厚厚的古磚、零碎的瓦片、刻有蓮花圖案的大石罐,這些都是南建州城被毀留下的遺跡。位於定安縣定城鎮東門街舊市場東側,建於龍二年(1568),由當時的國子監所建。王宏慧是定安縣龍梅村人。萬歷年間為官,南京禮部高官。嘉靖四十年(1561),廣東鄉試第壹名。因此,方辯是“謝園”。解元廣場創建於丁正中街,清代曾重建過壹次。民國十七年夏,解元廣場因新街遷址。
結緣坊高5.1 m,面寬三,開間(不含柱)寬3 m,二間(不含柱)寬1.5 m,開間結緣坊額頭寬77 cm,長3 m,厚20 cm,正面橫刻大字“謝園”,為70 cm見方,右側直接刻。左邊的小字是用凹版印刷的。“翰林院的藤本弘徽所建,與的紀日產於第二年。民國十七年,嵇後裔孔在鄂城盛夏隨公遷。結緣坊額背正中,楷書橫刻“翰林”二字,字為60厘米見方;右邊用楷體小字凹版刻著:“欽差為兩廣知府,海南道副使為姚世維”;左邊直接刻楷體小字;”《翰林院王弘會稽》、《隆慶二年紀日立》。王故居位於定安縣定城鎮春內村。王道光二十四年進士,歷任內閣官、學士、大理侍郎、五省知府。王故居位於城西向東,建築布局呈壹字結構,占地2000多平方米。故居建於清同治年間,12院落,看起來像壹座寬敞的城堡,共有72個房間。布局非常緊湊。所有建築均采用傳統民用磚瓦建造,融合了許多西方建築風格,使得故居具有明顯的中西合璧的特色。是定安建築規模最大的私人豪宅。故居大門為石砌,2米多高,朝東,九級石階緩緩爬上,頗有氣勢。故居大門內,壹條30米長的巷道直通庭院。故居分為正房和後枕房。正房4間,中間是客廳廳,比壹般海南房子高很多。用於屋頂橫梁和公共房屋的板材由優質珍貴的苦木材制成。兩邊有三間廂房和三間後枕房,各有三間,都是懸山建築。前庭與後院由遊廊相連,起到遮陽、擋風、擋雨的作用。庭院幽深,曲廊迂回,風格獨特。走廊用青石鋪成,古樸典雅。目前,故居右側兩棟主體房屋多處受損,1號樓處於倒塌邊緣。經過幾次修繕,兩座後枕屋基本保持了原貌。五間曲門窗的遊廊式小屋依舊,傳統風格與西式特色的混合,讓這座百年大宅隱隱約約透露出12庭院72室的瑰麗靜謐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