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益州風俗。風俗的具體意義是什麽?

益州風俗。風俗的具體意義是什麽?

宜州在古代是“Xi甌”和“珞珈”之地,是壯族人民生活、創造和享受壯族風俗文化的地方。唐宋以來,大量漢人和中原文化的遷入,宜州成為桂西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特別是在宋明清時期,便利的水陸交通促進了當地商業和經濟的繁榮。全國各地的商人聚集在清遠、懷遠、三岔,壹些遊客和工匠也在德勝、龍頭、北衙、北山、洛溪等地駐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社會變遷,社會風俗日益文明,外來習俗進入益州,地方節日習俗更加多樣,活動更加豐富多彩。

第壹,元旦的習俗

宜州的當地節日由壯族、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農忙季節慶祝,如正月十五、二月會、三月清明(三月三)、四月八日、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七月十四)、八月十五日、九月重陽、十月朝(客家節)、十壹月冬至日、十二月三十日(十二月三十日)。雖然每個月都有壹個節日,但是輕重不同,國籍不同。壯族人慶祝除夕,正月十五,三月初三,清明節,七月初七和八月十五。漢族人強調除夕、元宵節、清明節、七月十四日、八月十五日、重陽節和冬季至日。龍頭鄉的水族有水族節,北衙和龍符瑤族鄉有王堯節。其中除夕至正月十五為益州過年。

除夕夜俗稱年夜飯。這壹天,家家戶戶都會完成必須完成的家務。俗話說“三十夜要做三十件事”。然後,貼對聯,貼門神。有的家庭會在主室(廳)貼上詩詞、條幅、人物或山水圖(年畫)。下午擺香案,放三果祭祖;壹切結束後,家人到齊,開始豐盛的團圓飯;飯後開始“守歲”,淩晨雞叫時,千家萬戶都會放鞭炮迎接新年。

農歷正月初壹至十五是中國新年休閑的時間,互相問候,走親訪友,在許歌唱民歌。正月初壹,每家早上都有選秀(湯圓);不要掃地,不要掃房子,不要動刀子,不要導致監獄的災難,不要傾倒殘茶廢水,不要傾倒食物。人們註重衣著,孩子們必須穿新衣服、新帽子和新鞋子。子女(兒孫)給老人拜年,老人給兒孫發紅包。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帶著伯侄關系回家拜年,女兒的舅舅會“包”(包括鮮豬肉或臘肉、豆腐丸子),舅舅、堂兄妹也會“包”。家裏的兄弟會輪流請自己的兄弟叔伯吃飯(每家壹頓飯),每個大人會給其他家的孩子壹個紅包,以盈利。從初二開始,縣城的大街小巷都有龍獅,城鄉居民可以走親訪友,趕歌,唱山歌。

元宵節在正月十五舉行。在清遠、懷遠、三岔等地的街頭,白天有舞龍、舞獅、亭臺樓閣、頂馬、燈籠等節慶活動,晚上有獅子搶青。清遠市的燈會有壹句很美的話:“東門獅南街炮,北門西門龍燈”,即城東(今文昌社區)跳舞的廣東獅子技藝高超,而南街多為富紳巨賈的豪宅。龍獅隊在拜年時燃放的煙花爆竹持續時間長,特別有威力。住在北門街的居民擅長制作標誌燈,標誌燈表演精彩。懷遠,壹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商業港口城鎮,因其元宵節習俗而聞名。舞龍的習俗是舞龍。龍身壹般9節(9米),最長21節(21米)。龍遊前,到三角嘴大碼頭(龍江河與中州河交匯的碼頭)“開光”(揭開覆蓋天珠的紅綢布)。龍遊時,有紙包鯡魚、鯉魚、鱖魚。懷遠舞獅也是廣東的壹大獅子,而且是兩個人跳舞表演。獅子隊出行的時候,到處都是鼓點和音樂,伴隨著武術隊和拳手,帶著紙殼面具的“猴子”和總是面帶微笑的“羅漢”也在身邊。泰格、頂馬、打牌賭錢,更是懷遠元宵的精彩活動。臺閣上裝飾著男女戲劇人物坐在裝飾著五顏六色紙花花鳥蟲魚的開門轎子上,由四八個人擡著。頂馬是孩子們打扮成戲劇人物騎在漂亮的馬上。泰格的頂馬配有鑼鼓和撲克牌。玩牌換錢就是把串在竹竿中間的銅錢掛在胡須上,分別用竹竿擊打下頜和手腕。龍頭、清潭、羅溪等村也有舞龍、舞獅、舞獅(俗稱貓獅)的活動,而羅溪鎮的焦玲、九龍、村尾、橋頭等村的客家人,尤其在正月十五晚上舞草,讓龍遊村的家庭祈福新年。

1958大躍進到文革期間,舞龍、舞獅拜年、臺閣郊遊、“恭喜發財”的吉祥話、群眾唱的山歌,都被抵制批判為“四舊”、“資產階級”,直到改革開放後的1980才逐漸恢復。

祭祀社是宜州城鄉的傳統民間節日。解放前,縣城的街道,農村的村莊,都有自己的社王。社稷王用石頭雕刻而成,放在村邊或村頭的社稷壇上,以供春秋節及平時享用村民的祭品。社王是保護村(街)安寧的神,有仲裁是非的權力。所以有“社稷不言,老虎不敢進村”的說法,在農田遭受旱災、水災、疾病等災害時,村民祭拜祈福保豐收。再比如村街鄰裏之間有糾紛,也在社王面前發誓證明自己的清白。春秋節社,更多的含義是春天莊稼豐收,六畜興旺,秋天感恩社王賜福賜福,壹年平安。春秋祭祀社的活動由“社頭”組織,即召集本村(街道)所有住戶集資購買三祭,殺豬或殺牛,然後全村或每戶壹人到社壇“吃社”(吃壹頓晚飯),除“吃社”外,豬肉平均分配到每戶。在祭祀社稷的日子,會邀請其他村子的所有人來“吃社稷”,慶祝社稷日。“文革”期間禁止祭祀活動。改革開放後,很多村莊逐漸恢復。它的主要意義是聚集感情,慶祝豐收,但這種做法已不在城鎮。

清明清明是緬懷先人、教育後輩、弘揚家風的家庭傳統教育節日。清明節最重要的活動是掃墓。掃墓的意義在於細細追尋遠方,飲水思源,體味祖先的恩情。在清明節期間,宜州、壯族、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都在選定的日子掃墓,清除雜草並為整個墳墓添加土壤,點燃熏香和蠟燭,擺放豬肉、雞肉、酒、飯菜和水果,祭奠已故的親人,燒紙錢和燃放鞭炮。這個過程叫做清明。

對於清明節,漢族人通常以家庭(曾祖父或以下)的形式集體上墳。等他們上墳回來,各家各戶都會祭拜自己的香案,然後就要聚餐或者分頭吃飯。壯族人大多去上墳掃墓,也有做清明的習俗,就是同壹個家庭的所有人都分攤這筆錢或者輪流做主人來支付清明活動的費用。壯族人在清明掃墓時,有祭掃末代墓時與親友在墓前野餐的習俗,即用刀切些豬肉送酒,吃糯米和艾沫。做個掃墓的莊家人,掃墓回來吃個飯慶祝壹下。

三月三,益州是壯、漢等民族雜居的地方。但由於民族傳統習俗不同,在傳統節日三月三,紀念形式和民俗活動也有差異。

漢族的“三月三”節日活動主要有祭祀以紀念伏羲與女媧交合創造人類始祖,以及通過祭祀神靈來祈求子孫健康成長。客家的祭祀活動叫做“拜床女”。祭祀活動通常由家庭主婦進行。在香堂裏供奉祭品後,祭品被帶到新婚夫婦的床前進行祭祀。祭品是五色糯米飯、染紅的煮雞蛋和香紙蠟燭。如今,漢族人對“三月三”節日的意識已經淡化,只有部分家庭還保留著吃五色糯米飯、給孩子吃紅雞蛋的習俗。

壯族“三月三”節的主要活動是趕上歌會,舉辦歌會。青年男女唱歌,談情說愛,但這壹天也要蒸五色糯米飯,煮紅雞蛋,祭祖。

宜州唱山歌,趕上歌會,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清代清遠芝罘商人盤,乾隆間,在《楊熠興春詞》中盛贊壯族歌圩,說“滿村兒女成群出,唱而不蕩”上世紀60年代,壹位文化人曾說“三月初三到宜山,處處是對唱場”,可見宜州壯鄉民歌的繁榮。許歌多見於六合、湘北、馬安等北方地區的鄉村。歌會的主角是壯族青年男女。他們去聽民謠,見老朋友,找新朋友,談愛情,找自己喜歡的人,播下愛情的種子。這是青年男女趕上歌會唱民謠的最終目的。

宜州北部的六合、湘北、馬安等地的村落屬於山區,幾乎都是壯語。這裏唱的山歌是純正的壯歌,山歌叫《顧歡》。在許歌,《顧歡》的內容是即時的、即刻的、感性的,是隨編隨唱的。在中部、東部和西南部的清遠、羅溪、羅東、艾山、拉裏等地,甚至壯族人也用宜州當地的桂柳話唱民歌,桂柳話是中國的壹種民歌。

198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將“三月三”歌會定為壯族的民族節日。宜州充分利用壯族的“三月三”民族節日,舉辦各種民歌藝術節(比賽),廣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時至今日,宜州民間自發形成的“三月三”歌會,依然表現出壯族“情人節”極其濃厚的民俗特色。

4月8日是宜州農村壯族和漢族慶祝牛慶生的節日,俗稱“敬牛節”。《清遠府誌》中記載“四月八日,鄉中彩米包枇杷葉餵牛”。那壹天,壯、漢民族的農民不伺候、不騎馬、不打牛,打掃牛棚,把牛牽到河邊洗、擦身子,然後牽到草坪上與許多牛相會,稱為“牛性”。晚上牽牛回家,壯族人會在門前舉行敬牛儀式:長輩包壹包五色糯米,插三支香。壹家人按輩分順序圍著牛走,嘴裏念叨著“牛,牛,犁,耙妳作當頭,壹年四季靠妳。”然後他們用五色糯米餵牛,每人摸牛。佩妮進入圍欄後,全家* *。如今,村裏經常有人開玩笑說“妳的生日是4月8日”,影射此人愚鈍或倔強如牛。從清朝到民國,每年的4月8日,縣城都有載著三師尊菩薩出遊的習俗,意在祈求當地平安。現在農業生產基本機械化,農村很少有奶牛。四月八日不再是牛慶生,而是人們需要享受“五色糯米”的食物。

在宜州,端午節通常被稱為五月初五。節日的主要內容是驅魔、包粽子和賽龍舟。

避開惡靈。節前,家家戶戶都到市場上購買菖蒲、艾葉、蒼術、雄黃等中藥材辟邪。初五這壹天,在房子的前門插上菖蒲和艾葉,孩子們掛上香袋辟邪。家裏燒了蒼術,撒了雄黃酒,用楓葉、爬墻風、柚子葉燒開水洗澡。祭祖結束後,全家聚餐,大家喝點雄黃酒辟邪。

轉到方法。宜州農村人有五月初五吃藥辟邪的習俗。《清遠府風俗》記載:“投毒只對壯婦畜。相傳五月五日,人們到山澗,用新布和首飾銀簪鋪在地上,旁邊盛壹盆水。女人們裸體載歌載舞打倒藥王,蜥蜴毒蟲壹進浴缸就變成了魔術。動物法的妻子通常被稱為“女巫醫”。任何被“藥女”施了魔法的人,都會“在幾天或幾年內死於心臟絞痛”。5月5日(端午節),宜州民間漢族人將王耀(壹種草藥)搗碎,與糯米混合制成藥用饅頭,而德勝民間壯族人油炸的藥用饅頭是用艾葉、石特藤、鯉魚尾等中草藥制成的。習慣上認為藥用饅頭可以避免夾在中間,尤其是客家人認為這種習俗壹直流傳至今。

包餃子。在五月的第三和第四天,人們開始包粽子。粽子的原料是糯米,餃子裏有五花肉、排骨、栗子、綠豆、花生、芝麻等。按形狀大小分,有三角餃、大餃、枕餃;按口味分,有熱騰騰的餃子和涼涼的餃子。壯族人喜歡包大粽子和抱枕粽子。每個大粽子都是糯米1 ~ 2斤,餡料是五花肉條和栗子。它們用冬葉或竹葉包好綁好,煮壹個小時。每個枕頭粽子用糯米5 ~ 6斤,餡和大粽子壹樣。用竹葉或芒葉包好綁好,煮3 ~ 4小時。大部分的粽子和枕頭粽子都是涼的。糯米必須在草木灰水(堿水)中浸泡幾個小時才能包好,所以粽子可以放很長時間不變質。壹般來說,城裏人包三角粽子,好吃,好包好煮,極其方便,不需要待很久;農村的農民喜歡包大湯圓和抱枕湯圓。大湯圓是很好的禮物,抱枕湯圓可以留很久,可以慢慢享用。改革開放後,避邪習俗淡化,粽子的制作和食用越來越強調“美食”原則。

龍舟比賽。歷史上的龍舟比賽始於紀念屈原,在中國流傳了兩千多年。大多數漢族人每年在端午節舉行龍舟比賽。自宋代以來,大量漢人遷居益州,許多中華文化也在益州傳播和影響。當然,龍舟比賽無壹例外地以宜州為基地。從明清到民國,每逢端午節,地方政府或民間商會都會在懷遠舉行龍舟比賽。清遠、懷遠、拉浪、小龍乃至柳城、柳江、榮縣(今融水縣)都組隊參加。解放後,龍舟比賽逐漸減少。

七月節,農歷七月初七,是宜州壯族人民為迎接祖先而設立的節日。從這壹天到第十四天,出嫁的女兒必須買香紙蠟燭和壹只活鴨子回父母家祭祖。

7月14日是中元節,俗稱鬼節,宜州當地的壯、漢族人慶祝“中元節”。這壹天是壯族人送祖先回冥界的日子。節日非常隆重:他們買肉殺雞鴨,備三種水果,設香案祭祖,祭完後燒紙錢、紙衣和紙金元寶、銀元寶,然後用荷葉包裹被燒物,插上三支香,帶到河邊浮在水面上,這樣可以順流而下,表示要把祖先由水路送回來,如包裹荷葉。14日,漢族人設立了壹個祭祀,點燃香燭,提供三種水果,歡迎祖先回家過節。祭祀結束後,他們焚燒紙錢、紙衣、紙金元寶和銀元寶,並在紙灰上灑酒,以示送祖先回家。

在懷遠、三岔、洛溪、龍頭等魏鎮,有從外地來經商(遷)的漢人,也有七月十四夜向野鬼潑飯的習慣,即晚上各家在門口點幾香,燒幾張紙錢,把飯灑在地上,供野鬼享用。懷遠有很多外省商人,各會館集資請鬼師做道場給野鬼潑飯。七月節期間(初七到初十四),禁止小孩在河邊遊泳洗漱納涼,意思是怕被溺水的傻子抓去做替身。

七月的鬼節是中國人紀念和祭祀已故祖先的重要民間節日。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後,壹直把它作為“破除迷信、移風易俗”和“批判封建性、資本性、修補非法商品”的主要目標。中國改革開放後,這種民俗逐漸得到重生和恢復。

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宜州各民族都有過中秋節的習俗,節日活動的內容因民族和地域的不同而不同。城市居民和農村漢族家庭慶祝中秋節,親戚朋友交換月餅,全家人在祭祀祖先後團聚,吃壹頓豐盛的中秋節晚餐。飯後,在庭院前(城鎮中生活的人)或庭院裏擺壹張桌子,放上月餅和水果(柚子、柑橘、香蕉、石榴或芋頭),為月亮點上香燭。自制月餅有兩種:白米糕和黃月餅。白米月餅是將糯米炒熟,磨成餅,蒸熟;蛋糕就像滿月,大小不定,八九斤到七八斤不等。餅面上有“嫦娥奔月”和花鳥魚蟲。懷遠街的邱、周明善、胡德彪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民間月餅畫家。白米月餅比較薄,所以沒有餡或者餡少,要用到月份。黃月餅是以面粉為餅皮原料,內填餡料,模壓成餅,烘烤而成,色澤深黃明亮,故稱黃餅。黃餅不大,但餡兒很厚;餅餡根據民族口味和家庭經濟條件決定。南方甜,北方鹹。家庭經濟殷實,餅餡原料精良豐富。家境貧寒,原料貧乏單薄。

中秋節是農村的壯族人慶祝的節日,為親戚朋友做月餅,祭祀祖先,家人團聚吃中秋晚餐。月亮和漢人供奉的月亮壹樣。此外,德勝、艾山、馬安、六合、羅溪、羅東等地的壯族婦女還會聚在壹起邀請“七大姑”等活動。《清遠府風俗》記載,宜山壯族“俗,八月十五夜不獻月,蒙女,女昏。他的靈魂附在他身上,他能歌善舞,人民說他是被禁止的”。

農村改革開放30多年來,城鄉人民物質生活日益富裕,文化生活日益豐富。8月15日制作的月餅變得越來越精致,而獻月、邀“禁”、邀“七大姑”等活動則被賞月、喝茶、燒烤夜宵、卡拉ok等娛樂活動所取代。

唱山歌也是八月十五宜州城鄉人的重要活動之壹。8月15日,清源、德勝、馬安、六合、愛山、羅東、羅溪、石別等村,壯、漢族男女自動聚集在田東、嶺坡、山嶴等地唱山歌,馬安、六合等壯族聚居區有歌會。民歌包括壯歌、民歌和漢歌。唱的民歌內容非常廣泛,有生產的,有生活的,有家庭的,有愛情的,但是調侃和說愛情的是最多的。

重陽節自宋代以來,益州的教育和文化發展較早,受中原文化習俗的影響。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已成為當地漢族、壯族等民族的* * *節日,爬山賞秋、敬老的內容傳承至今。宜州漢族有“九天登高”的習俗,在日本、清遠、懷遠等鎮,龍頭街(永順土司部)。官僚、官員、學者、學生和壹些鄉村士紳、商人經常到城北的會仙山、義山,懷遠的八潭山、龍頭西龍山,以健身活動自娛或賞秋詩,也有人到野外唱山歌、玩。在農村農家樂,重陽節主要是敬老,德勝鎮的壯族民間有“九九歸壹,百歲成仙”的說法,是孝敬老人的家宴。石別鎮清潭村有在重陽節跳草龍慶祝平安的習俗。他們把農歷九月初九定為“和平日”,這壹天是村裏組織宰殺豬、羊祭祀草龍的日子,然後村民們吃壹頓“和平日”的晚餐,再跳草龍慶祝。1989年,國家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敬老節”,宜州人巧妙地將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相結合,使重陽節成為老年人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傳承中華傳統孝文化習俗,構建和諧幸福的社會。

十月朝是農歷十月初壹,客家人稱之為“十月朝(念趙)”,是中州壹帶的傳統節日。這是客家人南遷後壹直保留下來的壹個客家節日。這個節日旨在給他們的祖先送去寒衣,祭拜他們的靈魂。這壹天,散居在清遠、懷遠、洛溪、龍頭鎮的客家人準備豬肉,殺雞,做糍粑,擺香案祭祖,然後燒紙錢、衣服,祭拜結束,壹家人聚餐。如今,給祖先送禦寒衣物和祭祀祖先靈魂的內容已經淡化,只為制作巴贊和家庭晚餐。

冬季至日節起源於漢代,興盛於唐代,後人互相攻訐,主要是皇帝祭天,百姓祭祖。冬季至日的飲食習俗有北方餃子,南方湯圓的說法。宜州有過冬季至日節的習俗。在初冬的至日,城市和農村的人們都煮餃子吃。晚餐被稱為“牙疼節”,有狗肉,羊肉,“豆腐餃子”和其他美食。事實上,冬季的至日是漢族的節日,宜州漢族人非常隆重地慶祝冬季的至日節,被稱為“亞洲年”,而客家人則稱之為“冬季的至日太(大)過年了”。那天壹大早,大家吃了壹碗湯圓,裏面是碎炒花生或者芝麻拌糖,然後擺了壹桌香,準備了三種水果祭祀祖先。晚餐的菜肴非常豐富。如今,冬天的至日節已經漸漸淡去了。只有在冬天的至日日,漢族人才開始制作臘肉和香腸,讓它們在陽光下自然風幹和塗油,以迎接新年。(壯族人過年殺豬做臘肉臘腸,用火熏烤,別有風味。)

瑤族王磐節是宜州第三大民族,瑤族主要聚居在北衙和龍符兩個瑤族鄉。瑤族的節是盤瓠祖先的重要節日。在宜州,每年農歷五月二十九,瑤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自己的民族節日服裝,聚在壹起舉行祭祀盤王的活動。祭祀儀式簡單莊重,以唱歌、敬酒、跳舞、焚香的形式祭祀王磐的祖先,追溯歷史。他們演唱的歌曲是以“盤王之歌”為主旋律的音樂歌曲,而舞蹈則是鼓群舞(二人轉或二人轉)和銅鼓舞。儀式結束後,男女老少聚在壹起聚餐飲酒,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這是瑤族人豪放性格的壹種表現。北衙鄉瑤族舞蹈“火神樂”和瑤族民間體育“獅子爬山”、“過火搶燈”是從王磐節慶舞蹈活動中挖掘、整理、提煉出來的優秀民族民間體育項目,已成為宜州市代表廣西參加全國運動會的獲獎項目,也是赴港澳、東南亞參觀的民族民間體育活動受到高度評價。

水族端節宜州是水族在廣西的聚居地之壹,龍頭鄉是水族在宜州居住的鄉鎮。水族有自己的文字“水書”和自己的歷法“水麗”,水族的節日是根據水麗的計算來設定的。端節是每年十二月(農歷八月)和水族新年二月(農歷九月和十月)之間的“亥”日。也叫借、傳、吃,是水族最重要的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宜州水族慶祝端端節(南丹、河池的毛節),是辭舊歲,慶祝豐收,祭祀祖先。在端節的前壹天晚上(相當於中國的除夕),各家各戶都要立案祭奠祖先。有銅鼓(或皮鼓)的家庭將銅鼓(或皮鼓)放在案前,灑上酒掛在屋梁上,全家壹起擊鼓跳舞,以示辭舊迎新。舞蹈有保衛、播種收割、慶祝豐收;舞步矯健優美;旋律由慢到快,聲音由低到高。淩晨(相當於漢族元年初壹)擺放祭品,開始祭祀。水族的祭品是禁止吃肉的,除了魚。祭品包括魚、豆腐、筍幹、花生、水果、新糯米糕、新大米和新米酒,以示豐收。在端節(農歷大年初壹)的早上,各家各戶宰殺雞鴨肉,準備豐富的食物和酒來歡迎來拜訪我們的客人,人們挨家挨戶地互相拜年,品嘗新酒和米飯。每壹個接受新年祝福的家庭都給新年訪客魚、糖和水果。來拜年的人越多,這個家庭就越吉祥,越光榮。古時水族的端節有賽馬、賽銅鼓和“沖坡尾”的社交活動的習俗,現在沒有了。

第二,節日習俗

益州是壹個古老的習俗,慶祝每壹個幸福。蓋房子,搬新居,喜結良緣,慶祝滿月生日,生日加餐,甚至拜修士親戚,打藍譜,認姐妹,都是壹件喜慶的事,都有慶祝幸福的習俗。

奠基建房,是益州各族家庭的壹件大事,壹件喜事。農村家庭建房時,在選址和測量山勢方向方面,都選擇坐近山川,坐北朝南,也有“左青龍,右白虎”之勢。確定房子地基地址後,某壹天就要奠基了。奠定基石,益州俗稱“安吉”、“安神”或“安強腳”。那壹天,大師請風水先生擺好羅盤,丈量畫線,準備好豬肉、雞肉、魚肉、熏香、蠟燭、紙錢,擺好祭奠儀式。吉祥的時候到了,他放鞭炮,鏟地開地基。在奠基之際,同村的兄弟、親戚、朋友不請自來,前來祝賀、幫忙。下班後,主人家會舉行豐盛的酒席,擺滿了食物和美酒,並邀請家中的長輩和前來助興的兄弟親戚,慶祝奠基的喜悅。少則五六桌,多則十幾桌。宴會現場壹片歡騰。這種歡天喜地、鄰裏互助、不勞而獲的習俗也體現在采石、伐木、備料、挖墻磚、蓋瓦等建房的全過程中。

搬新房,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遵循當地的習俗——選個吉利的進家門。選擇壹個好運氣進家門的形式因民族和地域不同而不同。清遠、懷遠、德勝、洛溪、艾山等鄉鎮的漢族人,在進屋前,先燒壹堆明火(現燒炭火)取暖。當吉祥的時刻到來時,他們會向房子裏開槍。主人會先把柴米油鹽秤算盤搬進屋裏,然後親戚朋友幫忙把各種家具搬進新房裝修。魏德聖路和香農地區的壯族人在進家門之前,由道士們低聲念佛,手持火把引著進家門,隨後是戶主們手持香爐,家庭主婦們提水,親友們搬運家具。進屋後,居士們從道士手中接過火把,在屋內點燃了壹堆火,大家分享著熱騰騰的美味糯米飯。在德勝羅蒂地區,人們在晚上進入房子。到了吉祥的時候,主人家左手拿壹枚銅錢,右手拿壹桶白米,領著家人進屋。之後,他們生火,徹夜不眠,以示未來繁榮昌盛。入宅儀式結束後,戶主在新房設宴犒賞。凡是來慶祝新房竣工,搬新家的親戚朋友,都會送禮物和紅包。壹個家庭主婦的未婚兄弟必須送壹只公雞來宣布她的新家的黎明,並送壹個大掛鐘來敲鐘宣布這個好消息。喬遷喜宴都是豐盛的,賓朋推杯換盞,開懷暢飲,或互相邀飲小心翼翼,隨意談笑。2000年以後,大部分城市家庭和少數農村家庭在飯店、餐館搬新房時,都喜歡辦酒席。壹方面省去了很多餐飲的辛苦,另壹方面也彰顯了經濟地位的風範。然而,村民和鄰居的庸俗感覺似乎被餐廳的宏偉風格重重地壓制了。

結婚是人生大事,必須慶祝。《清遠府誌》載宜州漢、壯族婚俗:“漢族婚配,以檳榔、豬、酒、果分親;新娘看到她的叔叔和嬸嬸站著。……當地習俗結婚,豬對牛,不吃檳榔,水果之類的。我丈夫用兩個年輕女孩和當地的女巫來引導她,有三五十個男人和女人送她。新娘用雨傘遮住自己,走向丈夫的房子,她坐在那裏唱歌。新娘回娘家,再也沒見過丈夫。”這是清代以前益州當地普遍的婚禮習俗,但“豬、酒、果分發給全國各地的親戚”和“男女三五十人給壹個女人,新娘自己打傘,走到婆家,壹起唱歌”的習俗在農村仍在延續。

壯族婚宴的主要程序和習俗。接親戚。男女婚姻確定,男方選擇吉日迎娶新娘,稱為取新娘。婚禮前壹天,新郎家要為家裏的長輩、兄弟姐妹、親戚朋友準備酒席,壹定要特別歡迎爺爺奶奶、叔叔、月經的堂兄弟姐妹。新郎家派新娘家去接新娘家。新娘家由新郎的兩個妹妹和壹些給新娘家帶禮物的男青年組成(取決於禮物的數量)。壹般來說,新娘的家人必須在她出門的前壹天到達新娘家。晚上唱民謠,熬通宵。新郎見親戚不去女方家。新娘結婚。新娘結婚的前壹天,女方家設宴招待男方的客人、親戚和朋友。第二天,新娘的婚禮儀式:新娘由伴娘攙扶出閨房,唱著哭嫁歌,向香爐上香,向堂上的父母長輩敬茶,然後由自己的哥哥或叔叔擡出。出門前,嫂子三三兩兩的把傘打好,然後交給新娘的妹妹撐著。然後新娘的嫂子或阿姨將白米飯撒在她的頭上,祝她豐衣足食,然後走出家門。新娘結婚的時候,有幾十個女青年或者幾十個男青年(新娘的哥哥壹定要送),新娘的嫂子或者姑姑是新娘送別隊伍的代言人。徒步去新郎家的路上,新娘遇到橋或溝壑就停下來,要接親戚給“腳錢”才能繼續前行。新娘來到村裏,新郎家的壹個中年婦女象征性地用竹笤帚清掃了十幾尺的路面,寓意掃除邪惡。新娘上門,新郎家有迎親隊伍,唱停門歌,雙方唱完歌,歡送會才可以進門。新娘進門後,新郎家的壹位年長女性會扶著向導,避免踏上門檻。新娘向香祖跪拜後,進入洞房,歡送會緊隨其後,新郎踩著新娘的腳印來到洞房前,寓意婚後不再受新娘欺負。宴會開始時,新郎的叔叔坐在首位,新郎向送別的客人壹壹敬酒。之後,男女都唱起了《贊美之歌》。宴會結束後,新娘和她的姐妹們回到洞房,新郎被禁止進入。那是晚上,歌聲徹夜未眠。第二天,新娘和歡送會的人吃完早飯回到新娘家,新郎家的男歌手唱著送別,有的唱了十幾裏。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壯族的婚姻習俗逐漸發生了變化。

  • 上一篇:出生日期加起來就是結婚的年份。怎麽才能根據出生日期算出結婚日期?
  • 下一篇:急求2010農歷六月黃道吉日,謝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