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茶果
每逢重大節日,如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家裏的女長輩都喜歡聚在壹起做茶果,如“糍粑”、“甜皮鹹餡”、“喜簪”、“璽簪”。如今這種場景越來越少見,再到我們的下壹代,估計只能從照片和明信片上重現這溫馨的壹幕了。
2.結婚典禮
客家人的婚俗是最復雜的,同時也是最保持中國傳統的。比如,新娘進婆家之前,頭上有壹個“米篩”,意思是“米篩頂上千眼,滿屋都是做官賺錢的兄弟叔伯。”不要覺得這是老套的方式。即使是音樂之王陶喆結婚的時候,他的妻子進門也要戴壹個“米篩”。
3.拜山拜祖
客家人最註重祭祖,當地簡稱“掛紙”。過去人們習慣在秋天祭拜,但現在也有春秋兩個節日。祭祖壹般是先給祖先和遠祖掃墓。這種情況下,全家或全村壹起出動,規模宏大,隊伍往往少則幾百,多則幾千;之後每個房間的祖墳都掃了,最後每個家庭都掃了本家族的私墳。
4.吃飯前後的假期
客家人喜歡熱鬧,尤其是親戚之間聚會多,所以我們小時候都有這樣的回憶,大家都去祠堂吃“團圓飯”。只要自帶筷子和板凳,就可以隨便吃到好吃的東西和飯菜,濃郁的鄉土風情讓人非常懷念。
5.春節點燈
在客家人的習俗中,燈籠是諧音“丁”,是加丁的好兆頭。春節過後,元宵節之前,所有生兒子的家庭都會買燈籠點亮。如果是在祠堂裏組織起來的,也可以集體點燈,為了“點燈”。
擴展數據:
1.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客家人在南遷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文化心理意識,為生存和繁榮而奮鬥。客家人在生活中非常重視彩票或預兆。
2.客家人經營的店鋪、工廠的名稱壹般用長、龍、興、利、秦、和、豐、法、盛、毛等字,其含義可想而知。
3.讀書求出路是客家人代代相傳的壹種時尚。很多小學名字,如啟友、裕民、裴毅、文德、玄冥、培英、於斯、中興、文峰等。,都包含著想成為壹個有用的人的願望。每年開學第壹天,家長要給芹菜、大蔥、大蒜、雞肉、雞蛋等。給他們正在學習的孩子。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客家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