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流傳於山西南部臨猗、萬榮、運城的鑼鼓雜戲,山西北部的五臺、應縣、殷珊、寧武、朔縣、克蘭、五寨的比賽戲,山西東南部的長子、平順的團戲,對山西戲劇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些劇目的壹個共同特點是都配有鼓、鑼等打擊樂器。
明清時期,隨著元雜劇的衰落和昆劇、弋陽腔、青陽腔在陜西的傳播,以梆子、亂彈為主體的地方戲蓬勃發展。明代嘉靖年間,薊縣重修月樓的碑文中有“吉日正月,周浦義和團在此演出”的記載。清康熙四十六年冬,平陽知府邀請戲劇家孔在平陽編修《平陽縣誌》時,在春節元宵節當天觀看了秧歌、竹馬、昆曲、亂彈等各種漢族傳統民間文化活動。他在壹個隨機劇本中寫道:“沒有歌宴,很難演好曾博翠花。我愛葵娃的小碎步,壹個是邯鄲。”他在這裏說的“隨機播放”是周浦梆子。從這首詩中可以看出,周浦梆子在當時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表演形式,出現了葵娃這樣基本功紮實的著名演員。
蒲劇,又名周浦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中最古老的壹種,因起源於山西西南部的周浦(今永吉縣)而得名。形成於明末,盛行於清代,1000余場。慷慨激越、委婉柔和、粗獷豪放、細膩纏綿的藝術風格,特別是濃郁的地方色彩,使蒲劇深受晉南人民的喜愛。
周浦梆子傳到晉中,與當地秧歌和說唱藝術融合,形成中路梆子。清代同治以後,中路梆子名氣越來越大,開始流傳到河北、內蒙、陜西、甘肅等地,深得當地百姓的喜愛。後來以“晉劇”聞名於世。晉劇從鹹豐、同治年間開始,唱腔不斷,大事不斷。在清代道光以前,晉劇壹度稱霸京戲舞臺,甚至成為山西的代表劇種。
受蒲劇傳播的影響,陜北產生了聲音渾厚、風格豪放的北路梆子。明末兩次大規模移民,將大量人口從山西南部遷到山西北部。移民熱愛故土,喜歡聽鄉音,使蒲劇在晉北逐漸流傳。在與地方語言和民間藝術的融合過程中,最終形成了具有古代趙巖邊塞“慷慨悲歌”特色的北陸梆子戲。
上黨梆子起源於上黨縣的澤魯地區,是壹個有著深厚戲曲傳統的古老縣。它由明清時期的羅羅戲、席絹戲和外地地方戲民歌組成,並與晉西南、晉中的梆子戲融合在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