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親:媒人為男女雙方求婚,介紹雙方的情況,如年齡、生肖、出生年月、性格、長相、家庭經濟情況、父母等。兩家人權衡了壹下條件,召集所有人商量,打算結婚的,男方帶著媒人去女方家看看。雙方約定約好,然後邀請女方到男方家刮目相看。喜歡的那個會留在男方家吃飯,婚事默默協商。不喜歡就走。
訂婚:媒人在男女之間多次協商,確定彩禮和嫁妝,女方交換子女生日,定下吉日婚期,男方給她壹個“盒子”和部分彩禮,並設宴慶賀。第二天,女人設宴招待了男人。之後,他們在某壹天領結婚證,其中壹些人出國旅遊。結婚後,男女互贈壹些衣服,這叫換夏或換冬。,
結婚:婚禮前壹個月,要送聘禮,俗稱“茶”。男方請媒人把“新娘”外出就業時穿的衣服(內衣)和“水禮”(米、面、肉)送到女方家,並通知其婚期。之後,男女雙方的近親邀請未來的新郎和新娘回家吃飯,這被稱為“吃壹頓快樂的飯”。婚禮前壹天,所有的親戚朋友都來了,俗稱“請客”,有的請“鼓手”招待,所以也叫“安鼓”。晚上,男人和女人在自己家裏吃“翻面餅”。
婚禮當天,男女壹大早就炸油餅,稱為“吃喜餅”。早飯後,男方打鼓樂,擡轎子(有的用馬車或騾子擡轎子,現在基本用汽車)到女方家結婚。壹般來說,男方的伯侄關系結婚。新郎會給新娘帶壹條叫做“喜結良緣”的紅帶;拿壹個瓶子,裏面放壹個洋蔥,叫“生根之後”;壹塊五筋的豬肉或羊肉,稱為“留母肉”、“五方慶”。婚禮回來,男方要把其中兩根肋骨帶回來,以示婚後夫妻和睦,這叫“筋骨不可分”。女方提供茶葉、糖果、蛋糕等招待參加婚禮的客人。新娘穿上男方帶來的衣服(壹般是紅色的棉衣棉褲),和父母告別後,妹妹混上轎子(車)。她的壹些同齡人送新的,打開盒子,由“湯和”(也稱為團圓飯)陪同的人在預先選定的時間進入男方家。到了男方家後,新娘在親戚的帶領下,走上“紅地毯”進入新房,為“荷塘”們“煮茶”、吃“入場飯”。中午,新郎新娘祭天拜地,酒席叫“坐席”。席間,新娘和新郎要向客人敬酒,向他們敬禮,並認識他們的大小。晚上,新娘和新郎的姐夫主持洞房儀式,俗稱“倒鍋”,讓新娘和新郎說繞口令,猜燈謎和講笑話,互相取笑。之後夫妻倆吃了對面的飯,直到深夜才吃完。第二天壹早,新郎新娘向親友鞠躬,道“拜”(有的地方是拜完天地後舉行),受拜的壹方送禮祝賀。
回鄉:壹般在婚禮結束的第二天,女方家派人、派車邀請新郎新娘回鄉,並設宴款待新郎新娘及其親友。席間,他們向客人敬酒,向客人敬禮,認出他們的大小,當晚或第二天再來。婚後第四天,女子跟隨丈夫走親戚,稱為“月活”或“四月六日活”。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朔州的婚俗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禮儀淳樸。
古代朔州的喪葬禮儀極其復雜,壹般可分為小集、大集、燒紙、送燈、喪、喪、復生。
有人死後,穿壽衣,破窗紙,撐戶門板,停在後杭,殺“倒掛雞”,頭下燒紙、燈、香作祭品,兒女放聲嚎啕。這是壹個小收藏。然後貼個“災”,在街門外掛個“告示紙”,通知村裏。晚輩和孝子戴到主人(死者的至親)家吊唁。第二天晚上,屍體被搬進棺材,俗稱“入疊”。屍體上蓋著紅布,棺蓋未鎖,靈柩停在大廳裏,放著供品,點著長明燈。親戚朋友,族人和鄰居都去靈前燒紙吊唁。自然地理山西省位於華北西部黃土高原的東翼。地理坐標為北緯34° 34 ' ~ 40° 43 ',東經110 14 ' ~ 114° 33 '。東西寬約290公裏,南北長550公裏。全省總面積15.63萬平方公裏,占全國總面積的1.6%。雙塔寺、中華福山園、晉祠園山西地貌復雜,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階地。山地和丘陵占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000米到2000米之間。最高點是五臺山北臺野豆峰,海拔3058米,最低點在垣曲縣西洋河入黃河的地方,海拔只有180米。邊界的輪廓是壹個從東北向西南傾斜的平行四邊形。東面有雄偉的太行山作為天然屏障,毗鄰河北省。西部和南部被洶湧的黃河切割,面向陜西省和河南省;它北鄰內長城,與內蒙古自治區接壤。山西是夾在黃河中遊河谷和太行山之間的高原。山區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70%以上。看山西的平面地圖,是壹個斜長方形,從東北到西南,東西寬約290公裏,南北長約550公裏。從地形上看,這是壹個由許多復雜的山脈組成的高原。
山西有許多山。山巒起伏,丘陵起伏,溝壑縱橫,險峻雄偉。大部分是山和丘陵。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北有恒山、五臺山,南有中條山,中有太嶽山。五臺山主峰葉竇峰海拔3058米,是華北最高峰。中部從北到南有大同、忻州、太原、臨汾、長治、運城盆地。山西河流眾多,大小河流1000多條,其中流域面積100多平方公裏、河長4000多平方公裏的河流240條,河長150多公裏的汾河、沁河、涑水河、三川河。汾河最長,全長659公裏。流入黃河的河流有沁河、涑水河和汾河。汾河貫穿全省。這是該省的主要河流。發源於寧武縣,全長761 km。是黃河僅次於渭河的第二大支流。桑幹河、滹沱河、漳河也發源於山西,匯入海河水系。母親河黃河,北起偏關縣老牛灣,直下,流千裏,至芮城縣風陵渡,轉向東,南至垣曲縣碾盤溝出境,經19縣560個村,流965公裏。黃河流經晉陜峽谷,在薊縣壺口地區河床突然下降15至20米,流水直下,形成壯觀的壺口瀑布。
山西有六大盆地,即大同盆地、忻州盆地、太原盆地、臨汾盆地、運城盆地和長治盆地。此外,東部還有陽泉、壽陽、襄垣、黎城、晉城等小流域。
山西位於大陸東海岸的內陸。外緣被群山環繞。所以很難被海風影響,形成比較濃厚的大陸性氣候。同時,由於冬季內蒙古冷空氣團的襲擊,北方相對寒冷,形成了山西的氣候特征;冬天漫長、寒冷、幹燥;夏天短暫,炎熱多雨;春季日溫差大,沙塵暴多;秋天很短,氣候溫和。山西省屬於溫帶和暖溫帶季風氣候區,即溫帶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400至650毫米,山西地形復雜,地處中緯度地區,屬暖溫帶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暖,四季分明,南北差異大,垂直差異大。山西地形多樣,高差懸殊,既有緯度地帶性氣候,又有明顯的垂直變化。山西地處中緯度,離海不遠,但由於山脈的阻隔,夏季風影響不大,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 ~ 14℃,晝夜溫差大,南北溫差也大。西部黃河流域、太原盆地、山西東南部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8 ~ 10℃之間。臨汾和運城盆地年平均氣溫為65438±02 ~ 65438±04℃。全省冬季氣溫在0℃以下,夏季普遍較高,7月氣溫在21 ~ 26℃之間。山西無霜期南長北短,平川山地短。大同盆地為110 ~ 140天,五臺山僅為85天,忻州盆地北部和東部山區為135 ~ 155天,臨汾和運城盆地為200 ~ 220天。全省年降水量400 ~ 650毫米,但季節分布不均。夏季6-8月降水高度集中多雨,占全年的60%以上。全省降水受地形影響較大,山地多,盆地少。山西有三個多雨地區,壹是山西東南部的太行山和中條山,二是五臺山,三是呂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