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壹農
美好的豬年隨著鑼鼓聲送走,歡樂的鼠年即將迎來鞭炮聲。人們不得不走親訪友來慶祝新年。
過年是四季的歡樂,是壹件大事。這個時候“千家萬戶總要以新桃換舊桃。”那些遠在千裏之外回到家鄉,在辦公桌前、病床前孝敬父母的人的深情和鄉愁,以及“互相鞠躬,歡歡喜喜過年”的喜悅和祥和,總是縈繞在城鄉之間,溫暖著人們的心。新年問候是中國的傳統習俗,也是春節期間的主要活動之壹。這個習俗起源於壹個神話:在古代,有壹個叫“年”的怪物,它有壹張大嘴,兇猛異常。臘月三十晚上,他們挨家挨戶去吃人。為了對付這個怪物,人們把肉放在門外,關上門,躲在家裏。初壹早上,人們開門相見,互相鞠躬祝賀,最後都沒有被年吃掉。於是,拜年之風代代相傳。
在漫長的歲月裏,妖怪“年”的傳說越來越淡,拜年也從最初的祝賀不被“年”吃掉,逐漸變成了現在的尊老。但是,任何活動總有壹定的目的性,拜年也不例外。壹年四季,人們辛勤勞作,忙忙碌碌,但到了春節,總會有點“閑”,尤其是農業經濟社會,農民在農閑時節,時間充裕,大家就開開心心地利用假期去他們家拜年,方便交流,增加感情,弘揚尊老愛賢之風。
所以拜年的習俗起源很早,至少在宋代就有了。宋代元老院孟在《東京夢中華》中,記述北宋汴京元旦的習俗,說:“正月初壹,開封府放三日,士子早早互賀。”明代陸榮在《園雜記》中說:“在首都元旦,從朝鮮官方到庶人,跨越數日道路的人被稱為‘拜年’。”阿清人顧鐵青在《賈青錄》中寫道:“男女輪流拜謁父母,主人帶領他們卑躬屈膝地拜祭子女,拜謁鄰居的親友,或不再派子女代替他們,稱為‘拜年’。就算是年底不見面的人,也會在這個時候互相拜拜。"
長武地區講究拜年。在新年的第壹天,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新衣服和新鞋子。男人戴上新帽子,小女孩戴上紅蝴蝶結,村裏有祠堂或“家堂”的,陸續在牌位或祖先畫像上點上蠟燭,跪拜送禮。向爺爺奶奶、父母敬禮,說壹些“祝妳健康長壽”之類吉祥的話。長輩給兒孫發紅包,叫“壓歲錢”。這種崇拜,得益於父母長輩的感恩,傳承了幾千年的傳統美德,喜氣洋洋。這樣簡單的儀式就足以讓親戚們滿意了。之後他們三個兩人壹組去了街坊,給街坊的長輩拜年。很多鄰裏之間的矜持或者糾紛都是通過拜年來解決的,所以長輩們總會說“等過了年再說吧”。人到門口,即使拜年,過去的不快也會立刻化為壹縷輕煙,消失得無影無蹤。同行見面,口頭上說“祝妳新年快樂”、“恭喜發財”、“春節快樂”、“祝妳健康幸福”。
大年初壹,壹般不出門拜年,否則就是“乞丐拜年”。這壹天,女性不能去人家拜年,也就是俗稱的“禁忌”。從大年初二開始,我就開始給親戚朋友祝賀。大年初二,照例是孫兒拜祖的日子。“孫子的叔叔家的狗不吃烤火爐”,拜年的時候更聽話了。照例他會發壓歲錢,過年的菜會擺滿舞臺。回家還會送壹個禮包,裏面有花生、糖果、橘子、紅棗、桂圓,還有壹個用紅紙包著的“雲餅”,是“步步高升”的吉兆。大年初三是女婿拜丈母娘的吉日。五月初五,家家都要接財神燒路邊,都要在家吃路邊酒。第四年初四初七不拜年,以後任何壹天都可以拜年,所以有“拜年拜到大麥黃”的笑話。親戚朋友來拜年,主人家會先用巖茶、糖果、花生、瓜子招待他們,再端上壹碗紅棗湯。更貼心更有禮貌的是,他們會留下來“分茶”——雞蛋面湯,有的還會加肉丸、肉片、雞腿,也算是壹種真誠的禮貌小吃。
現在拜年有了新時尚,單位裏提倡集體拜。雖然以前每天都見面,但是過年再見面就很不壹樣了。每個人都在微笑,每個人都在微笑。壹句熱情的問候,壹次親切的握手,壹種握拳拜年的感覺,讓大家擺脫了壹年工作的壓力和煩惱,給他們送去了熱情和溫暖。大概這也是民俗的壹種變異或延續吧。城市和農村的人都願意找個借口把心貼得越來越近。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壹直在發賀卡、打電話、發短信、寫博客...除了表達春節梅花美好和諧的信息,都在傳遞壹種親情、友情、鄉情,表達自己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