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新年問候的規則是:“第壹個生日,第二個生日,第四個生日到鄰居家”。即初壹的兒孫給爺爺奶奶、父母拜年;第二年初二結婚的姑娘,領著女婿回娘家拜年,但按照習俗,當天必須回去,不能讓房子“空著”;鄰居、親戚、朋友直到第三天才互相拜訪,但他們相信“七天不出門,八天不歸,九天空手而歸”,也就是說離第七天不遠的人,八天不回家,九天不出門辦事,所以“出門壹定要選運氣。”是近段時間拜年習俗中不可或缺的壹招,不需要選擇幸運日。在舊農村,從初壹到初三,沒有掃地和倒垃圾,這意味著“積累財富”。第四年的第四天,要敬地菩薩。每家每戶都派人到田角種上香燭,點上壹盞爛勺子做的小油燈,在土塊下墊上壹點紙錢,以示對土地的尊重。
春節期間,常德各地都有在大門口張燈結彩的習慣。舊時富人要在大門口掛兩盞紅纓元寶大燈,表示“好運高照。”窮人也要在大門口點壹盞小油燈以求好運。所以民謠裏有“正月是春節,家家戶戶掛紅燈”的說法。現在各單位都流行綁彩門,大門口裝彩燈。百姓春節點燈的習俗雖然難過了壹段時間,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逐漸開始興盛起來。貼春聯是常德城鄉的普遍習俗。春聯寫的吉祥語裏,門楣上還貼了壹個大大的“福”。大門對面的墻壁(中堂)上要貼“為我賺錢”、“萬事如意”、“開門大吉”等字樣,門扇上要貼門神或女神,大門連接處要貼“錢”字,表示“門大開”。現在貼春聯還是很流行的,只是換了壹種新的語言。“門神”已經換成了年畫,其他的已經不流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