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理位置
慶余屯村位於即墨市西端,即墨市區以西18km處,北與馬家屯村、郝家屯村相對,東與王家小橋村相對,南與郝家屯村相對,南與王彥莊村、吳山村相對,西與範溝疃村、趙家屯村相對。該村南面緊鄰印青高速公路。村莊規劃東西主街1條,南北街6條。該村地勢平坦,占地面積* * *平方米,耕地面積* *畝,東西寬* *米,南北長* *米,基本上是壹個長方形村莊,風景優美,交通便利。
2.村莊的起源
村姓:周、、蘭、秦、劉、張、鄭、匡。明朝永樂年間,村裏的姓氏大多從雲南的烏沙威遷移到山東的即墨,再遷移到村裏聚集。壹代又壹代的村民在這裏繁衍生息。幾百年來壹直在發展變化,直到發展到今天的規模。
3.從屬系統的演變
?早年屬山東煙臺;隸屬於山東省青島市即墨縣。青嶼屯村現屬青島市即墨區蘭村鎮政府管轄。
4.國籍和姓氏
慶余屯村是明永樂二年遷到此地的。經過幾百年的發展變化,村落變化很大,但民族構成單壹,全部為漢族居民。全村* *戶中,周占全村人口的36%,占全村人口的29%,占全村人口的16%。秦、劉、張等姓氏占全村人口19%,全村人口1200余人。
5.村落文化
慶余屯小學始建於1946,後於1984、1999進行第二次擴建。占地面積15480平方米,建築面積1785平方米,教學輔助用房1352平方米,生均教學輔助用房面積5.66。有壹個250米的六線塑膠運動場,占地7085平方米,其中足球場5873平方米。兩個籃球場,840平米。排球場壹個,300平米。室外乒乓球4套。單杠三個,爬梯兩個,跳遠和跳高壹個。)田徑面積5873平方米,平均運動場地29.68平方米。學校圖書館有22大類7864本書,平均每個學生36.1本書。
學校擁有多媒體網絡教室、多功能教室、技術教室、科學實驗室等11專用教室。辦學條件達到農村小學二等標準。學校整體布局較好,辦學規模適中。環境優雅,交通便利。
學校現有7個教學班,學生180人,教職工14人。教師學歷層次較高,研究生1,本科13,教師學歷合格率100%。超標率為100%。小學高級教師4人,其中黨員4人,年齡結構合理,具有較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青嶼屯中學於2006年並入南泉中學。
即墨慶余屯穆迪寺建於清鹹豐二年(公元1852)。距今已有160多年,1999年重建,才顯示出它的宏偉規模。母廟占地面積99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平方米。這座建築規模宏大,結構嚴謹。它采用了中軸對稱的模式。從南到北依次為門樓、鐘鼓樓、影壁、高爐、地母宮、天宮、胡仙居、老君殿、石現殿、玉皇殿、文昌殿、三官殿、太極殿、王耀殿、王龍殿等。,而且布局嚴謹。
農歷正月初九、正月二十壹、四月十五、六月十九、十月十八是即墨青魚屯穆迪寺的吉日。
廟內正殿供奉著至高無上的大地母親,號為宇宙之母。兩側墻壁繪有地母娘娘的各種事跡,殿頂藻井裝飾著無限八卦和神靈。所有作品精雕細琢,色彩斑斕。大殿雕梁畫棟,飛檐走壁,琉璃青瓦,紅柱裹龍,在松柏掩映下,雄偉壯麗。氣勢恢宏,古樸莊重,布局緊湊,典雅精致,別出心裁。寺前花園點綴著壹片片紫竹,連成壹片森林,頗具匠心。歷代百姓朝拜,香火鼎盛。
6.風俗和感情
慶余屯村的風俗很淳樸,大家都講道德文明。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舊風俗習慣被摒棄。在慶余屯村,人們勤於耕作,勤於管理家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以傳統生產方式為生。他們非常重視傳統美德和文化知識的教育。
7.近期發展
近年來,受新思潮的影響,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村民從事各種行業,在外面從事第三產業的發展,成效顯著,村民的收入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隨之而來的是村莊嶄新的面貌和積極向上的民風。王成剛從1998開始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是會澤人。隨著村路網、電網、網絡、通信的不斷建設,村級基礎設施和農田水利建設不斷完善,村級規劃步入正軌。隨著村規民約等民主條約的簽訂,村民民主工作得到進壹步保障和推進,村民參政熱情越來越高,範圍進壹步加大。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背景下,在科學發展觀的正確指導下,壹個淳樸情懷,寧靜致遠,追求最高,創造最好,日新月異的新農村。壹個由內而外美麗富饒的青魚屯村呈現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