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船(又稱網船):漁民世代以船為生,船既是生活資料,也是生產資料。農民對漁民有句老話叫“船頭與船尾打架”。許多家庭世世代代都住在船上。壹般漁民家庭都有兩條船,大的用來生活和存放東西。小船出去工作捕魚,船是木頭做的。在古代,富裕的家庭用柏樹來劃船。漁民對漁船很講究。新船下水前,要在船頭釘上四條紅綠相間的布條,稱為“喜釘”。釘釘子時,主人故意藏了壹條,以獲得幸運的印象。木匠來找的時候,找不到就對船主說。“主人又要壹個喜釘”,主人高高興興地拿出來了,以後有望發財。在新船上,需要壹些香燭,擺放水果和糕點以供祭祀。八個盤子(或盆)裏放八樣東西:鯉魚,吉祥;高,;雲餅,步步為營;糖元寶,恭喜發財;百合,百年和諧;糯米紅豆紅米,團團圓圓;最後壹盤放足爐,用糯米粉揉搓的萬年青、石榴、蔥、鱗、鯉魚等10種物品,稱之為聚寶盆,千年和諧昌盛,萬事如意,體現了漁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新船船頭要貼壹個鮮紅的“喜”字,二船門上要貼壹副對聯,如“生意興隆迎四海,財源滾滾來三江”。平凡大方。船分為幾個艙,甲板用手工分為上下兩層,船頭和艏樓底部用水打孔,放剛捕撈上來的鮮魚,中艙下部用來存放物品,上部是吃飯、睡覺、會客、處理紅白事的地方,後艙用來放漁具和柴火, 而且船的船尾與後艙相連,後艙是廚房,爐子是用泥土做的“行走爐”或用泥土做的“泥爐”。 漁民長期以水為生,產生了與農民不同的習俗和禁忌。有的漁民不準在船頭小便,認為這是對菩薩的不敬,小便會激起水聲,嚇跑魚蝦;第二,吃飯的時候要說“加飯”,因為“盛”和“申”的諧音是禁忌,吃魚的時候不允許翻面。吃完飯把筷子放在碗裏表示妳吃飽了,不能放在船上。不要說“放壹邊”或者“翻過來”因為這兩個字不吉利,說船要擱淺翻了。漁民被禁止說“浮屍”,甚至見不到落水人員,拒絕打撈救助。第三,月前不準新娘到其他漁船遊玩,因為新娘壹上男方的船,就下廚做飯,所以被稱為“大腳怪”和“燒腳”,運氣不好其他船就會著火;第三,漁民不讀書,認為識字沒用。他們還得抓些魚蝦來弄點柴火。第四,他們世世代代信仰天主教。天主教是他們的祖傳宗教。因為清政府沒有保護漁民,漁民得不到當地政府的保護。清朝順治年間,外國傳教士不得不在中國設立天主教堂,漁民信奉天主教以求保護。90%以上的漁民信奉天主教。每天下午,船壹靠岸,男男女女還壹邊整理漁具做飯,壹邊喃喃念經,天天如此。每周去壹次天主教堂聽經(禮拜);第五,女人生孩子不需要接生婆,都是幫鄰居。女人沒有坐月子,所以壹輩子都要工作,但是身體還是挺強壯的。第六,漁民沒有家鄉,死者葬在天主教設立的墓地或停泊處的“人臺”,所以清明漁民不上墳,節假日不祭祀;第六,漁民崇拜水仙。每年5月5日,水仙生日,漁民們都會去水仙廟或龍王廟燒香。第七,漁民依附於水,但他們只觀看,從不參與岸上人們的習俗(劃龍舟、搖快船),這是壹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