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神——水雞民間表演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農歷正月水吉迎神會在福建省各地並不多見。不僅持續了20多天,而且規模逐日升級,在正月21日夜達到了空巷的程度。在這裏,不僅每晚都有比賽,白天還有迎神比賽。
初壹第壹天,上午9點在汕頭廣場永靖殿開始。村裏的幾個年輕人敲鑼打鼓,擡著神像塑造自己,沿街奔跑。每個廣場的年輕人都可以搶道,玩,得手就躲。主廣場工作人員需要單獨尋找,取回後繼續比賽,俗稱“樂翁爹”。從白天到午夜,直到選手們筋疲力盡。
初二晚上,原本被安排在江西會館參賽的徐振軍,因為每次都發生鬥毆事件,被除名參賽,引發眾怒。從那以後,每年的第二天晚上就沒有比賽了。
第三天晚上,七頭坊“文昌帝君”第壹場比賽壹直持續到第二十壹天晚上,* * *二十夜四天。參加比武的神靈有:史記侯伶、文昌帝君和公祖老佛。最常見的是“石碣侯伶”,占用九晚三天時間。最盛大最隆重的活動是“公祖老佛”。有五七個龍燈,兩三組魚燈,二十多張彩桌(俗稱鐵機,兩個小孩扮成古代人物四人遊街),數十面鑼鼓,數百名直接參與者,各鄉鎮數千人前來觀燈。至此,水姬的第壹次月神會(俗稱看花燈)結束。
據調查,水吉神會始於明朝中期,因為什邡鎮的人基本屬於“十大姓氏”,大部分姓氏都是明朝中期以後才從外省或外省遷入的。七神中,“文昌帝”、“關勝帝”、“沈工元帥”為公神;《史記·侯伶》五兄弟生活在當地,影響力很大。其他的都是宗派和地方的。比如“公祖老佛”是周開基祖師帶進來的,進水基前的家廟在黎平青田巖,從江西進入福建。“天上聖母”是“媽祖”的稱謂,俗稱“媽祖婆婆”,由福州(三山堂)和汀州(汀州堂)的人供奉。前者在正月十三參賽,後者在十五晚上出巡。所以《遇見神》中的比較主要是基於各自的地位、權力、財力,使各自的地位和勢力範圍不被動搖和侵犯。這壹習俗在1950年被廢除,大部分寺廟被挪作他用。
八月廟會——石基寺慶典
水基“世紀祠”建於唐末,宋初改為“三侯祠”(俗稱大廟)。全寺占地近萬平方米,有三大殿:正殿為蔣公殿(俗名蔣淵,稱世紀爺,因抗擊黃巢叛軍而被封);右廟廣惠侯(俗名林比興,舍生取義);左人(俗名張思安,因其正直無私、助人為樂而被封侯,俗稱“王艷”)。根據傳說,8月11日是寺廟建立的日子。那壹天,方圓第11廣場的人們在寺廟裏宰殺豬和羊進行祭祀,儀式盛大。壹般來說,祭祀桌有幾十個。除了全豬全羊,還有三祭,福果,水果擺放在裝飾好的長祭祀桌上。每張祭祀桌由四人擡進殿內,放置在指定地點。祭祀儀式結束後,鑼、回避牌、西瓜錘、刀、斧等八對儀仗隊率先登場,各桌奉上。遊行隊伍有壹兩百米長,非常壯觀。逛了三條街,整個祭祀活動告壹段落。參加祭祀的人分散在各家各戶的家裏吃飯。廟會前夕,從外地請來了壹個戲班,從初十晚上演出到二十晚上。
解放後,利用“八月會議”於8月11日至13日召開物資交流會。
猜拳令——民間飲酒文化
猜拳是當地民間酒文化之壹。人們經常在節假日時通過猜拳和喝酒來取樂,或者舉行開心的活動和親友聚會。酒喝到最酣暢的時候,到處都是拳,兩個人猜,以“劈柴燒火”(拳擊淘汰),或者“搶三碼”,贏兩局來決定勝負。還有壹個人“玩通關”,拼的很辛苦,很熱鬧。喝起酒來,每個人都有壹種不服輸的精神,誰都不願意認輸。如果輪番挑戰,結局往往是“鄰桌幫妳灌醉。”
猜拳是壹種民間遊戲,兩個人猜,伸手指,猜中雙方的和,輸的壹方喝酒。拳擊不僅僅是猜數字壹、二、三、四、五遍,還有壹套民間的祝福和吉祥話。猜拳之前,雙方互相投降,要求讓步。為了使雙方能同時出拳喊,壹般都是喊“串咕羞”(方言,近似音意為滿壽)或者壹來就來,就像百米賽跑中的“各就各位……”。猜拳之初,空拳(即雙方都不指出)稱為“對手”,意為棋逢對手,遇到朋友。還有“寶對”“寶對”“寶對”的喊聲。有些人認同習慣上不用空拳,於是從空拳開始,先喊“右手”再開始出拳。
(a)喊“壹定要升職”或“壹定要有錢”,祝賀對方步步高升,財源滾滾;還有“壹見鐘情”,象征著相見恨晚,其樂融融。
(2)喊“二好”、“二好兄弟”、“二高興”、“二高興”,就是大家都高興。
(3)高喊“三星照耀高”或“三星照耀妳”,等等。所謂“三星”,就是百姓喜聞樂見的福星、魯星、壽星。
(4)呼籲“四季發財”是指壹年四季財源滾滾,呼籲“四世同堂”、“四季平安”、“四喜”等等。所謂“四喜”,就是人們常說的幸福、富貴、長壽、快樂。
(5)稱“五經狀元”,簡單稱為“五經狀元”、“五經狀元”、“五經狀元”。冠軍是最高級別的人。明代科舉以五經為秀才,第壹名為五經之首,是科舉狀元的代名詞。還有壹個通俗的名字叫“五子入司”。
(6)喊“六連”“六手”,古人結婚蓋新房要選“良辰吉日”。“六連”是指年、月、日都是連在壹起的。所謂“六合”就是:子醜、陰海、毛與吳、陳與尤、司與申、吳與魏的結合,統稱為“六合”。猜拳中的“六合”意為萬事如意,天天順利,所以有人稱之為“劉瀏順”或“劉瀏大順”。
(7)喊“乞巧”(諧音七巧)。根據民間傳說,牛郎和織女可以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在銀河系相遇。按照舊習俗,這天晚上,婦女們在庭院前陳酒腌制瓜果,並用五色線在月亮上紮上七孔針。通過是聰明的。女人要求織女對自己聰明,所以叫“求聰明”。
(8)稱“八仙過海”,指民間廣為流傳的八位道教神仙,即:李鐵怪、韓中立、張、、韓湘子、曹國九、藍采和、何仙姑。民間有句諺語叫“八仙漂洋過海,各顯神通”。原意是壹切都可以。有的還叫“八馬”,古代官職高的人坐八輛馬車,牛逼。“八馬”是指對手有高官厚祿的加持。
(9)稱呼“快來”或“快來”,而不是“九”。這是因為中華民族有以十為美,以十為全的傳統習俗。佛教中的“十界”是壹個無限的天堂。相比之下,“九”是美中不足的(還缺壹個),所以酒序中的“快來”就是趕緊補壹補十,變得完美。
猜拳中的“十”常被稱為“都來了”,也叫“滿堂彩”、“滿堂彩”、“全家福”,意思十分明確。好酒單聽起來像唱歌。在此期間,妳不僅可以看到生動的生活畫面,還可以欣賞到濃郁的傳統民間酒文化色彩。
彭墩點亮高聳的塔燈以求好運
彭墩高照是“高照”紙燈的壹種,堪稱簡陽花燈之王。這盞燈已經失傳了40多年,而在1988春節期間,有100多家單位參加了全縣首屆燈會街展,以嶄新的神韻和雄偉的氣派展示在簡陽人面前,壹時引起轟動。
“高照”,寓意吉祥星星高照,是壹盞巨型紙燈,由12組燈箱和3組旋轉頂燈組合而成。它看起來像壹座塔,有四層樓高。據道光《建陽縣誌》記載,這種燈起源於明代,興盛於清代。乾隆年間,人們說:“蘇州是最好的紗燈籠,紙燈籠是世界上最好的,所以壹點也不像建陽。”由此可見,簡陽花燈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氣勢恢宏。由於制作工藝復雜,成本高,據老人回憶,建陽只在慶祝抗日戰爭勝利和土改時舉行過壹次“拍照”。今天,在民族民間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力弘揚下,簡陽縣童遊鄉彭墩村的民間老藝術家吳桂堂、張,帶領6位農民,在村幹部和熱心群眾的支持下,發動村民,自願捐款3000余元,四處購買生產資料。他們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憑記憶制作了這張高13米,重200公斤的大“高照”,上面掛著36個表情各異的花籃燈。遊行由24個人同時表演,非常壯觀。此外,還有16姑娘手持32盞傳統花盆燈,載歌載舞,三支古打擊樂樂隊、民樂隊80余人。
這支象征吉祥、平安、富貴的“高燈”燈隊的表演,將整個春節燈會、龍燈會街頭踏青活動推向了高潮,極大地滿足了群眾的眼球,使羊年春節、燈會群眾文化活動有了前所未有的新氣象,體現了民間藝術活動的魅力。
黃坑燭橋——燈龍映紅
黃坑蠟燭橋又名“蠟燭橋龍燈”,是壹座由燭光組成的彩虹橋,長240米。黃坑燭橋起源於宋初。它是李家赫(原黃坑地名)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更早的時候,嘉禾雖然也有花燈、龍燈、燈籠、船燈、獅子燈、花鼓燈等燈來慶祝春節和元宵節,但蠟燭橋燈在人們心目中是壹種吉祥的燈。壹年的成功,壹年的成功,都寄托在蠟燭橋事件上。
蠟燭橋燈會是全鄉最大的民間藝術活動,每次燈會都有100多名成員。蠟燭橋是壹塊長2m的“板”。每塊板子上固定三個蠟燭燈,板子底部有壹個1.5m的立柱,方便操作。在壹年壹度的蠟燭橋節上,每個成員都會做壹個風格、工藝、大小都差不多的花籃燈。蠟燭橋由四段12組120板塊組成,壹個***365蠟燭橋,象征365天平安、風調雨順、莊稼豐收、牲畜興旺。燈裏的壹點燭光連成壹座長虹燭橋,就像壹條特別的遊龍。遊行隊伍行進時,兩只大鈸開路,四聲禮炮響,數十面彩旗迎風飄揚。沿途向觀眾和數百名蠟燭橋經營者分發了數百個大壽桃。如果是在大操場上表演,幾條長龍穿梭表演“萬”“壽”兩個字,更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再加上鼓樂震天,儀式如雷,感覺氣勢磅礴。
黃坑蠟燭橋已經失傳幾十年了。為了倡導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民間文化,黃坑人民恢復了這壹盛會。1990元宵節期間,縣文化部門、黃坑鄉政府調集10多輛貨車將蠟燭橋搬到市區,以展示其風采,引起轟動。福建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的元宵晚會直播了這壹盛況。
臭豆腐牛奶的美麗傳說
臭豆腐牛奶,又名簡陽臭。自宋代以來,已成為建陽八大土特產之壹。數百年來,它壹直深受人們的喜愛。只有正宗的簡陽人擁有。關於臭豆腐牛奶有壹個傳說:從前,有壹個賣豆腐的老人。有壹天,老人的豆腐賣了壹天,還剩壹小部分。老人把豆腐放在碗頭裏,用稻草把它藏了起來。
第二天,第三天...老人忘了碗裏還有豆腐。過了幾天,他聞到壹股特別的味道,原來是碗裏吃剩的豆腐發出來的。他舍不得把臭豆腐扔掉再加工。他先嘗了嘗,越吃越好吃,與村民分享更是贊不絕口。他想,這臭豆腐聞起來很臭,吃起來卻很香。姑且稱之為“臭豆腐奶”吧!
從此開啟了“臭豆腐奶”的名聲,人們特別喜歡吃。其實臭豆腐奶的制作方法是很嚴格的。先將豆腐切成拇指大小,在開水中撈出,晾幹後放入碗頭,用稻草蓋緊,保持壹定的溫度。大約過了10天,壹塊塊豆腐由白變灰,長滿蓬松的毛後,放在太陽下曬幹,直到豆腐上的毛脫落,顏色有點泛紅,然後放在事先準備好的壇子裏,用鹽、自制紅酒、蒜芯等十幾種調料浸泡即可。
壹個月後就可以拿出來吃了。臭豆腐奶味道鮮美,開胃消食,營養價值高。在許多農民自制的食物中,臭豆腐是最受歡迎的食物之壹。壹般家庭每年都會做幾個小罐子,用於冬季或者蔬菜淡季。幾百年來,這種臭豆腐奶來自民間,為百姓所享用,深受簡陽人民的喜愛。
民間禮儀
慶祝禮儀
壹、壽慶
水吉地區的生日慶祝活動都是以“10”為紀念日,從“50歲”為“長壽”開始,然後慶祝。最隆重的慶典是60周年慶典,稱為“花甲”。少數姓氏非常重視“古曦”(70歲生日)。萬壹族中老人“七十大壽”,有公產的祠堂要從族產中撥出壹部分大米作為該人的壽禮費用,以示公賀。
壽慶,貧富差別大,普通人辦壹兩桌酒席也不錯;窮人只有把雞鴨砍頭才能聚在壹起。富紳和官僚家庭也借此發財,在家中設壽堂,張燈結彩,接受祈福,設宴數十桌。民國時期,水吉有壹個縣令過生日,鄉長聯名鑄了壹尊金佛作為禮物。少數有錢人辦生日會,也有壹部分是為了沽名釣譽。他們在祠堂裏舉行宴會,不分貧窮,並對年輕的生日崇拜者給予獎勵。並派人站在祠堂門口,攔住路人,甚至乞丐,給面酒。
第二,分開交付
新婚的田丁是家人的壹大喜事,當天或第二天都要去外婆家“報喜”。如果是男嬰,鐵皮茶壺裏裝的是糯米、桂圓、榛子、花生、瓜子等“五果”;如果是女嬰,就裝在壇子裏擡到姥姥家,叫“報酒”,這樣沿途的人或者鄰居就會知道男女的區別。
(1)三朝:天鼎初三,稱為“三朝”。因為產地不同,慶典也不壹樣,有的只用炒黃豆和酒來敬客人;還有人用平面供奉小吃。
(2)滿月:名為滿月,但實際上只有十天,才舉行宴會來招待客人。朋友和親戚餵壹只公雞,雞蛋和面條。外婆家給小孫子(女)的衣服、搖籃和壹大堆面條、雞、蛋,就叫“瓶子”。女婿會煮壹碗雞腿面作為點心招待嶽家的客人,然後吃午飯。
(3)周大:壹般人比較簡單,擺壹兩桌,招待奶奶家和至親好友。有錢人,文人無數。除了舉行宴會外,他們還需要將書籍、文房四寶、算盤、帳本、金銀首飾等物品放在壹個米屏風或托盤上,供壹歲的嬰兒選擇和玩耍,以測試他們成年後的抱負。
第三,蓋房子
(1)選擇基地:大多數人選擇自己的宅基地。合同確定並做好之後,他們就可以選擇“黃道吉日”開始施工了。有錢人還得請地理先生選個“寶地”,定個方向。壹切準備就緒,選擇“吉日”開始工作。
(2)開工:按選定的“黃道吉日”開工時,主人要買“開工酒”,先給作坊的“地”,再宴請工匠和幫工的親友。
(3)梁上:是蓋房子的大事,所有業主都很重視。首先,主梁要在放梁的前壹天從山上砍回來,要有專人看管,不允許女性跨越和觸碰無關人員。其次,必須在吉日(多在年初)進行;三是裝飾,在主梁的中央貼上紅紙,上面有“八桂”的圖形;主柱橫檁上有橫批“吉星高照”;柱內附“柱逢黃道日喜,上梁遇紫星”對聯。送主梁的時候要放鞭炮。到位後,木匠會把事先準備好的餃子或饅頭扔出去讓人劫掠,以此作為彩發的標誌,晚上還會設束酒以示感謝。
(4)喬遷新居:新房落成後,妳要選擇壹個“吉日”,通常是在壹個吉祥的早晨,“石矛”,才會搬進新房。全家人同時離開了老家。臨走時,他們點燃蠟燭,燃放鞭炮,以“感謝家人”。去新家的時候,每個孩子都要背壹個燃燒的火把,兩個人背壹個“電飯鍋”和壹床放在洗衣籃裏的蛋糕,提著燈籠或者燈籠。進入新家後,他們在廚房大廳放上火把,點燃蠟燭和燒紙為竈神放鞭炮。其余的火把放在大門口,燈籠掛在大門中間。如果用燈籠,就放在書桌上。居士在大廳的桌子上點了壹根大紅燭,點了壹根大紅香,然後燒紙放炮。至此,喬遷儀式全部結束。然後準備午飯錢請客人,有的搬進去住幾天再招待客人。
婚禮禮儀
舊社會婚俗復雜,青年男女要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門當戶對”是前提。壹般是男方先委托媒人向女方求婚。女方摸清男方家庭情況後,認為條件合適,就會把女兒的生日,即所謂的年、月、日、時“八字”(又稱“庚年”)寄給男方。男方會請算命先生算壹算雙方的“庚”。如果算“八字拳”的話,男方會把“庚糊”還給女方,表示不再談婚論嫁;如果沒有相互懲罰,男方會向女方求婚,雇傭她。
壹.參與:
即插即用。選好吉日後,男女雙方父母為親朋好友舉行酒席,以示子女婚事已定。女方是午宴,未婚丈夫是主賓,其余都是女方的親友。未婚新郎到每桌向客人敬酒時,受禮者要有紅包作為見面禮(數額不等)。男方是應酬,未婚媳婦是主賓,禮儀和女方家壹樣。
二、婚禮“儀式”:
選擇民間年歷中設定的“黃道吉日”舉行婚禮。婚禮前壹天是“訂婚日”,男方需要和媒人壹起安排若幹人(壹般是八到十人)擺壹壇子活雞、活鵝等宴席用品,紅酒(壇子口上綁著寫有“雙喜”字樣的紅紙),新娘蛋糕,衣服,果盤(長方形櫃式,有兩到三個活動抽屜):裏面裝五個水果。同時送了壹批“小禮物”(叫:荊軻、百子、孫千、主碼、輔碼、宣傳書、樁考、湯、掃地、鞋、座、門等。,大概壹兩百元)和《給舅舅的請柬》(四個折疊的長方形,豎著寫,前本:)
三、歡迎結婚:
男方有轎子,鼓手媒人去女方家接新娘。新娘家要做飯太平,請婚禮客人吃零食。梳妝更衣後,新娘戴上紅領巾,由姑父或大哥擡上轎子,以防新娘的腳粘在娘家的土上,帶走自己的好運。同時安排若幹人(視嫁妝多少而定)攜帶嫁妝為新娘送行。到了吉祥的時候,就是在祖宗牌前點蠟燭上香,鳴槍送親。另外,女方家也要給男方家送點小禮物。“小禮物”和男方的壹樣,外加壹個試桶、壹個美女、壹個月球老人、壹個冰人、天鼎等五個小包。送別欄上貼著玉潔、冰清(含少許冰糖)、山根(蕨粉)、馬林(芝麻)、豆圓(黃豆)等五個紅紙包(形狀與男方相同),寓意賢惠賢淑,婚後男方可發大財,家有大丁。同時附上《請帖郎》,內容與《請帖大叔》基本壹致,只是個別文字有所改動。富戶有婢女、土地房產契約、金銀首飾相伴;中等規模的家庭只配有少量的珠寶和服裝的箱子和櫃子;窮人只陪著鍋、行李箱、鏡桌和少量衣服。有兩個人提著燈籠,兩個人吹長號為領隊,笛子鼓樂列隊伴奏。
轎子到了男方家,迎接的是大煙花。新娘下轎時,司儀唱完吉祥話後,伴娘攙扶新娘到堂上,新郎新娘雙方向天地、祖先、祖父母、父母跪拜,稱為“頂禮膜拜”。然後這對夫婦進入新房,新郎新娘喝了壹杯“祝酒”。在新房子裏,在新床上到處放壹些糖果和花生,把門開得大大的,讓孩子們進屋去搶,增添活潑的氣氛。這時,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進入新房看新娘,逗新娘,同時稱為“擾新房”,選擇壹個聰明的男孩在新廁所裏撒尿(試試水桶),這意味著新娘會早早有寶寶,被選中的男孩可以從新廁所得到壹份禮物。新房中點燃的婚禮蠟燭通宵點亮,稱為“婚禮蠟燭”,也稱“小中考”。第二天,對新娘來說,“廟裏見太陽”,拜公婆,拜親戚。朝拜者要送“見面禮”。然後,新娘進廚房祭拜竈神,這叫“做菜”。婚後三天,新娘帶著新婚丈夫的禮物回娘家,拜祭公公婆婆和親戚,俗稱“三朝回門”。但到了晚上,我必須回婆家,以示“月月不虛。”至此,古老的婚禮禮儀告壹段落。
五四運動後,提倡文明婚姻。壹男壹女舉行結婚典禮時,新郎新娘胸前佩戴紅花,當地名流被力勸為證婚人,雙方父母為主婚,媒人為介紹人。婚禮簡單而隆重。但當時只在部分知識分子和公務員中流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頒布了婚姻法,男女之間的婚姻受法律保護。父母不準安排或幹涉子女的婚姻,更不用說買賣婚姻。男女自由戀愛,達到法定結婚年齡後,可以向政府領取結婚證。有的參加單位舉辦集體婚禮;有的旅行結婚;有的婚禮是新辦的,不辦酒,只辦茶點和喜糖。在農村,仍有少數人娶妻時索要高額聘禮,進行買賣婚姻;有些人談論組織婚禮的鋪張浪費。
此外,還有壹種婚姻是男方在女方家結婚,成為女方家的家庭成員。稱之為“認養”或“招賢納士”。女方是獨生女,要招男的贍養父母。這就是“收養收養”。當壹個女人的丈夫死了,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沒必要再招男人來養家了。這就是俗稱的“上門”。在舊社會,如果壹個男人娶了壹個女人,而他卻嫁給了壹個女人,這被認為是不光彩的,被人瞧不起的。解放後,隨著婚姻法的實施和計劃生育的推行,這種思想得到了初步扭轉。
葬禮禮儀
第壹,喪葬器具
無論男女病死,都要先停在中堂邊,然後在中堂中間合棺。凡是出門在家辦喪事的,壹問起來,回答:家裏人叫“死了”或“死了”或“睡了”或“老了”。
(1)停屍:壹般情況下,換完晨衣後,只停屍壹兩天再合棺。如果遠方的孩子還沒回來或者“背影”還沒到,只能把棺材送過來(棺材蓋沒釘好),讓孩子或者“背影”到了就能見面,然後合上棺材。
(2)取穴:大部分是地理先生,有些地方是陰陽兩先生。大部分有錢人的家裏,在生前都找到了風水好的地窖,有的還修了用。人死後,大多請王先生計算家族的出生年齡和死者死亡的時間,確定朝向山體的埋葬方向,然後在有壹定方向的山體中尋找合適的地穴。選定後,用圓規定好中軸線,插上竹竿做標記。直到喪事確定的前壹天,土公和幫工會有人去開洞,同時準備封洞的磚塊和石塊。
(3)渡過:(道場,俗稱做功德)設孝堂,掛挽聯,視經濟條件而定,可繁可簡,延道念經,拜千人的時間長短不壹。最窮的也要做壹晚上,三到五個晚上不等。時間越長,花樣越多。最後還要翻棺和串葬,燒紙船等等。服喪期間,有女兒者仍需設壇。晚輩早上、中午、晚上、半夜哭了四次,請逝者吃飯睡覺。
第二,隨葬器具
(1)外出參加葬禮:時間應在早上6:00(7:00)以上。在棺材被擡起之前,孝順的兒女們會頂禮膜拜(祭奠棺材),然後跪在棺材的兩側以示支持。然後,親朋好友終究還是祭奠了靈柩。壹般人擡棺材都是八個人(俗稱“八仙”),葬得遠的(五裏以上)還要加四個人準備在途中輪換(因為擡棺材後不能在途中停留),擡棺材的富家子弟有16到32人。壹般是敲鑼開道,然後是嗩吶(現在集鎮上有洋鼓或哀樂),然後是挽聯(現代花圈),最後是棺材。孝子赤腳穿草鞋,穿麻帶草繩,壹手持喪棍,壹手持棺。如果壹路上有岔路口,孝子需要走到岔路口跪下,不讓他走錯路。靈柩後,女性親屬痛哭,然後壹般男性親友列隊,都戴著白帽子,系著白腰帶。壹路上只要有岔路口就需要放鞭炮,叫做“攔路”,是孝子跪下的代名詞。送葬隊伍,除了送去墓地的孝子,都在村口結束,按原路返回吃喪飯,壹般都很豐盛。幾輪酒後,失家的媳婦到親戚長輩桌前跪拜敬酒,到親戚朋友桌前表示感謝。
(2)埋葬:按照選定的時間,埋葬,封洞,立碑,築壇,點蠟燭,燒紙,放炮,這樣埋葬就完成了。孝子要給在場的人壓歲錢,俗稱“山紅”。
(3)接風水:孝子發完“滿山紅”後,穿上幹凈的衣服和鞋子,點上火把,背上“銀袋”(紅布縫成四角上翹屋檐的小袋,內裝米蛋)、酒瓶(內裝清水)、風燈等。,並在嗩吶的伴奏下返回,壹路上在酒瓶裏潑水,直到到家,放槍放壇。
幽春戲
流傳於建甌、建陽、松溪、政和等地區的民間戲曲。這種戲每年春節都會上演,因此得名。
幽春戲演員很少。壹般兩三個人就可以表演,最多只需要六七個人。演出場所多在農民的小廳裏,每家演出壹兩個小戲。短的只有幾分鐘到半小時,長的也只有壹個多小時。以前因為人口少,村子小,幾乎家家戶戶都可以從晚上演到天亮,演完不收錢。只要主人給年糕、橘子、爆米花之類的喜慶食物,如果是大村子,晚上演出結束後,白天家家戶戶都要表演壹場大歌仔戲。
遊春戲的戲份不多,反映的內容貼近農村的現實生活。比如有的描寫妻子苦口婆心勸丈夫戒賭嫖娼,好好學習,努力種地。有的反映姐妹們壹起看燈籠的“元宵節”;有的描寫壹對戀人依依不舍,如《十首送》。內容通俗易懂,簡單流暢,民謠感很強。因此,幽春戲可以說是壹部鄉土氣息濃厚的農民戲。
鳥步舞
簡陽市沖羅鎮的壹種民間舞蹈。所謂鳥步舞,就是舞者的腳要模仿鳥類跳躍的動作,當地人稱為“鳥跳”。根據跳躍方式的不同,可分為“高鳥跳”和“矮鳥跳”,分別模仿不同的鳥類。“高雀跳”每隊四人,上身赤裸,短褲赤腳,頭上壹條紅布,雙手持壹根紅木棒。跳舞時,四人先站在四個角落,然後隨著鑼鼓聲向前跳躍,雙腳來回交叉,按太極曲線變換位置,再轉回原處。“矮麻雀跳馬”也是四人壹隊,打扮得像“高麻雀跳馬”,但雙手持“龍角”和“司鐘”,跳舞時像歌劇《矮麻雀跳馬》壹樣下蹲,但前進時也要前後腳交替起跳。換個位置,比如“高鳥跳”。這種舞步的名字是固有的,村民說是祖上傳下來的,年代不清楚。舞隊壹般由十二人組成(另有四人作為向導和清理舞場),稱為“十二營軍”。鳥步舞多用於祈雨時,故又稱“鳥步雨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