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開封書店街的歷史

開封書店街的歷史

開封書店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北宋時期。

當時叫“高頭街”,毗鄰大宋宮。據《東京夢錄》記載,高頭街是東京最繁華的市場。“房子富麗堂皇,門面寬闊,神情肅穆,每壹筆交易都令人動容,令人震撼。”

交易的商品主要有衣服、書籍、字畫、古玩、中藥等。明代改名為“大店街”,至今仍是城中最繁華的商業區。

並在清朝乾隆年間正式命名為“書店街”。開封是清代中原的文化中心,文化產業極為繁榮。

書店街以其書籍、字畫和文房四寶而聞名。當時有振興龍、德物香、楓林閣、博雅齋、煥文閣、會昌山房、鹿房山亭等十幾家名店。街上建築古樸典雅,書店鱗次櫛比,碑刻字畫充斥市場,於是“書店壹條街”這個名字就帶著水墨的雅致出來了。

“書店”,乍壹看,聽起來挺現代的。幾百年前能以它命名街道的人都覺得它真的很令人敬佩。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與眾不同的名字,書店街的文化氛圍才得以延續至今。到了近代,書店街上相繼出現了梁河書店、大東書店、六和閣書店等真正的書店名稱的店鋪,中華書店、世界書店、明凱書店等中國著名出版社也競相在此開設分店。此外,這裏原有的著名老店,如包筆墨店、邱文成筆莊等,已成為整個中原地區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文化壹條街”。

縱觀中外,以書店命名的街道很少見。日本東京有壹條著名的“神田書街”,與北宋的開封齊名。1890後逐漸成為書店聚集區,但也不過百年前。

即使從清朝成為名副其實的“書店壹條街”開始,開封書店壹條街的歷史也至少延續了300年。

開封鼓樓上兩塊匾額的歷史故事開封鼓樓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鐘樓在今鼓樓廣場原鼓樓位置,鼓樓在省政府西街眼科醫院前,通往迎賓路口。它東西對稱,呈壹條線,非常雄偉整潔,是體現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標誌性建築之壹。

八個漢字“聲高天上”“無遠弗屆”,每個約1米見方,都是楷書,非常明顯。其中“聲高於天”四個漢字為海內外書法家所稱道,與鼓樓齊名。幾百年來,所有的文人都對它大飽眼福。但關於“響在天邊”四個大字是誰寫的,壹直眾說紛紜,被視為書法的傑作,是開封古城壹個不大不小的“懸案”。

牌匾上有壹句題詞“天響”。第壹段寫著“清康熙二十八歲起在季春吉祥”,下壹段寫著“河南等地巡撫提督軍務,管理河南都察院右副都閆興邦”。明朝崇禎十五年(1642),開封被黃河完全淹沒,鼓樓被徹底摧毀,只剩下舊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河南巡撫顏興邦組織重建。牌匾上的題字只能說明重建,卻永遠不能說明《聲大洪亮》是嚴所書。

因為牌匾不是誰寫的,自然就引出了很多傳說。按照壹般人的邏輯,這些傳說多圍繞非名人展開,因為人們猜測如果是名人寫的,自然會落在名人身上。早些年,據說這四個驚人之筆的人物是壹個獄官寫的,他看完之後精疲力竭而死。20世紀30年代,有了壹個新的傳說。據說劉智在河南統治時期,他的秘書寫了壹手好字,因吸毒入獄。秘書知道大師是在沽名釣譽,要求和他單獨談談。秘書說:我比鼓樓上的四個字還能寫“響在天”二字,我就以主席的名義簽。劉智默認,深夜派人替換了秘書書後面原來的牌匾。後來秘書慚愧自己字寫得不高,把原來的牌匾換了。上世紀50年代,李存仁先生寫《開封名勝記》時,說這四個字是祁縣書生孟定寫的。上世紀80年代初,據著名書法家金璇先生說,這些字據說是他的祖先金彪彪所寫。據孔先生說,這四個字是彜族人袁順義行旅河南開封時所寫。他曾經看過這個牌匾,說是縣誌記載的。

關於原鼓樓上方巨型牌匾“天籟之音”的來歷和去向,壹直眾說紛紜,成為“懸案”。直到近幾年才有了答案。據說早在20世紀30年代初,鼓樓修繕時,就已將“聲在天上”的匾額取下,其字雄偉,結構優美,總是令學者驚嘆,令開封人驕傲。當時很多人都在圍觀和贊嘆。有人請了北書店街的中原照相館拍了照,兩天後牌匾又放回了鼓樓上。後來,鼓樓和牌匾毀於戰火,僅存的底片保存在郝先生家中。多年來,艾蒿先生壹直小心翼翼地保存著它。每當喜歡書法的朋友來家裏玩,都只是讓他們看看底片,從來不沖洗。現在,唯壹的底片已經由艾蒿先生捐贈給了中國漢源。龔濤先生親自指定對其進行開發、放大並刻成紀念碑,矗立在中國漢園,使“聲響徹雲霄”再現。

  • 上一篇:2018錢塘江潮汐表查詢錢塘江每日潮汐表
  • 下一篇:中國有哪些著名的童話故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