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的本願是壹直叫他阿彌陀佛的名字,釋迦牟尼佛的本意也是如此,十佛的誠意也是如此。如果我們不專門念佛,那就是對阿彌陀佛,對釋迦牟尼佛,對十佛,妳就不叫順佛了。
“它壹直被稱為托米佛的名字”,這是凈土宗的根本宗旨。在這個“觀經”裏,我們也講觀佛身,但是佛的本願不是觀佛身,而是叫佛名,所以我們說佛名是我們信仰的唯壹對象。不是其他佛的名字,也不是阿彌陀佛的鮮明身影(這個壹般人看不出來),而是阿彌陀佛的名字,是獨壹無二的。
嘴巴和頭腦
阿彌陀佛這個名字不是讓我們記住清凈,而是讓我們叫它阿彌陀佛。“稱”就是我們壹開口就說“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有人問:“我能在腦子裏念出來嗎?”當然,心裏念佛號也是可以的。也是佛的名字。然而,心裏和嘴上哪個更容易讀懂?從嘴裏讀更容易。如果妳心裏有很多煩惱,今天的事情很復雜,妳就不能在心裏念佛,去想別的事情。不過,心雖然亂,嘴還是能念佛的吧?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有蓮友說:“師父,我念佛的時候該怎麽辦?”“這是對的!不是妳有妄想癥。對,就是這樣念佛名的。如果妳想清凈地念佛,妳就是妄想,妳是讀不了佛的。
就這麽簡單容易:雖然妳心裏有妄想,但如果妳能念佛,願死,妳就符合條件,就達標了。
比如妳教壹個孩子念佛,是告訴他名字還是念佛?“啊,寶貝,妳心裏念佛。”他不知道怎麽在心裏念佛。妳說:“嘿,這樣念:阿彌陀佛。他也識字,所以小孩子很容易叫自己的名字;還有,比如有些智障的人不正常。如果妳讓他們讀,他們就會讀。如果妳告訴他“佛在妳心中”,他甚至不知道妳在說什麽。所以,罵人是非常容易的。還有鸚鵡和八哥,念佛也能死。是在他們心裏嗎?它只能對妳說“阿彌陀佛”,它也說“阿彌陀佛”。妳說了,它也說了。它只是說出它的名字,希望生活在凈土。八哥忍心活下去嗎?我們不知道,也許是,但是既然是鳥,也許不是,我們不知道,但是它經常念佛,因為它經常念佛,名字就有這種效果,讓它自然死亡。所以,八哥死了,她還有遺物。如果他是傻子,如果他像八哥壹樣從早到晚念阿彌陀佛,他保證長生不老!不用說,念佛就行了。他不懂什麽是清凈心,只管念佛。”南方沒有阿彌陀佛...“而且他念佛念多了,真的能開心,就不傻了。相比較而言,說比想容易。
佛名可以傳,但是佛名可以傳嗎?當然,我也死了。走神可以走向人生,但是正念可以走向人生嗎?當然,妳也可以死。談分散註意力,說不反對定心和記憶,只是定心和記憶比較難。有些人做不到。阿彌陀佛不以定心為本願。他只要走神,就能壹個接壹個地念佛名,走向生命。真的沒有比這更簡單的了,也沒有比這更不凡的了。
前天我們學了二年級的《關經》,這裏也講了念佛。下等眾生,五惡多惡,本該在彌留之際墮入邪道;遇到有良識,各種安慰,“為了說妙法,我教他念佛,他卻被迫念佛。”這首《朗誦》在我腦海裏,卻記不住在心裏。我的好朋友告訴我:“不會念佛,就叫他無量壽佛。”“若如此發自內心,便大吵大鬧,說南無阿彌陀佛。妳看,心念不能化為別號,這樣妳就可以去生,叫佛號,在妳的心念裏,妳就滅了八十億生死重罪,壹瞬間,妳就去極樂凈土了。
所以,妳念佛的時候,不要想“我怎麽念佛?我心裏怎麽樣……”看完就決定去死!這是凈土門的捷徑。如果壹定要保持內心的清凈,那就不容易做到了。妳經常念佛,心自然就清凈了。因此,自然大師說:“無論如何思考余念,它不是骯臟的,而只是壹個名字。若常呼其名,則以佛名之德而止其念,散而靜,自律,願心自生。”如果只是念佛,自然會有這樣的效果。再說壹遍:
“故願心少時,南無阿彌陀佛;
當雜念增加,南無阿彌陀佛;
我做夢的時候,南方沒有阿彌陀佛:
慈生時,南無阿彌陀佛;
不潔時,南無阿彌陀佛;
清凈時,南方無阿彌陀佛;
三心缺失時,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滿時,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出現,南無阿彌陀佛;
三心成就,南無阿彌陀佛。
這就決定了過世的方便。別忘了丟了!」
念佛的時候心亂了怎麽辦?
"如果妳總是叫托米·佛的名字,妳會死的."這是善導法師為整個凈土宗做出的結論性解釋。
不是因為我們的心是散的還是不散的,我們才稱托米為名,因為既然凡夫落入了散地——所謂“三界眾生”,我們就屬於欲界,欲界就是散地,色無色界就叫定地。只有禪修,妳才能出世,進入色界和無色界。然後,欲望之中,全是散的凡夫俗子,散的凡夫俗子的心也就散了。這是沒辦法的事。就像人類壹樣,妳有眼睛和鼻子。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本願,就是把這樣的眾生作為拯救的對象,發願說“這樣的眾生,說我的名字,壹定會來到我的凈土。”所以,不是從我們的內心去尋找,而是看我們是否叫阿彌陀佛的名字。這個特產,在業內叫阿彌陀佛名,專門供奉阿彌陀佛;心理上也是發誓要倒阿彌陀佛。我們能死,不是因為我們有修行,有赤子之心,不是,而是因為佛祖的誓願可靠。善導和尚說:“如果他現在是佛,就會成為人間佛。他應該知道他的誓言,珍惜他的願望。眾生若說正念,就會死。是因為佛的願望不是空的。我們說我們會死。
昨天也有壹位蓮友問“我的心智妄想,散亂怎麽辦?”?其實這個問題沒必要問,根本沒必要問,就是這樣的眾生!就像說“我胖了怎麽辦?妳胖不胖不重要,妳長得怎麽樣不重要,妳的心長得怎麽樣不重要,但是我們自以為有所顧忌。
就像我們坐船渡海壹樣,妳渡海的唯壹條件就是妳要壹直坐在船上,妳要坐船。至於坐船,是不是要壹心壹意的坐船?妳想在船上記得我嗎?事實可能並非如此。偶爾可以想想家裏的事情,但是想想就直接跑回家了嗎?還在船上;偶爾會看壹眼風景,但是我們很安心:我已經坐在船上了,我們的重心在船上,重量在船上。
我們念佛也是壹樣,就是把整個心都倒在阿彌陀佛的船上。“我稱之為念誦阿彌陀佛之名,無論如何,我必須死!”“——這是有保證的事情。至於心裏的妄想和雜念,就不用想太多了。妳經常念佛,妄念自然會少。去年的妄想和雜念今年還在?早就沒了。如果妳不在乎它,它就沒了。它沒有根。昨天的妄想,今天已壹去不復返;先前思想的幹擾現在結束了。就這樣,普通人的心來了又去,去了又來。這叫生和死,像煙壹樣。而我們念佛的心呢?昨天看,今天看,天天看,昨天信阿彌陀佛的誓願,今天還信,明天還信。念佛就是這樣。今天和明天,永遠不會改變。只有這壹點,這輩子都不會變。至於我心裏的其他想法,都是不斷變化的,不能成為障礙。
像壹座山,巍峨的青山,在那裏屹立不動;有雲在這座山的中部漂浮。這雲能撼山嗎?當它來的時候,山不會說:“嘿!如果妳不來,我會很困惑。雲來了就來,雲去了就去,山還是山。
然後我們的正念是堅定的,念佛之心堅定如青山;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救贖,就像壹座青山,永遠不變。妳不會因為心中有妄想的陰雲而得救。“只有當妳沒有妄想之雲時,我才會救妳。”阿彌陀佛能做到嗎?他說“十有情”。包括對眾生的思考嗎?當然,十眾生包括妄想癥和分散的眾生。阿彌陀佛說:“叫我的名字,我就救妳。”那麽如果我們呼喚我的名字,佛陀壹定會拯救我們。不救我們,“不能讓喚我名字的妄想眾生住在我凈土,我就不成佛!既然成佛了,南無阿彌陀佛的六字名號就不會變——永遠不變的名號,永遠不變的救恩,永遠不變的慈悲。我們稱之為“南無阿彌陀佛”,無論如何,我們都會死!不要懷疑這壹點,它永遠不會改變,就像雄偉的青山壹樣。
本來佛法就不是簡單的生活,坐臥,做學問,工商,什麽職業都可以。這些都是世間的生死法則,但我們念“南方無阿彌陀佛”的心永遠不會變,佛的拯救度永遠不會變。所以,不用擔心。
雖然我們知道,無論是定心還是分神,只要念佛,我們還是期望少壹些雜念,少壹些煩惱,對吧?那麽這是另壹個層面的問題,需要壹些方法。要能把握住心智,大家可以試試印光大師倡導的“十讀計數法”,但不要誤解為離不開它。這不是阿彌陀佛要求的。那是妳自己的要求。好像阿彌陀佛不要求妳穿什麽,但我們總想穿得幹凈漂亮。那是妳的事。
壹個方向
善導和尚根據經文告訴我們:要直呼阿彌陀佛。而這個“專”,就是“始終以阿彌陀佛之名為中心”,所謂“專”,就是壹個方向。從時間上來說,我現在聽到這個方法,就壹直念佛,壹直念到死,叫壹直。比如我學了兩三年,後來就不學了。“學佛結束後,我又去修行了……”後來我改了。
好像我們坐船渡海,走了壹半,妳就變了,所以不叫方向。坐車也壹樣。坐直達車,從這裏直接去北京。壹個方向不會變。如果妳在任何壹站下車,換乘另壹輛公共汽車,妳就到不了北京了。
我們壹直以托米的名字來稱呼佛陀,所以它被稱為“終生佛陀”,不會改變。
壹直以來,只有在佛的方向,我總會想到阿彌陀佛發誓要救我,說如果我不能死,我就不成佛!無論如何,從佛的誓願來看,那叫壹個方向。
我們很多人並不總是念佛。他壹邊念佛壹邊想:我可以這樣生活嗎?他的思緒轉了過來,他轉過頭來看著自己。我壹直叫妳,我見到佛的地方。就像夜晚的月亮,擡頭看月亮,就會看到光。如果妳在壹個黑暗的房間裏回頭看,妳會看到黑暗,不是嗎?我們的心是壹個黑房子,有罪,妄想和困擾。越看越覺得活不下去。我沒有死在妳的心上。妳有這樣壹顆困擾、妄想、黑暗的心,佛祖正在努力拯救它!妳不能說,“妳不能這樣生活。”佛要拯救的就是這種心。
就像我們去醫院看病壹樣,要相信醫生。醫生告訴妳怎麽治這個病,妳卻說:“我病的好重,妳看看我!”“這樣壹想,就沒有信心了,”...能治好嗎?“醫生就是要治療這樣的病人。正是因為他的病情嚴重,醫生才想給他治療。
正因為我們的煩惱重,業障重,罪惡深,所以阿彌陀佛說:妳要念佛,消除罪障;念佛,佛的力量拯救;念佛拜佛發誓住凈土。所以妳不能因為自己罪大惡極而懷疑自己是死於佛,也不能因為自己有妄想和雜念而停止對佛的思念。“妳怎麽能這樣死?”“然後我放下誦經,去修心。
正因為有這樣的眾生,所以壹定要念佛。這樣的眾生,不念佛,還能修什麽佛法?如果妳不能修行佛法,妳就不能修行任何東西。
所以,如果妳經常認為在南方沒有阿彌陀佛的拯救,妳自然會有壹顆明亮的心,知道自己會死。這叫做永遠。就像我們剛才做的比喻,坐船渡海的時候,妳要覺得這艘船很厲害,很強,很穩。妳不能站在沙灘上想:我不會遊泳。這麽大的浪,這麽冷,我怎麽渡海?人家跟妳說:“不是因為妳會遊泳,是因為妳坐船過海。妳說:“我知道怎麽坐船渡海,但我不會遊泳。我怎樣才能過海?”人家又告訴妳,“不是因為妳會遊泳,是因為妳坐船過海!妳又說:“我也知道坐船渡海,但是我不會遊泳,怎麽渡海?”“人的腦子就是轉不過彎來。人家跟妳說念佛要活得很清楚,念佛要活得靠阿彌陀佛的誓願。妳說:“我知道念佛是為了活著,可是妳看我的心,那麽妄想,那麽散亂,那麽內疚,我怎麽活下去?”“哪個要看妳的心死了?我不是告訴妳靠念佛活著嗎?妳的心要被拋棄了。
壹再告訴他,有些人就是轉不過彎。“我知道我快死佛了,但是……”妳是什麽?可以念佛。妳知道念佛死了就能念佛。念佛死是沒有條件的。有人說:“看不懂經書,就活不下去。”“但是...心靈如果達不到壹段功夫,就無法走向生活。像這樣的想法是沒有根據的。但是,這樣的想法是最容易被人相信的,但是佛說的話,他不相信。妳覺得奇怪嗎?只要壹個人說起這個想法,十個人保證說:“哦,對!“我同意。為什麽?因為十個人就是這樣的普通人,他們都持有普通人的觀點,所以當有人談到這件事的時候,他就說:“對,沒錯。比如我們信佛,我們相信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街上有很多不信佛的人。他們壹起談論,“極樂世界在哪裏?我認為他們相信迷信。”只要壹個人發言,壹百個人馬上同意,“對!那些老女人迷信,天堂在哪裏?但是,這100個人都同意。他們說話算數嗎?他們不會數,因為他們心裏對自己說的話很迷茫,而我們佛教徒知道壹定有極樂世界。同樣的道理,妳對阿彌陀佛的誓願和念佛壹無所知。妳說:“哪裏那麽容易死?“壹百個人贊同妳,這壹百個人是糊塗的,不能以此為依據。那根據誰說的?按照佛祖的誓願,按照先人(善僧)的開悟,規範自己的心,知道念佛就會死。不然怎麽能說讀名字就是正行業呢?阿彌陀佛不會欺騙我們,決定去另壹個人生——如果這個心不能建立,妳就在凈土門外轉圈,不入門。
“總是”還有壹層意思:我們的平常心往往是分叉的,都是善惡,所以這是二——雙向的;持戒,破戒,兼而有之;出家,在家;功夫深,功夫淺...我們將在善與惡這兩個觀念中選擇壹個。壹念:惡人難得念佛,善人可死;吃素,吃肉,“不吃素,怎麽念佛去生?”吃素才能死。“持戒破戒。”不持戒,念佛怎麽活?持戒才能活。到底是念佛還是持戒?他說加起來,“持戒念佛死。”這不是阿彌陀佛的誓願。阿彌陀佛沒講“觀眾生,甚至十念。不活,得不到開悟。”他說“十世”十世包括守戒、破戒、不守戒,包括出家、在家、智而不知、男女、有修行、不修行,都包括在內。所以,阿彌陀佛的誓願,他壹直都是,他不講二話。而在我們心中,往往有兩個,兩個就是差,差就是反轉,反轉就是輪回,不是嗎?
所以,人們在念佛的時候,不要談論這些細節。這就叫對錯。當妳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妳就認定妳沒有走在佛法的正道上,妳壹定是在做對錯的事情。妳鼓勵人們念佛還是行善?"當然,我們鼓勵念佛和行善. "那妳先說清楚念佛,然後再說行善的第二個層次。既然念佛必然會死,那麽作為佛的弟子,世間的人還是要遵紀守法,孝順養父母,那麽作為佛的弟子應該怎麽做呢?原因不是很清楚嗎?妳當然應該來做好事。
比如病人去醫院看病,醫生只有壹個想法:我怎麽才能對癥下藥?他會不會問病人:“妳是男的還是女的?男人只看,女人不看;妳是小偷嗎?是小偷。我就不請客了。”那妳這個醫生就叫多管閑事。醫生的藥不會有任何作用。妳吃了這藥,小偷治不了感冒,不偷東西的人會治好感冒。這是兩碼事。妳現在看病是醫生的職責。就算犯了盜竊罪,也有國家法律,這是另壹回事。另壹方面,要規範妳。
我們現在要念佛去極樂世界。這件事,這六個字的名字,不管誰叫,都壹定會去生活。至於妳是善是惡,那是另壹種規範,另壹種教導,另壹種解釋。更何況,如果妳能念佛,能在極樂世界生活,那麽在這個世界上談論善惡也就沒有意義了。在極樂世界成佛菩薩,才是善的真諦。否則,妳就是這個世界上的惡魔。妳這輩子是好人,下輩子可能是惡人。為什麽?業力之輪中的六大司,啊,轉身,今生在天堂,來生可能在地獄。誰有資格說話?前面說好人,後面就成了惡人。
念佛的時候不要講這個。我們是什麽樣的人?我們以念佛為身份,決定死。他是什麽樣的人?以他的身份念佛,決定活下去有什麽錯?每個念佛的人都會活著成佛。大家不是都很開心嗎?這叫做永遠。
不明白這壹點,就會經常搞是非。因為我們是素食主義者,我們會問別人:“妳看,某某人不是素食主義者!看來吃素比念佛更重要。要把輕重緩急放在第壹位,念佛是第壹位的,剩下的慢慢教育。像孩子壹樣,父母最重要的是孝順。這是前提,然後我們再談妳有沒有工作能力,能掙多少錢,對吧?孩子不孝順,罵父母,賺再多的錢有什麽意義?首先要聽話,做個好孩子,然後在這個基礎上,能夠勞動致富,事業有成當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能聽父母的話,還是可以做父母的好孩子,因為能力不同。然後,佛對眾生壹視同仁。當然,菩薩很好,六度諸事好。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妳可以信佛,可以孝順佛,可以相信佛的誓願,可以完全依靠佛,可以相信念佛就死。這樣會讓佛祖開心。其他方面會慢慢調整。另外,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障礙。如果我們能到達凈土,我們自然會變惡為善。
私雲:這個決定的贏家是自日本思想以來的十三觀。
散的人過了初三就有好運氣也是真的。
雖然兩件好事都散在了過去,
然而,佛陀願意,只是名義上,
所以釋迦牟尼的如來只是以名酬阿難。
意思很好理解。為什麽出錢念佛而不出錢設善、傳善?因為阿彌陀佛本來的願望只是名字,釋迦牟尼佛只委托阿難念誦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