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急求歷史人物資料。

急求歷史人物資料。

秋金(1875-1907),女,原名秋貴金,本名宣青,又名,號,號建湖女子。祖籍浙江殷珊(今浙江紹興),福建廈門人。輕視封建禮教,主張男女平等,常以花木蘭、秦良玉作比喻。壹個性英雄,修文習武,喜歡男裝。清光緒二十年(1894),其父秋瑾任湘鄉縣總經理時,將秋瑾許配給雙峰縣葉禾鄉王庭筠。光緒二十二年,秋娶王為妻。王庭筠在湘潭開了“怡園典當行”,而秋瑾大部分時間住在湘潭,經常回婆家。這年秋天,秋瑾第壹次回到申沖,當著眾多祝賀他的親友的面,背誦了自己的《憂人》:“幽燕的烽火何時休,聽說中外戰事未停;膝室空而憂國恨,誰會容易照顧”,以表示對人民和國家的關心,受到當地人民的尊重。"

光緒二十六年(1900),王庭筠進京任住建部主任,秋瑾隨他進京。不久,因為八國聯軍進京時的戰爭,他回到了家鄉荷葉。第二年,第二個孩子王燦芝(女)在這裏出生。光緒二十九年,王庭筠赴京復職,秋瑾帶著女兒壹同前往。次年,他毅然沖破封建家庭的束縛,自費赴日求學,先是在日本壹家作坊,後又在青山實用女校。

秋瑾在日本期間,積極參加留日學生革命活動,與陳謝芬發起* * *戀愛會,與劉道壹等組織十人會,創辦白話報,參加洪門天地會,被封為“白紙扇”(軍師)。光緒三十壹年回國。春夏,徐錫麟介紹他加入光復會。7月赴日本,入團,升任理事會委員、浙江團團員。第二年,他回到中國,在上海創辦了中國學院。不久,她在潯溪女校任教。同年秋冬,為了籌組《中國婦女報》,我回到荷葉婆家,從婆家拿了壹筆錢,和他家告別,斷絕了家庭關系。當年12月(1907 65438+10月),中國婦女報創刊。秋瑾寫文章提倡婦女解放,主張女權,宣傳革命。他到諸暨、義烏、金華、蘭溪等地聯系黨,打算響應平六壹起義,但未果。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2月),秋瑾接任大同書院監。很快,我和徐錫麟就要分頭行動,準備同時在浙江和安徽兩省舉辦活動。聯系浙滬軍和黨,組織光復軍,推徐錫麟為領袖,打頭陣。計劃7月6日在浙江和安徽同時造反。7月13在大同學校因泄密被抓。7月15死於浙江紹興玄亭口。光緒三十四年,他的朋友們把他的遺體搬到了杭州西湖西樵橋邊。因清廷逼遷,其子王元德於宣彤元年(1909)秋將其墓遷至湘潭昭山。1912年,湖南人在長沙修建秋瑾烈士祠,經湖南、浙江兩省商定,將其遺體送浙江,重新安葬西湖原墓地。後人編《秋瑾集》。

孫中山先生和宋壯齡先生都對秋瑾給予了高度評價。1912 12 2月9日,孫中山祭奠秋瑾墓,並寫下挽歌:“江戶雅丹臣,重君臣,贊盟;亭臺灑血,恥於招俠女魂。”1965438+8月65438+2006年6月20日,孫中山、宋慶齡遊覽杭州,拜謁秋瑾墓。孫說:“光復前,浙江第壹人邱女士也加入了同盟會。今秋,王女士不會重生,但‘秋風秋雨悲’這句話,永遠不會忘記。”1942年7月,宋慶齡在《中國婦女爭取自由》壹文中,稱贊秋瑾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壹”。1958年9月2日,宋朝在秋瑾題寫了《烈士革命史記》。1979年8月,宋人為紹興秋瑾紀念館題詞:“秋瑾作品及詩文,以名句‘秋雨憂民’,能跨馬扛槍,曾東渡日本,誌在革命,名垂千古。”

  • 上一篇:成語故事壹冠相慶。
  • 下一篇:我們慶祝什麽傳統節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