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起源於古代百越的壹個分支。西漢時用駱越、李、滿,東漢時用俚、遼等稱呼,隋唐時用南方壹些少數民族。海南島的黎族祖先也包括在這些通稱中。“李”的專有名稱始於晚唐,至宋代才固定下來,沿用至今。
據考古發現,海南島有130處新石器時代原始文化遺址,距今約5000年。歷史學家和民族學家認為,這些新石器時代遺物的主人是黎族的祖先。開發海南島的是李的祖先。秦漢時期,海南島與漢朝關系密切。漢武帝多次派兵開瓊島,設朱雅、博爾兩縣。壹些大陸漢族人移居到海南島,與當地的黎族人生活在壹起。之後漢族人大量移民海南島。“村人”,苗族和回族也遷移到島上。大量移民遷入,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鐵器)和生產技術(農耕),進壹步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封建統治在L世紀中葉逐漸穩固。
南北朝至隋初,中央政府對海南島的統治更加鞏固,首領冼夫人發揮了重要作用。她帶領著1000多洞窟(包括黎族先民)和嶺南其他越人,最早在梁朝求饒,後歸隋朝。冼夫人深明大義,致力於團結,加強了中原與海南島的聯系,促進了黎族的社會經濟發展。唐宋時期,海南島與中央王朝的關系更加密切,海南島是唐朝與南海國家貿易的交通樞紐。唐朝非常重視對海南島的統治和開發。黎族地區出產的黃金、白銀、珍珠、玳瑁、香料,既是“貢品”,也是外貿產品。與此同時,黎族地區的封建地主經濟進壹步成熟。黎族勞動人民也受到日益沈重的奴役和剝削。
宋末元初,傑出的女織布工黃道婆,因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幼時逃往崖州。她在崖州呆了40多年(30年),向黎族婦女學習棉紡織技術。回到家鄉烏泥井(今上海縣華涇鎮)後,她在黎族傳統紡織加工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創造了壹套先進的棉紡織工具和技術,為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貢獻。元初,封建統治者采取“禁錮”政策,任命“土司”為世襲的“萬元戶”和“千戶”,加速了黎族社會內部的階級分化,進壹步激化了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激起了黎族人民的不斷起義。
明清時期,封建地主經濟在黎族社會中占主導地位。大部分黎族地區的生產力水平與當地漢族相當,出現了正規的集市和市場。檳榔、椰子和牛成為出口大陸的大宗商品。五指山腹地,* * *農耕生產方式還停留在原始公社。
社會經濟學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黎族人民主要種植農業,如水稻、馬鈴薯和玉米。手工業、漁獵、飼養畜禽、采集野生植物是重要的家庭副業,商品生產和貿易不發達。這時黎族地區的社會形態雖然是封建的,但發展不平衡,有兩種類型:壹種是壹般地區,占黎族人口和總面積的94%以上。和當地漢族壹樣,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封建地主經濟發展迅速。地主階級通過租佃、高利貸和雇工剝削農民,出現了擁有千畝耕地和千頭牛的大地主。另壹個是五指山腹地1.3萬多人口的地區,至今仍保留著建國前夕的“畝制”生產方式。和睦實行家庭領導,生產資料統壹使用,成員按照嚴格的分工集體勞動,收獲後平均分配。這些地區的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雖然從漢族地區購買的鐵制農具使用已久,但耕作技術落後,耕牛踩田、手撚稻、不施肥、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依然普遍。畝產糧食100多斤。“和睦”是壹個農業生產單位,以“木頭”為首,由幾個相關的“木頭”組成。耕地和牛,主要生產資料,基本上是和睦所有,幾戶共有,但都交給和睦統壹使用,在木頭主持下進行集體勞動,產品基本上是按戶平均分配。有的畝,非血緣親屬也加入進來,畝內大部分生產資料已歸畝內第壹戶所有,受到各種方式的剝削,原有的農耕組織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黎族地區還保留著社會組織“東”(或“公”)。有壹個固定的邊界,如果違反了,往往會導致洞窟之間的紛爭和爭鬥。每個洞穴都有壹個洞穴首領,負責維護社會秩序和調解糾紛。重大事件由全體會議決定。早期,血緣關系是洞穴的組織基礎。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封建統治的加強,窯洞成了縣級以下的行政單位,窯洞頭成了基層統治者。
1948年初,海南島大部分黎族地區獲得解放,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此後,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黎地區的工業、農業、交通、郵電、文化、教育、衛生等事業迅速發展。農村除了科學種田,提高復種指數,增加產量外,還充分發揮黎族地區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熱帶經濟作物。如橡膠、油籽、甘蔗、胡椒、咖啡、腰果、水果等。多種經營給黎族農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入。工業生產形成了初具規模的工業體系。65438-0988年,海南島被批準為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後,對外開放加速,黎族地區的經濟建設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文化和藝術
黎族雖然沒有母語,但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口頭文學。其形式生動活潑,題材廣泛,內容豐富,代代相傳。主要包括故事、傳說、神話、童話、宗教家譜等。比較有名的有《滿弓的由來》《五指山大仙》《洪水傳說》《幹宮鳥》《鹿回頭》等。它不僅反映了社會歷史,總結了人生經驗,傳播了各方面的知識,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而且寄托了黎族人民的美好希望和追求。
黎族人善歌善舞,其樂舞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民樂有自己的傳統樂器:鼻笛、口弓、叮當板、木鼓、蛙鑼等。民歌主要有兩種:壹種是以海南漢語為歌詞,以黎族民歌的節奏為唱段,稱為“中國詞”;壹種是用黎語作歌詞,稱為“黎調”。內容多樣,有勞動歌、生活歌、情歌、頌歌、儀式歌、敘事歌、雜歌等等。歌手即興作詞,唱心曲,引人入勝。有獨唱、二重唱、說唱、合唱、主唱等不同形式。旋律不同地區的旋律略有不同。
哪裏有歌,哪裏就有舞。黎族人不僅擅長唱歌,而且熱愛舞蹈。他們的舞蹈來源於生產生活,來源於對祖先的崇拜。內容主要包括生產舞蹈、生活舞蹈和宗教儀式舞蹈。比較著名的舞蹈有“吉祥舞”、“柴火舞”(竹竿舞)、煮飯舞等。跳舞時,常把歌唱、打擊樂、吶喊結合在壹起,場面歡快。
黎族的造型藝術以織錦工藝最為著名。唐宋時期,黎族的紡織技術比中原地區先進。織的李進、李旦聞名天下。他們使用各種紡織工具,從軋棉、棉彈、紡紗、染色、整經、織造和刺繡,直到生產出色彩鮮艷的錦緞、被子、被子、裙子和絲帶等。,並形成了壹整套系統化的生產技術。迄今為止,著名的“亞洲被”和“雙面繡”以其精湛的工藝、絢麗的色彩和豐富的特色而聞名。此外,黎族獨特的木材生產和竹藤編織技術也非常有名。
風俗習慣的重要節日
黎族是壹夫壹妻制的宗法家庭,子女長大後住在屋外的“寮屋”裏。婚後,壹旦妻子在婆家定居,夫妻兩人就與父母分居,不做飯。建國前,早婚是父母說了算,但結婚前,我們可以自由戀愛。婚後不出婆家(新娘婚後回娘家住壹兩年甚至七八年才在婆家定居)的習俗盛行。非婚生子女不受歧視。離婚和寡婦再婚更自由。
黎族婦女在腦後紮壹個發髻,插豪豬毛或金屬和牛骨制成的發簪,戴繡花頭巾,外套無鈕藍。他們穿著編結的衣服,戴著項圈、手鐲、腳鏈、耳環等。有些地方的婦女在打扮時,耳環又多又重,耳朵下垂到肩上,史稱“耳垂”。壹些地區的居民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文身、刺青習俗,尤其是女性,壹般在12歲至婚前完成,有的在婚後完成。紋身工具是植物針,小竹簽,植物染料。紋身主要位於面部、頸部、胸部和四肢。不同地區的紋身圖案差異很大。這種習俗目前已經基本消失,只能在偏遠地區看到。那人頭上纏著鬃毛,外套無領雙排扣,前後穿兩件掛檐。這些衣服是用棉和麻做的,是自紡、自織、自染、自縫的。飲食比較簡單,以大米、紅薯、玉米為主食,多為狩獵采集的副食,僅種植少量蔬菜,多為從漢族地區引進。女人愛嚼檳榔。房子大多是金色的茅屋,墻是泥竹做的。在白沙縣的偏遠山區和和睦地區,仍然保留著船形房屋,屋頂像遮陽棚,地板從地面架空。
各地喪葬儀式不盡相同,有接近漢族地區的習俗,如停棺、看風水、擇地起墳等。在和睦地區,死者葬在宗族墓地,有木棺,沒有墳墓和紀念碑,埋葬後也不再有祭品。
宗教信仰
黎族沒有形成統壹的宗教。祖先崇拜是所有地區的主要形式,自然崇拜也是。部分地區仍有氏族圖騰崇拜的痕跡。黎族人相信鬼,尤其是祖先的鬼。祭祀祖先是黎族人重要的宗教活動,是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