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就有祭祀、參加儀式、宴飲、占蔔、迎神、拜年、享受等祭祀活動。漢族人過年的時候,活動更加隆重。中山古人亦步亦趨。從古至今,中山人“過年”的習俗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掃房子:
掃屋,又稱掃塵。這種習俗由來已久,大致類似於中原漢族地區的“掃房”習俗,是過年前夕必不可少的習俗。“壹年二十八(即臘月二十八)洗邋遢”是中山人春節前的口頭禪。大掃除的本質是以大掃除的形式送舊迎新。但是以前中山人很講究打掃房子。
打掃房子開始時,先掃門口,然後拿起長掃帚或雞毛掃、竹枝等工具在門楣上下捋掃,再由外往裏掃,即從門廳掃到廚房,從屋頂掃到地下。這裏有句諺語:“好的掃進來,壞的掃出去”。壹般都是男人打掃屋子,家裏的女人負責打掃屋子,包括洗門窗,搬椅子,洗碗,杯子,茶壺,炒鍋等。,無壹例外。另外,家裏所有的被褥、大人小孩的衣服都要徹底洗幹凈,直到幹凈為止。這種大掃除的習俗和其他風俗習慣壹樣,還夾雜著封建迷信。因此,在年前的傳統大掃除之前,必須“改天”進行。雖然過去人們都是從農歷十壹月底開始掃房,但都需要找壹本歷書和壹本通書來“擇日”。無論貧富,年前掃房的日子不能是“紅口”、“破日”、“大事不宜”之類的日子,尤其要避開“火星”。當然,最好是“黃道吉日”。此外,過去中山人普遍有拜佛的習俗(壹般在農歷初壹、十五,中山人會燒香拜佛),所以早上大掃除開始,第壹件事就是“洗佛”。雖然洗佛用的水不是“聖水”,但不是普通的清水就可以用的。要放幾片“魯柚”葉到水裏洗菩薩,據說是“辟邪”,也說明家裏的主人是“機警”的。這種工作通常由婦女在家完成。
2.新年買新衣服:
俗話說“壹年到頭。”過年前的前半個月,中山人就開始忙著置辦年貨了。在舊社會,中山的鄉村商店很少,商品供應也不充足。因此,到了年底,農村人會去石齊市的農貿市場和鄉鎮購買年貨,如購買紅線,制作紙寶藏,剪新衣服,舉行素食,購買糖果和蛋糕。特別是家裏的米缸,要裝得滿滿的“菜”,所謂的“常滿”就是從這裏衍生出來的。春節前人們見面的第壹句話就是“春節過完了嗎?”這是中山人春節前最常見的口頭禪。直到今天,每逢過年前的“圩田日”(農貿市場)或各大商場,都能看到人山人海的景象。想象壹下,中山人過年有多緊張,多重要。同時,這種置辦年貨的習俗也給城鄉的店鋪帶來了繁榮。在中山,尤其是女性對於年貨的購買更為緊張。
3.煮年糕炸樁:
中山各地過年,都有壹句話:“晚上炒股,人人有我。”“煮年糕”的習俗是中山人在新年期間的壹個獨特習俗。外地人剛到中山的時候,看到那些“普通毛”的年糕(年糕表面長著五顏六色的長毛和酵素),都嘲笑中山人“開車”(傻子的意思)。然而,盡管人們開玩笑,中山人做蛋糕過年的習俗從古至今都沒有改變,成為中山人慶祝新年的壹件大事。同樣,做蛋糕也要在春節前的吉祥日子裏做。各家各戶的主婦都起來用幹凈的手上香祭拜,然後開始工作。他們用糯米做粉,拌上黃(紅)糖漿,搓成壹整團糊狀,加入鹹豬肉、鹹蛋黃等佐料,放入底部有芭蕉葉、竹葉的蒸籠中,用文火煮十幾個小時。年糕蒸熟後,要說幾句吉祥如意的話恭敬地放在堂上,再放上紅棗、李子、壹個“李”字和兩個橘子,過了年(也就是大年初壹以後)再開餅。它的意思是:“年糕,年糕,循序漸進”,“快快長大”等意思。
這裏有壹個習慣,就是在做年糕的過程中,家裏的孩子不能說什麽不對或者不吉利的話,只能說好的話,否則就會做出半生不熟的“生年糕”,原因主要是由於歷史遺留下來的封建習俗的影響。中山人認為年糕做得好不好是來年運氣好壞的象征,所以孩子的說話也很重要。俗話說“童聲不是鬧著玩的”大概就是壹個論據吧。
除了做年糕,中山人還有壹句話叫“人埋在炸堆裏我有什麽”。“高”的諧音是“年高年高”的意思。然而,“炸堆”(壹種用糯米粉和花生油炸制的食物)以其圓潤飽滿的形狀意味著人員的團聚。另外,因為炸堆是金黃色的,像金元寶壹樣,中山人說“炸堆裏全是金銀。”可見中山人以前比較重視過年前炸樁的習俗。再加上炸樁花費少,又能取其厚意,所以中山人有過年做蛋糕炸樁的習俗。此外,還有煎“油角子”、煎“散蛋”等習俗。民國以後,中原包餃子、煎餛飩等飲食習俗在中山流行起來。
4、掛擺彈簧門神:
掛春俗稱掛桃符,是漢族的傳統習俗之壹。因為中山人大多居住在中原氏族的南方,所以這壹傳統習俗也沿襲下來。據西漢劉安《魏南子》記載:“桃符以兩塊長約七八寸、寬壹寸多的桃木為材料,在大門兩側書寫吉祥文字,以驅鬼避邪”(此處有民間傳說故事,此處不提)。懸掛符濤的習俗可以追溯到五代(公元907-960年),當時壹些人開始在符濤板上寫對聯,這被稱為春聯。據《松石史·時嘉·蘇夕》記載:後蜀學者孟嘗君辛在碑上題詩壹首,曰:‘拜年!這恐怕是中國最早的春聯了。春聯是過年前即興創作或印刷成對聯。特別是農村,請文化和書法好的人幫忙寫春聯。商人習慣從集市、文人、書法家那裏購買。在春節前夕,他們經常張貼或懸掛在大門的兩側,這就是所謂的春聯。春聯多由吉祥文字和祝願美好生活的文字組成。從對聯中,人們可以看出主人的工作職業。這壹習俗壹直傳承至今。
除了掛春,還有貼門的習俗。南朝梁宗谷所著《荊楚歲時年譜》中有這樣的記載:“正月初壹,畫二神,左右附門,左留申屠,右留雷宇,俗稱門神。”據說貼門神的習俗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貼門神流行時用於驅鬼,過去與掛桃符號並存。於是,20歲那年,門神們就貼上了鐘馗的打鬼畫和“申屠”“雷宇”的字樣。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可以看到壹些地區和城鎮,特別是客家人居住的山區,我們還可以看到“申屠”和“雷宇”。相傳自宋代以來,人們稱關為三國皇帝,所以他們把他畫成成年門神,貼在門上。壹些技藝高超的人還自己繪制或剪貼壹些喜慶的年畫,換上門神貼年畫,這種習俗與掛春並存。壹般貼門神都是30號晚上飯後貼,有的是大年初壹淩晨貼。貼門神前,主人要燒香放鞭炮,在祖先主牌前說幾句吉祥話,然後恭敬地貼在門口。在古代,人們喜歡用“形象觀念”,如“福”、“祿”、“壽”等詞。他們大多用蝙蝠、方孔和桃子等形象來表達吉祥的想法。甚至有人把“福”字倒貼成門神。這種倒貼“福”字的習俗,是取其諧音“福道”或“道福”之意。
5、壽歲組年燃鞭炮:
臘月三十,稱為除夕,也叫大年三十。除夕當天下午,無論是外地居住或已結婚搬出的男性(已婚女性壹般跟隨婆家)還是外出打工的未婚女性,家裏壹般都會帶著新年禮物等年夜飯回祖屋。團圓飯做好之後,壹般是先祭祖,也就是先祭祖,再吃團圓飯。中山人吃團圓飯時,主菜是豬、雞、鴨等家禽,還有魚丸、肉丸、發菜等。大部分是九道菜。中山人習慣稱之為“九大殘障”,意為“久安”、“合家團圓”、“新年發財”。晚飯後,全家人聚在壹起,吃著瓜果,聊著家常,或者玩著各種遊戲。孩子們到屋前屋後放煙花或點燈籠互相追逐玩耍到深夜(有的甚至通宵不睡)。午夜時分(也就是晚上12點),家家戶戶都會燃放煙花,辭舊迎新。
在這裏,除了家人團聚的意義,還有送舊迎新、祝長輩健康長壽、新的壹年豐收、人獸興旺等含義。俗話說“留得住冬主(即冬至日),留得住老太太。”《穆平縣誌》中有這樣壹段話:“年終是除,...小兒稱之為長春之壽,壹夜不睡,謂之壽。”
中山的另壹個習俗是,除夕夜團圓飯後,長輩會給晚輩分紅,尤其是給孫輩等晚輩。在古代,使用方孔幣時,長輩用紅絲線制成細繩,掛在家中低年級學生的脖子上或腰上,或放在孩子的枕頭下。據說這樣可以辟邪,所以也叫壓歲錢。解放後,由於這壹習俗使用的錢幣不同,封建迷信被破除後,這些壓歲錢被用紅紙或禮品包好,放在孩子的包裏或送給孫子孫女,讓孩子買文具玩具或零食、煙花爆竹。但總的來說還是祈福的意思,就是希望年輕壹代在新的壹年裏快速健康成長。
6、第壹次新年分紅是:
《象山縣誌》載:“元旦快樂,燃鞭炮,不掃地”。按照中國的舊習俗,農歷正月初壹被稱為正月初壹。這天早晨,天還沒亮(確切地說,是年三十結束),城鄉裏鞭炮齊鳴,獅子鼓響個不停,以至於家家戶戶的大門上都掛滿了紅色的鞭炮,掛在門口的春聯(年畫)也是紅光滿面。真的是壹個好的開始,也是壹個好的運氣。
喝完早茶,城市和鄉村的各行各業的人們湧出家門,穿著紅綠相間的衣服,梳著頭發,手拿禮物,走過大街小巷,去拜訪長輩或親友。這種風俗起源於何時是不可能查明的。據《宛平縣誌》記載:“正月初壹,五鼓上,百官赴朝慶賀,百姓亦上供燒香,祭祖,拜長輩,與公婆互答,說‘新年快樂’。中山拜年的習俗恐怕也來源於此。相傳,中山自明清以來,初壹祭拜天地和前代祖先,再祭拜家中長輩是壹種習俗。然後,家裏每個人,從大到小,都要給長輩送禮祝賀,給孩子送禮(壹般是已婚的給未婚的年輕人和孩子分紅)。同行之間,就手拉手,互相祝賀。每個家庭成員拜年後,男官員出去拜訪他們的長輩或親戚朋友。拜年期間,如果遇到親朋好友的子女,包括未婚的少男少女,都有交換利益的習慣。在街上遇到熟人,要說幾句祝賀的話,如“恭喜發財”、“新年快樂”、“龍馬精神”、“添丁發財”。
飲食方面,大年初壹,壹般大眾以吃素為主。原因是年三十的團圓飯裏山珍海味太多,容易“憋”消化不良或者吃得太胖,所以有很多大年初壹禁食的習慣。根據壹些長者和宗教信徒的說法,農歷新年第壹天齋戒源於佛教的齋戒習俗。另外,大年初壹不準掃地;不要用刀切割鋒利的工具,但要小心打碎盤子和杯子。如果不小心把它們撞倒了,要說幾句吉祥話,比如“花開滿地,富貴榮華”、“吉祥如意”,然後迅速收拾殘局。如果有客人在場,要說吉祥話,比如“對不起”、“花開富貴”,才能心安理得。
在中山的沙田區,尤其是中山山歌的發源地坦洲,還有壹個鮮為人知的習俗,“初壹繞龍船街唱歌。”比如當地俗話說的“農歷正月初壹,獅子鼓,龍船叮當,過街,百子子孫萬代……”。在年初壹的清晨,在坦洲,妳會看到壹些當地人拿著壹根竹子或木棍支撐著壹個水龍頭或壹條用桃花心木或雜木雕刻的完整的木龍,長約壹尺半,厚約十厘米,脖子上掛著壹面龍船鼓,上面連著鑼和鈸;另壹方面,壹位民間藝人舉著寫有“恭喜發財”“龍船送子”“百子千孫”的橫幅對聯,舞動手中的木龍,邊走邊唱龍舟。每當到了新婚門戶或富人家裏,他就敲門,特別是大聲唱山歌,龍船鼓聲特別熱鬧。壹般來說,大年初壹唱龍舟,過去主要內容是唱“百子千孫,早生貴子”的主題,為新婚夫婦祈福,意為“賜子”。這種習俗類似於畬族的“盤龍歌”。歷史上漢族的習俗主要是“麒麟送子”,畬族的“盤龍歌”也有送子的意思。在潭州唱龍舟時,通常是以情感或嘆息為基礎,但壹年的第壹天是以歡樂的旋律為基礎。所以,過去潭州人大多在大年初壹歡迎唱龍舟,由歌者來唱。這壹習俗在坦洲盛群地區仍然流行,但內容已經發生了變化。
7.在新年的第二天犧牲財神:
農歷新年的第二天通常被稱為開年。在四川、浙江、福建等地,又稱為“送年”、“開年”。古時候,大年初壹,家裏的男官員和兒子或孫子用掃帚從門口的院子裏掃地,然後從門口掃到屋裏。打掃完畢後,燃放鞭炮,點上香祭拜天地祖先和祭壇,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子孫萬代,等等。主要是祭拜財神(傳說中掌管財富的神),祈求來年財源廣進。過去,商店和餐館習慣在大年初二開市前祭拜,習慣上稱為“開牙”,烹制九種菜肴,俗稱“九筐”,以示“開門大吉”、“財源廣進”之意。
這壹天正好與新年的第壹天相反。大年初壹,不能掃地,不能用刀砍利器,但大年初二,家家戶戶都在打仗。殺了鴨子,清理幹凈。祭拜儀式結束後,各家各戶互相祝賀,已婚男子帶著妻子壹起給嶽父嶽母拜年,晚飯後才回家。未婚的人利用這個節日去愛人家或者朋友家拜年。醒獅隊和舞龍隊在街對面敲鑼打鼓表演采青,發新年財。
8.第三年初三,倒水撒米向神祈禱:
在漢族的舊習俗中,農歷三月初三俗稱“豺日”(壹種古老的牲畜,尾巴短而肥,鼻子和耳朵長得像蒲扇,俗稱豬)。在南朝梁宗八的《荊楚紀年》中,就記載說”...三天不殺豬……”。古人認為正月初壹,初七更重要,禁忌很多。在古代,人們通常缺乏肉類,豬是漢族人的主要肉類。所以農村養豬很重要。在中原地區,每年的初三是“貘日”,“貘”是豬的別稱。所以,大年初三,人們壹大早起床,首先要看天氣來決定養豬業的興、災、難。中山人把這壹天叫做“紅口”,意思是第三天人們會像豬壹樣叫。以前中山人迷信占蔔,有道士預言正月初三和鄰居、鄰居吵架不吉利,容易犯“官誤”。此外,農民必須養豬,祈求上帝保佑。所以第三天早上,主婦們開門,潑米,喃喃祈禱,許願,然後回到裏屋,在大堂裏求神拜佛,以免發生爭吵,避免官誤,也不出去拜年。解放後,這種所謂的低俗習俗逐漸改變,但仍有農村長輩沿襲,指責晚輩初三不去拜年。另外,中山有些人把元旦叫做“車公誕”,所以他們經常在元旦去車公廟祭奠,在廟裏轉風車,求占蔔。
9、第七天,炒粉拜神:
韓棟·方碩的《戰書》曾說:“八歲以後,壹只雞、壹只狗、壹只豬、壹只羊、壹只牛、壹匹馬、壹個人和壹個山谷。當陽晴,主物肥,陰則禍。”但隋《人口鄉愁》中有這樣壹段話:“立春不過七日,離家已有兩年。人歸雁陣,思在花前。”根據史書和老人們的說法,古代的“人日”也是上古早期的壹種占蔔活動。漢魏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壹種祭祀儀式和社會用火活動。在古代的中山,家家戶戶先拜神靈,祈求人畜興旺。然後用七種蔬菜或七種水果熬湯,稱為“七寶湯”、“七寶齋”。這壹天大多數人不做飯吃素食,更多的時候是煮粥炒面。晚飯後,他們出去參加各種社火活動,直到晚上才回來。
從1988年開始,中山壹批知識分子率先發起大型社會公益活動,以弘揚孫中山先生的遺誌,發揚“博愛”精神和“壹切為我,壹切為壹切”、“慈善敬老”、“扶貧濟困”的內容,並在每年的初七舉行,將過去初七的祭祀活動改為慈善的大型社會活動。給人壹天這壹傳統民俗活動,註入了博愛、慈善、弘揚優秀民族文化的理念和活力,成為中山新興的民俗文化活動。現在,每年第七年的第七天,中山人都會舉行大型的社會公益活動,這種活動被稱為慈善行走,“提起中山人腳上的抓痕(癢)”已經成為中山人的新口頭禪。
10,元宵節元宵節:
根據歷代象山縣的記載,城內人口眾多,渠道眾多。歷史上,元宵節俗稱上元、元宵、元宵,據說起源於道教。宋、吳《夢》雲:“正月十五,上元天佑人。”歷史上有過看元宵的習俗,所以也叫“燈節”。《象山縣誌》記載:“元宵燈會玩故事遊戲通衢,舞者三結擊鼓,歌者七結擊鼓,春夜為隊中互歌,唱燈籠鶴”。元朝的晚上,張燈懸賞猜燈謎。在古代,中山族的十五這天,很多婦女都會去廟裏拜神,尤其是在石齊(今屬市),大多數都湧向城西的三元寺,為上元皇帝祝壽。據史料記載,自古以來,中國就有裝飾元宵節的習俗。從中山到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戶戶都在門前張燈結彩,點燃蠟燭,孩子們提著燈籠在大街小巷玩耍。此外,各祠堂聚集成群的文人雅士,掛燈謎,擺出“射虎”龍門陣。因此,元宵節又稱元宵節、上元節、元夕節,是古代最隆重的節日之壹,觀燈的習俗壹直流傳至今。
在元宵節,人們通常和家人壹起吃年糕、湯圓和其他食物,這是全國各地的普遍習俗。這是壹個家庭團聚,幸福生活的好方法,而戀人們手牽手出去“曬月光”,所以有人把元宵節稱為“中國情人節”。正月十五晚上,家家戶戶門前張燈結彩,吸引鄰居;學者在燈籠上寫謎語和詩,讓遊客猜謎語或對聯,稱為“打老虎”。各大武校都通過舞龍舞獅來展示自己的武功。大家族還在祠堂門口的空地上表演了地彩(相當於中原“旱船”的民間藝術)和演戲。清朝時期,在中山的壹些地區,如小欖等地,壹些民間社團也在元宵節之夜組織以民間故事和典故為主題的燈會活動,稱為元宵節。青年男女舉著燈籠,壹起唱歌,俗稱唱花燈歌。因此,正月十五的元宵節也被稱為元宵節。這種民間社火活動直到正月十六晚上才結束,被稱為散燈。
11,第壹個月開燈關燈:
《象山縣誌》記載:“正月元宵節,是加人在廟裏掛燈籠,先用酒腌制。說:開燈,或者掛燈。晴了,就點燈籠。”其實元宵節是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但過去中山的習俗是,生男孩的家庭(即天鼎)大多在農歷正月初二起壹個月內的黃道吉日開燈。開燈那天,先去紙店定制燈籠,壹般是四個:壹個掛在祖先靈位前;壹個掛在祠堂裏;壹個掛在宅門官神前;另壹個掛在國家的祭壇上。開燈的那壹天,天鼎家壹定要奉上豐盛的飯菜祭拜神靈,或者同時擺幾桌酒席招待客人。在各族祠堂或祠堂前的糧堂裏,也有供奉燈籠祭祖的習俗。既然沒有光,那就有光。元宵節壹般在2月2日,故土生日,也在農歷3月3日清明節前舉行。同樣,元宵節那天,也要準備幾樣豐盛的菜肴,犒賞上帝祭祖,宴請宗族鄉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