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收集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收集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

第壹,藏族民間節日

1,藏歷年

藏歷年的確定與藏歷年的使用密切相關。官方使用藏歷紀年始於950多年前,即農歷丁卯年(公元1027年)。此後,藏歷的用法被繼承下來。

藏歷新年是藏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藏歷正月初壹開始,三天到五天不等。12月初,人們開始準備年貨,家家戶戶都把青稞種子泡在盆子裏,培育青苗。12月中旬,家家戶戶紛紛用酥油和白面炒油凍(葛西)。油凍有很多種,如耳形的“骨鍋”、長的“夏娜”、圓形的和藍色的。臨近年底,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壹個長方體的竹菜馬岐糧桶,上面畫著彩色的圖畫。桶裏裝的是糍粑、炒麥、人參果等食物混合酥油,並繪有酥油制成的青穗、雞冠花、五彩花板。準備壹個彩色酥油形狀的羊頭。這壹切都有節日的收獲,祝來年風調雨順,人畜興旺。除夕前兩天,屋子裏裏外外都打掃幹凈了,放上了新的卡墊,貼上了年畫。晚飯前,在廚房中墻撒上幹面粉“八吉祥微”。用石灰粉在大門上畫“”符號,象征永恒吉祥,表示生活富足,糧食豐足,歲歲平安。除夕夜,各種食物都擺在佛像前。為了在節日期間有足夠豐富的食物,全家人仍然忙碌到深夜。這天晚上的晚餐,各家都要吃泡面(古代的泡面)。在面團工藝上,特別制作了石頭、辣椒、木炭、羊毛等幾種不同餡料的面團。每壹種餡料都有壹種說法:石頭表示心硬,木炭表示心黑,辣椒表示刀子嘴,羊毛表示心軟。那些吃了這些三明治的人即興嘔吐,引起笑聲來幫助新年前夕。這是壹種飲食娛樂活動,無論誰吃了什麽,都要即興吐出來,常常引起笑聲,增添節日的喜慶氣氛。

初壹這壹天,佛龕的茶幾上擺放著青苗、油肫、羊頭、糧桶,祝願新的壹年生活富足。大年初壹,主婦從河裏背“吉祥水”,然後叫醒全家人,按輩坐下。長輩們帶來糧桶時,每人先抓幾粒,拋向天空,作為祭祀神靈的標誌,然後依次抓壹些送入口中。之後,長輩依次祝“塔什德得勒”(好運),晚輩祝賀“塔什德得勒彭松措”(好運,好事)。儀式結束後,他們會吃用酥油煮的谷物大號和人參果,然後敬青稞酒。初壹壹般禁止掃地,不說不吉利的話,不互相拜訪。

第二天,親朋好友相互拜年,互贈哈達。男女老少都穿上節目的服裝,見面時互道“Tashildler”和“節日快樂”。這個活動持續了三到五天。藏歷新年時,在廣場或空曠的草地上,大家圍成壹圈跳舞,在七弦琴、鈸、鑼等樂器的伴奏下,手拉手,人們踩著地歡慶節日、唱歌,孩子們燃放鞭炮,整個地區沈浸在壹片喜慶、喜慶、祥和的氣氛中。唱藏戲,跳鍋莊,城鄉串燒。在牧區,牧民們點燃篝火,通宵達旦地唱歌跳舞。人們還從事摔跤、投擲、拔河、賽馬、射箭等活動。

2.沐浴節

沐浴節,藏語稱為“嘎瑪日吉”(沐浴),是藏族人民特有的節日,在西藏至少有700至800年的歷史。藏歷7月6日至12日舉行,歷時7天。佛教認為,青藏高原的水有八大優點,即甜、涼、軟、淡、清、無味。七飲不傷喉,八飲不傷腹。因此,七月被稱為洗澡的最佳時間。那是夏末秋初。萬裏陽光明媚,天高雲淡。無論是在城市、農村還是牧區,男女老少全家都到河邊慶祝壹年壹度的沐浴節。屆時,藏族人民,帶著帳篷、酥油茶、青稞酒、糍粑等食品,將陸續來到拉薩河、雅魯藏布江,來到青藏高原的千河萬湖爭水,盡情戲水、戲水。他們在河灘草坪的陰涼處搭起了帳篷,把帳篷圍起來,鋪上了卡墊。老人在河邊洗頭刷身,年輕人在河裏洗澡遊泳,孩子們在水裏嬉戲打鬧。這個時候,女人洗澡,洗身體,洗全家人的衣服,就沒有什麽顧忌了。休息時,壹家人圍坐在帳篷裏,品嘗著清香的青稞酒和香濃的酥油茶。帳篷裏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在七天的沐浴節中,人們不僅每天來到河邊沐浴,還會清洗家中所有的被褥。因此,沐浴節不僅是藏族人民喜聞樂見的傳統節日,也是每年最徹底、最群眾性的健康活動。

3.水果節

郭旺節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西藏人民渴望豐收的傳統節日。“郭旺”是藏語的音譯,意思是田地和土地,“郭”是轉身的意思,意思是“圍著田地轉”。在雅魯藏布江中遊和拉薩河沿岸的農村,很流行“看果”節,其他地方也有節日,只是節日的名稱不同。拉祜、定日壹帶稱為“吉雅”,即舒適的夏日;布巴拉雪山周圍是半農半牧區,稱為“邦桑”,即吉祥草原。差不多也是這個時間,在莊稼黃熟,準備開鐮刀之前舉行。解放前,藏族人在“鳥王”——大雁南飛的季節到來之前,都會慶祝水果節。郭旺節是藏族人民的壹種重要文化現象,其起源、儀式、地域或性別特征豐富多彩。?

據傳說,早在公元5世紀末,西藏國王布德龔建就向宗教領袖征求意見,以確保豐收。教主下令讓農民們圍著田地轉圈,拿著香爐,舉著橫幅的人為首領,我們教主拿著纏著哈達的棍子,羊的右腿為引路人。帶領有青稞穗或麥穗的村民在田裏繞了幾圈後,在糧倉和神龕裏種上各種谷穗,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看水果節持續壹到三天,在秋收前的吉祥日子舉行。每年的這壹天,藏族人民都穿著節日的盛裝,有的扛著彩旗,有的扛著青稞和麥穗做成的豐收塔,豐收塔上系著白色的“哈達”,舉著標語,有的敲鑼打鼓,唱著歌,唱著藏戲,有的扛著毛主席畫像繞場壹周,繞完圈後,人們提著帳篷和青稞酒,壹邊談論著過去和現在,有的縱情飲酒。商業部門還組織物資交流,供應民族特色商品和生活用品,采購土特產。水果節過後,緊張的秋收播種開始了。

4.山區轉移會議

藏族傳統節日,又稱木佛節,祭祀山神。流行於甘孜、阿壩藏區。每年農歷四月八日,九龍水冶都會為它沐浴,所以它也被稱為Mufo節。每年的這壹天,甘孜藏區遠近的人們都穿著民族服飾,聚集在歡樂谷山上、折多河畔。人們先去廟裏燒香祈福,燒紙錢。然後轉向山上供奉神靈,祈求他們的保佑。翻過山後,我們搭起帳篷野餐,看藏戲。唱山歌,跳鍋莊舞和弦子舞,騎手也有賽馬和射箭比賽。在此期間,人們還會舉行物資交換活動和其他文化體育活動。

5.采花節是南坪縣於波藏族的傳統節日。它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舉行,為期兩天。傳說很久以前,於波是壹個偏僻的山谷。人們以采集和狩獵為生,用樹葉和獸皮做衣服。壹天,壹個叫蓮芝的女孩從很遠的地方來了。她美麗、善良、聰明。她教當地人種地、織布、縫衣,還采百合待人。有壹年,五月初五,蓮芝上山采花,被鎳風卷下山崖而死。人們非常悲傷,所以他們在這壹天上山采花來紀念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采花節。

6.黃龍廟會

黃龍廟會是阿壩州藏、羌、回、漢族的傳統節日。壹年壹度的夏歷6月15日在松潘縣黃龍寺舉行。黃龍寺,位於阿壩州松潘縣岷山南麓的群山之中,背靠海拔5700多米的岷山主峰雪豹。因山頂清泉含鈣飛瀉而下,覆蓋著壹片如黃龍飛瀉而下的乳黃色自然奇觀,鑲嵌著3400多個五顏六色的地方,連成壹片,五彩繽紛。後人建廟,以廟會吸引鄰近省、州、縣的信眾前來朝拜,逐漸形成民間節日。

每年從農歷六月初十開始,世界各地的遊客騎馬、乘車或步行來到這裏,帶來炊具和帳篷。在集會上,人們不僅要觀看黃龍寺的風景,還要舉行藏戲表演和民歌對唱。年輕的勇者還會有摔跤、射箭等活動。6月15日是節日的高潮。黃龍寺和周圍的山坡森林裏排列著各種土特產,形成了壹個盛大的物資交流會。老人們進廟燒香,祈求壹生平安。年輕人整夜載歌載舞。

7.牧羊人節

阿壩州藏族牧民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的下壹個月初舉行,節日期間壹般為壹周。節前,每家每戶都在太陽快落山的時候,把垃圾清理幹凈,往西邊傾倒,為的是讓太陽的火焰融化壹切不祥之物。然後,家庭準備節日食品,如青稞酒和酸奶。節日的第壹天早上,父女們爭奪吉祥水。然後,用帶奶的吉祥水洗臉、洗手,用洗好的手燒柏木,祈求水草豐饒、牛羊興旺。然後,壹家人圍坐在壹起吃大餐。節日前三天,村民們跳舞、唱歌、摔跤,參加各種娛樂活動,並呆在村子裏。三天後,人們開始挨家挨戶地祝賀節日快樂。每天晚上,人們聚集在村子外面,點燃篝火,唱歌跳舞。

8.俄羅斯歡樂節

作為藏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木裏縣。這個節日在每年農歷十二月的第七天。傳說古代木裏地區非常富庶,西藏、雲南的八個藏族支系壹路遷徙居住。定居那天是臘月初七,人們聚在壹起唱歌跳舞,盡情歡樂。以後每年的這壹天都會舉行紀念活動,代代相傳,成為固定的節日。節日的前壹天,各家各戶都忙著準備豐富的食物。節日那天,全家人坐在壹起舉杯暢飲。按照習俗,貓狗要飽餐壹頓。如果他們先吃肉,就預示著來年風調雨順,農牧業豐收。晚上。人們聚集在成堆的篝火旁。是的,唱民歌和跳舞

9.潑水節

流行於冕寧縣。每年農歷三月初六舉行。它的主要內容是祈雨和為孩子祈禱。那天,喇嘛帶來了巴贊做的青蛙、蛇和蟾蜍,每家壹兩個人壹起去。來到溝邊,喇嘛念經,把糍粑做的動物放入水中。他們回來的時候,大家都穿著雨具,喊著,表示已經開始下雨了。然後,人們去祭拜壹座圓塔。塔內有刀和小鑼壺,代表生育。結婚很久沒有孩子的女人向塔神許願,祈求孩子。拜塔後生下孩子的儂,那天要去拜塔履行諾言。

10,第九節

流行於寶興縣。它在每年農歷的第壹個月的第九天舉行。那壹天,人們聚集在山腳下,舉著燈籠,表演舞獅,盡情地載歌載舞。晚上舉行獨特的男女摔跤比賽,結果往往是男輸女贏,引起陣陣笑聲,將節日活動推向高潮。

11,花節

也被稱為花節,在馬爾康很受歡迎。每年農歷六月舉行,壹般持續3-5天,有的地方長達10多天。人們帶著食物,搭著帳篷,騎著馬,成群結隊地去野外欣賞山花。他們搭起帳篷,煮酥油茶,灌上青梨酒,吃喝玩樂,賞花祈福。晚上點篝火,唱歌跳舞。節日期間,會有摔跤、賽馬等活動。也是青年男女談戀愛的機會。

12,賞花節

藏語叫“若木鳥”,意為觀山。每年農歷六月十八舉行。壹般以村裏為主,在帳篷裏壹起玩。每次活動從三四天到十幾天不等。賞花節期間,人們向前來遊玩的客人獻上哈達,並熱情地將他們迎入出納處待客。晚上,男女老少手拉手,伴著舞蹈隊長手中的壹串鈴鐺,唱著山歌,圍著篝火唱了壹夜的歌,走的很美。

13,賽馬會

流行於紅原縣等地。它在每年農歷七月初壹舉行,為期壹天。賽馬是藏族人民喜愛的活動。它不僅是農牧民閑暇時聚集交流生產經驗的場所,也是西藏人民精神的展示。在民間流傳的所有藏族節日中,賽馬幾乎是必不可少的。賽馬不僅以母題的形式出現在節日中,更重要的是藏族人民基於對馬的強烈信仰,形成了這樣壹個民族傳統的“賽馬節”,這項活動歷史悠久。屆時,縣城及附近地區的藏族群眾將身著傳統民族服裝,從四面八方到馬場開展各種形式的賽馬活動。有速度的團隊比賽,有接力賽,有賽馬射箭表演,有賽馬技巧,非常熱鬧。賽馬後,人們互相交換當地的產品。

14,種植屋頂旗幟

插屋頂旗是藏族的節日習俗。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在屋頂掛上壹面刻有藏經的紅黃白三色布旗。祈求災難。旗幟的高度和顏色各不相同。有的是白底紅邊,有的是紅黃黑條。旗幟大多是長方形,但也有正方形和三角形。壹些人把旗子綁在旗桿上,而另壹些人把旗子綁在樹桿上。有的插壹面旗,有的插幾面旗。

15,白馬歌會

白馬藏族的節日習俗。流行於平武縣,每年清明節前後舉行。白馬藏族能歌善舞,漢族地區春節期間會舉行傳統文化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新文化的引入,他們有了創造自己節日的願望。有關部門順勢而為,在1982舉辦了首屆山寨歌會。從那以後,每年舉行壹次就成了慣例。

16,卡琳節

藏語稱為“孜木林桑吉”,意為“世界快樂日”。有人稱之為“郊宴”。這是西藏自治區拉薩、日喀則和昌都藏族人民的傳統娛樂日。藏歷每年5月1日前後舉行,節日期間不定,有的地方長達十多天。屆時,藏族人民會帶著食物、青稞酒、酥油茶、卡墊、帳篷,以及各種娛樂工具和樂器,來到優雅幽靜的卡琳(藏語音譯意為花園、花園,園中種有柳樹,故百姓稱之為“戲柳”)。在草坪上和老樹下搭起壹個白色的帳篷,裹上幾條床單或塑料布,鋪上壹張牌墊,壹邊彈著七弦琴,壹邊喝著酥油茶或青稞酒,壹起野餐。有的打撲克,有的下棋,槌球或聊天歡笑,有的在綠草地上唱歌跳舞。此外,節日期間還會舉行壹些宗教儀式、騎馬、射箭等文體活動。

  • 上一篇:如何在黃道吉日學習
  • 下一篇:2020年農歷正月結婚吉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