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今天不該做的事。
公歷又稱舊公歷、皇歷,是在中國農歷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壹種每日吉兇的萬年歷。相傳黃歷是軒轅黃帝所創,故稱黃歷。公歷的主要內容是二十四節氣,以及日常的禁忌、幹支、數值、星辰、月相、吉兇等。
擴展數據日歷比較
1,公歷
公歷現在是國際歷法,也叫陽歷,在中國也叫國歷或新歷。與地球繞太陽運行有關,是陽歷。公歷從65438+10月1開始。
例:2013 65438+10月4日,周五。(後兩個例子都是以這壹天為準,臺灣省也用民國年,即102)。
2.農歷
按照標準,農歷應該叫夏歷,也叫漢歷,是根據月相的周期性變化,結合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規律(即壹年四季的變化)。這是壹種農歷。農歷從第壹個月的第壹天開始。
例:壬辰年11月23日。(壹些萬年歷被標記為“農歷年”,以避免與官方日歷混淆。)
關於年表,這裏必須說明壹下,農歷可以追溯到清朝的立憲歷,當時采用的是帝制年表。清末,孫中山領導的中華同盟會采用了黃帝歷。直到辛亥革命成功,才有代表提出黃帝紀年不利於與國際通行歷法接軌,於是決定使用西歷(陽歷)。黃帝時代的使用到此結束。谷夏日歷只剩下壹個選項,這個選項壹直沿用至今。
長期以來,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了恢復黃帝歷法的建議。優點是:首先可以避免與官方日歷混淆;其次,更有利於增強民族凝聚力;第三,它可以像公元紀年那樣連續漸進地記錄日歷..
3.幹日歷
幹支歷又稱陽歷、甲子歷,是壹種用60組不同的幹支、地支來標記年、月、日、時的歷法,基本完善於北宋。它用二十四節氣來劃分十二個月,每個月包含兩個節氣,沒有閏月,舊的是回歸年,這是壹個陽歷。立春是幹支歷的第壹年。
例如:壬辰年壬子月武庚日。(如果有的歷書沒有公歷年和公歷年,用五虎逃年和五鼠逃日來推出來。)
樹幹歷壹直是黃歷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選擇好運的技巧只與年、月、日的樹幹和樹枝有關。為了增加技法的“精準度”,營造天空的形象,後人強調鋪砌規則中的月份是從當月節氣開始到下月節氣之前。南宋的張玉璽說:“擇日時,月的節氣要正,時時刻刻都要每日用氣配合歷法。”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黃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