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朝,我們繼續大力修建雄偉的防禦建築——長城。長城和城關要塞的許多重要地段的城墻都是用磚砌成的,建築水平達到了最高水平。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甘肅嘉峪關,全長5660公裏。山海關、嘉峪關等著名關城,是中國建築藝術中獨具風格的傑作;北京八達嶺長城段、司馬臺長城段等藝術價值很高。
這壹時期,木結構的藝術和技術在建築上得到了進壹步的發展,官式建築的形象更加嚴謹穩重,其裝飾、彩畫、裝潢也日益定型。還有許多作品是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如磚石、玻璃、硬木等。和磚已廣泛用於住宅建築的墻壁。
到了明代,中國的建築布局更加成熟。南京明十三陵和北京明十三陵是善於利用地形和環境形成陵墓肅穆氣氛的傑出範例。
此外,此時江南官僚地主的私家園林建設十分發達,明式家具也名揚天下。
值得壹提的是,風水在明代達到頂峰,這是中國建築史上獨特的古代文化現象,其影響壹直延續到近代。
明朝的建立,再次見證了中國歷史上壹個強大統壹的多民族國家的出現。明初,經過大約半個世紀的整頓吏治、發展農業、興修水利等措施,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經濟繁榮促進了各種建築的發展。首先,南北北京(南京和北京)和大型宮殿、祭壇、寺廟、陵墓、廟宇的修建,如兩京的宮殿、明十三陵、天壇、南京的大弘治、武當山的道觀等,都是明代的代表性建築。曲阜的孔廟也在明朝中期大規模擴建。明朝的另外兩大工程是北部軍事重鎮的城堡體系和萬裏長城,以及東部沿海的抗日城堡體系。明初,蒙古勢力雖退守漠北,但仍極力恢復,不斷伺機南侵。明朝遷都北京後,三面與長城為鄰。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在親征中被蒙瓦軍隊俘虜,引發京城危機,驚動朝廷。北方之敵,成了明朝的大災難。因此,在明朝末年,它非常重視北方的防禦。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修築了綿延五千多公裏的長城,分九段重兵防守,統稱“九邊”。長城沿線建有數百座城堡和數千座墩塔,形成了完整的點線面結合的防禦體系。危害東南沿海的海賊源於倭寇,尤其是明初洪武至明中葉嘉靖之間。為了消滅倭寇的入侵,明朝政府在南至廣西欽州灣,北至遼寧錦州灣的漫長海岸線上,設置了53座衛城和103座城池,其中以浙江和福建兩省最為密集。這156座抗日城堡組成了明朝的東方防禦體系,有效遏制了日本侵略者的入侵。
明代地方建築也空前繁榮,民居、園林、祠堂、村落建築普遍繁榮,其中以江南經濟發達地區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四省最為突出。直到今天,這些地區仍有許多明代建築。明代中後期,各地出現了新的造園活動熱潮。江南富裕地區有計劃地建設了許多村鎮,湧現出許多環境優美、設施良好的村鎮的優秀範例。壹般都有高質量的道路、橋梁、標榜村中傑出人物的牌樓、作為宗族紐帶的祠堂、教育子女的書院,以及供大眾使用的風雨橋、路亭、劇場、寺廟等建築。
明代建築技術的進步主要包括:壹是磚的生產技術提高,產量增加。全國各地建築普遍采用磚墻,郡縣的城墻也普遍用磚砌成,改變了元代以前以土墻為主的局面。此外,它還創造了壹種建築裝飾的工藝,稱為“薄磚”,通常用於門窗框、墻面貼面等。與此同時,磚雕也有了很大發展。二是玻璃生產技術進壹步提高。琉璃塔、琉璃門、琉璃拱門和琉璃墻都是在明代發展起來的。琉璃瓦在全國各地的寺廟中被廣泛使用,顏色的種類也增加了。中國建築多姿多彩的特色已經到了壹個成熟的階段。第三,木框架技術在加強整體結構性能、簡化施工和裝飾鬥拱三個方面有所發展。如宋代用木架層層疊疊的方法建亭,改為上下貫通的柱子組成的整體框架。柱與柱之間,增加了互穿的橫梁和連接構件的橫梁,改善了宮殿的建築結構。鬥拱用的材料更小,排列越來越密,等等。這些都使得明代建築的外觀明顯不同於宋代建築。明代對第壹居所的等級有嚴格的規定。壹、二級官廳有五、九,九級官廳有三、七;老百姓家不超過三室五架,禁止打架和色。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定制如下:六至九間官廳,三室七架,正門壹間,三架;老百姓的正廳不得超過三室五架。洪武三十年重申,房子可以多到壹二十間,但不能增加房間和架子的數量。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稍加修改即可增加架數,但不能改變房數。
明代住宅建築的等級制度主要是限制房間和框架的數量,至於建築層數,可以因地制宜。明代的房屋都能表現出明代的建築特點,典雅穩重,做工精致,裝飾精美,雕刻彩繪精致典雅。江蘇南部、浙江東部、安徽南部、山西襄汾都有明代民居遺跡。明代家具造型美觀,尺度適宜,結構嚴密,雕刻適中。高層人士選用紫檀木、花梨木等名貴材料,其工藝至今仍堪稱典範,是我國古代家具發展的巔峰。
明代木匠書《魯班經》記載了當時民間工匠必備的業務知識和中國古代常見建築、家具、器皿的形制、規模、材質等。該書原名《大師刻魯班木經官鏡》或《魯班經鏡》,由吳榮主編,成書於明代。這是壹本供民間手工業者使用的商業書籍。這本書有壹卷插圖和三卷正文。《魯班經》介紹幫會的規矩、制度、儀式,建房的流程,擇吉的方法;說明了魯班真尺的應用。記錄了常用家具和農具的基本尺度和樣式。記錄了常用建築的框架形式和名稱,以及部分建築的群體布局形式和名稱。
《魯班經》對技術知識的介紹比較籠統,但從書中可以知道古代民間工匠的業務職責和範圍,民間建築的建造過程,壹般的建造時間和朝向等等。在東南沿海省份的民間建築中,仍然可以看到它所介紹的形式和做法。介紹的很多家具也可以在這些地方看到。魯班真尺的使用方法至今仍被民間工匠沿用。風水是中國古代的壹門絕技。其本質是選擇和處理人的生存環境,追求生理和心理都能得到滿足的外在條件。風水涉及房屋、墓葬、寺廟、村鎮,其中與墓葬有關的部分稱為“陰宅”,其他方面統稱為“陽宅”。這是古代農業社會人們渴望與自然和諧統壹的壹種自強手段,其中包含著樸素的科學元素,也可以稱為古典建築環境工程。
風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西周的“蔔宅”。後來,“相土嘗水”選擇了城址、房子和墳墓。到了漢代,風水理論已經萌芽,指南針是唐朝發明的。到了宋代,風水已經形成了江西派和福建派兩大流派。
明朝是中國風水的鼎盛時期。壹時間,民間風水實踐和風水理論都有了很大發展,各種風水書籍相繼問世,包括劉基的《阿滿行》、蔣平傑的《水龍經》、《楊宅指南》、郜璉的《相宅要說》、張道宗的《地理百科全書》、周靜怡的《山海經》、和尚的《風水寶鑒》。
明代風水流派很多,但還是以江西、福建派為主。江西派又稱情景派,主要闡述山川的情景和民居的形式,其特點是重視民居與自然的關系。福建學派,也被稱為推理和法律學派,主要是基於占星占蔔。但從明代風水書籍的內容來看,無論是標榜江西派還是福建派,其實都是講究形式和道理的,只是各有側重。在實踐中,兩派都以羅盤為確定方位的基本工具,根據羅盤上的數字和天文地理名稱開出各種風水藥方,因此羅盤也被尊稱為“羅盤”。
在明代,風水對建築有很多影響。首先是地點的選擇。幾乎所有的房屋和墳墓都是根據風水理論選址的,風水先生經常參與村莊選址。村落選址的原則可以概括為:背山面水,山清水秀,水龍環繞,廳堂寬敞,水口匯集。所謂山龍水龍,指的是山川水系的情況,唐明指的是村落地基所在的空間,水口指的是村落頭尾部的進水口和出水口。根據這些原則,山村大多選擇枕山的環境,四面環水,有屏風;平原地區,水為龍,村落往往采用臨街臨水的布局。城市選址原則與村莊相同,但要求環境容量相應增加。
“水口”是明代風水學中的壹個重要話題,在大多數風水書籍中都有論述。然而,此時水口已經特意指向了鄉鎮水流的出口。由於村鎮的入口大多位於此處,祠堂、亭臺、小橋也集中於此,因此成為村鎮中最重要的關鍵路段和居民的公共活動中心。這種現象在皖南徽州地區最為典型。
風水學認為,高樓的設置,如塔、亭、堂,可以彌補地形的缺陷,提高城市、鄉村的氛圍和潛力,使壹個人化惡為吉。比如,明鄭德年間(1506 ~ 1521),江西瑞州知府匡磐認為瑞州人才多,原因是風水不好。他親自勘察地形後,發現付雪的格局有問題:在付雪的前面,西邊有壹座城門站在旁邊,東邊什麽也沒有,導致左右不平衡;付雪的後背被糧倉擠壓,後背並不寬厚。於是他下令將倉庫搬走,在付雪的東邊建壹座亭子,名為進賢樓。他與同事商量後,認為付雪在南方沒有“遠見”(風景),不利於文學的繁榮。而且付雪在南郊正對石鼓嶺,山形平禿,使文士“倒黴”,仕途無法上升。於是,他決定在山脊上建壹座十層樓高的高聳文峰塔。他還聽說瑞州有三公(太傅、太師、太保,明朝最高官員)和狀元,於是下令開挖石河和金河相連。這是大規模建設改善城市風水的典型例子。類似的用文峰塔、文昌閣等建築改變城市風水的做法幾乎隨處可見,官學門前墻上的壹座山西大同修建的文峰塔就是其中之壹。
住宅是風水的重點之壹。風水學的各個流派在房屋的選址、布局、周邊環境等方面都有壹套趨吉避兇的指導原則和方法。他們用指南針確定房子的方位和屬性,然後推導出平面布局,大門的方位甚至每棟房子的高度和位置。大門在風水上被視為“氣”的出納口,是房屋“上接天氣,下合土地”的關鍵部位。它的位置和方向與居民的命運息息相關。山和水是氣的自然來源,氣是最吉祥的東西,所以大門要對著山峰或遠處的山口(附近的山口也叫“煞氣”,不能相對)。也可以背水而立,但不能沖進車行道,也不能對著鄰居家的門。這些治療在功能上都有壹定的依據,風水用兇吉觀來解釋,給它蒙上了壹層神秘的色彩。風水師為了減輕“大門不吉利”的心理負擔,往往會在大門對面擺放“泰山石敢當”和“鎮山海”的石碑或鏡子,賦予這些城鎮神奇的邪氣。對於房子周圍的道路,要求從“吉”來,有曲折。總之,各種風水書對房子提出了各種趨吉避兇的方案,非常復雜,而房子裏的廁所和水井的處理都與趨吉避兇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