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年夜飯又叫“團年”或“合家歡”,因為吃完這頓飯,我們就要告別舊年,迎來新年,所以又叫“別年”。在古代,人們認為年夜飯還有驅疫、驅邪、強身健體的作用。所以大年三十的特點是全家人吃團圓飯,男女老少都參加。為了這次團聚,外出的家人或孩子必須在除夕前返回家中。如果不能及時趕回來,就要在餐桌上給沒回來的人留壹個空位,放壹雙筷子,以示合家團圓。
年夜飯在舊關東農民中通常是壹年中最豐盛的壹頓飯,30號就要做好了。滿桌必有魚,意味著新的壹年錢多菜多,萬事如意;還必須有壹碗紅燒丸子,以示合家團圓。
土家族年夜飯:扣肉倒海椒必不可少。
最重要的年夜飯是“扣肉”和“海椒餡”。“扣肉”看似簡單,但要真正做到肥而不膩、嫩而爽口,還需要下壹番功夫。“填海椒”就是把糯米粉和調料混合,然後填到挖空的海椒裏,再放在鹹菜缸裏腌半個月。除夕的時候,拿出來放油裏炸壹下再上桌。
土家族之所以重視這兩道菜,是因為壹年到頭難得吃幾次肉,糯米也是難得的東西。所以家家戶戶都把這兩道菜當成年夜飯上壹展身手的機會,同時也犒勞辛苦壹年的家人。
海帶壹度成為土家年夜飯的主菜。由於過去土家族地區吃鹽困難,醫療條件差,人們經常因缺碘而患大脖子病。為了給家人補充碘,土家族在年夜飯上放壹條海帶,補充人體所需的碘。在當時的條件下,海帶對土家族來說確實是壹道美味,不可能經常吃,所以就成了年夜飯的壹道好菜。如今,海帶早已退出了年夜飯的“舞臺”。
土家族人吃過年夜飯後,各家都會點壹把柴火。大家會圍坐在壹起,聽老人們講故事,會熬到天亮,取名“守田埂”,以表達對田地的熱愛。
韓國年夜飯:新年酒,Gade,唱歌跳舞。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中國朝鮮族的主要聚居區。韓國人的年夜飯非常豐富,大大小小七八十盤,有的家庭甚至達到上百盤。其中,‘老酒’和‘德谷’占據著特殊的地位。"
韓國人有在除夕夜喝“新年酒”的習俗。這種酒多在“大年初壹”前釀造。農歷新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賀歲酒”是壹種以大米為主要原料,配以多種中草藥的藥酒。用於春節飲酒和招待客人,他們認為喝這種酒可以辟邪,延年益壽。
“德骨”是壹種湯餅,即米粉蒸熟後,搗成大粘球,再搓成橢圓形圓條,切成薄片,倒入雞、野雞、牛肉湯鍋中,再在食用時加點香油或麻油、紫菜,味道鮮美。
除夕夜,韓國婦女要穿漂亮的民族服裝。與漢族不同的是,朝鮮族的年夜飯會以歌舞為主,伴隨著中國古代的嘎琴和笛子音樂來迎接新年。
現在吃年夜飯
年夜飯將呈現三大趨勢:壹是就餐程序逐漸簡化,人們不再只註重“吃”,而更註重在團圓的家庭氛圍中享受文化等精神層面的享受;第二,年夜飯會更加多樣化,中餐不再是唯壹選擇。西餐和其他異國情調的飲食將逐漸被中國人認可;第三,年夜飯將從餐館走向家庭。對於壹些有條件的高收入家庭,年夜飯不再安排在飯店,而是邀請親朋好友到家裏吃“大餐”。
年夜飯的禁忌
第壹,大家約定大年三十不動壹盤魚上的筷子,圖為年年有魚好色(盈)。
二是春節不適合大人喝湯,也就是說大人總是在外面跑來跑去,外面的湯總是不好喝。
第三,壹盤冬筍炒肉象征“日升”,不管喜不喜歡,每個人都要吃壹點。後道“和諧菜”主要用黃花菜、豆腐幹、冬筍、蘑菇、肉絲等油炸而成。上菜了,大家也要象征性地吃壹點,尤其是兄弟姐妹和丈母娘。好像吃了這道“和諧菜”,明年壹切都會和諧。
年夜飯持續兩三個小時,期間晚輩向長輩敬酒,長輩也給晚輩倒酒。對了,如果有壹些針對性的鼓勵的話,會給晚輩發紅包。紅包錢不多,心意到了就好了。年夜飯壹般都煮很多,大家族從初壹到初三都不燒紅鍋。年夜飯之後,過去沒有電視就沒有春晚。大家安靜地坐在火桶上,剝著平時很少見到的花生瓜子,吃著速凍米糖,笑著看著年夜飯。晚上10,該見竈神了。大人們舉著“天道說好,下界保平安”的標語來到廚房竈臺前,象征性地燃放鞭炮。
2傳統習俗、規矩、禁忌等等。
家家戶戶的房子全部裝扮壹新後,除夕將至。於是,家庭主婦們忙著準備壹年中最豐盛、最有意義的團圓飯。團圓飯,顧名思義,就是過年的時候壹家人聚在壹起聚餐,連已故的祖先也不會忘記。所以,做好團圓飯後,家家戶戶都要先“拜老公”(祭祖)。祭祀祖先時,要將代表祖先的香爐從神龕上取下,放在祭壇上,然後焚香祈禱,請祖先用餐。然後老少依次跪拜,充分展現了潮人的傳統美德,謹慎到底,追求遠方,壹切美德孝順為先。祭祀結束後,祭祖的食物被重新加熱,大廳裏擺了壹大桌,全家人圍了上來。這是每個家庭團聚的美好時刻。不管平時壹家人相隔多遠,或者平時有多少青春痘,這時候也要談笑風生,不能說什麽傷心的話,也不能吵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