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又稱唐叔虞廟,是以晉國開國元勛虞姬的名字命名的。虞姬的封地古稱唐國,而我是周成王的弟弟,所以我被稱為唐叔虞。有壹個關於虞書封唐朝的精彩故事。西周初年,姬發死後,長子宋冀年幼,在周公姬旦的幫助下,成了國君,也就是周成王。壹天,王乘和他的弟弟虞姬在花園裏玩耍。他把壹片桐葉剪成月桂樹的形狀,送給了弟弟。他說,給妳這個玉桂,封妳為大唐太子!附近的歷史學家立即請求國王選擇壹個吉日,並封虞書為侯。王乘不以為然地解釋道:我是在和他開玩笑。歷史學家嚴肅地說:天子在開玩笑。周公旦也認為歷史學家說得有道理,當他成為國王時,他真的讓虞書成為了唐朝的壹個附庸。這就是廣為流傳的“桐葉封唐”或“削桐封弟”的故事。
虞書執政後,帶領人民興修水利,發展農業,人民安居樂業,深受人民愛戴。後人為了紀念虞書的功績,修建了壹座祠堂——唐叔虞廟。因為祠堂位於晉江源頭,而虞書又是金朝開國諸侯,所以唐叔虞廟也叫晉祠。
晉祠的創建日期現在不得而知。然而,根據北魏地理學家李道元的《朱》、《舒威地形表》中的相關記載,晉祠早在北魏時期就已存在。這樣看來,晉祠至少有1500年的歷史,而當時已經是壹個祠堂魚水沼澤,遊人如織的旅遊勝地。
北齊天寶年間(公元550-559年),文宣帝高陽在晉祠“建大建觀,築池塘”,這是有文字記載的晉祠第壹次大規模擴建。北齊末年的統治者高緯,將晉祠改為“神拜黃廟”。到了唐代,晉祠再次修繕,唐太宗親臨晉祠,留下了著名的碑《晉祠碑記·序》。詩人李白也寫過“晉祠流如碧玉”的絕句。五代時,後晉大祖石敬瑭在天府六年(公元941年)追封唐叔虞為“興安王”,晉祠也被稱為“興安王”。宋太宗雖然滅了北漢,滅了晉陽古城,但是在晉祠修建了很多建築,擴建了五年,包括聖母院,還是取名晉祠。宋熙寧年間(公元1068-1077),晉祠曾改名為“會元寺”。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在聖母院大殿南側建水木樓,恢復晉祠名。
宋初聖母院建成後,晉祠的布局有了很大的改變。聖母院大廳成了神社的主體,規模最大。廟前重修魚塘飛梁,會仙橋西樹金人臺。晉代建有紀念館,明萬歷年間,紀念館前建有方悅、鐘鼓樓、水鏡臺。從而形成了以聖母院為主體的壹組寺廟建築。除上述景點外,兩側其他建築在元、明、清時期均有增建或改建:朝陽洞、三臺閣、關帝廟、昊天廟、東嶽廟、文昌宮、三聖寺、聖嬰樓、景清門等。,形成了今天大規模的園林式建築格局。
壹進大門,首先看到的就是水鏡臺。它朝東朝西,是壹個舞臺。“水鏡”這個名字取自《漢書》中的名句“清水亮鏡難逃”,意思是善惡皆知。從建築的角度來看,水鏡臺體現了寺、臺、樓、亭四種風格。從東面看,上部是重檐歇山頂,形似建築;下半部分是寬闊的宮殿形狀,也是寺廟。上方懸掛的“晉代三大名泉”匾額是清康熙軍事統帥楊題寫的。書法細膩蒼勁。從西邊看,上部是單檐卷棚屋頂,像壹個亭子;下面是壹個寬敞的平臺。這是壹個特殊的建築,是寺廟建築和滾動棚的結合。寺廟建築建於明代,而滾棚建於清代,這在國內極為罕見。正面懸掛“水鏡臺”,由著名書法家、晉祠人楊題寫。它以美著稱,被譽為晉祠三大名匾之壹。有趣的是,楊是楊的侄子,每壹個稱號都刻在壹塊匾上,壹個接壹個,掛在水鏡臺上,為這個舞臺增添了不少色彩。
唱戲是祭祀活動和廟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晉祠每年舉行的祭祀活動有幾十次,其中有13個祭祀日是要唱的,除了祭祀關時在那邊的君達樂臺表演外,其余都是在水鏡臺上舉行的。每次唱戲,觀眾總是熱情高漲,尤其是在七月初二聖母瑪利亞的生日。遠離舞臺的觀眾能聽到演員的唱腔和道白嗎?這確實是個問題。但是我們的祖先很聰明,想出了壹個理想的擴音方法,就是在舞臺兩側各埋四個大骨灰盒,每兩個扣在壹起,形成四個“大喇叭”,從而把聲音傳到很遠的地方。據說就是因為這個大甕音箱,觀眾無論站在廟裏的什麽地方,都能聽到舞臺上的聲音。用現代物理學解釋,大甕中聲音放大的原理是利用聲音振動,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傳播速度快的原理。
水鏡平臺1952大修,1980噴漆。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生前參觀水鏡時,有壹個願望,就是在水鏡上唱壹段京劇。遺憾的是,梅大師的願望沒能實現。
匯賢橋水鏡站正西方向穿越直博運河。這座小橋叫會仙橋。這座橋本身並不特別引人註目。可能是晉祠人覺得它太平淡無奇,與晉祠的其他景觀反差太大,所以賦予它壹個美麗的傳說,以吸引遊客對這座通往聖母院大廳的小橋的關註。
相傳此橋為明代翰林羅鴻賢遇仙之地,故名“會仙橋”。這個羅鴻賢本來是明朝大奸臣、貪官嚴嵩的兒子女兒公婆,但他為官清廉,與嚴嵩有很大關系。有壹年,嚴嵩建了壹個豪華的客廳,其中壹根房梁是壹條大魚的骨頭。前來慶賀的人都稱贊客廳,羅鴻先卻直言:“好是好,只是梁太小。”嚴嵩認為羅“太慷慨”了,不會當眾侮辱他,所以他讓準備傷害他。嚴嵩的女兒不忍未來公父之禍,但又不便明說。她急中生智,泡了壹碗茶,吩咐丫鬟送去。沒過門的媳婦敬老公爸爸壹碗茶,不算違反禮儀。羅紅仙打開碗蓋,看到裏面飄著兩顆紅棗和壹撮茴香。羅沈思良久,恍然大悟,棗茴香的意思是提前回國。於是連夜出逃,羅洪憲被罷官。
失了官職的羅鴻賢,周遊列國。有壹天,他來到晉祠,當他溜達到直博運河上的木橋時,看見橋西端有壹個年輕的農婦,壹手提著壹個竹籃。她穿著考究,有壹頭漂亮的頭發。羅忍不住吟了壹首贊美詩:“世人常誇西施美,我視嬌女勝於美人。”婦人聽了大為惱火,馬上回答說:“當官的如果丟了官,就該收斂壹下。滿口汙言穢語,他怎麽學得長生不老?”說著就飄走了。羅想過橋追上去,不料木板突然著火。羅宏先才意識到,村姑不是凡人。從此,羅洪憲潛心佛道,成為壹名在佛道方面造詣頗深的學者,並寫下了吟誦晉祠的詩句:“翁山掛清脈,龍虎隱真名。水已飄劫山移,帝母來五十年。”後來,人們在燒毀的木橋上修建了壹座石板橋,這使會仙橋聞名遐邇。
金人臺過會仙橋,這個磚短柱方臺就是金人臺。中間的琉璃瓦亭是阿明王朝的建築,每個角落都站著壹個鐵血戰士,穿著盔甲,非常英勇。因為鐵屬於五金,所以叫金人臺。
根據傳統,建造金人梯田是為了節約用水。北宋元祐初年,山西水患。當時人們認為晉祠是山西的水源,應該以此為晉神之鎮來止水思維。於是在元佑第四年(公元1089年),鑄造了第壹個鐵人,也就是站在東南角的那個(1926年頭部重鑄)。元佑五年(公元1090),在東北角建了第二尊,但在明朝之前就被破壞了。明朝弘治十壹年(公元1498年)重修,毀於壹旦。現在看到的是1913年再次重建。少生四年(公元1097年)鑄第三尊,西南角的那尊。紹聖五年(公元1098年)鑄第四尊,即西北角的那尊(明代永樂二十壹年加頭,即1423)。就這樣,十年時間,鑄造了四尊金像。
稍微對比壹下,無論是鑄造技術還是體態,最出眾的還是西南角的雕像,也是迄今為止唯壹壹個原物被保留下來的鐵人。從胸前的銘文來看,是太原的張元貴等人捐的。相傳為了鑄造壹個好的金人,專門從中嶽嵩山請來壹位名師。這位著名的老師非常聰明。他鑄造的金人不僅外形逼真,體態英姿,而且風雨不銹。900多年來壹直光亮如初,顯示了其高超的冶煉和鑄造技藝。因為這個鐵人是外國工匠做的,所以叫外人,其他三個是本地工匠做的。
仔細看,好像金人手中都有武器,為什麽現在沒有?大概是因為他們手裏的武器是木頭做的,久而久之自然就毀了。
對月牌樓任堇臺西面的這座對月牌樓,建於明朝萬歷四年,即1576。它不僅造型優美,結構宏偉,雕刻精美,色彩鮮艷,極具觀賞價值,而且充滿了壹個母子深情的故事。
相傳,明代晉祠附近東莊的書法家高穎元,為了治好母親的頭疼病,到呂祖求簽。牌子上寫著“添磚加瓦”兩個字,意思是要在晉祠造點東西消災除疾。高穎元在寺內仔細觀察,發現除了牌樓,還有殿、堂、樓、亭、閣、臺、橋。於是決定建牌坊,地址選在了離聖母院不遠的仙殿和金臺之間。規劃的牌樓比較小,但是我媽的頭疼,建好不久就好了。於是,高穎元改變計劃,將其改建為這座高大的牌樓,命名為“對月”,並親筆題寫牌匾懸掛在正中。這就是晉祠三大名匾之壹的“對月”二字,有“雄筆”之譽。
“對月”壹詞源於《詩經》,原意是報恩、宣揚祖先的功德。這裏指的是報恩,張揚高貴的母親之德。這裏的母親既指唐叔虞的母親,也指高穎元的母親。
嶽牌坊兩側的鐘樓和鼓樓,就像嶽牌坊的翅膀,讓中軸線上的建築並不寂寞,反而為其增色不少。鐘鼓樓建於明萬歷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同時鑄造了壹口高2米,外徑1余米,壁厚16厘米,重9999斤的大鐘,命名為“九九鐘”。但是這座大鐘掛在劉珊湖南邊的大鐘亭裏,而掛在鐘樓上的鐘要小得多。對了,中國古代寺廟的鐘鼓樓,是從南北朝開始的。寺廟是有規矩的。早晨敲鐘在鼓之前,日落敲鐘在鼓之前,俗稱晨鐘晚鼓。如果妳留心的話,會發現廟裏的鐘大多都很大,但都不會達到壹萬斤。這主要是因為皇帝忌諱,皇帝說萬歲,鐘的重量不能達到壹萬公斤。
嶽牌坊西面看起來像涼亭的建築叫“仙殿”。獻殿,也是祭祀聖母的殿堂,始建於金大定八年(公元1168),明萬歷二十二年(公元1594)重修,1955年用原料翻修。
獻殿寬3間,深4椽,單檐歇山頂。前後檐之間有壹扇開著的門,四周沒有圍墻,只是在檻墻上安裝了直直的柵欄,從外形上看像壹個涼亭。寺廟的屋頂結構極其簡單,梁體不弱不胖,簡單輕巧,四角結構合理,堅固耐用。大廳寬敞,屋檐舒展,給人穩重舒適的感覺。我國古代寺廟供奉寺廟的例子很多,但大多是明清時期,這在以前是極為罕見的。晉祠的供奉殿建於晉代。在我國現存的同時期古建築中獨樹壹幟,頗具代表性和歷史價值,因此被文化部確定為晉祠三大國寶級建築之壹。
站在祭祀殿平臺的西面,大聖母院大殿前有壹座造型獨特的十字橋,是晉祠古建築中的又壹國寶。
古人把池塘命名為水池,廣場是沼澤。因該沼為金水第二大源頭,流量大,魚多,故名魚沼。沼澤地上有壹座十字形板橋。古人說“飛梁石脊過水道”,“建橋就能飛”,所以叫飛梁。
魚塘飛梁至少有1500年的歷史。北魏李道元在《水經註》中寫道:“《山海經》說,‘甕山懸,甕中之水出’...後世...把它想象成壹片沼澤...並在上面做壹道飛梁。”這表明梁飛建於北魏以前。沼澤地現存建築、八角石柱、柱基仍保持北朝風格,但整體大梁架設是宋代遺跡。始於北宋的聖母院。50年代初進行了改造,加上了上面的大理石護欄,使古橋煥然壹新。沼澤地裏有34根垂直的石柱,柱頂有鬥拱和枕梁,支撐著十字形橋面和四岸。橋面東西寬5米,高出地面1.3米,長15.5米,連接聖母院大廳和奉獻廳。南北長18.8m,寬3.3m,像翅膀壹樣從中心逐漸向下傾斜,有展翅之勢。
古代的橋大多呈之字形,但這座橋把沼澤堤岸的四面連接起來,形成十字形,別具壹格。十字飛梁的形制和結構是我國現存古橋中唯壹的孤例,因此極為珍貴。
魚塘飛梁東側的這對鐵獅子也是宋代作品,鑄造於宋徽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他們壹男壹女,骨骼強健,造型生動,直發,威嚴獨特,堪稱古代優秀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