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黃道吉日 - 關於中日韓的歷史交流。

關於中日韓的歷史交流。

(以下資料來源於《明史》、《晚明史》、《朝鮮史》、《朝鮮李朝實錄》、《日本史》、《日本戰國史》等正史,以及日本野史:《豐臣氏家族傳》、《大和魯文常青之戰》、《櫻花筆記》、《大和魂的早晨》等。;以及韓國野史:仁臣真實的日本叛亂,韓國編年史,卓遠家譜等。,還參考了河北、山西的地方誌)

首先,我們來看看日軍的情況。日軍第壹次投入朝鮮戰場的兵力與第二次基本相同,但兩戰各團兵力不同,將領也有個別調整。其中,日方對第二次萬歷朝鮮戰爭(日方稱京畿之戰)的兵力部署較為詳細和全面。現在,第二次戰爭的兵力部署如下:

第壹兵團團長:小西行長。

小西行長7000人,宗彜5000人,松浦4000人,大村2000人,後藤700人。

總實力:18700。

第二軍團司令:加藤清正

加藤清正8000人,島島12000人,項梁來房800人。

總人數:20,800人

第三軍團司令:黑田正正

黑田東彥6000人,代友藝通6000人。

總兵力:12000人

第四軍團團長:島津義弘(原名加藤美太)

島津弘毅65438+萬人,毛利修遠2000人,高橋只有2000人,秋月65438+萬人,伊藤友兵65438+萬人,島津東洋65438+萬人。

總兵力:17000人

第五軍團司令:福島正則

福島正則5000,戶田4000,須賀7200,長宗我部盛親3000,生駒親正5500。

總兵力:3萬人

第六軍團團長:小早川秀秋(原名其父小早川隆景)

小早川秀秋10000,毛利秀萊1500,立花宗茂2500,高橋少京800,季紅同興900。

總兵力:15700。

第七軍團司令:梅裏·特魯莫托。

23 000人在莫裏特魯莫托,7 000人在吉川廣家。

總兵力:3萬人

第八軍軍長:余多秀嘉

傑出學者10000人,增田3000人,石田三成2000人,加藤嘉明2000人,谷垣征四郎2200人。

總兵力:19200。

第九軍團司令:淺野長晟馬薩

有4000個淺野長晟長野,3000個宮部吉潤,1.750個木下勝見和2000個稻葉正芳。

總實力:10750。

第10軍團長:林有治(軍名曾隨第9軍改變)。

玉柴13000人,木村2000人,小野木3000人,龜井英夫4000人。

總兵力:22000人。

日軍在第二次戰爭中共投入190850兵力。據日本史書《大和魯文常青之戰》記載,日軍還擁有22100個海軍師團,在朝鮮半島與日本之間的島嶼和日本西部海岸,日方還集中了95000名輕步兵。也就是說,進入韓國的日軍人數超過210000人,如果加上後備軍,將達到30萬之多。日本可謂傾全國之力。怎麽能說不是日軍的精英呢?

第二次萬歷朝鮮戰爭(日本稱京畿之戰),日軍第壹梯隊由第壹至第五軍團和輜重部隊共12萬余人組成。(日本學者下本四郎撰寫的《大和魂的早晨》)

在第壹次萬歷朝鮮戰爭(魯文之戰)和第二次萬歷朝鮮戰爭(常青之戰)中,日軍實際上投入的總兵力差不多,但投入前線的兵力卻大不相同。第壹次萬歷朝鮮戰爭(魯文之戰),日軍幾乎全部進入朝鮮,企圖吞並朝鮮,然後進攻中國;在第二次萬歷朝鮮戰爭(慶昌戰役)中,日軍在魯文戰役中傷亡慘重,尤其是在平壤戰役中傷亡慘重,因此對其部隊進行了從朝鮮半島內外到日本西海岸的“三線配置”。朝鮮半島有65,438+020,000海軍,朝鮮半島和日本之間的各島嶼和日本西海岸部署有65,438+000,000日軍。慶昌之戰日軍之所以這樣部署,是因為這場戰爭的目的不像魯文之戰那樣具有侵略性,而是壹種審慎的打法,即先占領朝鮮半島南部,再慢慢地圖朝鮮北部。

介紹完日軍,現在開始介紹明軍的來源和構成。

第壹次萬歷朝鮮戰爭,明軍分兩次投入4.8萬兵力,第壹次是5000人,第二次是李將軍率領的4.3萬人。

先遣隊5000人:多為遼東地區的明軍、正規軍、地方軍,各2500人,其中1,000人是逃往明朝的朝鮮叛軍。(記載於韓國出版的《真正的非陳日亂》

本文主要介紹了將軍李率領的龐大軍隊,這4.3萬人的構成和來源:

遼東方面軍有1萬人;這支部隊是李的嫡系。剛剛參加平定寧夏叛亂,常年在北方與蒙古人作戰。是援朝戰爭中最精銳的部隊,而且全部是騎兵,對戰爭中的日軍有很大的殺傷力。

吉雲鎮步兵5000人,保定步兵5000人:吉雲鎮和保定壹直是北方重要的軍事重鎮,都是明朝九邊之壹。在明朝,僅吉雲鎮就常年駐紮著65438+萬左右的軍隊。這兩個地方也是保衛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軍事要塞,不可能同時使用兩個地方的士兵。但考慮到朝鮮地處北方,氣候與這兩個地方相似,而且這兩個地方的士兵驍勇善戰,就是互相調動。

傅玄和大通有1 * * * 8000騎兵:和虞姬鎮的寶鼎壹樣,這兩個地方也是明朝九鎮九邊之壹。其中,明朝僅在傅玄駐軍就達83304人。明朝從這兩個地方招兵買馬,故事還真不少。就在明朝的聖旨要從這裏進入朝鮮的時候,北方遊牧軍隊正好入侵。雖然規模不大,但這兩個地方的將軍都拒絕了。大同捍衛者的情況更糟。只分配了500人給正規軍,其余4500人,包括3000人,在地方雜牌訓練。另外1500幹脆扔給地方官讓他們想辦法。結果臨時用馬招了1500民兵。這樣,明軍正規軍只有八千騎兵。

福建藤軍有3000人:在中國各省藤軍方面,明朝以福建為最,其次是河南和浙江。顧名思義,藤軍的主要武器就是藤條。這次派往朝鮮的3000名福建藤軍,主要是從福建福清招募的地方部隊,雖然是地方部隊,但這些士兵身經百戰,戰鬥力很強。他們在朝鮮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的裝備是每個人都有近2米高的藤牌,而且都套在左手上,右手拿著壹把長刀,腰間有十把飛刀。在戰鬥中排成壹列,慢慢移動。從遠處看,它像壹座移動的城堡。在遠處,妳用藤牌擋住身體。妳只要從藤牌前面的壹個小洞看到前方,慢慢移動到敵人面前。當敵人在十米左右的距離時,妳投擲飛刀殺死敵人,靠近時撿起飛刀,靠近敵人時用長刀砍敵人士兵和騎兵的腿。有時候兩個人密切配合,壹個拿藤牌,壹個拿藤牌。這種藤牌由特殊材料制成,完全可以擋住當時任何壹種火槍,但很難擋住大炮(但萬歷朝鮮戰爭日軍主要使用火槍,使得日軍在福建藤牌軍面前吃了大虧)。

壹萬川軍:川軍轉戰朝鮮,有壹些波折。明朝廷起初認為朝鮮北部多山,應該派兵在山區作戰。當時無論是步戰還是山地叢林戰,軍隊最強的是廣西,其次是雲南,尤其是舉世聞名的廣西狼兵。但到了明朝,由於南方邊疆不穩,安南、緬甸頻繁入侵,南方叛亂不斷,廣西、雲南的軍隊暫時動不了,明朝廷隨即決定派川軍入朝。這支壹萬人的川軍,壹半是四川的地方軍,壹半是原來外省駐川的,戰鬥力不弱。

這是第壹次萬歷朝鮮戰爭時,明軍在朝鮮作戰的部隊。正規軍和雜軍混雜在壹起。遼東軍10000,甄姬、保定步兵各5000,傅玄、大同騎兵1500人算明軍正規軍精銳,福建藤牌軍算雜軍精銳,其他部隊不是明軍精銳。總的來說,在第壹次萬歷朝鮮戰爭中,明軍的戰鬥力遠遠高於日軍(無論是人員素質還是裝備),這壹點在平壤、漢江等地的追擊戰、碧提關的遭遇戰以及王靜的攻城戰中都可以看出。

介紹完第壹次萬歷朝鮮戰爭,我現在介紹壹下第二次萬歷朝鮮戰爭期間明軍的構成。

第二次萬歷朝鮮戰爭,明朝的處境比第壹次還要糟糕。全國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僅湖南農民起義就不下20次。另外,緬軍在南方不斷進攻,北方少數民族也不斷南下。最嚴重的壹次是遊牧民族蠻族炸花部在南征北戰中殺死了名將李·。這壹系列的客觀原因決定了明朝不可能像壹戰那樣派出更多的精銳部隊。

第二次萬歷朝鮮戰爭期間,明軍總出動兵力約65438+萬人,其中陸軍兵力7.5萬至8萬人。它們的來源和組成如下:

第壹次萬歷朝鮮戰爭後,明軍在朝鮮剩下1.1萬兵力:3000名福晉藤牌兵,3000名遼東騎兵,5000名傅玄地方團和大同騎兵。部隊來源與壹戰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第二次萬歷朝鮮戰爭爆發前,明軍調遼兵5000余人,吉鎮步兵4000人,* * 10000人入朝:這兩支部隊與前兩支不同。雖然名義上是遼東和吉鎮的士兵,但並不是正規部隊,都是地方民兵和新招募的新兵,甚至有不少是被迫參軍的。所以這支部隊戰鬥力不高。

日軍在合圍克南、水原等地時,明朝又增派了5000名遼兵和65438名浙兵+0510 * * 2000名原本在東北蒙古前線的人員增援朝鮮戰場:這支增援部隊的構成也很復雜。五千遼東兵是正規部隊,戰鬥力很強,但浙兵是1.5萬,除了駐守北方的五千浙兵,其余都是壹萬人。

蔚山會議後,明軍再次從浙江義烏派出10000名雲南兵和20000名新兵赴朝參戰:10000名雲南兵,其中雲南政府軍2000人,地方少數民族武裝8000人。但這些部隊並不是雲南前線的精銳部隊,因為當時緬甸軍隊也集結在雲南前線,所以駐紮在雲南的明軍精銳部隊無法調往朝鮮戰場,只能派壹些劣勢部隊去朝鮮。浙江義烏招募2萬新兵,主要是因為有抗擊倭寇的傳統。在那些日子裏,齊家軍隊是由那裏的士兵控制的。這些義烏新兵也沒有大規模兵團作戰的經驗,但是因為這裏有壹定的尚武精神,這支部隊在朝鮮還是很勇敢的,起到了壹定的作用。

同樣是蔚山運動會後,雖然明朝派了援軍,但是為了更好的消滅日軍,明軍前線指揮官要求必須派援軍,尤其是水軍參戰。明朝抽調100川軍和20000水軍赴朝作戰:10萬川軍是四川本土的劣等品牌軍隊,大部分由明朝大將劉玲指揮。這支軍隊常年在四川與叛軍作戰,但士兵們經驗豐富。兩萬人的海軍由從東南沿海各地招募的水兵組成。因為明海軍的裝備遠強於日海軍,所以水軍基本上是勝券在握。

以上是第二次萬歷朝鮮戰爭中明軍的來源和構成。

不知道妳能不能用這些來幫忙,以後也不太了解。

  • 上一篇:早上好,吉日。
  • 下一篇:打聽壹下老黃歷的吉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