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還有在每個獸年向“生命之神核心紀念碑”獻祭的習俗。北京白雲寺有壹座陳元廟,供奉著“六十甲子神”。每年正月上半月,這裏的香火都很旺。來這裏燒香的人會祭拜各自的生命核心碑星,祈求平安。生命的核心紀念碑的神的觀點來自道教。作為中國的本土宗教,道教與天幹地支和十二生肖有著天然的親緣關系。至於生命之神的核心古跡,有的地方叫“生命之神核心古跡明壽邢俊”,有的地方叫“生命之神核心古跡陳元”,統稱為六十甲子之神。60年以內不同年份出生的人,以甲子年為首,可以找到自己的人生核心碑神。比如,民族英雄嶽飛,出生於公元1103年,他壹生的核心碑星是“魏仁達將軍,不在壯年”。道教認為,要在生命核心碑裏供奉陳元,在本命年或平年在生命核心碑裏供奉陳元,就會消災獲福,成為流傳至今的習俗。
古人認為人的壹生會有七災八難,從皇帝到將軍再到人民的爪牙。人們普遍認為出生的那壹年是不好的壹年,這是人生道路上的壹個“坎”。這個比喻無疑會對人的心理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人的趨吉避兇的心態就像是與生俱來的。為什麽人會對本命年有這樣的恐懼?
為什麽本命年在眾生心中有如此強大的號召力?如果說這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國傳統文化中命理理論的影響,有趣的是,很多命理書中並沒有相關論述,命理書中對“陳元”的定義也與道家有很大不同;如果說這種恐懼是封建迷信的話,有些人確實在生活中遇到了或多或少不如意的怪事,有些人也認為自己會在生活中做出壹些荒唐事。劉在《關於本命年》壹文中也認為,從人的心理發展來看,本命年往往成為人壹生過程中的壹大坎,構成危險期。
關於出生年份眾說紛紜,難以下定論。但“本命年”現象確實是民俗學研究的空白點。
今天的本命年和我國其他傳統習俗壹樣,已經失去了固有的意義,成為壹種商業宣傳的口實。然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抱著“信其有而不信其無”的態度去追隨這種潮流,或者當它是壹種新時尚的時候,在“本命年”穿紅色的衣服、系紅色的腰帶不僅僅是為了“辟邪”,它已經成為壹種流行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