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安縣屬於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季風明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
2006年至2010年平均氣溫16.1度,高於常年平均值。平均降水量1036.1mm,與常年持平。
2006-2010年氣象要素表年平均氣溫(度)、最高氣溫(度)、最低氣溫(度)、降水量(毫米)。2006 16.3 37.1-6.1.1070.5 2007 16.6 37.7-4.9 982.1 2008 15.8 36.1-9.4 1044.7 2009 65448
2006年6月8日17左右,半塔鎮、興隆鄉出現冰雹天氣。14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8萬元。2007年7月9日,全縣及部分鄉鎮普降暴雨。南部圩區5.6萬畝水稻受澇。
65438、2008年10月25日至29日連續降雪,總量29.6毫米,其中:65438+10月28日暴雪,降雪量16.4毫米,地面積雪深度26厘米,超過歷史極值。雪災受災人口49.2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3萬公頃,房屋倒塌310間,直接經濟損失8000萬元。
2008年6月21日,雷關鎮發生強雷雨,壹張姓村民被雷電劈死。
2008年7月31日至8月2日,該縣出現大暴雨。9個鄉鎮的降水量超過200毫米,3個鄉鎮的降水量為509.6毫米..受災鄉鎮12個,農場1個,人口284660人。1人因災死亡。農作物受災面積2.4萬公頃,成災面積15333公頃,絕收8667公頃。1893房屋倒塌。死亡獸有156頭。直接經濟損失2.98億元。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085億元,比上年增長11%;固定資產投資6543.8+023億元,增長25.5%;財政收入654.38+0.504億元,增長654.38+08.7%;外貿進出口總額6543.8美元+0.3億美元,增長24.6%;實際利用外資6543.8美元+0.2億美元,增長654.38+065.438+05.6%;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4.97萬元,增長14.5%;農民人均純收入10780元,增長14.2%。
主要指標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全縣GDP首次進入“百億俱樂部”;財政收入首次突破15億元,三年翻了壹番多;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分別超過6543.8+00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65438萬元,超過全國、省、市平均水平。主要指標的突破,標誌著縣域經濟進入了壹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發展水平居全市前列。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居全市第三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額居全市第二位且增速居全市第三位,財政總收入居全市第三位,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及增速居全市第二位,外貿進出口總額居全市第二位且增速居全市第三位, 利用外資總量1、增速居全市第三位,城鎮非私營單位職工平均工資、農民人均純收入居全市第三位。
2013工業經濟升級。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37億元,同比增長15.2%。新設企業28家,總數為1,21,總戶數和新增戶數均居全市第二位。銷售收入超億元的企業發展到38家,其中金河、中普分別突破30億元。實施技術改造項目34個,投資26億元,增長12%。新開工1000萬元以上項目46個,在建項目67個竣工投產,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65億元,增長25%。新增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8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高新技術產品8個、市級技術中心4個,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位居全市第二。金禾公司的“麥芽酚系列生產工藝及技術創新”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新增私營企業397家,個體工商戶1663家。
現代農業的增產增效。預計全年農業總產值將達到18億元。糧食生產贏得了“十年豐收”。16新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共52家;農產品加工產值28.5億元,增長42.5%。新增流轉土地7.6萬畝,成立專業合作社106個,發展家庭農場546個。班塔綠茶、金紅安大米獲有機食品認證,“羅莊”牌葡萄商標獲批省著名商標。英國有機大米示範區躋身省級行列,嘉吉動物蛋白產業鏈項目基本建成投產,喬林種苗示範區成為全省重要種苗生產基地,桃花蔬菜示範區、湘冠偉光綠園獲批國家蔬菜標準園。農業物聯網項目完成了縣級控制中心和喬林苗木桃花蔬菜示範區技術應用點建設。被批準為全國油菜生產機械化示範縣。
第三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增加值28.8億元,增長9.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65438億元,增長14.2%;新增規模以上商業企業32家。南京灣商業物流基地項目完成投資6543.8+0億元,壹期精品商業街基本建成。金太陽裝飾城現有商戶589家,年營業額25億元。
全年接待遊客24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6654.38+0億元。房地產業完成投資37.3億元,增長12%。保障房和商品房建設同步推進,投資、開發面積、銷售收入等6項主要指標位居全市前列。在封建社會,土地所有權大多集中在少數地主手中,農民被迫出租地主土地,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生產力受到嚴重制約,農業生產長期停滯不前。1949年,全縣糧食總產量991.9萬斤,平均畝產1.06斤,人均糧食產量586斤。
1950 ~ 1951土地制度改革,將封建土地所有制改為勞動人民所有制,解放了農業生產力。之後引導農民走合作化道路,不斷引進和推廣先進的農業技術,使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1957年,全縣生產糧食23794萬斤,是1949年的2.4倍。
1958年實現了人民公社。大躍進時期,農業生產受“五風”影響,糧食產量銳減,年底達到19610608萬斤。之後,在糾正“五風”的基礎上,調整了人民公社的管理體制,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以三級所有制和隊為基礎,農業生產有所提高。但由於人民公社分配上平均主義的弊端,糧食產量增長速度緩慢。1978年,全縣糧食產量33665438+萬斤,油料作物產量891.6萬斤,糧油作物總產量34601.2萬斤。1978後,全縣農村逐步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業生產出現了新局面。從65438年到0985年,全縣糧食產量達到62053萬斤,油料作物產量達到3259萬斤,均創歷史新高。與1985和1978相比,糧油作物總產量增長近壹倍,是1949+003992萬斤糧油作物總產量的6.3倍。
截止2012年末,預計全年農業增加值16億元,增長5.2%。糧食生產連續九年豐收。糧食總產量44萬噸,增長5%,水稻單產居全省前列。民國時期,來安縣的作坊、作坊多為前店後坊(場),自產自銷。產、供、銷由業主統壹安排,生產組織以師徒形式出現。
從1950到1953,工業管理的形式與民國時期基本相同。1953年,個體手工業開始轉型。截止1956年底,全縣已成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組)27個。這些集體企業納入計劃經濟管理範圍,企業主管部門直接向下屬企業下達生產指標,企業無權更改。同時,主管部門負責對下屬企業的產、供、銷活動進行統壹安排。除手工業生產合作社(集團)可以在當地購買部分原材料,銷售部分支農產品和國貨外,其他企業的原材料由主管部門統壹購買,計劃供應;產品由商業部門購銷。企業實行廠長負責制,生產中圍繞生產計劃建立各種規章制度,經濟上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分配上根據按勞分配原則實行計件工資制。195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由1951年的369萬元增加到404萬元。
1958年,縣委號召各行各業“大辦實業”,全縣集體所有制企業全部改制為地方國營工廠,鄉鎮手工業企業劃歸人民公社管轄。同時建了幾十家工廠,包括28家縣屬國營工廠。在此期間,壹些工廠因為缺乏資金和原材料,或者因為設備差而倒閉。這壹時期,由於縣委直接下達生產指標,企業黨組織包攬壹切行政和生產事務,企業重計劃完成輕效益,重產品數量輕產品質量,誇大造假現象嚴重。
從1961開始,根據國家頒布的《國有工業企業工作條例(草案)》和國民經濟調整的有關規定,對1958盲目“上馬”的工業企業進行“關、停、並、轉”,只有縣內地方國有企業保留了電廠、印刷廠、酒廠。1958改造成地方國營企業的手工業企業全部恢復為集體所有制。這壹時期,企業在各自主管部門的直接領導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保證產品品種全、數量多、質量好,圓滿完成規定的利潤;並且在分配上實行計時工資加獎勵工資和計件工資的制度。這些措施有效地促進了生產。1964年,全縣手工業系統年產值和利潤由1957年的23710000元和4300元分別增長到256300元和4700元,當年上繳稅金6800元。
“文革”始於1966。此後兩年,各企業無政府主義甚囂塵上,“造反派”領導人操縱企業權力,企業管理混亂,生產水平下降。196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從1966年的652萬元下降到600萬元。1968縣革委會成立後,企業管理體制逐步恢復,生產回升。1969之後,由於“物質刺激”、“利潤至上”的批判,以及合理的規章制度對勞動者的“管理、制約、壓力”,企業的管理再次混亂。企業負責人只能用所謂的思想工作來代替管理制度,導致壹些企業連年虧損。從1971到1977,縣農機車輛修理廠累計虧損1萬余元。
1979以來,縣革委會根據中共中央提出的“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對縣內工業企業進行了整頓。通過整頓,企業內部各項規章制度得到恢復,產品質量、產量、勞動生產率、成本、利潤等經濟指標逐步落實。企業還相繼實行了“保生產到人,企業效益與個人利益掛鉤”的生產責任制,有力地促進了生產的發展。1980年二輕系統年總產值、利潤、稅收分別由1978年的504.99萬元、29.97萬元和424654、38+040、654、38+000元、42.05萬元、58.49萬元,
1982以來,縣政府對預算內國有企業領導班子、工作人員、財經紀律、勞動紀律、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整改。縣軸承廠因1970至1982期間累計虧損34.2萬元,被列為整改試點單位。1982,縣政府、縣經委派整改工作組到廠。通過整改,該廠在1983實現產值27.4萬元,比上年增長93%。產品銷售收入40.39萬元,比上年增長65,438+0,465,438+0.4%;利潤31.6萬元。此後,在整頓經驗的基礎上,各企業相繼開展了整頓和調整工作。在生產上,立足內部改造,挖掘潛力,擴大產能,同時著力調整產品結構,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在分配方面,根據按勞分配的原則,各企業設立了生產綜合獎、生產過剩獎、增產節約獎、質量管理獎、發明創造獎等。壹些企業還根據生產車間和工種的不同,實行計件工資、浮動工資、包幹利潤提成等多種工資形式。這些分配形式調動了工人的積極性,促進了生產的進壹步發展。
從65438年到0984年,開始了國民經濟體制改革。根據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來安縣有關部門於同年6月在10縣屬國有企業中開展試點工作,實行“責、權、利”相結合的廠長負責制,黨政分開,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1985年,全縣所有企業實行廠長負責制的經濟責任制,企業管理由生產管理向生產經營轉變。企業開始逐步脫離“統購統銷”的軌道,實行自產自銷,以銷定產;產品逐漸面向市場和用戶。從65438到0985,經過6年的調整整頓,全縣工業企業基本步入正軌,生產能力和活力較強;198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到1439100萬元。
來安2012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2億元,增長17.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超過全省1.7個百分點。壹產比重下降1個百分點,二產比重上升1.1個百分點。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企業總數93家。上業興,來安縣始於清末民初。民國二十六年(1937),日軍侵占來安縣後,來安縣商業遭到嚴重破壞。
抗戰勝利後,在國民黨統治下,來安縣飽受通貨膨脹、苛稅雜費之苦,商業未能恢復。據民國37年統計,全縣只有1090家私營企業,從業人員1314人。而且都是父子店,夫妻店。
解放後,人民政府在發展國營商業的同時,積極扶持供銷社商業,開展私營商業社會主義改造運動,不斷開辟商業路線,擴大網點,使來安縣商業日益繁榮。1958以後,由於商業體制多變,來安縣商業發展緩慢。特別是“文革”期間,管理混亂,管理水平下降。1978以後,由於商業制度的改革,建立了多渠道、少環節的開放流通體系,逐步形成了以國營商業和供銷社為主體、個體商業為補充的社會主義統壹市場。1985年,全縣商業、餐飲服務業共有經營單位4516個,從業人員12457人。農副產品采購額7117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11913萬元。與1977相比,營業單位數增加3511,員工數增加9832人。農副產品收購額和社會商品零售額分別是1977的4.7倍和2.9倍。
截至2012年末,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6億元,同比增長20.5%,新設企業22家,個體工商戶790戶,分別占全年任務的92%和65.8%。利用外資28,654.38億美元。現代旅遊業快速發展,全縣共接待旅遊90萬人次,同比增長32%;旅遊綜合收入6543.8+0.82億元,同比增長33%。全縣房地產項目22個,建築面積89.5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2.3%,銷售面積7.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85.8%。實現銷售金額3.4億元,同比增長289.8%,完成投資9.9萬元,同比增長65,438+069.1%。現代物流、電子商務、信息咨詢等新興服務業也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