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0年前,人們已經居住在這片土地上。北宋天禧三年(1020),黃人曾在楊集村中部的石門口這裏造田經商。
當時的楊集村還是河灘上的壹個小碼頭,被珠江水沖積成塊狀,形狀頗似民間的米篩,故名“簸箕裏”。時光荏苒,從嘉祐年間開始,由於戰亂、朝廷委派赴粵辦事或同宗舉薦,姚氏諸房祖、李氏深海祖、李氏賴南祖、秦氏祖、姚氏君達祖、姚氏日庭祖、梁氏桂明祖先後進村建基。
他們大多是來自陜西、河南、江西、福建和蒲的移民。在這片空白的土地上,努力發展自己的家園。
楊集村的東花梨就是以前的大門之壹。漸漸地,按照姚梁四姓和東南、西北、中學五個居住方向,畚箕裏形成了“四社五約”“三姚、二李、壹”的村落結構。明朝弘治年間,改名為姬伯村。
此時,最早踏上這裏的黃氏人已經淡出了這片土地。相傳第壹個姚氏家族從博羅遷回楊集時,原與黃壹起在楊集村石門口壹帶發展。
然而,在元豐時期,瑤盛而黃弱,兩個民族在人口和實力上有很大差距。姚族的人開始有意吞並黃。他們想出了壹個“抽簽配家”的辦法,給黃種人施加壓力。
不出意外,黃氏宗族抽簽失利,加入姚姓宗族,改為姚姓。後來黃姓人陸續離開楊集村,石門口壹帶就成了瑤族人的聚居地。
成為村莊後,姬伯村有了自己的鄉政府議事機構,名為“長者小組”和“永湯姆”。宗族集團的成員是從四大氏族的士紳階層中60歲以上的德高望重者中挑選出來的,對村裏的事務有決策權。
決定做出後,“勇湯姆”成員負責具體實施。姬伯村的名字壹直沿用到20世紀30年代。
無獨有偶,當時在廣州的豫西郊區新滘鎮也有壹個同名的“姬伯村”。因為同名,兩個“坡基村”都派代表來商討改名方案。
最後,新蛟鎮的“姬伯村”因為在河南,改名為“南磯村”。東郊的“姬伯村”改名為“楊集村”,是因為沙河湧兩岸有幾個楊桃園。
還有壹種說法是,當時改的名字其實是“楊集村”,意思是“發揚祖先的光榮”。那時候楊集村可能窮,但是風景很好。
楊集村位於珠江三角洲的沖積平原,靠近珠江。這裏地勢平坦,北高南低。
村東南有幾個小碼頭:煙碼頭、碼頭頭、美人碼頭。北部散布著幾個山頭:木印崗、白山、紅崗嘴、王山。
在村莊周圍廣闊的沖積平原上,有壹望無際的肥沃土地。根據楊集村的記載,楊集村原來的地形是村中心略高,東西傾斜,北高南低,就像壹只頭朝白雲山,尾止珠江的水龜。
楊集村三面環水,東有豐富的水資源,南有珠江,西有沙河。東邊村口有壹排竹林帶,西邊出口有壹排整齊的古榕樹沿著沙河邊。在南面的出口處,有壹個東西向的水松坑,兩排參天的水松樹矗立在坑的兩側。在北面的出口處,有十多棵高大的栗樹。
楊集村有壹位叫薄雲的老師,曾感慨地說:“東邊竹林,西邊古榕樹蔭,南邊松帳,北邊電影業。”講的是楊集村多姿多彩的自然美景。
楊集村靜靜地矗立在這些肥沃的田野中。當年,楊集村東南西北有雄鎮、泰來、長庚、永公四座牌樓。如今,楊集村仍保留著泰來廣場和雄鎮廣場的復制品。它們是楊集村周圍唯壹與外界溝通的通道。
楊集村是當時廣州東郊壹個很偏僻的村子。為了防止土匪等大村莊的入侵,在村莊周圍修建了高幾米、厚2米多的“城墻”,四座門樓也成為了村莊的門戶。入夜後,入口用幾棵大杉木封閉,牌樓上層更高,讓守夜人更加安全。從四個牌樓延伸出來的主街是村民們去農田耕作的主要道路,也連接著村裏的80多條街巷,與村裏的房屋相互勾結。
敖爾有祠堂6間,公祠5間,寺廟4間,社會書房3間,壹家7間,蠔殼墻、樁泥墻、紅米石腳墻的明清風格房屋400余間。兩千畝良田清朝雍正年間,楊集村達到頂峰,面積比現在大得多。
解放前,楊集村東臨石牌、何琳交界處,北靠仙沙河街、體院、動物園,西靠大路口,南靠珠江,有壹望無際的2860畝良田。甚至在黃埔、博羅和檀溪、東山新合浦等地,都有楊集村的土地。
楊集村雖然有珠江沖積而成的上千畝良田,但改革開放前壹直是個貧困村。楊集村的老村長姚振江回憶說,建國前,村裏只有幾個大戶能養壹頭豬。
改革開放前,楊集村大部分土地用於種植蔬菜,是廣州主要的蔬菜生產基地之壹。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統壹定價,統壹收購,統壹營銷,很長壹段時間只賣4.6元左右的50斤蔬菜。上世紀70年代末,村民壹個月的辛苦勞動才掙3塊多錢,而工人壹個月工資才30多元,村民生活的貧困可想而知。
2.長治的歷史名人是怎樣的?馮是西漢著名名將,靖邊安邦,對歷史作出了重大貢獻。其後,趙高祖:字石龍,後改姓石明樂。他趁著西晉之亂,帶著十八軍出發了。
法顯,東晉高僧:(337-422),上黨襄垣(今襄垣縣,山系)人,東晉高僧,傑出的旅行家、翻譯家、地理學家、文學家。他是中國第壹個在“西天”(今印度)學佛的和尚。
比唐僧神秘藏身西天還要早200多年。歷算家李業興:(489—549),上黨(今山西省長子縣)長子。
西北王朝時期北魏著名的數學家和歷算家。王彥:(1090—1139)北宋上黨(今長治)人。
南宋初期著名抗金將領。鮑照:明代潞州的楊寶裏,也就是今天長治市郊區店上鄉的包楊村,刑部尚書鮑照就出生在這裏。
連贏:(1354—1402),子聰,號東裕,明朝潞州襄垣(今山西襄垣縣)人。王廷相:(1474—1544),字子恒,軍川號。
李應麟和李:明朝嘉靖年間,六安府(今長治市)的李應麟和李兩兄弟,在詩歌和文學上都頗有造詣,風格獨特,成為當時很有影響的文學家。被譽為“李的”。
任歡:我應該自己做,我會復職的。“天下六安”(今長治市)。吳哥老:字,號銅川,1637(明朝崇禎十年三月壹日)三月二十六日,山西欽州(今沁縣)許村人。
他是康熙皇帝的王部長,是最高統治集團的決策任務。他在清初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逐步統壹全國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魏,抗日英雄,原名關有為,愛國將領,武士敏愛國委員石黃,出生於風景秀麗的平順縣村,1877。音樂人蘇敏:常,全國勞動模範李順達:(1915 -1983),出生於河南林楠縣,15歲來到山西平順縣西溝村。
人民好醫生趙雪芳:趙雪芳於1936、12年出生於山西省陽城縣李哥達鄉茨坦村壹個普通農民家庭。清代65,438+06名家有:、龔其昌、陳、劉茂雲、李、邊寶坻、劉郁南、、、鄧宗衡、葉伯英、魏光燾、夏先雲、何舒、劉鳳儀、郭從舉。
郭從舉:字戒超,號吳昕、丁宣。山西長治。
甲中有22名進士,分別在不同的圖書館教授編修。他們多次成功,會努力做到和考官壹樣。外國官員到湖南鹽法路。
3.長子的古代名人歷史故事,請各位朋友幫幫忙,急需解答。長子出類拔萃,英氣逼人。古代有嘗百草,興莊稼,耕莊稼的神農,有執微木,填海的精衛,有建野城的丹朱。後來又有西漢忠臣鮑玄,東漢校尉鮑勇,南北朝傑出詩人姚宣,北魏豪傑,五代重臣韓,宋代名將王澍,明代容閎。現代歷史上,英雄就更多了。
上世紀30年代,畢業於北平朝陽大學的西漢村長子陳華福來到家鄉宣傳馬列主義,創建了黨組織。從此,革命的火焰傳遍了丹朱。抗日戰爭爆發後,全縣人民配合八路軍剿滅日寇漢奸,譜寫了集體英雄主義的凱歌。解放戰爭中,上黨戰役的主戰場之壹發生在城北的高貝廟。
新中國成立後,長子們表現出建設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湧現出壹批國家、省、市勞動模範杜理科·龐東。改革開放以來,長子人建設家鄉、發展經濟的熱情空前高漲。長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湧現出了索光娥、孔德法等壹批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個人。與此同時,壹批名人走出了長子,成就斐然。像山西省委原書記胡同誌,出生在下火村,長子;遠涉重洋、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留美博士楊秀生是長子派的傑出代表。
4.河南省靈寶市西閆鄉楊家槽村有39個村委會的歷史:常艷村、秋喜村、邱東村、水泉城村、大閆村、坡湖村、西上村、東上村、李灣村、肖家灣村、東古驛村、西古驛村、譚尖莊村、白家村、西北營村、肖家灣村。
河南省靈寶市項燕\新村。
轄39個村委會:常艷村、秋喜村、邱東村、水泉城村、大堰村、坡湖村、西上村、東上村、李灣村、肖家灣村、東古驛村、西古驛村、譚家莊村、白家古村、西北營村、張家城村、胡坨營村、大子營村。
5.楊家將的歷史結局楊家將的戲劇性故事基本上是基於歷史事實,但它並不完全照搬歷史。
正史記載了楊業、佘太君、楊、楊事跡。還有比較通俗的傳說和故事。
楊和她都是名門望族,歷代都出了不少名臣大將。他們也是家庭家庭。他們生活在五代十國的混亂時期,戰亂頻繁,社會動蕩不安。為了保家衛國,兩代人都練武。壹個組成了“楊家將”,壹個組成了“佘家軍”(根據佘氏姓氏,當時諧音),形成了西北屏障,保衛了國家。
楊業,太原人,並州人。根據代縣祠保存的楊姓族譜,楊業是漢太尉楊振的幼子楊奉的後裔。
“父信是翰林郡(今陜西神木)刺史。任俠是個年輕人,擅長騎馬、射擊和打獵。他的收獲是別人的兩倍,他說他是弟子。我將來當將軍,用我的生命用鷹狗追兔子的耳朵。”
(宋史)楊業二十多歲到太原,受到北漢的高度重視。他被任命為防禦司令和我軍司令。他英勇善戰,屢立奇功。他的中文名字叫“無敵”。皇帝賜劉姓氏,他被提升為都督後,壹個新的軍隊警衛(高級官員在五代)。
此時,趙匡胤正試圖統壹全國,楊業建議北漢皇帝劉繼元重返宋朝。起初,劉不聽,而是依靠契丹的支持與抗衡。
趙匡胤多次進攻太原。宋太宗趙光義(原名趙匡義)即位後,劉繼元終於在太平興國第四年的1979年5月6日投降了宋太宗,原因是國力耗盡。
在與趙光義的戰鬥中,楊業建立了許多軍隊,但他仍然在城南艱苦戰鬥。趙光義早就聽說楊業是壹位勇敢的將軍,於是他命令劉繼元派他的親信去投降。楊業“又去北拜,恐釋賈。”。
立即得到獎勵,他的姓楊恢復。不久,楊業被任命為右都督,魏將軍,兼鄭州防禦史。同年十壹月,宋太宗任命“久經邊疆,深知敵情”的楊業代表楊,擔負起保衛契丹的重任,並給予豐厚的賞賜。
聽到楊業去世的消息,宋太宗深感悲痛。聖旨中有壹段話,高度評價楊業:“以戰守社稷邊,以聞鼓思將軍,盡力殺敵,建立良好關系。”“戒律強,精神振奮。他們是甘肅的優秀人才。山西的祖茂,委托自己的軍隊利用戰功,養虎師利用邊境,但是那群帥們失敗了,援軍也失敗了。他們獨自在沙漠中,他們的力量在飆升,他們沒有回來。他們為什麽要加這個?”
宋太宗對楊曄的評價是公正的。上諭還決定將王澍和劉文玉驅逐出民,潘美從將軍降了三級(但後來升官了,可以行使丞相權力)。
為了表彰楊業,我把它送給了邱和大同軍,並送給他們幾千塊布帛和小米石頭。楊業是壹個勇敢而足智多謀的將軍,與士卒同甘共苦。
雁門以北又苦又冷,人們多穿毛毯。“不過,楊爺是夾了壹件棉襖,坐在軍大衣裏,旁邊並沒有火。服務員幾乎是僵硬的,但這個行業沒有冷色。治理簡單,禦下有恩,士卒樂於用之。
朔州戰敗後,他手下還有100多人。業內人士說,‘妳們各有父母妻室,跟我死了也沒用。妳可以去報答天子。”大家都哭著不肯走。子洲刺史桂王殺了幾十個人,都死了,剩下的都死了。沒有幸存者,所有的聽眾都在哭泣。"
楊業有七子,又稱八子。根據楊的家譜,有延平、、、、延朗、延興、等六人。
事實上,趙巖和嚴郎是壹個人,嚴郎因為忌諱而改名為趙巖。趙巖從小就喜歡武術,楊業也非常重視武術。他以為自己最像他,可以繼承他的事業。因此,他每次打仗都帶著楊,立下了汗馬功勞。
趙巖出知荊州時,江淮壹帶發生自然災害,朝廷命他為淮南郡巡察使(幾郡交界處的武官)、拜儀使、支釘遠軍(地方長官,通知州)。後來長期在前線防禦敵人,英勇善戰,屢立奇功。
他關心下屬,與士卒同甘共苦,所得賞賜全部用於犒賞軍隊。楊常常身先士卒,總把打勝仗的功勞推給別人,所以士兵們樂於使用。
他在邊疆二十多年,契丹很怕他,人稱楊六郎(邊疆有很多以六郎命名的村落,京郊至今仍有六郎村)。楊死於祥符七年(1014)。他死後,宋真宗哀悼並派使者護送他的靈柩返回家鄉,和碩周圍的人期待靈柩並哭泣。
宋史:楊有三個兒子,其中楊最有名。然而,根據楊的家譜,楊是宗保、、宗冕的兒子,楊是宗保的兒子,楊還有兩個弟弟,崇光、文貴。
楊、俞忠榮因其有功,授予(陜北農民起義軍)殿試。宋英宗重視他,說:“文光是壹個偉大的將軍,後來他建立了功勛,並下令他保衛首都。”
範仲淹也很欣賞他,壹度收他為部下。後從狄青南下,任廣西統治者,在廣西逗留十余年。
後來調到西北邊防,在韓琦的手下抵抗西夏。他英勇善戰,屢立戰功。韓琦,將軍,被宋神宗任命為陜西經略和平使,統籌對西夏的戰爭,率領永興軍路治理今xi安。
當時,楊以星州為慶豐道副都督,統轄(今甘肅天水)。為了抵禦西夏向東南的入侵,韓琦接受了周琴知府馬忠普的建議,在周琴西北90公裏的巴巴(今甘肅甘谷縣)建城駐軍,以保護居民務農,鎮守西夏。
經同意,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楊。此時西夏正謀求南下秦川,楊感到軍情緊急。他宣稱巴巴包有泉水噴珠,並鼓勵士兵日夜行軍90公裏到達巴巴包,立即部署。
第二天早上,西夏士兵和馬匹出現在繈褓中的城堡下。當他們看到宋軍準備好了,他們不戰而降。楊趁開城迎敵,殺了數千人。
大家都認為楊用兵如神。於是,楊下令在濟川寨(天水)壹帶修築堡壘,從那時起,堡壘就建在這條線以南數百英裏的地方。
6.陽閘歷史陽閘村位於中心,有長江支流穿過。是交通樞紐中心,經濟中心,優質棉花產區,水稻產區。
2004年,楊閘村由楊閘和唐生合並而成。有20個村民小組,801戶,總人口3184人,水田面積4001,旱地4688畝。今年,新引進的百鬼母花園基地投產,為該村的經濟增長和村民收入帶來了新的機遇。
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全村不斷加快新農村現代化建設,村級經濟快速增長,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事業也健康發展。
全村基本實現了村道水泥路硬化。近年來,大量投資興建水利工程和改造農村電網,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和有線電視。多年來,該村立足現實,紮實奮進,增強後勁,擴大規模,促進發展。本村本著真誠服務大眾的宗旨,希望廣大中外客戶前來洽談,發展產業,共同發展我們的經濟建設。
7.南康市唐江鎮有多大?唐江鎮位於江西省南康市中部。是全國小城鎮建設重點鎮,江西省小城鎮改革試點鎮。
全鎮面積96平方公裏,轄30個行政村和3個社區,人口9.7萬。唐江歷史悠久。
鎮上的古街店鋪與新區的超市爭奇鬥艷,河兩岸的傳統風格與現代建築相映成趣。自古以來,唐江就是贛南重要的商業中心,民間素有“唐江之首,二營之鋒”的美譽,有著千年的文化和商業積澱。唐江區位優勢明顯,東臨贛州市,南接南康市,北靠資源豐富的北部山區。
唐河水陸交通發達,上猶河穿境而過。贛鋒二級公路與康龍公路在此交匯,贛粵高速公路和夏昆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即將建成的贛州機場位於唐河以東。農村公路建設進展迅速,已完成的路段有:二店前學田公路;唐江-白石公路;湯溪-幸運屋公路;土橋灣-白石公路;塘窩-夏灣公路;九駁橋-姚謙公路。
正在建設的有:幸運屋-油樹;徐天坑——茶亭;平田-銅鼓-上坑公路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基本形成。唐江鎮經濟發達。
近年來,唐江鎮已初步形成家具生產、木工機械、食品、經編紡織、汽車客貨運輸等產業集群。知名企業有:南康華洲人造板有限公司,年產值3000-3200萬元;南康通達客運有限公司是江西省著名企業,擁有80多輛客運車輛...截至2004年底,唐江鎮擁有年產值654.38+0萬元以上企業260余家,年產值500萬元以上企業3家,年產值654.38+0萬元以上企業2家,全鎮實現工業產值近6億元。唐江鎮的商業非常活躍。
有小商品市場、蔬菜交易中心、耕牛交易市場、魚苗交易市場、中天貿易廣場等十幾個交易區。其中,耕牛交易市場是贛南最大的專業市場,魚苗交易輻射上猶、崇義、遂川、吉安等周邊城市,唐江也是廣東、福建等沿海地區的綠色蔬菜供應基地,無公害農產品向產業化發展。唐江民營經濟發展迅速。
2005年,全鎮共有私營企業213家,個體經營企業2295家,其中家具企業155家,私營經濟企業1300多家,工業總產值5.2億元。唐江鎮傳說古代人傳下來壹個唐江,二個錢瑩,三個古邳,說的是贛南幾個名鎮,唐江排第壹。
據說唐朝以前,東臨上猶江的唐江圩鎮還是壹片蠻荒的丘陵盆地,只有零星分散的幾戶客家人居住。其中壹個姓魯的家庭住在壹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十字路口。
當時交通運輸非常落後,鹽、米、布等貨物的販運完全靠肩挑和水運。經過這個路口的大部分被拐賣的挑夫和行人,都要向陸家討茶。
壹到雨雪天,我就去陸家躲避,夏天熱的時候,我也去陸家喝水納涼。陸家也跟他們聊起了今昔,聊起了土地,滿屋歡聲笑語。
客家人向來好客,陸家也以好客聞名。遠近的路人都把陸家當成休息喝水的地方。
但陸家房子矮,每當路人多的時候,後面的都沒地方坐,甚至站,只好站在門外。為此,老實、勤勞、善良、好客的老陸師傅要蓋新房,請地理先生選定了基址方位和吉日破土、打地基、裝門、裝梁。
門安裝、梁架設前的破土、奠基、爬墻都很順利,老陸心情壹直很好。然而,就在橫梁快要上去的時候,壹個挺著大肚子的孕婦正從安放在大殿前的橫梁上走來。
老陸覺得不吉利,就走到孕婦面前,輕輕的罵了壹句:“唉,妳沒把我的好事給毀了。”孕婦壹聽,覺得很委屈,心想:“孕婦不能出門嗎?”於是孕婦擡起頭,看著壹雙責備的眼睛,大聲說:“妳怕什麽?哪個不是媽媽肚子裏的?”孕婦話落,時辰到,梁上炮響,壹派繁華順暢。
從那以後,人們效仿老盧,在這條十字路口的兩邊建起了壹排排新房子和攤位。此外,在右江上運輸貨物也很方便。幾年下來,唐江交易所漸漸熱鬧起來。
看到今天來了幾個業務人員,明天又來了幾個業務人員,老盧心想:把這些業務人員集中在壹個固定的日期,大家會更方便。有壹天,很多人都在忙的時候,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大家。
大家都很贊成,老陸被推選去請當地地理最有名望的擇日。老盧找到老陽的地理,老陽的地理翻著書說:“下月初壹,唐河要開市了!那天會發生三大奇觀:蛇打鼓,馬騎人,頭頂。”
沒過幾天,唐河市場將有三大奇觀的消息很快就在方圓幾十個地方傳開了。大年初壹,四面八方的人們,懷著好奇,做了壹些交易,敲鑼打鼓,放鞭炮,聚集在唐江邊。
黎明時分,壹只老鷹叼著壹條蛇飛過了唐河。當它聽到驚天動地的鑼鼓聲時,嚇得壹松手,蛇就掉在了鼓面上。有人被巨響震住了,有人馬上大喊:“蛇打鼓!蛇打鼓!”壹聽說“蛇鼓”出場,人們就爭相觀看。這時,壹個肩上扛著木馬的木匠也擠了進來。站在高處的老陸立即大聲說:“大家快看,‘騎馬人’的奇跡又在妳們身後出現了。”
正好壹個買鍋的人剛把鍋頂在頭上,就聽到有人喊:“蛇鼓”,這邊有人喊有“騎馬的”,趕緊擠進去看熱鬧。站在高處的老陸大聲說:“大家快看,頭頂的人來了!”老陸指著方向,大家都笑了,頂鍋俠自己也笑得合不攏嘴。也許是從老盧第壹家店開業到唐江市場開業,趕上了吉利的日子,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紅火。唐江成為贛南著名的大集鎮。
千年客家村落-江西,南康市唐江鎮陸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