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羌族是中國西部壹個非常古老的民族。目前中國官方羌族主要居住在四川等地,人口約30萬。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所以羌族也有自己的習俗。
?羌族的風俗習慣
1.衣服
今天,大多數羌族人仍然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
羌族的服飾樸素、美觀、有特色。在古代,羌人大多穿著皮革和羊毛服裝。自明代紡織業發展以來,亞麻衣服取代了皮革和羊毛衣服。解放後,服裝的面料變得更加多樣化。男人喜歡戴藍色頭巾。冬天,有些人還喜歡戴狐皮帽子,穿亞麻、棉、絲和羊毛制成的長袍。有些禮服飾有花邊。外套采用無袖羊皮或羊毛棉制成,可防寒、避雨、緩沖,適合工作。
用羊毛、麻、棉制成的綁腿包裹在男人的腳上,有的還裝飾有花紋,可以保暖、過濾水分、保護腿部。他們穿皮鞋、雲鞋、繡穗鞋和橡膠、布、草等鞋。由羊毛、大麻和棉花制成的腰帶用來裝錢、子彈、火藥和香煙。
女裝色彩鮮艷。頭飾因地域不同分為三類。壹種頭飾,多以青色覆蓋,繡有花紋,蓋有繡花頭巾,鮮艷多彩。黑湖的婦女戴著白色的頭巾,以紀念傳說中的英雄格魯叢波,作為孝順的標誌。西北包括赤布蘇、禮縣等地,女子頭上繡有瓦形黑頭。羌族婦女穿著刺繡長袍,黑色羊毛帶或紅色棉帶,繡腰,在後腰繡幡。喜歡佩戴銀牌、領帶、耳環、耳墜、手鐲、戒指等金銀首飾,以及被稱為“色舞”的橢圓形項鏈。每逢節日,羌族婦女都穿著華麗的服裝,舉止優雅。
2.體系結構
羌人壹般居住在幾十戶人家的村落裏,村落大多建在山坡和高山上,形似城堡,故名羌寨。現代羌族的房屋都是方形平頂的,墻是石頭砌成的。羌人的建築技藝高超。砌墻的時候,他們不畫線,不掛線,而是相信自己的手。這堵墻是平的,有棱角的,對稱的。從遠處看像碉堡,所以俗稱瞭望塔。房子有柱,有梁,有椽子,用竹子或樹枝填充,用泥覆蓋,結實耐用。壹般有兩層或者三層半。頂樓客房存放東西,中層接待人們的住宿和日常生活,下層飼養牲畜。屋頂可以脫粒,曬糧食,曬衣服。傳統窗戶小,光線差,煙霧不易逸出,但有利於防寒防盜。現在大部分都改成大窗戶了。傳統上下樓用的是木梯,現在大部分都改成了寬木梯。中客廳中間用石頭砌了壹個火坑,用來取暖做飯。壁爐上有三個精制的石堆或鐵三腳架放置鐵鍋。火坑裏的火,久久不能熄滅,故稱“長明燈”。
3.運輸
新中國成立前,羌族山高谷深,交通險要。勤勞勇敢的羌人在懸崖峭壁上開鑿人行步道。盡管這是壹條崎嶇難行的小路,但有幾條道路連接著整個地區。由於境內河流縱橫交錯,水系發達,水流湍急,羌人在幾千年前就發明了“吊管渡索”滑索、竹索橋、懸臂橋、木橋、石橋,使生活在險惡環境中的羌人能與外界保持聯系。竹索橋壹般有二三十尺長。他們不需要釘子或橋墩。他們只是用多根竹纜並排過河,鋪上木板,可以通過人和動物。這是古代橋梁工程技術史上的奇跡。六索是古代羌人的壹大發明,壹直保存至今,只是竹繩被鋼繩代替了。建滑繩,兩邊有柱,竹繩綁在木柱、樹根或巨石上,橫跨河面,長度60至70尺不等。
4.婚姻和家庭
羌族的婚姻制度是壹夫壹妻制。解放前,婚姻是父母包辦的。女人地位低,老婆被老婆收養,被肚腩嫁,被早婚,被親戚娶。其他習俗還包括姑姑姑父優先結婚,新娘婚後壹年內回娘家,弟弟照顧弟媳,弟弟娶弟媳。解放後,特別是現在,壹些落後的婚姻習俗被改變了。
?歷史上,羌族長期保持父子連名制,多見於秦漢史籍和唐宋。從此以村名命名。住在同壹個村子裏的人,壹般是由壹個家族和幾代傳下來的分支組成的。雖然現在有幾戶人家住在同壹個村子裏,但可以看出,除了特殊原因,大部分都是同壹個宗族的分支。所以,即使被賦予了不同的漢姓,但都認同是同宗異姓,視為內宗。羌人最早使用漢姓是在唐代。明清以來,廣泛改為中國人的姓氏和中文名。同時保留了帶有村名和人名的羌族地名。離開羌族地區正式上學和註冊時,使用漢姓和中文名,本地區則使用羌名。夫婿必須隨妻改姓,並在妻姓後附上本姓,中間加壹個吉祥字,成為其名。他們的孩子也隨母姓,但是很多孩子的第二個孩子允許隨父姓,也就是說兩個姓都有壹個父系氏族。這種兄弟同姓,也是同村異姓增多的直接原因。五代以後,成為同宗不同姓的分支。
羌族孩子出生後取名是壹件非常隆重的事情。壹般以“石壁”命名,也有父母或祖父母命名。取名儀式壹般在嬰兒滿月時舉行,現在叫喝滿月酒。屆時,父母將設宴款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親友,賓客們都將手持豐厚的禮物,並在儀式上給予吉祥的話語和祝福。同時,他們還會宣布正式接納被點名的小會員進入社會,相當於向戶籍管理機關登記戶口。
5.喪葬習俗
羌族有自己的喪葬習俗。有火葬、土葬、石葬、水葬。火葬是其傳統的喪葬習俗。每個家族或者早期部落都有自己的火墓地,周圍都是石頭。經常有紀念碑記錄姓氏和墓地建立的日期。目前仍然流行火葬。60歲以上的人死於正常疾病,他們認為這是生命的終結。他們想唱葬禮歌曲,舉行火葬。也有根據老人意願選擇火葬的。暴死或死於傳染病的,必須火化。嬰兒死後,小木的棺材被放在山洞裏進行巖葬。壹些死去的嬰兒被放在棺材裏,在河裏漂走,這就是所謂的水葬。
土葬是羌族古老的葬法,戰國以來岷江上遊石棺葬墓的發掘證明了這壹點。自清朝以來,土葬變得更加普遍。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墓地,漢族地區的木棺葬很受歡迎。
葬禮儀式特別隆重,稱為“大葬”。盛大的葬禮首先是由那些對國家和家庭有巨大貢獻的人舉行的。近代以來,富裕家庭舉行“大葬”。大型葬禮通常持續三到九天。首先,“釋比”會進行幾天的儀式,最後壹天會有客人參加。屆時,壹位久負盛名的“釋比”將身著牛皮鎧甲,右手持刀,左肩扛槍,槍頭上掛壹條牛舌,領唱歌舞,歌詞贊美先輩的功績;後面跟著八個“石獅”,戴著面具,右手搖著皮鼓,左手擺著銅鈴;後面跟著八個親近的家人,都戴著面具,敲著羊皮鼓;後面百余人右手持刀,左肩扛槍,槍上纏著五顏六色的彩帶,組成長蛇陣,載歌載舞。先去火燒墓園三拜,在墓園撒幡祭奠先人。然後去壩子唱歌跳舞轉圈,有時候打對戰。最後,所有其他參加大葬禮的人也將繞火墳三圈,以示哀悼。規模壹般少則幾百人,多則千余人,均帶酒、糧、牛、羊、豬等肉食作為禮物,為喪事大擺宴席。這種喪葬習俗花費很大,解放後很少有人這樣做。現在的葬禮壹般都很簡化。
6.禮儀和習俗
羌族是壹個重視禮儀的民族。在各種社會交往中,他們處處以禮待人,註意尊老有序,熱情待客,尊師重道,重視忠誠、樸實、真誠,避免不雅習氣。無論在家裏還是在社會上,我們首先應該尊老愛幼。家裏所有的事情都要先征得老人和長輩的同意。當老人和長輩進屋時,房間裏的每個人都應該起身迎接。宴席上,長輩和長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坐下後其他人也可以旁聽。敬酒,唱歌,給老人和老師端茶送飯。在房子裏,老人和長輩坐在壁爐上方。在家裏或村裏舉行的各種慶祝活動中,老人和長者首先發言。喝雜酒時,長者和長輩先致開幕詞,按長輩的順序喝,即使是達官貴人也要讓長輩帶頭。魯豫的老人和老師要給路邊讓路。當他們遇到馬背上的老人和老師時,他們應該下馬敬禮迎接。歌舞開始由長者和長輩帶領。不要頂撞長輩。孩子和晚輩不允許直呼父母和長輩的名字。對長輩使用敬語。好好照顧孩子,盡量保護他們免受痛苦。
羌族好客有禮,來自家鄉的客人受到全家人的熱情迎接。遠方客人上門,立即備酒、飯、茶招待,獻上敬酒曲。客人進入房間時,要把座位讓到上面,待客以酒、糖、果、茶,並唱祝酒詞以示祝福。客人不能隨意打斷談話。晚上睡覺的時候,安排客人先睡。除了老人,不允許在客人面前睡覺。早上起來要問候長輩,老人,客人。有客人、長輩、老人在場時,不要蹺二郎腿坐著。圍坐在壁爐旁,男人和女人,主人和客人都不壹樣。不允許任何人把腳放在壁爐上。未經允許,客人不得進入主人家裏的任何房間,以示對主人的尊重。客人要走的時候,主人家要留著。他們要走時,要在家門口和門外獻上路酒,熱情地送到村外送行。客人不分尊卑,踏入別人的村落附近都要下馬,不準大聲喧嘩和嬉戲,以示對村落的尊重。
逢年過節,喜事喜事,以喜為根本,不說不吉利的話。不要罵人,也不要嘲笑別人,凡事忍耐,大度,寬容別人。主動跟人打招呼,祝福人。農忙季節換工作,互幫互助。婚喪嫁娶全村操辦,不分彼此。蓋房子蓋房子,全村人都無償幫忙。遇到各種災難,大家互幫互助,不求回報。村裏發生死亡事件,村裏當年沒有開展大型娛樂活動,死者家屬三年沒有參加娛樂活動,導致哀悼。
羌族有習武的傳統。過去,每家每戶至少有壹名武裝男子,壹般裝備有刀、槍(多為開口火槍)、壹圈火柴棍、壹個皮制彈藥袋(內裝壹公斤火藥和彈丸)、壹袋饅頭和肉幹。半個月檢查壹次。每年正月初五左右,男子取肉咂酒,引獵犬到射擊場,以熊形、獐形包子為靶子,輪流射擊。贏得目標,象征著壹年的好運,獲得各種距離等級的第壹名,並被授予武士榮譽。拍完之後大家喝酒吃晚飯。每逢山節或婚禮時,往往會舉行射擊活動,擅長射擊者獲獎。
羌人有木刻送信的習俗,是羌族村落遇敵時快速聯絡、集結武裝丁壯的壹種方式。木刻是壹塊約2英尺長的方形木塊,刻有記號。壹根雞毛綁在上面表示很急,加壹塊木炭表示很急。綁壹個辣椒,表示不來就要受罰。各村要按照規定路線連夜運送,並記錄本村木刻的收發時間,以便追查。接到木刻後,各村領導要立即集合本村武裝人員,立即出發前往指定地點,不得延誤。
羌族有保護森林的好習慣。因為羌人地處林區,很早就意識到了森林的重要性,將每個村落相鄰的森林稱為聖林,認為這關系到風水和當地羌人的生存,所以嚴禁砍伐。每到冬天,每個羌族村寨都要舉行掛狗(有的地方換成草人或雞)封山宣誓的儀式。在吉祥的日子裏,村裏所有的男人聚集在村子附近的森林裏,把壹只狗(或雞或草人)掛在壹棵樹上。首先,德高望重的長老們宣誓:為了羌寨世世代代的幸福,必須保護好所有的森林,嚴格砍伐神聖的森林。誰要是壞了規矩,亂砍樹,就要受到神靈的懲罰,就像這個吊死的狗(雞,草人)。然後,各家各戶的男丁輪流去吊狗(雞草男)那裏,吐口水,使勁打,說支持封山,違反了就要處罰。有的地方,大家拿著槍打壹只狗或者壹只雞或者壹個草民來罵人。還有的地方,每生壹個孩子,就在樹上拴壹根繩子作為標誌,把樹當孩子保護起來。
羌族有很多成文的村規民約和不成文的習慣法。那些以維護私有制為核心、以階級統治為本質的習慣法和規定,在新中國成立後已被廢除,但那些具有進步意義的習慣法,如保障人權、平等互利、團結友愛、反對暴力壓迫等,仍延續至今,發揮著道德規範的作用。
羌人還是有很多禁忌的。壹般來說,客人在三到七天內禁止生孩子。對於男生,門口掛壹副枷單,對於女生,掛壹個背包,表示禁止客人入內。家裏有壹個病人,門上掛著壹個紅色的紙條,說明不允許客人。大牲畜生孩子,也要避開訪客。
產婦在滿月前不允許去河邊和井邊,也不允許進入其他的門,更不用說到有神的地方如佛塔、神社和寺廟。喪偶不滿兩年,不準再婚,不準跨火坑或踩鐵鼎,不準往火坑上吐口水。春分的時候不能上山。不要破土、爬山、幹重活等。在工作日。這些禁忌有的是迷信的,有的是不利於生產和健康的。現在我們已經基本擺脫了落後的習俗,形成了文明現代的生活習慣。
二。槍手
摘要
?槍族是壹種新型的現代槍支,它是以壹支槍為基礎,將步槍、沖鋒槍、輕機槍的主要部件統壹起來,組成壹個氏族,即槍族。同壹槍族的槍,主要零件可以通用,子彈可以互換。
2.發展歷史
槍族出現在1963,最早的槍族出現在Stoner,是美國輕武器設計師Stoner設計的積木槍,即M16槍族。
後來其他國家也發展了這種積木式槍械,出現了壹批著名的槍族,包括以色列5.56mm galil槍族,德國5.56mm HK槍族,英國4.85mm squad槍族,俄羅斯7.62mm AK槍族,奧地利Steyr AUG槍族。
3.優勢
?炮族的優勢在於:壹是便於批量生產,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有利於維修和後勤供應。二是易於掌握和使用,可以簡化訓練。第三,槍的性能可以根據戰鬥中的不同任務隨時改變,壹槍多用。如果槍部件損壞,可以用它的槍部件替換。